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8 22:07
zeloti
李白诗仙,但这首诗弱爆了
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李白
天为国家孕英才,森森矛戟拥灵台。
浩荡深谋喷江海,纵横逸气走风雷。
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卫青谩作大将军,白起真成一竖子。
不仅捧了不忠不义的败将哥舒翰的臭脚,还黑了名将卫青和公认的战神白起,严重歪曲事实。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2-12-8 22:21 编辑 [/i]][/color]
2012-12-8 22:31
岳光寒
回复 #1 zeloti 的帖子
不能把诗人的夸张用来上纲上线,何况李白又是最爱夸张的。白起=竖子,不是李白说的,而是毛遂说的,李白借用了一下这个典故而已。
况且那个时候李白又怎能知道后来的事,当时哥舒翰就是名望很高,有一首西鄙无名氏写的“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
2012-12-8 23:38
三种不同的红色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这是写实,不算什么夸张。
当年苦拔海之战,哥舒翰以半段枪大破吐蕃,“所向辄披靡,名盖军中”。
其后,筑应龙城,吐蕃不敢近青海。收黄河九曲,置洮阳、浇河二郡,这等功绩,其实在霍去病收河西之下。
哥舒翰潼关兵败,非战之罪。一来他当时中风,不能理事;二来杨国忠胡乱指挥,逼迫他出关决战,以致兵败。——这失败的责任要哥舒翰来承担,未免太过苛责。
至于哥舒翰最后投降,我觉得也不能说什么。兵败不是他的责任,被俘是因为部下叛变。你可以认为他的投降是晚节不保,但我认为一个中风的老人最后选择了苟活,实在是难以指责。
2012-12-9 00:24
杀魔客
李白这首诗是何年何月写的?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这也怪不了李白。李白指责那二位也不是毫无根据,白起是战神,也是人屠,至于卫青,李白与李广同乡,以李广后人自居,诗作本来就是个人好恶,不必要像论文那样客观的。
2012-12-9 00:27
zeloti
回复 #3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灵宝之战前,哥舒翰中风不假,但并不是不能理事,否则也不会战前痛哭,“自知必败”。
既然“自知必败”,就更应该谨慎从事,起码把损失降到最小,意思意思就算了。但事实呢?哥率二十万大军出潼关后,就中了崔乾祐诈败诱敌之计,主动追击而堕入敌军圈套,被敌军以少胜多,惨败被俘。这完全是自己的责任。
至于投降,跪在安禄山前那段肉麻到恶心的吹捧话,还写信招降昔日手下,结果被昔日手下复信责骂,其不忠的恶劣程度远超历史上很多降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2-12-9 00:32 编辑 [/i]][/color]
2012-12-9 10:19
naniwa
哥舒翰潼关大败,皇帝是必须负主要责任的,当然哥本人也有责任。
如果哥“谨慎点”,随意出击一下就收兵,做个样子,可能损失会很小。
不过估计杨国忠和皇帝等人是不会放过他的,“畏葸不前”“贻误战机”,搞不好还说他“抗旨不尊”“私通敌寇”。
从哥大哭出关来看,他已经被逼的没退路,不拼命去打是不行了,随意做做样子恐怕很难蒙混过关。
当然,之后具体的战术细节,就要哥负责了,可能哥想死里求生赌一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12-9 10:28 编辑 [/i]][/color]
2012-12-9 10:34
naniwa
至于说投降后,那就由不得他啦,你一个俘虏既然想活命就要为人家卖命。
有些历史故事说某某名将谋士啊,被俘后虽然投降,但终身不为人家做事等等,这些在我看来不过一个笑话而已。
一个战败的贱俘,投降乞命,还有神马资格跟人家玩清高。你不为我所用,不体现出你的价值,我留你作甚?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naniwa 于 2012-12-9 10:36 编辑 [/i]][/color]
2012-12-9 10:49
sos2290
这个有什么难理解的。
当时文人对仕途还是比较向往,中青时代希望有人提携引荐,往往以诗或文章做敲门砖,自然会对对方备加赞颂。
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孟浩然韩昌黎也如此,当时的风气而已。
2012-12-9 11:04
sos2290
这类文章或者诗句,只看题目就明白是用做什么的了,主楼所举诗的题目是《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意思就很明显,希望哥舒翰在仕途上引荐或指引一下。
比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也是如此,至于韩愈的《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为了做官马屁满天飞,呵呵。
