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5-5 23:49
落叶聚还散
风入松
东君来去太匆匆,又与去年同。
柳丝尽日庭前绿,
烟如织,有恨重重。
不见满园春色,徒留一抹残红。
新词旧曲正相融,飞入玉笛中。
声声唱尽当年事,
唤归燕,还绕帘栊。
吹落云端旧梦,何须十里东风?
PS,过两天再接着改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落叶聚还散 于 2015-5-6 17:29 编辑 [/i]][/color]
2015-5-6 17:02
Z_Artemis
用了三个“旧”字,两个“归”字,两个“年”字,三组叠字“匆匆”,“重重”,“声声”,有堆砌感。
词曲重字不是说不可以,但不要太过分。。
2015-5-6 17:20
杏花疏影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15-5-6 17:02 发表
用了三个“旧”字,两个“归”字,两个“年”字,三组叠字“匆匆”,“重重”,“声声”,有堆砌感。
词曲重字不是说不可以,但不要太过分。。 [/quote]
谢了,很中肯的建议。
这是我昨天一时起意填的,填完之后,自己也不是很满意。
2015-5-6 17:23
杏花疏影
修改稿子,忘记换MJ了。
2015-5-6 17:31
szwd1997
我倒觉得重复出现不伤大雅,我写文章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不重字不重词。一篇文章中尽量不重复1词2用。而诗词是文章的浓缩精华版,按道理应该注重这点。
但是每当我看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等等等等
一方面我觉得他们的意境深远,耐人寻味,冲破牢笼,另一方面,你们可以这样用,老百姓为什么不可以。还是个名气问题。
再有,载不动许多愁明明是5个字的地方,她创新为6字。也因为这样原因,我填词不学平水韵按照自己的韵感写,有人说那就不叫词了,其实我填的是不是词无所谓,现在什么年代了,开心就行。窃以为诗词意境为先,遣词次之,最后才是表面的格律。(这就是行业内和行业外吸引力的问题)
就像很多人说毛主席的诗词如何不达标,我对他这个人不感冒,但他的某些诗词还真给我不少吸引力。
2015-5-6 17:57
落叶聚还散
[quote]原帖由 [i]szwd1997[/i] 于 2015-5-6 17:31 发表
我倒觉得重复出现不伤大雅,我写文章的时候就特别注意,不重字不重词。一篇文章中尽量不重复1词2用。而诗词是文章的浓缩精华版,按道理应该注重这点。
但是每当我看到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人生到处知何 ... [/quote]
诗词有境界之美,文字之美,韵律之美。固然境界为上,但文字与韵律也是万万不能忽视的。至于毛的诗词,主要原因就是境界太差。
2015-5-6 17:59
杏花疏影
而且境界的高低,都是透过文字表现出来的,你遣词炼字不够,境界也就上不去。
2015-5-12 11:55
Z_Artemis
字面重复,无伤大雅。比如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满窗虚。
如果文意重复,伤害的恰恰是意境。比如楼主
去年,旧曲,当年,旧梦,这些词语搭砌的意境雷同,就好像我本想随着楼主的思绪去到很远,但却围着同一个地方兜兜转转。
词曲一道,造境其次,切记先写实事,先写实事,先写实事(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2015-5-13 10:05
颕颍
作品写的好,赞一个
2015-5-21 13:36
guijun_w
:hz1015::hz1018::hz1016::hz1009::hz1005::hz1005: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