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19 14:39
zhangjf
阿青并不比郭靖张无忌们强
射雕三部曲中郭靖张无忌们无法抵御蒙古大军攻击,而越女剑中的阿青却能冲破一千甲士和一千剑士的防守,于是有人觉得阿青的武功简直深不可测,进而有人得出结论,越女剑的武功是最高的,而更进一步的推论便是所谓的时代越早,武功越强。其实这些都是毫不进行思考而得出的无稽之谈。
先来说说军队的交战和个人技击有何不同。军队,尤其是步兵,是很依赖结阵作战的,个人的武力对步兵而言作用相对较小,阵型可以有效地发挥武器的优势,同时使士兵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对敌。马其顿方阵那种众人肩并肩,数米长矛并列如墙,向前推进的阵型,会使得阵型正前方极为稳固。近代步兵的空心方阵,靠密集的刺刀和四面八方无死角的射击能力,能有效地抵挡骑兵的冲击。古代虽然没有火器,但依然有各种强弓硬弩。弓弩和长矛的有力配合,足可以使得步兵在防守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是步兵结阵的最大问题,就是移动缓慢,利于防守但不利于攻击,一旦被对方调动得阵型散乱,就很容易被突破。
而骑兵则利于攻击,不利于防守。骑兵靠高速战马获得机动性,同样可以靠马上使用弓弩来获得远程杀伤能力。某种程度上,骑兵可以单兵作战,一对一的话,骑兵几乎可以完胜步兵。从这一点来说,其实骑兵倒和武林高手有些相近,但不同的是,骑兵密集结阵冲锋,能发挥出更强的作战能力。在战场上,一群骑兵往往可以靠反复冲击,来回机动,就有可能摧毁严密程度不够的阵型。
说完了上面这些,下面就具体分析一下战场交锋的情况。先考虑一下骑兵和步战的武林高手正面对决的情况。
假设骑兵骑在一匹好马上,以每秒15米(时速54km,一般的马恐怕冲击速度没那么大,但就算是10米/秒,也是每秒三丈),就是四丈半的速度冲过来。同时
手中紧握丈二长枪,假设长枪在骑兵前方的长度是一丈,也就是说骑兵的杀伤距离可长达
一丈。同时杀伤点的向前移动速度达到每秒四丈半。
郭靖假如不移动和骑兵正面硬拼,要想出掌打对方,而保证自己不被伤到,就得能保证自己的掌
力能达到一丈以外,考虑到骑兵的惯性,安全距离还得更远,甚至得到两三丈,否则即便
打中骑兵的身体,骑兵的长枪恐怕也会在1/3-1/4秒后刺中郭靖,郭靖不死也得受伤。从两雕
的描写来看。神雕末期的一灯能在丈余外发指攻击。郭靖可能略强,但恐怕也就是一丈半
的距离了。这样一来,即便是两雕中最顶尖的武林高手,看来也难当骑兵的一击。
这也就一定程度上说明为何三部曲中战场上武林高手都不行了。因为郭靖张无忌都是在防守,正面硬拼,即便是中原最顶级的高手都不一定
好使。虽然武林高手有轻功,躲闪能力强,可是面对对方的密集队形冲击,恐怕是躲无可
躲。。。
正面面对骑兵的话,郭巨侠硬拼恐怕都拼不过。躲的话也无处可躲。不躲的话正面发掌,打死
一个,自己还有可能受伤,后面冲上来的就更无法抵御。。
一个郭巨侠可以靠躲避而轻松战胜一个骑兵.面对10个骑兵结阵冲击恐怕也能辗转腾挪而至少能自
保。可是10个郭巨侠面对100个骑兵。。只怕最好情况也是弄个两败俱伤的局面
中原最多也就只能找出10个郭巨侠水平的人了。。。
像尹志平这种水平的人,面对单个骑兵的正面冲击,只怕躲也躲不过去。。。100个尹
志平只会被100个骑兵轻松踩死。。。
有人说武林高手会用暗器。可是他们暗器的杀伤距离又能有多少呢?其实也就是数丈而已,一二十米顶天了,而对面的弓弩,百米内平射的杀伤力可是极为强大的。
而阿青面对的是步兵,步兵的武器,长度上可以比骑兵的更长,但武器攻击点的移动速度,武器的动能可就比骑兵差远了,步兵最多全力将长矛刺出来杀伤对方,但骑兵呢,靠得是高速移动的人和马施加给武器的速度产生的动能。。这可是要强大很多倍。步兵想有效攻击快速移动的武林高手/骑兵,还得靠弓弩。
范蠡没有使用弓箭手,而是用一千名剑士和一千名甲士(估计是用长戈或长
戟,这两种兵器在春秋战国时期很常见)在馆外防守。那自然阿青可以有操作的空间。因为对方
的攻击范围有限,就是长戈也不过是三四米,还只能以很低的速度移动。只能被动消极地防守。
固然步兵结阵后原地消极防守,即便是大群骑兵也很难正面冲击成功,但是步兵要想打败骑兵,还是
得靠远程兵力辅助。否则骑兵来回机动骚扰,步兵攻击的话移动速度很慢,阵型容易出现破绽,原地被动挨打也不是办法,时间久了阵型也得乱。武林高手面对没有远程兵力辅助的步兵,其实和骑兵的情况差不多,他们不靠马匹机动,但有轻功,没有骑兵的长矛弓箭,但有威力强大且射程较远的掌力,而且起码不用担心自己出手稍慢或躲避不及就被扎个透心凉。完全有可能像骑兵攻破步兵阵型那样取得成功。阿青最后成功突破防守,闯进了馆内,但这不代表其他武林高手就做不到。
而且范蠡也想过调2000弓箭手守着,一旦阿青出现就乱箭射死。
但是最后没有这么做,其原因不是担心弓箭手射死阿青,而是考虑到阿青有大功,不忍心
射死。这么说来起码范蠡还是觉得2000弓箭手肯定能乱箭射死阿青。。
原文如下:
他回到西施面前,坐了下来,握住她的双手,一句话也不说。从宫外回到西
施身畔,他心中已转过了无数念头:“令一个宫女假装夷光,让阿青杀了她?我
和夷光化装成为越国甲士,逃出吴宫,从此隐姓埋名?阿青来时,我在她面前自
杀,求她饶了夷光?调二千名弓箭手守住宫门,阿青若是硬闯,那便万箭齐发,
射死了她?”但每一个计策都有破绽。阿青于越国有大功,也不忍将她杀死。
