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6-29 20:14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6-29 19:51 发表
韩世忠还是不错的,虽然较岳飞相当的差距,但大胜也打过。 [/quote]
比岳飞也不行,“董太尉,像韩家军那样的兵马,我看你不消带一万人去,就可以把他们蹉踏了。”
大仪镇之战本来也不咋样,何况还有水分。黄天荡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老韩单兵能力是相当牛B。。。。。。。。
2013-6-29 20:24
卫天龙
回复 #59 小陆伯言 的帖子
竟然说我坑.........好吧,我承认一直没讨论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但我认为对方论点或基本观点被推翻后也就没事了。
如果时势造英雄,为什么不是将多兵少?为什么还有人还能成为精神领袖?那些在逆境中带着人民走的人,他们有带着人而不是跟着人的勇气,他们就是英雄
至于民族二字,要考虑以后的时代背景而不是现在的时代背景的话,那估计“民族英雄”一词可以彻底废置了......不用我说为什么,所以民族二字应从他们的角度考虑而不是我们
我知道你们干啥呼吁岳飞死是众望所归了,政治需要,那么宣扬国有化,国有化要是民心所向早就完成了,你们就行行好,给人民点自由和人权吧
点播一首杨坤的“兄弟”
哦啊啊啊,反对的不是小陆伯言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卫天龙 于 2013-6-29 20:37 编辑 [/i]][/color]
2013-6-29 20:28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6-29 20:14 发表
比岳飞也不行,“董太尉,像韩家军那样的兵马,我看你不消带一万人去,就可以把他们蹉踏了。”
大仪镇之战本来也不咋样,何况还有水分。黄天荡就更不用说了。不过老韩单兵能力是相当牛B。。。。。。。。 [/quote]
比岳飞是差,而且差距还不小。总体还是不错的。
黄天荡总体来说,打得还是不错的。虽然宋史太夸大了。
2013-6-29 20:44
小陆伯言
回复 #62 卫天龙 的帖子
请问我这是躺枪吗?
2013-6-29 20:48
卫天龙
回复 #64 小陆伯言 的帖子
唔嗯,是打错了,虽然确实是你说我坑,第一句是回给你的
抱歉,您的家属需要慰问金么
2013-6-29 21:08
小陆伯言
回复 #65 卫天龙 的帖子
继续躺枪。我有说你吗?59楼两句话的帖子至于那么理解吗?
慰问金不用了,节省下来去做个近视矫正,也挺不容易的。。。。。。。。。
2013-6-29 21:09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6-29 20:28 发表
比岳飞是差,而且差距还不小。总体还是不错的。
黄天荡总体来说,打得还是不错的。虽然宋史太夸大了。 [/quote]
恩,韩总体还算不错吧。黄天荡更大的意义就像百神庙和平型关。
老韩也是个苦命人啊。。。。。。。。。。。
2013-6-29 21:25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6-29 21:09 发表
恩,韩总体还算不错吧。黄天荡更大的意义就像百神庙和平型关。
老韩也是个苦命人啊。。。。。。。。。。。 [/quote]
无论金史还是宋史,都夸胜讳败。
我个人认为,黄天荡先胜后败是肯定的,不过后败应该是一场小败,甚至只是没有挡住金军而已。因为他夫人说他是失机纵敌。
而且金军绝非几千人。
我认为黄天荡应该是台儿庄。
2013-6-29 23:06
KYOKO
黄天荡最后宋军貌似不是小败
2013-6-29 23:15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3-6-29 23:06 发表
黄天荡最后宋军貌似不是小败 [/quote]
那是金史夸大。
2013-6-30 13:45
岳光寒
韩世忠应该是大将里兵力最小的,常年就几万人(一说仅三万),刘光世被罢免时,淮西兵变被郦琼带走投伪齐的就有四万人。岳家军养兵十几万,还结连河朔豪杰,一直经营着抗金的各种力量。这就可以看出韩世忠是将才,岳飞是帅才,其志向与战略眼光比韩世忠以及其他将领要远大得多。让韩世忠指挥10w以上人马,估计他也胜任不了。