2012-12-9 11:4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2-12-9 00:27 发表
灵宝之战前,哥舒翰中风不假,但并不是不能理事,否则也不会战前痛哭,“自知必败”。
既然“自知必败”,就更应该谨慎从事,起码把损失降到最小,意思意思就算了。但事实呢?哥率二十万大军出潼关后,就中了 ... [/quote]
1、哥舒翰不能理事:
《新唐书·哥舒翰传》:“十四载,禄山反,封常清以王师败。帝乃召见翰,拜太子先锋兵马元帅,……凡河、陇、朔方、奴刺等十二部兵二十万守潼关,……翰惶恐,数以疾自言,帝不听。然[color=Red]病痼不能事,以军政委良丘,使王思礼主骑,李承光主步[/color]。”
2、出兵实乃不得已:
《新唐书·哥舒翰传》:“国忠计迫,谬说帝趣翰出潼关复陕、洛。……乃极言请翰固关无出军。而帝入国忠之言,使使者趣战,项背相望也。[color=Red]翰窘不知所出[/color]。六月,引而东,[color=Red]恸哭出关[/color],次灵宝西原,与乾祐战。”
《旧唐书·哥舒翰传》:“杨国忠恐其谋己,屡奏使出兵。上久处太平,不练军事,既为国忠眩惑,[color=Red]中使相继督责。翰不得已[/color],引师出关。”
哥舒翰是知兵之人,倘若不是被逼迫到绝路,怎肯恸哭出关,自蹈死地?
至于让他阳奉阴违,这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高仙芝、封常清之死就在眼前,你以为唐玄宗、杨国忠舍不得再多杀一个哥舒翰?
3、哥舒翰向安禄山投降的场面,的确是丑态,这无须讳言。但是,就象我前面说的,不过一个走投无路的中风老人祈求苟活偷生而已,至少在我看来,只见一个英雄的末路凄凉。
2012-12-9 11:54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12-8 23:38 发表
我认为一个中风的老人最后选择了苟活,实在是难以指责。[/quote]
其实这也可作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他都已经是中风的老人了,还求苟活!还不如留取丹心照汗青呢!
2012-12-9 11:54
关内侯
貌似诗仙、诗圣都写过拍马屁的诗词,诗仙还写过夸赞杨贵妃的、杜甫也写过歌功颂德的诗。可以肯定的我们了解的比较出名的唐朝诗人没写过歌功颂德、互相吹捧的马屁诗的绝对是少数人。
况且这首诗的写成的时候,哥舒翰是不忠不义的人?李白穿越了?
2012-12-9 11:5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临川介甫[/i] 于 2012-12-9 11:54 发表
其实这也可作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理解:他都已经是中风的老人了,还求苟活!还不如留取丹心照汗青呢! [/quote]
这是用道德绑架他人。
2012-12-9 12:09
杀魔客
其实我觉着楼主愤慨之处不在哥舒翰的叛变,而是李白把哥舒翰抬得比白起卫青要高。
2012-12-9 12:34
轮回
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这句才是李白的心里话。
若说褒贬,上一句是: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
2012-12-9 13:27
KYOKO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12-9 11:57 发表
这是用道德绑架他人。 [/quote]
[color=red]哥舒翰昔日手下诸将接到书信后,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color]
三红啊,介素百度来的,“诸将”算不算道德绑架他人啊:hz1026:
2012-12-9 13:37
斩魔圣剑
回复 #16 KYOKO 的帖子
站着说话不腰疼,诸将没被俘当然不投降了:hz1026:
要有历史唯物主义观念:hz1026:
2012-12-9 15:04
轮回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9 13:27 发表
哥舒翰昔日手下诸将接到书信后,都复书责骂他不为国家死节,有失国家大臣的体面
三红啊,介素百度来的,“诸将”算不算道德绑架他人啊:hz1026: [/quote]
颜真卿、颜杲卿兄弟虽是文臣,却做出了榜样。李光弼可是位列中兴二功臣之一,而且在对头人郭子仪当顶头上司的情况下,想到的仅仅是赴死,却没有想到去投敌。
哥舒翰确实是不够光棍。但是唐王朝最后还是给他追封了,对他不薄,相反对颜杲卿就不够厚道了。
2012-12-9 15:09
三种不同的红色
视死如归、慷慨就义,这当然是英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人们景仰崇拜的。
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期望每一个人都去当英雄。所以颜常山、张睢阳毕竟是少数。
哥舒翰最后的投降,确实是丑态百出,这个我前面说了,无须讳言,也无从遮掩。
