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9-12 07:50
刘青
岳飞为什么会被杀害?
这是个老话题了,轩辕又是以岳飞传来顶梁柱,我想看看轩辕众,对于岳飞的死法持什么样的观点。
一般普通老百姓的观点,不过就是秦桧奸巨当道、赵构昏庸无能。其实不然
2014-9-12 08:19
阿巽
早在十年前出的那本《帝国政界往事》中有个章节叫《岳飞必须死》,当年伪轩一致评价了无新意
2014-9-12 08:31
阿巽
给个这本书的传送门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32691[/url]
2014-9-12 08:33
刘青
回复 #3 阿巽 的帖子
好,谢谢,可以看看怎么说。
2014-9-12 08:35
促织
我一直觉得,岳飞功高震主,是关键原因,其它神马的都是浮云,威胁到老大位置的,只有一个结果。
2014-9-12 10:36
tiger1970
时和议既决,桧患飞异己,乃密奏召三大将论功行赏。韩世忠、张俊已至,飞独后,桧又用参政王次翁计,俟之六七日。既至,授枢密副使,位参知政事上,飞固请还兵柄。五月,诏同俊往楚州措置边防,总韩世忠军还驻镇江。
初,飞在诸将中年最少,以列校拔起,累立显功,世忠、俊不能平,飞屈己下之,幕中轻锐教飞勿苦降意。金人攻淮西,俊分地也,俊始不敢行,师卒无功。飞闻命即行,遂解庐州围,帝授飞两镇节,俊益耻。杨么平,飞献俊、世忠楼船各一,兵械毕备,世忠大悦,俊反忌之。淮西之役,俊以前途粮乏訹飞,飞不为止,帝赐札褒谕,有曰:“转饷艰阻,卿不复顾。”俊疑飞漏言,还朝,反倡言飞逗遛不进,以乏饷为辞。至视世忠军,俊知世忠忤桧,欲与飞分其背嵬军,飞议不肯,俊大不悦。及同行楚州城,俊欲修城为备,飞曰:“当戮力以图恢复,岂可为退保计?”俊变色。
会世忠军吏景著与总领胡纺言:“二枢密若分世忠军,恐至生事。”纺上之朝,桧捕著下大理寺,将以扇摇诬世忠。飞驰书告以桧意,世忠见帝自明。俊于是大憾飞,遂倡言飞议弃山阳,且密以飞报世忠事告桧,桧大怒。
初,桧逐赵鼎,飞每对客叹息,又以恢复为己任,不肯附和议。读桧奏,至“德无常师,主善为师”之语,恶其欺罔,恚曰:“君臣大伦,根于天性,大臣而忍面谩其主耶!”[color=Red]兀术遗桧书曰:“汝朝夕以和请,而岳飞方为河北图,必杀飞,始可和。”桧亦以飞不死,终梗和议,己必及祸,故力谋杀之。[/color]以谏议大夫万俟禼与飞有怨,风禼劾飞,又风中丞何铸、侍御史罗汝楫交章弹论,大率谓:“今春金人攻淮西,飞略至舒、蕲而不进,比与俊按兵淮上,又欲弃山阳而不守。”飞累章请罢枢柄,寻还两镇节,充万寿观使、奉朝请。桧志未伸也,又谕张俊令劫王贵、诱王俊诬告张宪谋还飞兵。
2014-9-12 10:39
feiyue1206
赵构想过安生日子,不想折腾,反正无论怎么折腾自己都是南边的王。金国和秦桧又非杀岳飞不可,那就杀呗。
岳飞有些事情做的吧,又让赵构不爽,比如辞职、比如上书立太子。要是金国非杀韩世忠不可,赵构还可能出力保一保,岳飞就算了
2014-9-12 11:31
镇北将军
胆敢揭露皇帝阳萎的事实,他不死谁死!
2014-9-12 12:07
KYOKO
二郎觉得罪魁祸首赵构、秦桧?也许是金人?
2014-9-12 12:24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4-9-12 12:07 发表
二郎觉得罪魁祸首赵构、秦桧?也许是金人? [/quote]
金人是敌对方,不算罪魁祸首。
赵构、秦桧吗,反正都不是好东西
2014-9-12 13:55
刘青
[quote]原帖由 [i]促织[/i] 于 2014-9-12 08:35 发表
我一直觉得,岳飞功高震主,是关键原因,其它神马的都是浮云,威胁到老大位置的,只有一个结果。 [/quote]
我觉得功高震主未必吧,宋徽宗、宋钦宗都不想做皇帝,难道宋高宗就一定想做皇帝吗?虽然说与金有一江之隔,难道他就不怕有一天,金就是过河了,把他俘出羞辱吗?