蒙古大军和阿青面对的甲士剑士可就不一样了。那是千军万马,乱箭齐发。如前所述,就算你是郭巨侠,也一样难以抵抗对方骑兵的进攻。就算你武功再强,主动攻击防守严密的步兵阵型,一样和找死差不多。。至于杨过,除了他是在混战中突袭,蒙哥猝不及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有大雕帮助他打掉射来的弩箭。。即便如此,最后也可以说是仅仅勉强成功。差一点就让蒙哥逃了。但这种事情,没有武林高手就做不成吗?历史上骑兵突袭干掉对方主将的例子虽然不太多,但也并不少见,比如关羽斩颜良,张辽斩蹋顿等。武林高手在战场上,其效率又能比训练有素的精兵高多少呢?而杨过这样的武林高手,大宋能有几个?但练成精兵却比连成杨过这样的武林高手容易多了。
2013-2-19 14:47
zhangjf
我想强调的是,武林高手在骑兵面前正面对敌,基本没有太大优势。相对于一般人的掌力
距离,掌力大小等优势,在骑兵的速度和动能前都没了,甚至可能还居于劣势。另外郭巨
侠出掌不需要时间吗?不消耗能量吗?如果全力出掌才能及丈余外,那按这种出掌,能连
续打几掌呢?出掌间隔会不会越来越长?会不会全力掌毙几名骑兵后,就已经内力不继,
战斗力骤降,只能落荒而逃了?会不会因消耗过剧而被迫修整很久?
2013-2-19 14:49
马岱
还需考虑一个问题,这些士兵的武功是阿青教的,阿青对他们的武功招式一清二楚,士兵对阿青存在敬畏心理。
如果士兵的目标仅仅是阻挡,就会让士兵缩手缩脚。
2013-2-19 14:52
zhangjf
嗯,这么说来,阿青的水平又得下降一档。
2013-2-19 15:06
tiger1970
你没考虑到闪躲问题。
要是郭靖面对骑兵,以高速与骑兵相对直冲,在骑兵长矛发力刺出的同时实行垂直于刺杀方向的位移,那骑兵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啦。
这,就是中国武术不同于其他国家武术的显著特点----敌进我进。
中国武术之所以能在世界武术之林上占重要位置,就是因为它的强烈的特色----一是敌进我进,二是避青入红,三是着肉分枪。
我说的是现实的武术,也是金庸知道的武术----金庸不是一点武术也不知道的,他描写的有很多是真实的武术,比如《书剑》的达摩剑、少林六路拳,《飞狐》的太极拳、六合拳,《倚天》的太极拳,全是按照正经的武术典籍来的,尤其是太极拳,直接取材于金庸好友吴派太极拳代表人吴公仪的讲述。
2013-2-19 15:06
KYOKO
咱觉得,萧峰擒南院大王、段誉虚竹擒耶律洪基那样,武侠小说里屡试不爽的:hz1001:
2013-2-19 15:08
tiger1970
而且,人有很多地方是怕打的,一点点力量就能打坏,比如最常见的----眼睛、裆部等。
2013-2-19 15:15
zhangjf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19 15:06 发表
你没考虑到闪躲问题。
要是郭靖面对骑兵,以高速与骑兵相对直冲,在骑兵长矛发力刺出的同时实行垂直于刺杀方向的位移,那骑兵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啦。
这,就是中国武术不同于其他国家武术的显著特点----敌进我 ... [/quote]
闪躲的速度毕竟有限。而且骑兵假如是密集横队冲锋。躲得过一个,不代表能躲得过旁边的那个。假如后面还有第二波,躲得过这个,不代表能躲得过后面的那个。
从书中的描写看,武林高手轻功躲闪虽然很快,但毕竟没有那么快。最多也就是走及奔马。
2013-2-19 15:17
zhangjf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19 15:08 发表
而且,人有很多地方是怕打的,一点点力量就能打坏,比如最常见的----眼睛、裆部等。 [/quote]
眼睛可以有面具防护,完全可以包得只露两缝。
而身体有盔甲防护,不使出较大的功力,想打伤也不是那么容易
2013-2-19 15:22
zhangjf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3-2-19 15:06 发表
咱觉得,萧峰擒南院大王、段誉虚竹擒耶律洪基那样,武侠小说里屡试不爽的:hz1001: [/quote]
其实嘛。。
实际战争中,骑兵突袭擒获或斩杀对方主将的也有不少。。。
金庸的设定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像耶律洪基这样的人,贴身竟然没个武林高手保护,就算有个慕容复水平的人在那里,他还能会那么容易被擒获吗
2013-2-19 15:32
zhangjf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19 15:06 发表
你没考虑到闪躲问题。
要是郭靖面对骑兵,以高速与骑兵相对直冲,在骑兵长矛发力刺出的同时实行垂直于刺杀方向的位移,那骑兵就只有挨打的份儿啦。
这,就是中国武术不同于其他国家武术的显著特点----敌进我 ... [/quote]
还有就是骑兵的主要力量不是来源于手臂持枪刺出。
骑兵冲锋主要靠得是夹持长枪后,人马赋予武器的动能。
2013-2-19 16:06
tiger1970
你根本不懂武术,不仅不懂中国武术,也不懂西方武术,而且从未跟别人打过架,对吗?
你根本不知道我那三个术语是什么意思,对吧?
