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14 22:22
喋血中原
吴人为何怀念张士诚?
张士诚,明末三大枭雄之一,割据江浙富庶之地,与朱元璋为敌,后被朱元璋所灭,自杀。
张士诚这个人,从《明史》记载中来看,没啥大本事。他宠信一个兄弟,叫张士信,专门帮他打理政务,这个张士信是个庸才,所用之人不是迂腐透顶的书生,就是贪渎之小人,史书称:“士诚亡国,亡于其弟士信,又亡于聚敛臣。”张士诚把政务交给其弟士信,那他干啥?没啥大作为,躲在深宫中享乐。据说他的军队去打仗,那些官老爷、将老爷还带上陪妾乐器,战斗力可想而知!
朱元璋后来分析张士诚失败的原因就说:“我诸事无不经心,法不轻恕,尚且人瞒我。张九四(即张士诚)终岁不出门,不理政事,岂不着人瞒?”从史书来看,毫无疑问,张士诚就是这么个贪图奢侈而不思进取的混账!就这么个混账,当时吴地的百姓居然在朱元璋猛攻苏州时,帮他抵挡朱军将近一年之久,真是匪夷所思!后至张士诚败亡,吴人还纪念他。据说江浙一带还有一种“点灯会”的风俗,就是祭吊张士诚的,这种风俗一直沿至清代。
张士诚,论威猛霸气,不如陈友谅(好歹老陈还差点把朱元璋给打灭了);论智谋政略,更远不如朱元璋。而且此人又是盐商出身,在古代商人是很受蔑视的,也不知对老百姓有何功德?吴地百姓居然为他与朱元璋对抗,死守苏州,死后还怀念他。实在看不懂?窦建德是失败者,但窦朴素仗义,治军亦有一套,又有很好的亲民形象,得人拥护乃人之常情。后来河北百姓纪念他不无道理。张士诚贪享逸乐,隐于深宫,没有机会亲民,治军散漫,国政混乱,活脱一个昏君形象,竟然可以打动百姓的芳心?不由让人怀疑《明史》的记载。
那么,张士诚到底有何魅力呢?吴人为何怀念他?
2012-12-14 22:52
住持方丈
张士诚应该是元末. . .
2012-12-14 23:32
KYOKO
老百姓生活比较安稳、富足:hz1024:
2012-12-15 13:24
宇文铭
张士诚有点像钱鏐保境安民、不折腾
2012-12-15 17:41
小陆伯言
同意,张就是一翻版的钱缪。。。。。。。
2012-12-16 22:08
绝世天骄
谁让朱元璋虐待吴人。。。一比当然是张王好了。。。
2012-12-17 12:05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2-12-16 22:08 发表
谁让朱元璋虐待吴人。。。一比当然是张王好了。。。 [/quote]
因果关系倒置了吧。。。。。
是因为张好,所以虐待。。。。。。。
2012-12-17 12:31
sos2290
张是私盐贩子出身,家底比较厚,吴地本身又富饶,再加上张这个人无太大进取心。
这么一来,尽管张士诚奢侈,却用不着横征;张心无大志只想守成,负担军队对老百姓的压力就很小。
吴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就会感念张士诚了。
2012-12-17 12:34
KYOKO
俺想到鸟ww,万一被统一:hz1028:
2012-12-17 13:19
sos2290
另外朱重八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后来把吴人搞得这么惨,张士诚在吴人的心目中未必有这样的地位。
朱皇帝也自然有他的政治盘算,抛开吴人帮助张士诚这一点不说,他这么干也是有原因的:朱与张不同,灭张之后就要开始国家统一之战,他所面临的是庞大的元廷,巨大的军事压力,势必就要扩军整备,你必须得征兵征粮征饷征夫,所以他永远不可能在这方面超过张士诚,张可以少扩军甚至不扩军,他就不行了。既然在这方面没办法跟老张比,那就只能另外想办法。
所以“恨吴人帮助张士诚”很有可能只是原因之一,朱元璋即将开始与元廷的战争,然后还要建政,需要空前巨大的钱粮供应和人员供应,没有比吴人更好的下手目标了。我们可以看后来吴地的繁重捐赋和中小地主在其后的遭遇,这些资源最后自然是落到了朱重八的手里,为对元做战和后来明朝的建立输血去了。
有了吴人帮助张士诚这个借口,朱皇帝自然是想怎么抢,就怎么抢....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