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7-13 09:21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7-11 12:14 发表
说高宗是SB的SB才真该想想
岳飞居然为一个SB卖命,最后居然死在了SB的手里
这也太TM悲催讽刺了 [/quote]
死在SB手里的名臣多了去了。兰陵王,斛律光。都是一代名将,又不是岳飞独有。
2013-7-13 12:03
阿巽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7-11 12:33 发表
骂高宗的人想一想
明末满清入关,北方沦陷,明退到南方,也曾想像南宋那样割据个半壁江山
结果呢,南明缺乏一位有本事的领袖,上台的个个都是儿皇帝,没能力。虽然南方各地都有抗清势力,当没人能统帅的起来,整个南明内部混乱不堪,内讧不断。加上又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瞎鸡巴乱搞,结果南明根本没挺多久就被满清灭了,汉人从此亡国。
对比下,知道高宗的本事了吧。
没高宗,恐怕不会有南宋,就算有南宋,估计内部还不乱成一锅粥,内部一乱,就会出现割据军阀,起义乱民,什么张自成,李献忠都会出来,那就等着被女真人灭国吧。[/quote]
一来赵皇帝比朱皇帝积下的祖德要好,民心所向——这个民心不一定指农民,但降金降蒙的读书人比明清之交少得多,这也使金元政权的建立没有满清那么顺利和稳固
二来高宗在继承顺位方面没有敌手,而南明诸君谁也压不过谁
三来满清充分吸取了祖先的教训,虽然也属于没准备好就打下来的结果,但比金国后继无力好得多
四来天水朝重文抑武,虽然是亡国的原因之一,但也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
综上,这诸多原因除了赵构一人脱身是他自己努力创造的机会之外,其它原因与他本人能力大小没什么关系
2013-7-13 13:13
naniwa
回复 #122 阿巽 的帖子
南宋能生存而南明不能,固然有很大客观因素,但完全推给客观因素,说跟赵构的能力没关系我是不认可的
2013-7-13 15:13
阿巽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7-13 13:13 发表
南宋能生存而南明不能,固然有很大客观因素,但完全推给客观因素,说跟赵构的能力没关系我是不认可的 [/quote]
把光复河山的机会退化为划江自保,这种能力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2013-7-13 16:00
humi100
如果是徽宗钦宗刚刚被俘那几年,你称臣之类的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是有护国之功,可是到了绍兴十一年,宋国经济军事全面实力占优,还签了这么个条约,这就是赤裸裸的卖国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3-7-13 16:03 编辑 [/i]][/color]
2013-7-13 23:49
KYOKO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13-7-13 15:13 发表
把光复河山的机会退化为划江自保,这种能力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quote]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杀猪哥不是说过咩,南方的老百姓不想光复中原:hz1001:
2013-7-14 00:07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3-7-13 23:49 发表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杀猪哥不是说过咩,南方的老百姓不想光复中原:hz1001: [/quote]
那是以后的事情了,在高宗时,南方很多都是北方逃过来的,他们还是想恢复中原的,而且金人过于残暴,南方百姓也怕金人打过来。等到孝宗以后,南方渐渐稳固,加上恢复中原的最佳时机已过,朝野上下,北伐之心就慢慢淡了,可惜了孝宗,空有恢复中原之心,已无恢复之力,手下更无恢复中原之臣了。
2013-7-16 11:54
笑天下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13-7-13 15:13 发表
把光复河山的机会退化为划江自保,这种能力确实不是每个人都有的 [/quote]
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南宋朝廷有光复河山的军事实力。:hz1030:
2013-7-16 11:57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笑天下[/i] 于 2013-7-16 11:54 发表
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南宋朝廷有光复河山的军事实力。:hz1030: [/quote]
绍兴年间确实有。
2013-7-16 15:43
XM8
套用一句话,到现在还有人认为绍兴年间,金和南宋的势态,类似于北魏和梁:hz1030:
2013-7-22 17:40
shqyici
有必要研究那么透彻吗。就为了黑一下岳飞吗
2013-7-22 18:42
墨叶
[quote]原帖由 [i]笑天下[/i] 于 2013-7-16 11:54 发表
现在居然还有人认为南宋朝廷有光复河山的军事实力。:hz1030: [/quote]
轩辕弄一个投票,南宋前期是否有机会光复河山。
估计轩辕还是选有机会的多。
2013-7-22 19:59
小贩
其实,宋有收复河山的实力很好论证:朱明是怎么来的???他中间汉一族在经济上有有什么发展了?