那就真的没法说啦。
我要是跟学生们,只要一比划,他们就懂啦。但是在纸上写出来,真的很难。
现实生活中,再好的步兵打骑兵也是很难的,但不意味着借助一些工具还不能打。比如借助蒺藜、大枪、弩箭等等。
在金庸的描写中,郭靖那个等级那种变态的杀伤力度和灵活度以及速度,打一般骑兵是没问题的。
原理是一样的,只是金庸给那些大侠们的等级太变态啦,所以徒手打骑兵成为可能。
2013-2-19 16:24
zhangjf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19 16:06 发表
你根本不懂武术,不仅不懂中国武术,也不懂西方武术,而且从未跟别人打过架,对吗?
你根本不知道我那三个术语是什么意思,对吧?
那就真的没法说啦。
我要是跟学生们,只要一比划,他们就懂啦。但是在纸上 ... [/quote]
我懂不懂武术无关紧要,但是你既然说郭靖能做到,就不能光凭口说,你得能把郭靖的反应速度究竟有多快,力量究竟有多大,这些数据摆出来。然后才能讨论一下郭靖能不能做到。
如果武林高手们都要靠什么蒺藜、拒马之类的来抵御骑兵,那要武林高手干什么,普通人一样能抵御。
我主要想说的就是,
郭靖面对的对手远比阿青强大,因此阿青的表现说明不了她比郭靖强。
2013-2-19 17:15
tiger1970
回复 #13 zhangjf 的帖子
彻底晕。
还真有算这个的。
好吧,算我错啦。咱们完全不是一种思维。
不过我的观点也是阿青并不比郭靖强,原因是一个人要突破包围并不难,难在一个人要击倒包围他的所有人----这是两个概念。
2013-2-19 17:59
赵哪个云
以大侠们躲闪手接暗器的功夫来看
要躲过一队骑兵的攻击并击垮实在是易如反掌啊~~
:hz1017:
2013-2-19 19:19
XM8
从项羽、冉闵、杨再兴等等猛将的例子来看,只要他们的战马没有问题,这些人就是不可战胜的,不管敌方有多少人。
有没有马,区别主要在机动能力上,而武林高手徒步的机动能力,我看一点都不骑马差。
PS:慕容恪为了对付冉闵,将5000骑兵用锁链拴住,完全是放弃了骑兵最大的优势机动能力,此时前燕的骑兵方阵实际上就是步兵方阵。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13-2-19 19:22 编辑 [/i]][/color]
2013-2-19 21:10
55321
武功在高也怕菜刀, :hz1001: 在面对军队(最少是以千为单位 几十人的无视) 的 骑兵冲锋 时.不论你武力在高在强也只有跑的时后,
小说主人公武功有多高我不知道 但是 项羽 吕布 高宠 等 猛将战神都是被军队给灭的?:hz1032: 在成千上万的军队面前也只能跑路了, :hz1015: 在平原上骑兵就是重型坦克,一般的刀剑都无视的,
我也是不懂武功的人, 不知道 小说的武攻和现在炸弹比起来谁牛,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休力内力用光了你还能像游戏里的吃个药就回来了?:hz1053:
2013-2-20 12:43
风精之羽
一个高手可能可以不休息一对一干掉成百上千人,但如果这成百上千人一起围攻,这高手还是只有死的份。。
毕竟冷兵器时代,是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群攻技能的
2013-2-20 14:04
KYOKO
回复 #18 风精之羽 的帖子
聚贤庄萧峰真要杀人,杀个几百跟玩似的:hz1021:
2013-2-20 16:12
tiger1970
回复 #18 风精之羽 的帖子
一齐围攻不是几千几百个攻击都能打进去的。
因为一个人的受攻击面积有限,所以现实一个人最多只能同时承受三个人的攻击,换一句话说,就是三个人同时打一个人(当然是能自由移动的),都能打着;要是四个人同时打一个人,就有两个人在自相攻击。
所以说,不管多少人,最终始终是一对三的局面,人数的多少只是决定这个局面能维持多长而已。
2013-2-20 17:24
慕容秋
回复 #20 tiger1970 的帖子
武艺再高,一个鸳鸯阵杀过去就歇菜~~
2013-2-20 19:17
西歪
数数几条枪:P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20 16:12 发表
一齐围攻不是几千几百个攻击都能打进去的。
因为一个人的受攻击面积有限,所以现实一个人最多只能同时承受三个人的攻击,换一句话说,就是三个人同时打一个人(当然是能自由移动的),都能打着;要是四个人同时 ... [/quote]
[IMG]http://www.freep.cc/di/LQTC/qqq.jpg[/IMG]
2013-2-20 21:30
jiyi1
回复 #5 tiger1970 的帖子
虎哥这三个术语哪有那么好理解啊,都是阳春白雪了
[quote]“先说回马枪。这个招数我传你的六合枪和十三枪中都有,中平枪后接着就是。这个动作在马战上,是打不过人家打马就走,让人家追。然后人家越追越近,人家的枪在你后心晃。这时你的枪是枪头向后的,很正常,要防御后面吗!要拿捏好分寸,人家看看可以戳到你,一枪戳你后心,你突然在马上踩马镫站起。这时你就突然拉长一段距离,对方枪正好戳不到你。你的枪立即反压对方枪杆。你突然站起,你的马自然突然一慢,对方的马却仍保持速度。这时你的枪顺对方枪杆就递进去,戳对方喉咙。对方只要一抬手,你的枪正中对方面门。这就是回马枪。步战中,这不是战场的枪法,是较量用的枪法。大致也是一样,不过换成你背势突然压枪进枪,而不是逃走而已。平时较量,逃走就算败。所以没有逃走这个用法,只有那一背势。
再说杀手锏。这个东西我传的双锏中有。刀在战场上,能砍缺口,杀几个人,就不合用啦。而且谁要披甲,刀也不好进。所以,战场上往往干脆用铁棍。这个就发展成带楞的铁棍,就是锏。这东西短,所以有独特的用法。两人交手,人家用长的,你一个手拨开,一个手进去。步下好办,只要贴身就成。马上不成,那马是个牲畜,不懂这个。所以你另一个手攻的不是他的身体,而是直接砸他的握兵器的手。杀手杀手,就是去杀对方的手。