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也在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即使身患中风,但他依旧披挂出征,并且在前期取得了战果(击败了安庆绪)。后来的失败,不是他的错误。而且失败之后,是因为部下的叛变才被俘。——从这个意义上讲,哥舒翰是尽职的。
既然尽了责,我们就没有理由去胁迫他一定要当英雄。——成为英雄,应该是出自本人的内心意愿,而非外人强加。
从结果上来讲,哥舒翰的投降并未造成严重后果,所以对他的这一举动,我们更应该宽容的来看。
至于说“诸将”回信骂他,一则这是古人的道德观念,如果我们今人还用一千年前的老眼光去看历史人物,那这一千年岂不白活了?二则这是诸将借此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这回书未必是给哥舒翰看的,而是给唐玄宗看。
2012-12-9 15:18
轮回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12-9 15:09 发表
视死如归、慷慨就义,这当然是英雄行为,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人们景仰崇拜的。
但问题是,我们不能期望每一个人都去当英雄。所以颜常山、张睢阳毕竟是少数。
哥舒翰最后的投降,确实是丑态百出,这个我前面 ... [/quote]
所以,后世对颜家和张淮阳、南八是崇拜,对哥舒则是淡化处理,包括功绩,也包括投降行为。
2012-12-9 15:28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12-9 15:09 发表
作为一个军人,他也在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quote]
我认为军人怕死就不算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2012-12-9 15:40
KYOKO
回复 #21 临川介甫 的帖子
这个,不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咩?
私以为的话,比如李陵对的起皇帝、对的起国家了
2012-12-9 15:5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9 15:40 发表
这个,不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咩?
私以为的话,比如李陵对的起皇帝、对的起国家了 [/quote]
其实,这也不算东方和西方的区别。中国自古以来名垂万古的降将多的是。
2012-12-9 16:04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9 15:40 发表
这个,不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咩?
私以为的话,比如李陵对的起皇帝、对的起国家了 [/quote]
打个比方,消防员怕被火烧死不去救火就是失职!你不是消防员怕被火烧死不去救火就不算失职
2012-12-9 16:48
naniwa
[quote]原帖由 [i]临川介甫[/i] 于 2012-12-9 15:28 发表
我认为军人怕死就不算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quote]
我认为各行各业尽力即可,没有哪个职业要求人必须去死的
2012-12-9 18:49
a741
的确是黑了不少名将啊
2012-12-9 20:56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9 15:40 发表
这个,不是东方和西方的区别咩?
私以为的话,比如李陵对的起皇帝、对的起国家了 [/quote]
在西方,消防员怕被火烧死不去救火同样是失职!
2012-12-9 21:09
杀魔客
回复 #23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投降异族而名垂万古的降将,比如说……
战到不能再战的最后一刻,投降虽不值得赞扬,但为了保全老命而屈膝也是可以理解的,哥舒翰的不幸在于他投降的对象,在汉人政权的敌人之中,安史叛军属于最次等的那一种,一旦向安禄山下跪就意味着从此要和一群畜生同流合污了。当他投降之后也等于是敌人,由于战争的法则,他可以做敌人所做的事情,利用他的影响力劝降部下,就像安禄山本人所做的那样,而如果哥舒翰被唐军活捉,也可以向对待敌将那样明正国法。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杀魔客 于 2012-12-9 21:22 编辑 [/i]][/color]
2012-12-9 21:2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杀魔客[/i] 于 2012-12-9 21:09 发表
投降异族而名垂万古的降将,比如说……
战到不能再战的最后一刻,投降虽不值得赞扬,但为了苟全老命而屈膝也是可以理解的,哥舒翰的不幸在于他投降的对象,一旦向安禄山下跪就意味着从此要和一群畜生同流合污了 ... [/quote]
投降异族?