所以觉得有私怨,感到岳飞脾气大老不给自己面子,自己做皇帝又一心想求和,还觉得南宋还有其他名将可以抗衡金国,索性就卖金国一个情,把岳山做掉,再把负责推到秦桧的身上。
你们觉得呢?
秦桧是否真是奸巨?
2014-9-12 14:05
老查0412
岳飞的死,根本和金人无关,赵构不想杀他,金人怎么害的了他,他之死,无非两件事。其一,吞并相州刘光世军未果,就发脾气,撂挑子。其二,武将居然干涉立储,这个在大宋,绝对是禁忌中的禁忌。所以,他非死不可
2014-9-12 14:07
老查0412
相州事件,说来赵构的责任也不小,先前答应了岳飞,把刘死后的数万相州军交给岳飞,但是只是口头答应,还没下圣旨,下圣旨前,听了张浚的话,觉得把全国的军队的一大半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这事不靠谱,所以就又反悔了,想不了了之。最后岳飞撂挑子,把皇帝逼到了绝境。
2014-9-12 15:40
XM8
把老邓和老王的岳飞传对比一下不就都有了么,史料就这么多,能有多少新意。
2014-9-13 15:56
梦幻军师
[quote]原帖由 [i]促织[/i] 于 2014-9-12 08:35 发表
我一直觉得,岳飞功高震主,是关键原因,其它神马的都是浮云,威胁到老大位置的,只有一个结果。 [/quote]
他是太激进了吧?还触碰到了继承问题
以前看过有人评,南宋四大名将,岳飞还排不进去
2014-9-13 16:36
wal000314534
他一心想迎回二圣 威胁高宗皇位 加上他多次顶撞高宗 秦桧的挑拨 不死都说不过去
2014-9-13 17:41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梦幻军师[/i] 于 2014-9-13 15:56 发表
他是太激进了吧?还触碰到了继承问题
以前看过有人评,南宋四大名将,岳飞还排不进去 [/quote]
排南宋中兴五将应该是能排进去的,只排四个的话很悬。
岳飞是赵构一手提拨起来的,嫡系中的嫡系。岳飞在政治上犯了太多的忌讳。
2014-9-14 10:27
naniwa
这问题我以前开帖讨论过
现在看来众人的答案基本一致
就是岳飞活着让赵构很不爽
虽然不爽的原因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就是不爽
所以岳飞必须死
2014-9-14 23:39
XM8
1、迎还二圣曾经是赵构自己的意思,当时喊这个口号的多了,后来上风变了,岳飞也就不提了。
2、武将参与立储在宋朝算不上什么大忌讳。
3、跟韩世忠弃军奔命、劫杀金使等等行为比起来,岳飞没干过那么出格的事情。
2014-9-15 01:27
小贩
岳飞为什么会被杀害?