[color=Red]三说拖刀计。我们太极拳的大刀上来连劈后就是拖刀计。这个其实是大刀的“回马枪”。你败下去,人家也是在后面追,也出现回马枪的情况。这时你刀一下压住对方的兵器,不管是枪还是刀,对方如果力小,你把刀向前一送,对方喉咙就刺断。谁说大刀不能刺?对方如果力大,兵器向上挑,你借势突然站起,刀顺对方力气从空划一个弧下劈,这时对方马一冲,你马一慢,对方脑袋到你刀下啦。一刀劈下去了事。关公对黄汉升就是这一刀没劈下去。所以黄忠感激他,因为这一刀下去黄忠就交待啦。[/color]
四说连珠箭。一个穿一个叫连珠。就是说这箭一支接一支。这个怎样做到?很简单,一下取三支箭。一个夹在中指无名指之间,一个夹在无名指小指之间,还有一个在食指中指之间。先射这一个。射完后,接着换中指扶箭射第二个,然后无名指扶箭来第三个。这样这三支箭前后衔接。省去从箭袋取箭的时间,很快。连珠箭一般只有三支,因为只有三个地方可以拿住箭。如果能射到三支以上的,就是左手也拿箭,那左手要拿箭又要扶弓,玩意儿可就不是一般人比得了的啦。你小时候打弹弓,我叫你手心同时捏一个弹子,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太极拳的弹弓本来是有专门的弹和弓的,可是城市里没地儿打,也就只能让小孩子去闹着玩了。”[/quote]
把这些和国术凶猛和一式含八法结合起来欣赏,美啊。
按青龙偃月刀刀刃算十年功力,刀重算十年功力,那就是二十多年功力,那国术凶猛中的拦法斩法捶法就好理解一点了。
李仲轩说关羽脑子好,最擅长把握战机,所以被评为武圣,名副其实。真假不论,这拖刀计却真是中华武术精髓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jiyi1 于 2013-2-20 21:35 编辑 [/i]][/color]
2013-2-20 22:00
jiyi1
回复 #21 慕容秋 的帖子
戚继光本身就是高手,要打高手还得高手啊。
从书中的描写看,武林高手轻功躲闪虽然很快,但毕竟没有那么快。最多也就是走及奔马。
----------------
躲闪和轻功赶长途不是一回事,而且轻功就已经够快的了。躲闪更快于轻功。
轻功参见韦一笑在赵敏脸上抹泥。
躲闪参见归云庄郭靖打黄药师身上直接滑过去差点脱臼。另外太极拳对于脚步换位闪转腾挪是极其擅长的。由于这两条,虎哥关于躲闪的理解却又更深了一层,和别派高手不同。
2013-2-21 11:50
tiger1970
回复 #22 西歪 的帖子
晕,电视剧也算啊?
2013-2-21 11:51
tiger1970
回复 #21 慕容秋 的帖子
这个是真的。
鸳鸯阵长短结合,左右分进,是多人打一人的极限阵法,所有高手遇到都无法对付。
2013-2-21 11:54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21 11:50 发表
晕,电视剧也算啊? [/quote]
电视剧这种情形难道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出现?
2013-2-21 12:13
tiger1970
回复 #27 feiyue1206 的帖子
在一对多的技击过程中基本不可能。因为大家都是在运动的。
除非那个“一”静止下来,而那个“多”步调一致到很默契的程度。
但是一对多,那个“一”怎么可能静止下来呢?唯一的办法是被人从后面抱住......然后大家才能冲上去打乱拳。
2013-2-21 12:26
tiger1970
嗯,想一想,也许是我有些事情没说清楚。
一打多的前提原则,就是“一”不停的移动,完全主动的进攻,走间接路线,对其他人实施奇袭等等。
我自己知道这一点,我的错误在于我认为别人也知道这一点。
就像楼主,只要他知道这个原则,他就不会认为郭靖跟骑兵的打法是正面用掌力拼长矛。
22楼那个也是这样,这种情况是在“一”位移速度下降甚至静止时造成的。
但是,实战中,“一”一旦静止,就是失败。
八卦掌是玩这个的典范,他们有个说法叫“游身”,就是战略游斗、步法游走、身法游动,发力点游离的意思。
因此,八卦掌成为中国武术中最善于游斗的武术,也是最善于一对多的武术。
董海川开创了这个思想,而尹福、程廷华各自在“打倒的手段”这个问题上有了发展。
向董海川、尹福、程廷华三公致敬。
2013-2-21 14:20
zhangjf
我是要证明,郭靖无法力拼长矛,因此只能游斗。
但是,如果对方采用的是密集冲锋的方式。游斗的空间就被压缩了。
固然,古代骑兵无法像19世纪的骑兵那样排成极为密集的阵列,几乎是马匹相贴,不留缝隙地进行冲锋。但依然可以有效压缩对方的空间。
另外我论证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说明,战场上有弓箭或无弓箭,危险完全不同。有骑兵与无骑兵也完全不同。
阿青面对的,恰恰是既无弓箭又无骑兵的战阵。而不是蒙古人的合成兵种大军,因此难度与张无忌、郭靖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2013-2-21 15:00
tiger1970
打架是要有个圈子的。不然怎么说跳出圈外啊。但是这个圈子的大小,就要看情况啦。
徒手格斗中,这个圈子的大小已经被现代科学研究出来----最大为散手擂台边长为直径的圈子----散手擂台的大小,就是根据这个定的。
2013-2-21 23:19
西歪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21 11:50 发表
晕,电视剧也算啊? [/quote]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3-2-20 16:12 发表
一齐围攻不是几千几百个攻击都能打进去的。