哥舒翰是突厥人,安禄山是半个突厥人,说起来,人家两人才是同族,倒是和你李家是异族好不好。
2012-12-9 21:31
杀魔客
回复 #2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我指的是政治立场而不是血缘,安史主力是杂七杂八的胡人军队,哪怕安禄山本人不是胡人是汉人,但叛军代表的还是胡人立场,而哥舒翰虽然是突厥人,但他功名利禄全是李家授予的,是代表汉人政权与胡人对抗的大将,即使他投降的是令狐潮,那也是投降异族。就像耶律楚材,无论如何不能说他是代表了契丹人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杀魔客 于 2012-12-9 21:34 编辑 [/i]][/color]
2012-12-9 21:33
小陆伯言
楼主没分清时间概念,楼上有人说的好,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贤下士时,汪精卫在40年以前为他说好话的也多的是。。。。。。。
2012-12-9 21:36
x-dvd
回复 #21 临川介甫 的帖子
哥舒翰这个性质不一样吧?
总不见得军人一旦战败都得自杀吧——哦,当年的倭人?
2012-12-9 21:44
XM8
[quote]原帖由 [i]杀魔客[/i] 于 2012-12-9 21:31 发表
我指的是政治立场而不是血缘,安史主力是杂七杂八的胡人军队,哪怕安禄山本人不是胡人是汉人,但叛军代表的还是胡人立场,而哥舒翰虽然是突厥人,但他功名利禄全是李家授予的,是代表汉人政权与胡人对抗的大将, ... [/quote]
安史之乱并不是汉人和胡人对抗为主旋律。有兴趣可以去搜搜河北胡化的相关文档。当时汉人胡化、胡人汉化,犬牙交错,错综复杂。
2012-12-9 21:48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12-9 21:23 发表
投降异族?
哥舒翰是突厥人,安禄山是半个突厥人,说起来,人家两人才是同族,倒是和你李家是异族好不好。 [/quote]
[size=3]翰应之曰:“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尽心焉!”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如此耶!”
人家根本和你不是一族。。。。。。。。
逢迎媚上打个石堡城不知死了多少人。。。。。
哥舒失陷潼关一点责任没有?轻敌冒进,才有灵宝之败。当然主要责任在杨国忠,哥舒就是甲午的李鸿章,直接责任跑不掉的。
至于不能理事,骗鬼了吧,能哭能跑能骑马能被绑还他妈能下跪,就偏偏不能理事??
楼上有一位说的好,投降不是错,卑躬屈膝就是你的不对了。[/size]
2012-12-9 21:50
naniwa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2-12-9 21:36 发表
哥舒翰这个性质不一样吧?
总不见得军人一旦战败都得自杀吧——哦,当年的倭人? [/quote]
倭人战败自杀也没那么夸张,
当年第十师团赖谷支队在台儿庄被修理的惨,也没见叽谷廉介自杀,也没见赖谷启自杀
一零六师团在万家岭差不多被全歼,也木见松浦纯六郎自杀
一般日军军官如果被上级勒令自杀的,基本是犯了严重错误,换在其他国家军队里也要受严厉的军法处置
还有就是自己想自杀的,打了败仗感觉无颜见人,或者穷途末路不想投降,那是自己自愿的
2012-12-9 21:51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杀魔客[/i] 于 2012-12-9 21:31 发表
我指的是政治立场而不是血缘,安史主力是杂七杂八的胡人军队,哪怕安禄山本人不是胡人是汉人,但叛军代表的还是胡人立场,而哥舒翰虽然是突厥人,但他功名利禄全是李家授予的,是代表汉人政权与胡人对抗的大将, ... [/quote]
你说你指的不是血缘,可是因为安禄山部队胡人多而认为他代表了胡人立场,这就是赤裸裸的血缘论。
从安禄山的作为来看,他只是对唐朝的反叛,根本不是胡汉矛盾。古人常有人把它当作蛮夷猾夏,都是从安禄山血缘说起的。——也就是说,叛军代表的是唐朝一个地方势利反叛中央的立场,而决不是胡人反对汉人的立场。
2012-12-9 21:52
杀魔客
回复 #33 XM8 的帖子
好吧,其实我倒不是很看重所谓胡汉对抗这一点,安史叛军是什么民族组成的倒不算特别重要,关键是其从上到下的恶劣程度在中国历史上可谓绝无仅有,匈奴契丹蒙古女真乃至日本,无论哪路军队都比安史叛军要强,向这样的军队投降不敢想名垂千古了,应该议论是否遗臭万年的问题。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杀魔客 于 2012-12-9 21:57 编辑 [/i]][/color]
2012-12-9 22:29
zeloti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2-12-9 21:48 发表
翰应之曰:“古人云野狐向窟嗥不祥,以其忘本也,敢不尽心焉!”禄山以为讥其胡也,大怒,骂翰曰:“突厥敢如此耶!”