论战和,最主战的当数韩世忠,有时比岳飞还甚。岳飞对和议顶多是不支持但也不敢真正阻挠,韩世忠连破坏和议的事都做得出来。所以秦桧收大将兵权先向韩世忠下手。
之所以韩世忠最后得善终,一是因为他看清形势之后再不问军事,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高宗的救命恩人,对高宗有私恩。而他之所以能够看清形势,可能也是有人给他陈述利害,这个人也可能就是高宗本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6-30 13:47 编辑 [/i]][/color]
2013-6-30 13:53
卫天龙
回复 #71 岳光寒 的帖子
嗯?韩世忠也救过高宗?牛头山那不是岳飞么,不清楚史料的路过
2013-6-30 17:20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卫天龙[/i] 于 2013-6-30 13:53 发表
嗯?韩世忠也救过高宗?牛头山那不是岳飞么,不清楚史料的路过 [/quote]
苗刘之变。。。。。。。。。。。
2013-6-30 17:38
小陆伯言
回复 #71 岳光寒 的帖子
前半部分同意。韩世忠兵力不过3万人,岳飞也咂舌称奇。韩是将才也正如所言。
韩破坏和议,主要是企图截杀使者。因为经过他的防区。之所以韩能善终,个人觉得并不主要是他对赵构的私恩。而是韩的低姿态和无奈的哀怜。在政治上彻底臣服于朝廷,实在没必要再往死里整他。即使这样,韩家军基本也废了。
2013-6-30 17:39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6-29 21:25 发表
无论金史还是宋史,都夸胜讳败。
我个人认为,黄天荡先胜后败是肯定的,不过后败应该是一场小败,甚至只是没有挡住金军而已。因为他夫人说他是失机纵敌。
而且金军绝非几千人。
我认为黄天荡应该是 ... [/quote]
恩,我觉得台儿庄这个例子比我的恰当。。。。。。。。
2013-6-30 21:56
XM8
话说要不是韩世忠弃军奔命,也不会有是苗刘兵变。
2013-6-30 22:19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3-6-30 21:56 发表
话说要不是韩世忠弃军奔命,也不会有是苗刘兵变。 [/quote]
虽然韩世忠吃了败仗,导致赵构不得已带上这些兵变军队,但硬把苗刘兵变归因于他,这就过份了,硬要在这方面找原因,还不如说当时宋军的部署有问题。
2013-6-30 23:09
XM8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6-30 22:19 发表
虽然韩世忠吃了败仗,导致赵构不得已带上这些兵变军队,但硬把苗刘兵变归因于他,这就过份了,硬要在这方面找原因,还不如说当时宋军的部署有问题。 [/quote]
1、我可没说把苗刘兵变归因于他。
2、他可不是吃了败仗那么简单,按他的行为,判个斩立决是没有问题的。
2013-7-1 09:09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3-6-30 23:09 发表
1、我可没说把苗刘兵变归因于他。
2、他可不是吃了败仗那么简单,按他的行为,判个斩立决是没有问题的。 [/quote]
沭阳之溃是韩一生中的污点。但是从情理上来说也有客观原因的存在。韩的部众包括了很多招降的民军,到底能有多大战斗力?金兵多骑兵,又是粘罕,我认为他的统兵能力远超过兀术。韩为了避免斩首行动,弃陆从水。并且后来较好的收容了余部。。。。。。。。
2013-7-1 11:46
XM8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7-1 09:09 发表
沭阳之溃是韩一生中的污点。但是从情理上来说也有客观原因的存在。韩的部众包括了很多招降的民军,到底能有多大战斗力?金兵多骑兵,又是粘罕,我认为他的统兵能力远超过兀术。韩为了避免斩首行动,弃陆从水。 ... [/quote]
他自己有几斤几两总知道吧,粘罕有几斤几两总应该知道吧,既然知道自己打不过,那就应该有计划地撤退,最不济也应该告诉赵构我打不过粘罕,你早点跑路吧.