2013-7-22 21:30
humi100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
我实在看不出光复河山的机会没有在哪里?
2013-7-26 17:50
马克西姆斯
都说是民族英雄了,但不见得这个“民族”指的就是现在我们所宣传的“中华民族”吧!为什么不能指代的是在当时宋王朝统治下的人民集合体的统称呢?同时按照我们的历史观念,这个宋王朝统治下的“民族”和我们现如今天朝提出的“中华民族”也应该是一脉相承的关系,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民族英雄这个称号是没有问题的!
2013-7-29 17:43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郝伯道[/i] 于 2013-6-28 11:23 发表
这篇文章明显是先定下基调,然后找“证据”
为黑而黑
中国古代无“民族”概念,何来“民族英雄”
这样的论证都用上了
那还没发明文字“人”的那个时代的人就不是人了? [/quote]
点错了。。
我觉得树袋熊说的很对,就是想复制下这句话
2013-8-5 17:20
heliabot
当然是啦
2013-8-7 10:55
笑天下
[quote]原帖由 [i]小贩[/i] 于 2013-7-22 19:59 发表
其实,宋有收复河山的实力很好论证:朱明是怎么来的???他中间汉一族在经济上有有什么发展了? [/quote]
哈哈,难道tg能和第一强国星条旗打成平手,可以说明常公有能力将小日本赶出中国?
2013-8-7 11:19
笑天下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3-7-22 21:30 发表
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飞檄陵台令行视诸陵,葺治之。
我实在看不出光复河山的机会没有在哪里? [/quote]
总的来说,岳飞对阵宗弼就是各有胜负,从没有一战是改变两国实力对比的,诛仙一战就可定鼎乾坤?
2013-8-7 12:07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笑天下[/i] 于 2013-8-7 11:19 发表
总的来说,岳飞对阵宗弼就是各有胜负,从没有一战是改变两国实力对比的,诛仙一战就可定鼎乾坤? [/quote]
岳飞对阵宗弼是完全占上风,根本不是什么各有胜负,各有胜负,那是宋金之间,即使是宋金之间的战争,南宋初,宋军已开始扳回失利,处于上升期间,而金国却有点每况俞下的状态。
宋朝的经济实力完胜于金国,金国军事能力下降,内部纷争激烈,北方不但没有整合,而且反对的浪潮此起彼伏,此时,宋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同时还出现一批优秀将领,岳飞更是不世出的军事奇才,这时南宋收复中原的机会较大。
等之后的孝宗宁宗,金国北方开始整合,赵构自宫,令宋军士心一落千丈,南方百姓也不愿意轻易开战,军事的人才也有限,收复中原自然无戏。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司马光 于 2013-8-7 12:30 编辑 [/i]][/color]
2013-8-7 20:17
StarApe
[quote]原帖由 [i]笑天下[/i] 于 2013-8-7 11:19 发表
总的来说,岳飞对阵宗弼就是各有胜负,从没有一战是改变两国实力对比的,诛仙一战就可定鼎乾坤? [/quote]
绍兴十年西夏攻金,蒙古入寇,宋军北伐,除了高丽在东边打酱油之外,金已经是三线作战了。
金军三路渡河南下:
东路聂儿孛堇与韩世忠部对峙,中路兀术已经被岳飞抽回河北,西路撒离喝被川陕军压着打如果不是岳飞撤兵就被包饺子了。
宋军还有十几万预备队在淮西、临安,河北义军蜂起,连黄河渡口都抢占了,朱仙镇不过是宋军北伐一系列战役行动中的一个而已。
岳飞部全取河南,挺进河东,陕西已成关门打狗之势。接下来如果不是退军,最差也是与金夹河对峙的结果。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