答:你猜。
2014-9-15 10:07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4-9-14 23:39 发表
1、迎还二圣曾经是赵构自己的意思,当时喊这个口号的多了,后来上风变了,岳飞也就不提了。
[color=Red]2、武将参与立储在宋朝算不上什么大忌讳。
[/color]3、跟韩世忠弃军奔命、劫杀金使等等行为比起来,岳飞没干过那么出格的事情。 [/quote]
其他两点没有异议。这个立储有先列吗?就从岳飞上书看,无论岳飞、岳飞幕僚、赵构都认为岳飞做的出格了
2014-9-15 12:16
XM8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4-9-15 10:07 发表
其他两点没有异议。这个立储有先列吗?就从岳飞上书看,无论岳飞、岳飞幕僚、赵构都认为岳飞做的出格了 [/quote]
远的不谈,同一件事情,张浚就干过,而且就在他都督岳飞等人讨杨么之后。赵构立储这事,当时朝堂之上参合的人海了去了。
2014-9-15 12:21
程军超
回复 #1 刘青 的帖子
若是非要纠结一个问题的话,这能说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格问题。就像关羽,90%的因素是自身的性格问题。
2014-9-15 13:24
zhwenh_0421
实用主义
[size=3] 新社会没人做岳飞,OVER。
PS:
“军人和保安的区别是:军人总是想着干涉自己国家的内政,而保安不怎么关心自己公司的内政。”我家钟点工说。
——zhwenh_0421(2014年9月11日)
:hz1048:[/size]
2014-9-15 17:53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4-9-15 12:16 发表
远的不谈,同一件事情,张浚就干过,而且就在他都督岳飞等人讨杨么之后。赵构立储这事,当时朝堂之上参合的人海了去了。 [/quote]
额,奇怪了。那岳飞怎么面对赵构上书的时候,怎么还吓的出汗
2014-9-15 18:44
关内侯
只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赵构气量狭小不能驾驭武穆,其他的都是借口,这是武穆的悲剧。
2014-9-15 22:01
XM8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4-9-15 17:53 发表
额,奇怪了。那岳飞怎么面对赵构上书的时候,怎么还吓的出汗 [/quote]
因为他的身份跟张浚比还是有点不同,他常年领兵在外,他自己觉得还是有不妥之处。
赵构当面对他说你做这事“不宜”,另外在召见薛弼马时说,岳飞似乎对刚才我说的话很不高兴,你去开导开导他。
这些足以说明赵构对岳飞干预立储之事虽有不满,但绝非心存芥蒂,要等多少年之后再找他算帐那种。
2014-9-15 22:20
洪宪皇帝
俩字,“威胁”
北伐成功后的岳飞比金国的危害更大。当年刘裕就是北伐后自己做皇帝的。高宗不可不防。
岳飞不北伐,金国也无力南下了,老赵家尚有半壁江山可做,北伐了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刘裕,到时候赵家可就未必有柴家的待遇了。
所以高宗杀岳飞是有道理的。
2014-10-23 17:19
还是那个光义
岳飞本来就很嚣张,没什么好说的。在那个时代居然还敢当众说自己和宋太祖一样是同一个年龄当上了同一个大官执政者。
2014-10-23 19:40
XM8
[quote]原帖由 [i]还是那个光义[/i] 于 2014-10-23 17:19 发表
岳飞本来就很嚣张,没什么好说的。在那个时代居然还敢当众说自己和宋太祖一样是同一个年龄当上了同一个大官执政者。 [/quote]
原话是怎么说的?上下文又是什么背景?
2014-10-23 19:46
wangrui19801
宋朝很少杀官员的,岳飞能做到这一点,只能说他触及到南宋的底线
2014-10-30 22:00
三国赤壁周郎
迎回二圣本来就不妥,别说赵构的感受还是私一方面的角度考虑,哪怕从公义来说,岳飞也不该迎二圣。造成靖康之变的真正罪魁祸首,导致北部中国饱受外族侵凌的,正是二圣。尤其是那个赵佶,简直就是混账,如果没有他大宋也不会山河破碎,四分五裂。二圣如此可恶,为什么还要迎他们回来?迎回来继续祸害百姓,继续造就下一个方腊、宋江吗?继续让华夏再一次沉沦吗?岳飞完全没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他们到北国坐井观天就是活该。还不如好好侍奉赵构,不要老跟皇帝叫板,以待天时,北伐一举而定。岳飞就是过于激进,总希望趁自己年轻多做点事,其实古往今来,有多少名将也是白了少年头,才创下惊世业绩。岳飞又何惧空悲切呢?杨广不是明主,李靖直到年过五旬终于盼来明主了,岳飞就是等不得,总是急于北伐,可惜呀!
2014-10-31 09:36
阿巽
回复 #32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这都是以今人的视角看古人的忠孝观
另外,金人南下屠戮之甚,河南人岳飞的感受比我们深,这也是他急于北伐的原因
2014-10-31 09:38
阿巽
[quote]原帖由 [i]wangrui19801[/i] 于 2014-10-23 19:46 发表
宋朝很少杀官员的,岳飞能做到这一点,只能说他触及到南宋的底线 [/quote]
很少杀文官而已
武将的地位非常低的,要不然狄青也不会郁郁而终
2014-10-31 21:32
神的一夜
一个是因为宋朝猜忌武臣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岳飞主张迎回二圣很犯忌讳
2014-11-1 08:26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14-10-31 09:38 发表
很少杀文官而已
武将的地位非常低的,要不然狄青也不会郁郁而终 [/quote]
狄青郁郁而终与武将地位低没有关系,原因是他出任枢密使。这个职位相当于米帝体制的防长,绝对必须是要文官担任的,现代社会可以退役,脱下军装去任文职,古时候没有退役转文职这一说,那么,既然当了武将,就不能再进入枢密院为官了。狄青任枢密,遭到朝臣的普遍反对。
南宋时韩世忠等武将出任枢密使而没事,是因为南宋的枢密使只相当于本朝的防长,纯粹是个荣誉头衔,没有任何实际职责。
2014-11-1 09:38
武三郎
为啥一定要文官担任,
2014-11-1 11: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武三郎[/i] 于 2014-11-1 09:38 发表
为啥一定要文官担任, [/quote]
因为武将是灰孙子呗,灰孙子怎么可以当宰执?