2013-7-1 12:46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3-7-1 11:46 发表
他自己有几斤几两总知道吧,粘罕有几斤几两总应该知道吧,既然知道自己打不过,那就应该有计划地撤退,最不济也应该告诉赵构我打不过粘罕,你早点跑路吧. [/quote]
我觉得我们都带了情绪看问题。韩不是那么废柴的说:hz1026:其实就像前面有人说到韩是将才,不是帅才。
关键是溃败,哪里能做到计划呢?那时候的交通和信息能力和现在不能比的,关键时刻,跑路第一啊。。。。。。。。。
我说了此战是韩一生中的污点,但是杀了未免可惜,像刘光世张俊那样的都活了,就不要苛责他了。
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严加惩处是没什么不对的,但是当时还是要从权,从权。。。。。。。。。。。
2013-7-1 13:29
岳光寒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6-30 17:38 发表
前半部分同意。韩世忠兵力不过3万人,岳飞也咂舌称奇。韩是将才也正如所言。
韩破坏和议,主要是企图截杀使者。因为经过他的防区。之所以韩能善终,个人觉得并不主要是他对赵构的私恩。而是韩的低姿态和无奈的 ... [/quote]
我觉得韩的“低姿态和无奈的哀怜”是有人给他做思想工作。
当时大将里张俊是一贯俯首帖耳,刘光世是个废柴,早就罢免了,就岳飞和韩世忠有点难以驾驭,以韩的脾气,最后能做到低姿态,估计是赵构本人的施压,而赵构能给他施压,也就是想保护他。对秦桧来说,岳韩一起除掉最好,如没有赵构的保护,韩也难免。
PS:72楼,牛头山是啥?可以吃么?求科普。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1 13:34 编辑 [/i]][/color]
2013-7-1 13:46
XM8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7-1 12:46 发表
我觉得我们都带了情绪看问题。韩不是那么废柴的说:hz1026:其实就像前面有人说到韩是将才,不是帅才。
关键是溃败,哪里能做到计划呢?那时候的交通和信息能力和现在不能比的,关键时刻,跑路第一啊。。。。 ... [/quote]
这不是废柴的问题,他当然有一定的能力。
在开打之前他就应该知道自己必败无疑,何况刚开始并不是溃败,后来他自己跑路了,手下才溃散的。
当时赵构手下的高级将领,韩世忠算是又忠心又能打的了,自然不会杀了。
不过赵构之所以不愿把战争扩大化,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因。
2013-7-1 13:54
安子童心
去!如果他多活两年,中原就收复了!楼主转这样的东西,请问还有没有道德?
2013-7-1 13:59
安子童心
回复 #4 naniwa 的帖子
不妥!岳飞死之前,可以说是快打到收复中原了,可他一死,南宋中兴四将还有三(韩世忠 刘光世 张俊)可是为何到了陆秀夫投海的地步?
2013-7-1 14:04
安子童心
还有一句,这可是宋高宗的过错!不要全怪在秦桧头上!(PS:秦桧是个国家级奸臣我是100%赞同的,但是宋高宗不指使秦桧,他下得了手吗?)
2013-7-1 14:08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安子童心[/i] 于 2013-7-1 13:59 发表
不妥!岳飞死之前,可以说是快打到收复中原了,可他一死,南宋中兴四将还有三(韩世忠 刘光世 张俊)可是为何到了陆秀夫投海的地步? [/quote]
你说的怎么好穿越?
2013-7-1 14:10
安子童心
回复 #3 naniwa 的帖子
你活该被骂!不过,岳飞确实是因为功高震主而被陷害杀掉的。
2013-7-1 14:11
安子童心
回复 #87 小陆伯言 的帖子
请问这样不行吗?