因为一个人的受攻击面积有限,所以现实一个人[color=Red]最多[/color]只能同时承受三个人的攻击,换一句话说,就是三个人同时打一个人(当然是能自由移动的),都能打着;要是四个人同时 ... [/quote]
:hz1024:一张好图胜过千言万语,施主就别硬撑着了~
如果想转进战术,我也可以稍微给你介绍一下,一对多战术,追求的是尽量一次对付一个敌人,而不会是三个。有两条枪错开角度同时杀到,已经很难应付了,有三条,除非“重甲不透”,否则你游戏结束了。具体战术,手边没有现成“好图”,光做文字性介绍,你也未必看得懂,以后有空再讲。
[img]http://www.freep.cc/di/LQTC/qqq.jpg[/img]
2013-2-21 23:41
KYOKO
咱谁也没见识过真正的冷兵器格斗啊,不太容易讲。因为现在根本用不着那样了,兵营里也不会教,咋学?要知道,是生死相搏,不是图好看
2013-2-22 10:54
tiger1970
回复 #32 西歪 的帖子
彻底晕。
根本就不辩驳啦,你打打就知道。
2013-2-24 21:48
郭文
我引用一段金庸原文来说明阿青的武功确实不如郭靖:“古时吴越成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相图吴国。吴王手下大将伍子胥,联同军师孙武子,训练的士卒精锐异常,指挥得宜,越兵便不敌吴卒。有一日越国忽然来了个美貌少女,剑术精妙。越国大臣范蠡便请她教导越兵剑法,终于以此灭了吴国。嘉兴是当年吴越交兵之处,这套越女剑法就在此流传下来。越国处女当日教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得唐朝末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韩小莹从师父处学得了路,虽造诣未精,但剑招却已颇为不凡,她的外号‘越女剑’便由剑法之名而得。”这是《射雕》里的原话。而且,金庸书里的郭靖就是学了这套武功的——不过后来他凭借“降龙十八掌”和“九阴神功”出了名,但是这套剑法还是传给了武敦儒和武修文,还有郭芙,都会这套剑法。至于后世峨眉派的剑法中有没有越女剑法,我就不清楚了。
2013-2-25 14:17
tiger1970
回复 #35 郭文 的帖子
金庸这个地方处理的最狡猾。
这个传说是真有的。但是不同的是----在武术界传下的是白猿的剑法,而不是越女的剑法。也就是说,传下的是白猿剑。越女是模仿白猿的击刺,最终战胜白猿。所以,越女是白猿的第一个传人。
武术中,还真有白猿剑法,传说的也就是那个白猿留下的。
可以查《峨眉剑》(张培莲著,四川科技出版社----大概是),这个套路就是张培莲修订白猿剑法后的产物。
在北方,白猿的传说与通背拳关系密切。
金庸在此地方处理的很狡猾,以越女代替白猿,从而创造出了似乎越女剑在白猿剑之上的印象。但实际上,越女学的就是白猿剑法,只不过她练到了比白猿强而已。
2013-2-25 16:41
伪昆仑
回复 #29 tiger1970 的帖子
叶问1里面甄子丹打十个日本兵那段的移动方式?
不懂武术的觉得那段应该有有高手可以做的出来的
2013-2-25 17:39
西歪
[quote]原帖由 [i]伪昆仑[/i] 于 2013-2-25 16:41 发表
叶问1里面甄子丹打十个日本兵那段的移动方式?
不懂武术的觉得那段应该有有高手可以做的出来的 [/quote]
没看过电影,不过高手对上十个无经验的普通人或者嘴把式,是可以逐个全部打掉。碰上惯打就不行, 你那一套人家也会,就得另想办法。
2013-2-25 17:46
tiger1970
回复 #38 西歪 的帖子
我觉得即使是高手,单纯靠移动方式的变化,对于十个普通人实施连续攻击,也是十分困难。
我觉得这必须综合起来----移动步子不能乱,下手力度要重、打击部位要准确、下手要狠,动作要利索不能拖泥带水,心里要清楚,要善于利用地形......这一切都算上,才能打成功。
2013-2-25 18:31
hhp19910906
如果单说打骑兵的话,那些大侠的轻功应该都近乎飞的档次吧,人头桩这样的玩意应该对他们不难,飞到队伍尾部,一个降龙十八掌,然后追着打也不是不行吧
我没看过原著,完全靠猜测
2013-2-26 22:40
jiyi1
终于开始了。
前一阵子想研究研究《叶问》,结果只看了第一场打架就看不下去了。俩人出拳全都朝着对方头顶上一二十厘米的地方出拳。。。
如果让10个普通人活着更多的人围好阵势,做好准备,那是不好打。如果只是先松松的围,那就是虎哥的有效了。
看打的是不是普通人。如果真是打普通人,三五拳一个,三五拳一个,打的暂时没有战斗力是没问题的。
2013-2-27 20:28
jiyi1
一打多没考虑过这情况。俺是不行,要打除非有好的地形。估计轮回可以
2013-3-1 22:25
恐龙3
金书中的一流高手都有与同级别连续打上千招的体能,而且双方都还没中招。
而每个士兵根本连1招都接不下,搞不好一巴掌拍飞好几个.....只用长矛,大刀围攻有顶多是十来人,不用阵法和弓箭的话,这么打下去把高手累死前士兵得死上多少大家一想便知。
几千无组织无纪律无弓箭手的步兵,在金书中真心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邱处机在段天德大营里横冲直撞,士兵叫苦连天,段天德还得忙着躲到别处去。要知道段是很水,但好歹是个指挥使,有上千人马的官啊....
不用弓箭阵法,要邱处机这一级别杀脱力起码不能低于四千。如果是五绝级别,那就至少是五位数以上的事情了。
别笑我夸张,那是金庸夸张,不是我。更何况这样的程度顶多也就和三国演义差不多罢了,还远远没有说唐一类的牛皮大,金庸在众多武侠小说作者中牛皮还是比较保守的一个。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3-3-3 00:37 编辑 [/i]][/color]
2013-3-1 22:43
恐龙3
把我去年在别的论坛的回帖也转过来
阿青
“范蠡,范蠡!我要杀了你的西施,她逃不了的!”