人家根本和你不是一族。。。。。。。。
逢迎媚上打个石堡城不知死了多少人。。。。。
哥舒失陷潼关一点责任没有?轻敌冒进,才有灵宝之败。当然主要责任在杨国忠,哥舒就是甲午的李鸿章,直接责任跑不掉的。
至于不能理事,骗鬼了吧,能哭能跑能骑马能被绑还他妈能下跪,就偏偏不能理事??
楼上有一位说的好,投降不是错,卑躬屈膝就是你的不对了。[/quote]
基本是这个理
不过哥舒翰投降也算了,对安禄山无耻吹捧也算了,投降后立即修书劝昔日手下投降,被昔日部下纷纷修书骂回,这算什么事?恐怕这种程度在降将中也难以见到吧。
说到“用道德绑架他人”,对历史人物都用同一个标准“道德绑架”倒是好说,最不值钱的就是多重标准:对不同的人有的实施“道德绑架”,有的则宽容。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eloti 于 2012-12-9 22:33 编辑 [/i]][/color]
2012-12-9 23:19
KYOKO
[quote]原帖由 [i]临川介甫[/i] 于 2012-12-9 20:56 发表
在西方,消防员怕被火烧死不去救火同样是失职! [/quote]
俺觉得,如果要打比方的话,那就是要求消防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冲进火场救人
2012-12-9 23:39
杀魔客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9 23:19 发表
俺觉得,如果要打比方的话,那就是要求消防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冲进火场救人 [/quote]
应该说,消防员在快要被烧死的时候选择保命还是继续救人。
2012-12-10 11:44
zidaneluo
诗仙不是诗史,李白的政治眼光本来就差,评价历史人物欠中肯不足为奇
2012-12-10 12:45
tiger1970
安禄山算个什么东西啊?
河北他守不住,山西他打不下来,江淮他进不去,他就控制了个两京。
谁都看不好他的前景啊。
2012-12-10 15:21
鱼玄机
《孟子·离娄下》第一章
「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郢,西夷之人也。地之相去也,千有馀里;世之相后也,千有馀岁: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是切糕起来把我大中华团结起来的
2012-12-10 17:47
夜阑
:hz1016:李白能预测未来咋的,就不是诗仙,是穿越帝了
2012-12-10 17:47
斩魔圣剑
回复 #34 小陆伯言 的帖子
还真不能理事,您是没中过风当然不觉得:hz1026:
2012-12-10 19:24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斩魔圣剑[/i] 于 2012-12-10 17:47 发表
还真不能理事,您是没中过风当然不觉得:hz1026: [/quote]
[size=3]感情您中风的时候能跑能哭能被绑还能下跪是吧?这中的什么风?马上风?。。。。。。。[/size]
2012-12-10 19:27
阿巽
[quote]原帖由 [i]小陆伯言[/i] 于 2012-12-10 19:24 发表
感情您中风的时候能跑能哭能被绑还能下跪是吧?这中的什么风?马上风?。。。。。。。 [/quote]
好重的戾气
2012-12-11 17:42
斩魔圣剑
回复 #46 小陆伯言 的帖子
虽然简单的思维没有问题,但手脚震颤,而且思考时感觉缺氧。:hz1026:
2012-12-11 19:22
小陆伯言
回复 #48 斩魔圣剑 的帖子
[size=3]您不觉得你所说前后矛盾吗?
难道哥舒中风时您在现场,观摩的如此细致?