2013-7-1 14:24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岳光寒[/i] 于 2013-7-1 13:29 发表
我觉得韩的“低姿态和无奈的哀怜”是有人给他做思想工作。
当时大将里张俊是一贯俯首帖耳,刘光世是个废柴,早就罢免了,就岳飞和韩世忠有点难以驾驭,以韩的脾气,最后能做到低姿态,估计是赵构本人的施压, ... [/quote]
也有这个可能。但是我觉得老韩自9的意识同样很强烈的,很可能是自发的行动。
张俊有两面,刘光世是军二代。韩的脾气是不好,但是多少年过去了,韩早年吃过的哑巴亏自己手指都数不过来。被整的风声早就放出来了,他还不去自9?这样赵构也没放过他,韩家军基本解体了。只不过在党国看来,老韩这样没什么文化的老同志,认真检讨过了就不必往死里整了。。。。。。。。。
牛头山?钱彩写的东西。。。。。。。
2013-7-1 14:29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3-7-1 13:46 发表
这不是废柴的问题,他当然有一定的能力。
在开打之前他就应该知道自己必败无疑,何况刚开始并不是溃败,后来他自己跑路了,手下才溃散的。
当时赵构手下的高级将领,韩世忠算是又忠心又能打的了,自然不会杀 ... [/quote]
嗯。所以他不会因为是粘罕就不动手的啊?
他不败,何来撤退呢?不用撤退,又何必跑路呢?
下面基本同意的。。。。。。。。
2013-7-1 14:30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7-1 14:24 发表
也有这个可能。但是我觉得老韩自9的意识同样很强烈的,很可能是自发的行动。
张俊有两面,刘光世是军二代。韩的脾气是不好,但是多少年过去了,韩早年吃过的哑巴亏自己手指都数不过来。被整的风声早就放出 ... [/quote]
这还是有点影的,虽然真实性较低。
《宋史岳飞传》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
2013-7-1 14:48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司马光[/i] 于 2013-7-1 14:30 发表
这还是有点影的,虽然真实性较低。
《宋史岳飞传》兀术趋建康,飞设伏牛头山待之。夜,令百人黑衣混金营中扰之,金兵惊,自相攻击。 [/quote]
这个听说过,但是此牛头山不同于湖广牛头山。
此事件真实性和存在度我认为是相当低。当时兀术在黄天荡,并且金有建康,还有路线和方向也不对。
即使真的有这种小概率事件,战果也是相当有限。。。。。。。
我印象最深的是岳飞传连环画第八本(牛头山),话说我差第七本藕塘关全集齐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陆伯言 于 2013-7-1 14:52 编辑 [/i]][/color]
2013-7-1 15:30
安子童心
牛头山的事几乎不可能,但大破拐子马呢?还是那句话,3楼有无道德?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小成败,小过错就对他作出反面评价!3楼也有自己的见解,也有自己的解释!但是他的这种解释是错误的!
还有,照3楼这么说,请问,金兀术说的“撼山易,憾岳家军难!”这句也是虚构的?(好像是4楼)
2013-7-1 15:35
XM8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7-1 14:29 发表
嗯。所以他不会因为是粘罕就不动手的啊?
他不败,何来撤退呢?不用撤退,又何必跑路呢?
