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8-29 10:35
小贩
养老金入市的一些想法
1、养老金随时可能入市,甚至已经入市。
2、证金护盘的仓位完全可以打个折直接交给养老金。证金被套,这就是个笑话。打折,完全是政府内部的一个文件。
3、养老金的资金来源比税收还稳定,而且理论上的存量增长也必须稳定,这样一大坨资金已变成国家投行。
4、长期来看,养老金为成为所有股份企业的老板。就象国企的国有持股一样,会有养老持股,可以看到一个新的国资委蛋生了。
5、养老金成为老板后,股份企业的监督和管理会规则会发生变化。(展望)
6、私企全都去私成为集体所有的制或国家所有制?
7、养老基金在这个时候,本资上已经不合适在社保局管理了。一个和国资委同级的养老金委会员成立?
8、利益输送的问题如何解决?我不担心投资的弱智,最次也能做个股东,腐败才能消灭一切。
9、这是一个巨大的“常平仓”,完全可以以史为鉴。
PS.好大的一盘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8-29 10:59 编辑 [/i]][/color]
2015-8-29 11:49
ptcn
香喷喷的唐僧肉啊
2015-8-29 15:39
小贩
一直是唐僧肉,只是以前不太好做账。
现在亏了,记录为:XX元买进,X元卖出。easy......
然后,你能怎么说他?股市有风险,他碰到跌停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8-29 16:05 编辑 [/i]][/color]
2015-8-29 21:30
住持方丈
什么是“常平仓”?
2015-8-29 22:08
小贩
[quote]
中国古代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不仅使朝廷储藏粮食的大谷仓一太仓和甘泉仓都充满了粮食,而且边郡地方也,仓廪充盈。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对平抑粮食市场和巩固封建政权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
清朝常平仓款项主要来自地方财政收入、截留漕粮以充实常平仓的资金和富民捐谷;常平仓的作用除了平抑物价,还包括出借给农民作为种籽口粮,以解决一部分青黄不接时农村发生的困难,同时达到仓谷出陈易新之目的。在大灾之时,也用常平仓谷赈济灾民;为了保证国家粮食储备的质量,每年出陈易新的部分约为总储量的百分之三十。
常平仓储量随着清朝国力的上升曾不断扩充,清朝由盛而衰,存谷也逐渐空虚以至枯竭。至清末,对于全国极大多数地区来说,经济的稳定器常平仓已经名存实亡。[/quote]
常平仓更类似于“准平基金”。和养老资入市的初衷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没想到更好的例子,意会吧。
但养老入市后完全可以看成“养老基金”,我不想象“养老基金”是一种激进的“对赌”型投机基金。做为大型的背负社会责任的基金,长期以“准平”原则做市,估计收益会更稳定。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8-29 22:17 编辑 [/i]][/color]
2015-8-30 10:26
小贩
以史为鉴:长平仓,越做越大,越做越空。最后因为太大/太空,所以杀人都不顶用。
2015-8-31 14:56
toushion
立法谁赔杀谁的头
2015-8-31 15:32
小贩
补充立法谁赚杀谁的头....
2015-8-31 17:36
zeloti
母猪上树也是有人信的
2015-8-31 19:32
小贩
指的是养老金入市这个事不可信?还是操盘的不可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