当然,这绝对不意味着武将地位低。
呵呵。
2014-11-1 13:19
KYOKO
本朝的防长在部级干部里是很次要的??
大事都取决于中央军委,国防部几乎就看不到啥命令、条文。。
2014-11-1 13:30
naniwa
本朝国防部等于军队里的援交部,主要负责军方的各种对外声明 记者会 啥的
真正的指挥机关是 中央军委,今上是一把手
2014-11-1 14:14
五袋石果
我认为只是分工不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五袋石果 于 2014-11-1 14:29 编辑 [/i]][/color]
2014-11-1 14:33
天宫开发商
枢密院应该相当于军委,兵部才相当于国防部。
2014-11-1 15:31
阿巽
[quote]原帖由 [i]天宫开发商[/i] 于 2014-11-1 14:33 发表
枢密院应该相当于军委,兵部才相当于国防部。 [/quote]
元丰改制前,六部都是摆设吧
军队四大主管部门,兵部的存在感比吏部都低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4-11-1 15:32 编辑 [/i]][/color]
2014-11-3 11:49
KYOKO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14-11-1 15:31 发表
元丰改制前,六部都是摆设吧
军队四大主管部门,兵部的存在感比吏部都低 [/quote]
不是所有朝代吏部都居六部之首?
ps:吏部是六部里面最重要的部门,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明朝那些事儿》
2014-11-3 12:08
三种不同的红色
基本上大多时候,六部排序是以吏部为首。
2014-11-3 15:46
tiger1970
回复 #45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这个很正常,一个组织里面,通常第一人事,第二财务。吏部第一,户部第二这是太正常的啦。
2014-11-3 21:20
阿巽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4-11-3 11:49 发表
不是所有朝代吏部都居六部之首?
ps:吏部是六部里面最重要的部门,吏部尚书被称为天官——《明朝那些事儿》 [/quote]
明朝吏部尚书有封神榜啊
2015-3-1 20:02
a960532788
宋朝从北宋起就重文轻武,这个众所周知
2015-3-2 21:38
张建昭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14-10-31 09:38 发表
很少杀文官而已
武将的地位非常低的,要不然狄青也不会郁郁而终 [/quote]
武将不光是地位低,更主要的是不轻易给高位。文官的升迁速度和武将的升迁速度都不一样,文官三年一转,武将五年一转,并且到一定层次就必须有战功才能继续往上升,否则就天花板了,哪像文官,循规蹈矩也比武将快,要是文凭出身高+有政声,就直接坐火箭。所以满朝的文官很多都能混到三公三少两府两制,武将想混到节度使不说比登天还难,也至少是蜀道之难了。
所谓“重文轻武”的说法不准确,武事不是你想轻就能轻的,更准确的说法是“崇文抑武”,就是压制着,不能让你有任何嚣张的机会。记得好像是文彦博当宰相时,一个三衙管军,也就是都指挥使,相当于高俅级别的,换到现在就是陆军总参谋长,见了文彦博,因为年老,下拜慢了一些,惹得文相公不高兴,跑到皇帝那里任性要辞官,最后是怎么处分那个管军的我忘了,反正是给文相公撑腰的。你看,这点小事也要大惊小怪一番,可见是一点苗头也不许有。
所以可以想见狄青当了枢密使,朝野上下哪会消停?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张建昭 于 2015-3-2 21:39 编辑 [/i]][/color]
2015-4-2 17:25
xiaoquan9
我们所看到的岳飞形象都是小说、演义、民间口口相传后的艺术加工形象,就像是PS之后的照片,也许原图不是这样漂亮的,或者被P掉了一些不和谐的东西,可能这些才是岳飞被杀的关键吧~~
2015-4-3 16:19
wancj530
[quote]原帖由 [i]还是那个光义[/i] 于 2014-10-23 17:19 发表
岳飞本来就很嚣张,没什么好说的。在那个时代居然还敢当众说自己和宋太祖一样是同一个年龄当上了同一个大官执政者。 [/quote]
秦桧编织罪名用的证词也拿来说?