下面基本同意的。。。。。。。。 [/quote]
撤退可以,但是跑路不可以,更何况是在军队还没有崩溃,敌人还没有到来的情况下。
2013-7-1 16:12
安子童心
回复 #95 XM8 的帖子
怎么说到韩世忠那去了?偏离主题。
2013-7-1 22:43
岳光寒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3-7-1 14:24 发表
也有这个可能。但是我觉得老韩自9的意识同样很强烈的,很可能是自发的行动。
张俊有两面,刘光世是军二代。韩的脾气是不好,但是多少年过去了,韩早年吃过的哑巴亏自己手指都数不过来。被整的风声早就放出来了,他还不去自9?这样赵构也没放过他,韩家军基本解体了。只不过在党国看来,老韩这样没什么文化的老同志,认真检讨过了就不必往死里整了。。。。。。。。 [/quote]
三大将入枢密,已经收了兵权之后,韩世忠仍然明确反对议和,并且“抗疏言檜誤國”,于是秦桧马上命言官群起弹劾他(秦桧主政时期是宋朝少有的言官唯宰相马首是瞻的时期,其它时期基本都是跟宰相对着干的),“帝格其奏不下”,这里明显看出赵构在保护他,然后他才自求罢免枢密使,这才闭门谢客,不言兵事的。
后面态度转变很快,所以我觉得应该是高宗见了他一次,给他看了这些弹劾,向他施压,让他自行求去,并且闭嘴。韩在这中间还出于义愤,跑去质问秦桧以何罪名整岳飞,得到”莫须有“三个字,可见跟秦桧一直是作对的。
至于收兵权,肢解韩家军,本来就是既定方针,并不能看成赵构不放过他,他之后除了没有了言论自由,加官进爵从来都少不了他的,生前封王,死后配享,高宗的态度还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1 22:49 编辑 [/i]][/color]
2013-7-1 22:48
LFY1222
其实名将的存在很能鼓舞军心。如果一个主战派人士不是死于敌军之手而是死于自己人手上,对整个国家的主战派人士都是一种打击。
2013-7-2 17:15
贾芸
这篇文章。。。。
关于家兵与国兵之分,本来就是皇帝太弱的原因造成的。
家兵收为国有,也没有必要杀死岳飞。
腾讯网总是觉得只要政策为了国家,什么事情都是对的。
他们以前出的专题中,讲常凯申认为如何,就把事情给解释情况了,哎
2013-7-3 07:27
首席屠宰官
我要是南宋老百姓,我就支持秦桧
2013-7-3 13:15
XM8
[quote]原帖由 [i]首席屠宰官[/i] 于 2013-7-3 07:27 发表
我要是南宋老百姓,我就支持秦桧 [/quote]
不过显然在绍兴年间,支持主战派的比较多
2013-7-3 14:36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岳光寒[/i] 于 2013-7-1 22:43 发表
三大将入枢密,已经收了兵权之后,韩世忠仍然明确反对议和,并且“抗疏言檜誤國”,于是秦桧马上命言官群起弹劾他(秦桧主政时期是宋朝少有的言官唯宰相马首是瞻的时期,其它时期基本都是跟宰相对着干的),“帝格其奏不下”,这里明显看出赵构在保护他,然后他才自求罢免枢密使,这才闭门谢客,不言兵事的。
后面态度转变很快,所以我觉得应该是高宗见了他一次,给他看了这些弹劾,向他施压,让他自行求去,并且闭嘴。韩在这中间还出于义愤,跑去质问秦桧以何罪名整岳飞,得到”莫须有“三个字,可见跟秦桧一直是作对的。
至于收兵权,肢解韩家军,本来就是既定方针,并不能看成赵构不放过他,他之后除了没有了言论自由,加官进爵从来都少不了他的,生前封王,死后配享,高宗的态度还是起了决定性作用的。
[/quote]
“五月,诏(岳飞)同俊往楚州措置边防,总韩世忠军还驻镇江。”“俊知世忠忤桧,欲与飞分其背嵬军”韩世忠反对和议,自然和赵构的意见不统一,何况自掌一军,想动动他不是没有一点意思的。“帝格其奏不下”发生在兵权被罢免之后,并且韩再次感到了危机
“世忠连疏乞解枢密柄,继上表乞骸。十月,罢为醴泉观使”
我的见解韩掌兵权,还经常和领导意见不合,领导手下一直想动他,领导也想整整他。关键时刻,韩自9了,去找领导剖明心迹。在领导眼里,韩是个粗人,还是个老同志,解除了兵权,看在以往的情分上可以理解的,放他一马。后来韩还是大嘴巴,领导手下又不干了,这时韩毫无威胁,领导也不想斩尽杀绝,搞调和主义,韩离休。岳是个另类,在领导眼里绝对不是个“直”人,所以悲剧了。。。。。。。。
2013-7-6 16:47
安子童心
回复 #100 首席屠宰官 的帖子
为什么这么说?哦,我明白了,你不爱国。
2013-7-6 16:51
安子童心
狡兔死走狗烹,这道理你不知道?