阿青的声音忽东忽西,在宫墙外传进来。
范蠡定了定神,说道:“我要去见见这人。”轻轻放脱了西施的手,快步向宫门走去。
十八名卫士跟随在他身后。阿青的呼声人人都听见了,耳听得她在宫外直呼破吴英雄范大夫之名,大家都感到十分诧异。
范蠡走到宫门之外,【月光铺地】,一眼望去,不见有人,朗声说道:“阿青姑娘,请你过来,我有话说。”四下里寂静无声。范蠡又道:“阿青姑娘,多时不见,你可好么?”可是仍然不闻回答。范蠡等了良久,始终不见阿青现身。
他低声吩咐卫士,立即调来一千名【甲士】、一千名【剑士】,在馆娃宫【前后守卫】。
他回到西施面前,坐了下来,握住她的双手,一句话也不说。从宫外回到西施身畔,他心中已转过了无数念头:“令一个宫女假装夷光,让阿青杀了她?我和夷光化装成为越国甲士,逃出吴宫,从此隐姓埋名?阿青来时,我在她面前自杀,求她饶了夷光?调二千名弓箭手守住宫门,阿青若是硬闯,那便万箭齐发,射死了她?”但每一个计策都有破绽。阿青于越国有大功,也不忍将她杀死,他怔怔的瞧着西施,心头忽然感到一阵温暖:“我二人就这样一起死了,那也好得很。我二人在临死之前,终于是聚在一起了。”
时光缓缓流过。西施觉到范蠡的手掌温暖了。他不再害怕,脸上露出了笑容。
【破晓的日光】从窗中照射进来。
蓦地里宫门外响起了一阵吆喝声,跟着呛啷啷、呛啷啷响声不绝,那是兵刃落地之声。这声音从宫门外直响进来,便如一条极长的【长蛇】,飞快的游来,长廊上也响起了兵刃落地的声音。【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
1:关于士兵的布防情况
如果把士兵想象成全部堵在一个地方列好阵势严阵以待的话,那肯定是”植物人大战僵尸“玩太多了,我们知道植物人大战僵尸的敌人肯定只会从一个方向杀来,这时我们只要把植物种上去就能达到防御的目的。
但事实上阿青只是先通知范蠡她要进来玩过家家,却没告诉范例她打算从哪里硬闯进来,而馆娃宫是一个宫殿,显然不会只有一个出口,地形也不单一,所以范蠡的做法也是让士兵”前后守卫“,即以巡逻为主,而不是全堵在一起玩塔防游戏。
2:阿青没有说具体的时间
阿青只说了要冲进来,却没说具体什么时候冲进来,从原文来看,她是半夜说的,而范蠡也是在这时开始安排守卫。
但从原文的月光铺地到破晓阳光的形容来看,实际上阿青是等到了清晨才杀入,中间这段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那么假设士兵们是从半夜开始顶着盔甲摆好阵势在那蹲上半天的话,那么等阿青杀来这些人还剩多少战斗力?早就累趴了。
所以在阿青来之前,这群士兵不可能全在那玩植物人大战僵尸,最合理的解释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巡逻放哨,另外一部分则暂时休息。
既然阿青没有讲明进攻的时间,也没讲明进攻的地点(大的范围知道,但没说具体),而阿青杀来时速度又非常快,那么这时候士兵哪有足够的时间全部集合和列阵??你说有吗??
那么这种情况下,阿青面对这样的一群士兵,考验能有多大呢?
至于有人认为文中说”一千名甲士和一千名剑士阻挡不了阿青“,就等于阿青和这两千人都交过手并且把2000人的武器全部打掉。
我觉得这从逻辑上讲根本说不通,因为阿青是为了看西施而来,只需要闯进去就可以,根本不需要把这2000人的武器全部打掉,如果她真这么做的话,那只有两种可能:
1:她很无聊,故意玩。
2:突围速度过慢,想冲进去总被士兵拦下来,所以只能把所有人的武器全打掉
事实上她想要冲进去压根就不需要跟所有人全打上一次。而且也没法通过这一点来证明她有多厉害,如果这也可以的话,那么下面这位恐怕就是神仙了:
蒙哥见他横冲直撞,当者披靡,【在百万军中来回冲杀,蒙古官兵虽多,竟是奈何他不得】
哈哈,金刀驸马连百万大军都奈何他不得,难道百万大军真的个个都和他交过手了??显然说不通。
不管从哪方面来讲,阿青的这场战绩并不足以让她变成一个不可逾越的神话,虽然我在帖子最前面也说过这应该不是阿青的上限,因为敌人的强度还没能让她全力发飚,所以她的上限我们没法得知,但仅从这场战斗来看,这样的难度并不不算大,个人认为就算邱处机在这种情况下冲进去也是一样的结果。换句话说我认为这样程度的战斗只要一个一流高手就可以做到。顶多是从容程度的差别罢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3-3-2 20:59 编辑 [/i]][/color]
2013-3-2 13:21
阿巽
越王一心要报此雠,想吴国有鱼肠之剑三千,难以抵敌,有上大夫范蠡献计,挑选六千君子军,朝夕训练;访得南山有个处女,精通剑术,奉越王之命,聘请他为国师。那处女收拾下山,行到半途,逢著一个白发老人,自称袁公,对处女说道:「闻小娘子精通剑术,老汉粗知一二,愿请试之。」处女道:「妾不敢隐,但凭老翁所试。」袁公觑著树梢头,透出一竿枯竹,踊身一跳,早已拔起,撇向空中坠下。那根竹迎著风势,咶喇一声折作两段。处女接取竹梢,袁公接取竹根,袁公就势去刺那处女,那处女不慌不忙,将竹梢接住,转身刺著袁公。袁公飞上树梢头,化为白猿而去。[color=Red]原来处女不是凡人,正是九天玄女化身,因吴王无道,玉帝遣玄女临凡,助越亡吴。[/color]那袁公是楚国中多年修道的一个通臂白猿,因楚共王校猎荆山,他连接了共王一十八枝御箭,共王大怒,宣楚国第一善射有名百步穿杨之手,唤做养由基,前来射他。白猿知养由基是个神箭,躲闪不及,一溜烟走了。共王教大小三军围住山头,搜寻无迹,把一山树木放火都烧了,至今传说楚国亡猿,祸延林木,为此也。那白猿从此躲入云梦山白云洞中,潜心修道,今日明知玄女下降,故意变作袁公,试他的剑术。后来处女见了越王,教练成了六千君子军,也不回复范蠡,也不拜辞越王,迳自飘然而去。有诗为证:
