2015-12-15 08:27
小贩
中国考古出大事啦!可能发现了最早的国都
原标题:陶寺遗址发掘报告发布佐证五千年中华文明
《 人民日报》( 2015年12月15日12 版)
本报北京12月14日电 (记者王珏)1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局等联合主办的“陶寺遗址与陶寺文化”暨《襄汾陶寺——1978—1985年发掘报告》出版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专家和学者认为,陶寺遗址与文献记载的尧都有相当高的契合度,陶寺遗址及陶寺文化,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到制度文明,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核心的主要源头之一。
陶寺遗址位于山西南部临汾市襄汾县城东北约7公里的陶寺镇,遗址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1978年至1985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与山西原临汾行署文化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做了大规模发掘,获得陶器、石器、礼乐器、装饰品等数量繁多的精美文物,揭开陶寺遗址的神秘面纱。特别是红铜铸造铜铃与类似文字符号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关注,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礼制研究,提供了珍贵的重要材料。
1999年开始,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西队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局合作,对陶寺遗址开始了新一轮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2002年起,陶寺遗址考古工作被纳入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山西队领队何驽说,经过37年来两大阶段的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已经能够提出一条比较完整的系列证据链,表明陶寺遗址在年代、地理位置、都城内涵、规模和等级以及它所反映的文明程度等方面,均与文献记载的尧都有相当高的契合度。社科院副院长李培林说,陶寺遗址的一系列新发现证明,黄河中游地区在尧时期业已进入早期文明社会,是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核心的主要源头之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指出,陶寺遗址是中原地区最早进入王国阶段的代表性遗址。但他同时认为,还有很多问题,比如陶寺文化的源头、灭亡的原因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社科院考古所副所长白云翔说,根据文献提供的线索和现阶段考古成果,绝大多数专家认为,陶寺遗址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国都。
“陶寺遗址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和里程碑,为中原地区文明进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支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说。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介绍,下一步,在做好研究的基础上,还需要不断完善遗址保护展示研究功能,并且探索带动当地经济文化繁荣,让更多人分享到考古成果。
PS.召唤三红科谱一下.....
2015-12-15 09:34
三种不同的红色
陶寺遗址都发现多少年了,很早就有人认为它可能是尧都,但也不过是一家之言罢了。为什么这个话题今年突然热起来了?
2015-12-15 09:51
小贩
红铜铸造铜铃与类似文字符号的发现,引起海内外关注,也为中华文明的起源与礼制研究,提供了珍贵的重要材料。
<-----这一句很关键,中华文明很可能符合外国考据要求了......,上下五千年,总算是有据可考喽.还不是大事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12-15 09:52 编辑 [/i]][/color]
2015-12-15 10:16
sos2290
这个是在搞学术,主要是高炜他们主编了这本书,还搞了个什么赠书仪式,所以做学术报告。
后来赵辉做了中华文明探源的相关讲座,陶寺遗址的发掘成果自然出风头。
谈不上什么太大的事情。
2015-12-15 13:02
toushion
刚看完盗墓笔记。
2015-12-15 14:30
sos2290
感觉更像是炒作。
打听了下整个研讨会的日程安排,整个研讨会的时间才半天不到:早上9点到12点。真正专门涉及陶寺遗址考古发现的时间才20分钟,而且谈的还是“新世纪的新发现”,甚至所谓的“中华文明探源”只安排了10分钟。更多的是各级领导致辞答谢,以及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和赠书仪式。
所以这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学术会议,只不过编书的人想扩大书的影响,各级地方领导想借助这个陶寺遗址打造文化旅游名片发展当地经济,妓者们想制造话题抓眼球。
几方合力之下,搞了这么个东西出来。
2015-12-15 21:46
asky
没有看到更多新东西啊。
我们这种看热闹的,当然内心是希望学术界把陶寺问题研究清楚的。
不过陶寺遗迹很大,这都发掘了四十多年吧,除了文字,该看到的其实都看到了。
那两个是不是文字,我倾向是,但是目前的证据链是不具备说服力的。
2015-12-16 10:02
hahaku719
陶寺尧都很久了,2000年就将临汾县更名为尧都区
现在考古界关注的是南昌西汉海昏侯墓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