说不能理事就是扯淡,读死书的。。。。。。。。身体不好有可能,远远没到卧榻而治的地步,这哥们明显能骑马指挥,有这样的中风?哪个在吊水的老头敢去骑马抽抽?恐怕不想趟浑水才是真的。。。。。。
还有上楼发言态度不太好,勿怪。。。。。[/size]
2012-12-11 20:09
斩魔圣剑
回复 #49 小陆伯言 的帖子
按照现实的一些状况说说的:hz1026:
估计也没到需要卧床不起的地步,但是估计走路晃晃悠悠,拿不住笔,口齿不清。
2012-12-11 20:18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斩魔圣剑[/i] 于 2012-12-11 20:09 发表
按照现实的一些状况说说的:hz1026:
估计也没到需要卧床不起的地步,但是估计[color=Red]走路晃晃悠悠,拿不住笔,口齿不清[/color]。 [/quote]
那就更不可能了!
哥舒明显[color=Red]能骑马带兵,还能写信召唤,下跪求饶[/color],。。。。。。
事实胜于臆想。。。。。。
2012-12-11 20:29
斩魔圣剑
回复 #51 小陆伯言 的帖子
【骑马带兵】当年已经有马镫了,骑马走没问题。是将指挥权交给副将的吧?
【写信召唤】应该是投降后过了一段时间后吧?
【下跪求饶】这个只要不是神志不清都做得出来吧?
2012-12-11 21:05
小陆伯言
[quote]原帖由 [i]斩魔圣剑[/i] 于 2012-12-11 20:29 发表
【骑马带兵】当年已经有马镫了,骑马走没问题。是将指挥权交给副将的吧?
【写信召唤】应该是投降后过了一段时间后吧?
【下跪求饶】这个只要不是神志不清都做得出来吧? [/quote]
我彻底被你打败了!
这都能洗!
你不是说走路晕晕乎乎的吗,这状态还能骑马?
投降过后敢情病就全好了?吃嘛嘛香?手也不抖了?
下跪求饶你开始说的口齿不清,现在变神志了。。。。。
你还是看下两唐书吧,哥舒“中风”时做的一些挑战身体性能的远远不止这些。。。。。。。。
2012-12-11 21:50
斩魔圣剑
回复 #53 小陆伯言 的帖子
都写“不能理事”了只能这样想,好像史官也没理由为哥舒找借口:hz1026:
所以中风当时应该是确实存在的,是很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程度。但投降后一段时间后症状缓解了:hz1026:
2012-12-11 22:17
纸风车
我单纯为上面那位拿救火员打比喻的朋友说一下。
我个人觉得在救火过程中,如果真的危急到了自己生命的安全,如果挺身而出,他是英雄,如果选择撤退,那么也无可指责。实在不能以英雄作为普世的道德底线。
推广到军人,我觉得军人的义务是死战,而不是战死。
2012-12-11 23:11
KYOKO
死战的意思是不是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就行了?狼牙山五壮士根本用不着跳崖?
2012-12-11 23:21
naniwa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11 23:11 发表
死战的意思是不是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就行了?狼牙山五壮士根本用不着跳崖? [/quote]
俺感觉吧,跳崖当然是英雄,若是投降了,在俺眼里也仍然是英雄
五个人抗击那么多鬼子,直到打完最后一颗子弹,这TM还不够吗,还能苛求啥
2012-12-11 23:28
KYOKO
回复 #57 naniwa 的帖子
俺赶脚很难,至少纪念碑是表想了
那你挖可以举举投降还是“公认”的英雄的
2012-12-11 23:30
临川介甫
[quote]原帖由 [i]纸风车[/i] 于 2012-12-11 22:17 发表
我单纯为上面那位拿救火员打比喻的朋友说一下。
我个人觉得在救火过程中,如果真的危急到了自己生命的安全,如果挺身而出,他是英雄,如果选择撤退,那么也无可指责。实在不能以英雄作为普世的道德底线。
推广到军人,我觉得军人的义务是死战,而不是战死。[/quote]
军人不是一定得战死,但必须不怕死
2012-12-11 23:32
naniwa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12-11 23:28 发表
俺赶脚很难,至少纪念碑是表想了
那你挖可以举举投降还是“公认”的英雄的 [/quote]
俺只说俺认为是英雄嘛
想要TG认可投降的人是英雄那是不太可能了,不管你之前怎样英勇的战斗过
所以后来的志愿军被俘人员中,不少资深的干部宁可去台湾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