玄女神机岂妄投,六千君子只凡流;
要知天上些须妙,已是人间第一筹。
2013-3-2 22:31
58642modemeng
回复 #39 tiger1970 的帖子
十个普通人个人认为倒是很有可能搞定的
通常只要迅速搞定2个就会有人恐惧,再搞定一个剩下的就鸟兽散了
这三个人,只要下手够狠(以本帖来说就是又精研过武术又有实战群架经验)手上真有功夫,抢先出手击打要害很快就能搞定两个
如果是普通人(我理解的普通人都像我这样没打过群架)看到这种情况我想都会因害怕出现犹豫的,利用对手愣神,很容易搞定第三个
2013-3-2 22:35
jiyi1
[quote]原帖由 [i]恐龙3[/i] 于 2013-3-1 22:25 发表
金书中的一流高手都有与同级别连续打上千招的体能,而且双方都还没中招。
而每个士兵根本连1招都接不下,搞不好一巴掌拍飞好几个.....只用长矛,大刀围攻有顶多是十来人,不用阵法和弓箭的话,这么打下去把高 ... [/quote]
赞同。
以三国演义为例,诸葛亮的智谋虽然成就了刘备,其实诸葛亮练兵更是根本。没有经过的训练的士兵能发挥的威力实在太少了。军士可以屯田,而军马绝不能农用。
突然想起来,诸葛亮能看出来张颌的战力很厉害,和王语嫣倒是有相同的天赋啊。
2013-3-3 01:00
恐龙3
仅仅是阵法来讲,金书中由大到小的阵法都能提升战斗力,比如7子这种小型阵法,也能使整体迅速提升至少2倍,达到和五绝之一难分胜负的级别。
丐帮大会上郭黄二人摧枯拉朽,这还是在不愿伤帮众的情况下。可后面坚壁阵一成立,郭黄二人险些被逼得跳崖,这种人多的阵法带来的提升显然更多。
至于几万人的大型战阵,那提升就是数倍乃至十倍计算了,其长短远近器械各司其职,加上大小武将指挥,其战斗力根本无法用正常的围攻来计算。所以不用为6000武林豪杰打不过2万蒙古军而纳闷,不能用2万简单的除以6000来计算差距。因为人家别的不上,一阵箭雨下去这些往少室山下硬闯的武林豪杰就得彻底横着躺.....
所以俗话说得好“民不与官斗”————很简单,根本就斗不过,有神功也斗不过。
而我前面我说过绝顶高手能打五位数虽然很吓人,但其实没什么意义,因为世上无阵法,无武将指挥,无盾牌弓箭等器械,只有单刀乱砍的步队基本不存在。面对一条全副武装的军队,就算是五绝级别正面硬闯也是无比凶险,至于寻常一流高手更是连炮灰都算不上:
这几句话却恼了武三通和泗水渔隐,两人一挥铁锤,一舞双桨纵马向前冲去。【蒙古数千名射手挽弓搭箭,指住二人,只待奔近,便要射得他们便似刺猬一般。】一灯大师见情势不妙,飞身下马,三个起伏,已拦在两个徒弟的马前,大袖一甩,阻住马匹的去路,喝道:“回去!”
虽然武渔二人冲不成,但看其师傅紧张的表现便可知道过去是什么结果,在两阵对圆的情况下,一流高手正面直冲就是瞬秒无商量。
其实三国,金庸之类对冷兵器战斗力牛皮吹得不是很大的文学作品,对军队各种状态下的战斗力设定往往比较细致,有无弓箭,有无武将指挥,有无阵法,士气强弱等都会有天壤之别。
只有说唐一类相对简陋和吹牛爆表的写法才会无视一切,因为写得再细也没用,人家一群终结者在割草,一个武将随便敲几小时就能死几十上百万的,管你娘有没有阵法....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恐龙3 于 2013-3-3 01:25 编辑 [/i]][/color]
2013-3-4 09:21
tiger1970
回复 #44 恐龙3 的帖子
是的,即使打近百人的群架,其实只需要打倒五六个就足以溃围。
要是下手又狠又快,直接就能打倒不动的话,只要能打倒三两个,别人绝不敢与你对打。
大致有个比例可以参考----一般来说,两军交战,只要不能继续作战的比率达到五分之一,或者重伤以及死亡率达到十分之一,一般的队伍就应该溃散啦。如果在此种情况还能坚持有指挥的抵抗,那么可以被称为“铁军”。
2013-3-4 09:44
luke19821001
我可不认为步兵一对一正面交锋打不过骑兵。事实上骑兵骑在马上,灵活性远低于步兵,而所有骑兵使用的武器基本都比步兵的差(因为施展不开等原因)。LZ默认是用装备精良的骑兵和装备较差的步兵来比较,所以得出步兵正面交战不如骑兵的结果。
你骑兵可以用长枪,难道步兵不行?步兵能用的枪只有更长的。你骑兵冲量大,但是不只是能冲别人,也冲了自己,骑兵自己撞到长枪上是什么结果?你默认步兵只能配最简单的皮甲+步刀那还说个屁,一个骑兵的造价是你这样的步兵的十倍以上。
事实上没有哪个真正会用骑兵的良将会用骑兵去硬磕步兵,骑兵都是利用其灵活,采取打了就走的方式,攻击步兵的薄弱环节。如果真的是一对一硬磕,还真不是步兵的对手。