2013-7-6 17:36
xiaoaoyj
我想说,楼主除了弱智还是弱智,你这么长一篇文章,实在让人没耐心看,刚看开头就出现问题:民族英雄固然是清代才有的名词,但不影响后人把这一名词追溯到名词出现以前的人或事,就好像原始时期没有文字,甚至语言都很简单,根本就没有“人”这个概念,难道你说元谋人不叫人?山顶洞人不叫人???
开头就出现这个基本的逻辑错误,就实在让人没法看下去了。
这些和大众主流唱反调的论点无非就是想吸引眼球而已。
2013-7-7 19:40
岳光寒
回复 #102 小陆伯言 的帖子
韩若真是个知进退的人,收兵权之后就不该继续跟秦桧作对。但实际情况是他被解了兵权之后,还一直掐秦桧,直到突然有一天开始连续上辞职信,并且辞职之后再不说话,这个转变很突然。我还是觉得赵构起的作用。
韩之前跟秦桧作对,应该是以为赵构可能不一定完全倾向于主和,因为赵构也确实曾在两派之间摇摆不定,所以他才一直敢跟秦桧作对,所以我觉得应该是赵构亲自让他明白,朕就是要和,你们赶紧给朕闭嘴,韩才绝口不言兵,这绝不是官面上的话,而应该是私下坦诚交流的。因为在官面上,赵构既曾支持主战也曾支持主和,并且都是言之凿凿,所以不会有人拿官面上的话当真。
总而言之,就是韩之所以敢跟秦桧作对,其实是没有揣摩清楚赵构的意思,当他明确地了解到赵构坚定地站在秦桧这边,自然就不敢、也不想再说话了。一是出于自保,二是对赵构所报的希望也破灭了,多说无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3-7-7 19:43 编辑 [/i]][/color]
2013-7-7 22:30
good3511
"留得青山在,哪怕没柴烧。"这句话不能用在英雄身上吗?!
2013-7-11 00:39
新名
[url]http://view.news.qq.com/zt2013/yuefei/index.htm[/url]
那个无耻的作者又装逼了
2013-7-11 00:57
新名
所谓中国古代无“民族”概念是胡扯。
今诸华士女,[color=Red]民族[/color]弗革,而露首偏踞,滥用夷礼。---《夷夏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新名 于 2013-7-11 00:58 编辑 [/i]][/color]
2013-7-11 01:43
新名
此文作者比前几年否定岳飞是民族英雄的更无耻,按此文作者的标准,不只是岳飞,连戚继光郑成功的都算不上民族英雄了,古代所有的民族英雄都被他否定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新名 于 2013-7-11 01:49 编辑 [/i]][/color]
2013-7-11 10:02
靓坤
那帮满遗根本没必要诋毁岳飞
1、岳飞不是你满人杀得。
2、要说岳飞让你们“祖宗”没面子了一下,那你们满人让汉人没面子了300年,现在不也照样电视里整天“猪尾巴”满天飞。
3、岳飞在汉人心中的地位不是你想怎么诋毁就诋毁的掉的,在汉人心中岳飞无愧“民族英雄”4个字。
4、你们整天诋毁岳飞,只会显得你们气量太小,让汉人看不起。
5、你们仗着把持话语权,不让讲岳飞不让拍岳飞,只会引起汉人对你们仇视。
2013-7-11 10:54
大将文钦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6-26 12:01 发表
01 中国古代无“民族”概念,何来“民族英雄”?.. [/quote]
不是“中国古代无“民族”概念”,是楼主认为“中国古代无“民族”概念”,典型的拿观点当论据。其他都是废话
2013-7-11 11:03
大将文钦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3-6-26 12:01 发表