2015-4-3 16:21
wancj530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14-10-30 22:00 发表
迎回二圣本来就不妥,别说赵构的感受还是私一方面的角度考虑,哪怕从公义来说,岳飞也不该迎二圣。造成靖康之变的真正罪魁祸首,导致北部中国饱受外族侵凌的,正是二圣。尤其是那个赵佶,简直就是混账,如果没有 ... [/quote]
又是老掉牙的“迎回二圣论”。拜托这个政治口号是赵构自己打出来的,后来他不用了岳飞也就没再提了。
2015-4-3 16:41
红星闪闪亮
用一句时髦的话,就是不懂得南宋王朝的政治。
2015-4-3 17:11
小贩
不奉召,就该死.从第一块不接开始,十二道金牌道道致命。如果“莫须有”,指的是这个。。。。完全是有道理的。
将在外君命而不受.有种就别回来,或是赢了再回来.
不受,不忠之名,诛九族都够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贩 于 2015-4-3 19:20 编辑 [/i]][/color]
2015-4-4 00:50
雪绛霜玄
威胁到宋高宗的权位。威胁皇权。
2015-4-4 19:37
qiyuan926
[quote]原帖由 [i]梦幻军师[/i] 于 2014-9-13 15:56 发表
他是太激进了吧?还触碰到了继承问题
以前看过有人评,南宋四大名将,岳飞还排不进去 [/quote]
袁腾飞评论里说赵是很信任岳的,岳飞太激进了,老提迎二帝的事情,还有触碰到老赵伤心事,被金人吓的无后之事。
2015-4-4 20:16
zhwenh_0421
一目了然
[size=3] 自古只懂军事而不懂政治以致被杀的多了,岳飞也不例外。
PS:
董卓懂政治,敢废帝重立,比岳飞激进多了,有鸿鹄之志……无奈军事不行。
:hz1044:[/size]
2015-4-6 16:45
1069946333
我觉得当时除了岳飞,可能没有多少人希望继续打下去,毕竟现在算了一笔账,每年给金国的钱财对于当初的宋国来说只是九牛一毛(当时经济中心南迁)。想想,如果只花点小钱就能避灾,谁会要打仗,尽管他们知道当金国的贪欲得不到满足时会再次起兵,可是对于当朝官员来说,和他们这一辈应该关系不大,所以他们宁愿选择继续称臣也不愿意继续打仗。这么来看,岳飞的出征意图违背了当朝大部分官员,所以引发官员的不满。
事实上,宋朝的垮败确实没有等到金国的贪欲不满,是由于宋朝的经济制度(朝廷太有钱,百姓十分穷)造成的,可以说宋朝最后的败亡源于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即使岳飞没有死,并且成功捣黄龙,也不过是能够使宋朝苟延残喘几十年。宋朝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在于制度的偏离。
而岳飞站在百姓的角度上(因为金国的压迫最直接体现在百姓身上,而不是朝廷)所以深得百姓民心,最终导致当局只有杀掉岳飞,才能制止出征,满足当时满朝官员的利益
2015-4-6 16:50
住持方丈
[quote]原帖由 [i]小贩[/i] 于 2015-4-3 17:11 发表
将在外君命而不受, 有种就别回来, 或是赢了再回来.
不受, 不忠之名, 诛九族都够了. . . [/quote]
有道理. . .
2015-4-6 18:57
zhwenh_0421
观念落后
[size=3] 归根结底还是能力有限。历史人皆知,曹操无论在内在外,君命都可以不受,岳飞差得太远。
PS:
今天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在朝鲜,人民的好慈父金正日大元帅离开的那一天,全国人民悲痛欲绝,哭声震天。每个人都深深责怪自己,为什么没有好好地报答和照顾好他老人家。送别那天,因为过度悲伤,全国因休克紧急送医1300多人。全国人民的泪水能装满整个大同江。
——作家崔成浩(2015年4月5日)
:hz1048:[/size]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