2013-3-12 19:35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13-3-4 09:44 发表
我可不认为步兵一对一正面交锋打不过骑兵。事实上骑兵骑在马上,灵活性远低于步兵,而所有骑兵使用的武器基本都比步兵的差(因为施展不开等原因)。LZ默认是用装备精良的骑兵和装备较差的步兵来比较,所以得出步 ... [/quote]
骑兵数量少,只充当特种兵的斩首,偶尔铁骑也冲锋。游牧民族大量使用的情况下也不会正面冲锋。而是利用容易集中和抄掠的优势。
2013-3-20 10:39
shicanhui
“阿青并不比郭靖张无忌们强”改为“阿青并不一定比郭靖张无忌们强”还凑合,不然结论太武断了。
1.事实是阿青已经能秒败一千剑士加一千甲士,至于能不能秒败几千骑士可不能武断的说不能。至少郭靖张无忌撑死能在万军中冲杀,秒败基本没人认为能。
2.范蠡认为2000弓箭手能射杀阿青是个证据?没人相信吧,张翠山认为的都是一坨屎别说啥武功都不会的范蠡了。
3.谁的武功都是老师教的,但再是老师教的,老师再熟悉,让老师打100个他教的练家子也比打100个普通人难得多
2014-9-11 20:56
anitavsme
1、没有考虑阿青打到范蠡面前的速度。这么多士兵在防守(而且可能是密集防守),这么快冲到面前,就算都是手无寸铁的人,有这么快?
2、攻击距离跟真正的杀伤力不是一回事。如你这么说,武术这种东西完全就是没用。100个士兵能跟10个郭靖差不多,也就是完全可以灭掉五绝联手。那么郭靖小时候在蒙古的时候的战绩完全无视?那时候他才是什么水平?
3、范蠡说,每个计策都有破绽,而且阿青有大功不忍心杀死。你只看到不忍心,没看到有破绽。范蠡根本就不是完全有把握2000弓箭手能射死阿青。再说了,100个骑兵能灭掉五绝的话,2000个弓箭手难道杀伤力还不如100个骑兵嘛?
2014-9-12 13:26
无隙
你还要考虑郭大大会不会组战阵。靖GG蓉JJ可是有武穆遗书的牛逼人物。如果6000千武林豪杰能组个阵法,以郭、杨大大打头。还真不是2W蒙古人骑兵能抗的住的。骑兵的优势速度没了,灵活性本来就是劣势,防御能力劣势。要知道在射雕里郭大大凭借武穆遗书已经做到这点了
2014-9-12 13:33
无隙
[quote]原帖由 [i]55321[/i] 于 2013-2-19 21:10 发表
武功在高也怕菜刀, :hz1001: 在面对军队(最少是以千为单位 几十人的无视) 的 骑兵冲锋 时.不论你武力在高在强也只有跑的时后,
小说主人公武功有多高我不知道 但是 项羽 吕布 高宠 等 猛将战神都是 ... [/quote]
你说的这3人还真不是被军队灭了的。项羽、吕布虽然没死在军队手上,不过还勉强能算被军队击败。高宠那是自己找死,他不找死,我看不出金兀术能奈他何!!!
2014-10-10 21:21
郭文
新修版《射雕英雄传》里已经肯定了阿青不会超过江南七怪,原文第二回:[i]古时吴越成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相图吴国。吴王手下大将伍子胥,联同军师孙武子,训练的士卒精锐异常,指挥得宜,越兵便不敌吴卒。有一日越国忽然来了个美貌少女,剑术精妙。越国大臣范蠡便请她教导越兵剑法,终于以此灭了吴国。嘉兴是当年吴越交兵之处,这套越女剑法就在此流传下来。越国少女当日教给兵卒的剑法旨在上阵决胜,斩将刺马颇为有用,但以之与江湖上武术名家相斗,就嫌不够轻灵翔动。到得唐朝末叶,嘉兴出了一位剑术名家,依据古剑法要旨而再加创新,于锋锐之中另蕴复杂变化。韩小莹从师父处学得了这路剑法,虽造诣未精,但剑招却已颇为不凡,她的外号“越女剑”便由剑法之名而得。[/i]也就是说“越女剑法”重在剑招而不是内力——尽管也有一些。
2015-2-4 10:42
白河
严格意义上讲,阿青的剑法不是失传了么,那还有什么好比较的,很多论据不足为证了
2015-2-5 23:57
KYOKO
回复 #56 郭文 的帖子
我同意金庸在雪山飞狐里说的,一本书同另一本书不需要有必然的联系
所以,哪怕萧峰因为突然死亡没有传授任何人降龙十八掌,而后来18掌却流传了下来,咱也不奇怪
2015-2-6 01:18
一步天履
跨书比较这种毫无意义的事情还玩的这么嗨 姜维传人都可以打遍隋唐宋三朝 穿越个赵云回来岂不是横扫宇宙左手捏爆四傻子右手活擒李十三:hz1007:
再说就金书那个体系 你是第一又能如何 都不用龟派气功 夺命十三剑倾城之恋忘情天书任你选择:hz1007:
2015-6-28 09:49
159951123
以前打过群架,还是清楚一些一对多的东西的,胜负不仅仅是战斗力决定,说白了,还得打心理战。
如果能以极其干脆的手段在短时间内击倒二三人,那么足够威慑对方二三十人,亲身体验。
我不懂武功,就是几下街头斗殴的野路子,但是我胆子大,力量远胜对方,上去直接就按倒一个踢翻一个。
对面胆子小的,根本就没有再上前的勇气。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