先秦时代所谓的“族”,多指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族、宗族。《左传》中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所指乃是宗族、部族。 ... [/quote]
[b]百度百科:民族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b]
可见《左传》中说的族类就是指民族
2013-7-11 11:39
bighand2009
回复 #24 naniwa 的帖子
高宗是SB这个观点我不同意。:hz1001:
他能在位这么长时间,从流亡的王爷,一直建立南宋相对稳固的政权,证明他还是有点用人或勾心斗角能力的。
1,如果我是高宗,除掉岳飞也是肯定的,早晚待定。作为一名统治者,最大的任务不是保家卫国,不是开疆扩土,而是守护自己,自己家族的皇权稳固。说实话,我宁可丢失中原,也一定要保证自己的皇权不被威胁。
2,岳飞北伐中原时,粮草补给方面朝廷还能相对控制,如果北定中原,拥有北方富饶土地后,很可能脱离朝廷的控制,自立为王不是没可能。
3,有秦桧,张浚这些人替自己出手,也省去很多麻烦。
这个高宗出手的时间是否合适,我不好分析,不过咱有古话“先下手为强”
2013-7-11 12:12
naniwa
[quote]原帖由 [i]bighand2009[/i] 于 2013-7-11 11:39 发表
高宗是SB这个观点我不同意。:hz1001:
他能在位这么长时间,从流亡的王爷,一直建立南宋相对稳固的政权,证明他还是有点用人或勾心斗角能力的。
1,如果我是高宗,除掉岳飞也是肯定的,早晚待定。作为一名统治 ... [/quote]
所以说你还是比较聪明的
事实上,高宗非但不是SB,而且是个非常有本事的政治家,我看不会比赵匡胤 赵光义差。
北宋倾覆,兵败如山倒,金兵大举南下,两个皇帝都被活捉了,那是惨到何种地步,正所谓大厦将倾,亡国丧钟敲响了。
高宗到南方,收罗北宋残兵败将,创建南宋江山,一面死顶住金兵进攻,一面要稳定住初生政权的内部各种矛盾,保证内部不出问题
在那种内忧外患下建立的南宋政权居然能延续了半个世纪,最后居然能目睹并参与了金的灭亡,这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有个大名人说,南宋的建立,要归功于赵构的逃跑,他不逃,就没南宋,没南宋,那么汉人早亡国了,北宋末年就被女真人亡国了,然后再被蒙古人亡国,亡两次。
从这些东西上分析,高宗对汉民族是有功劳的。
2013-7-11 12:14
naniwa
说高宗是SB的SB才真该想想
岳飞居然为一个SB卖命,最后居然死在了SB的手里
这也太TM悲催讽刺了
2013-7-11 12:33
naniwa
骂高宗的人想一想
明末满清入关,北方沦陷,明退到南方,也曾想像南宋那样割据个半壁江山
结果呢,南明缺乏一位有本事的领袖,上台的个个都是儿皇帝,没能力。虽然南方各地都有抗清势力,当没人能统帅的起来,整个南明内部混乱不堪,内讧不断。加上又有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瞎鸡巴乱搞,结果南明根本没挺多久就被满清灭了,汉人从此亡国。
对比下,知道高宗的本事了吧。
没高宗,恐怕不会有南宋,就算有南宋,估计内部还不乱成一锅粥,内部一乱,就会出现割据军阀,起义乱民,什么张自成,李献忠都会出来,那就等着被女真人灭国吧。
2013-7-11 12:34
KYOKO
回复 #115 naniwa 的帖子
(汉)民族英雄赵构永垂不朽!
另,南宋政权是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不是半个世纪..
2013-7-13 00:25
zeloti
读这篇文章最大的益处,就是让我知道宋教仁、章太炎、梁启超、刘师培的那些自欺欺人的胡扯言论。
2013-7-13 06:47
首席屠宰官
英雄不分民族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