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诗词歌赋 » 七绝:咏柳


2012-10-15 16:26 nzh1934
七绝:咏柳

[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3][b]咏柳[/b][/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3][b]夕风残声映柳哀,[/b][/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3][b]瑟瑟落枝忿满怀。[/b][/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3][b]雷霆一怒撼山岳,[/b][/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黑体][size=3][b]空留黄土天地间。[/b][/size][/font][/align]

2012-10-15 19:04 司马光
未两句与柳有什么关系啊?

2012-10-15 22:10 axeaxe
柳树被雷劈倒了?

2012-10-15 23:31 Z_Artemis
这诗的现代文翻译:

风一吹
枝断了
一打雷
全没了

2012-10-15 23:38 司马光
[quote]原帖由 [i]Z_Artemis[/i] 于 2012-10-15 23:31 发表
这诗的现代文翻译:

风一吹
枝断了
一打雷
全没了 [/quote]
笑得我肚子痛。:hz1026:

2012-10-18 14:04 nzh1934
还是为了体现柳的悲剧结果,映衬了有志之士在黑暗背景中被迫害而无可奈何。

2012-10-18 14:08 axeaxe
不同凡响,举座皆惊

2012-10-18 17:48 临志颖
[quote]原帖由 [i]axeaxe[/i] 于 2012-10-18 14:08 发表
不同凡响,举座皆惊 [/quote]
神仙放屁!



柳只好喻女人吧。

2012-10-18 21:12 nzh1934
[quote]原帖由 [i]临志颖[/i] 于 2012-10-18 17:48 发表

神仙放屁!



柳只好喻女人吧。 [/quote]


我觉得柳树应该可以比喻其他方面的人。曾巩一首《咏柳》中将柳树比喻为朝廷小人加以讽刺,未知阁下对此又怎么解释呢?

2012-10-20 09:37 YSH0212
木有看明白···而且咏柳诗最好不要直接说出“柳”字吧

2012-10-22 21:13 Z_Artemis
我来正经说一句吧。写诗文采如何优美,立意如何高深可以不论,最基本要素的有两点。第一,是要合逻辑。写诗跟平日说话一样,是要讲道理,讲逻辑的。基本上一句扣着一句,要能够衔接起来,俗称读得通,就是靠逻辑关系。这首诗第一句突出了一个哀字。到了第二句,本来要用“落枝”来衔接“哀”,但却又“忿满怀”,就不知从何说起了(其实,柳树也是没那么容易被吹落枝的)。第三句就更不讲逻辑了。上面都没有的东西,怎么就忽然“雷霆一怒”了呢,这就同前两句严重脱节了。第二,是要言之有物。既然是咏“柳”,那就要写明柳的特点,至少让人读了知道是在说柳。而这一首,如果把诗中的“柳”字去掉,替换成任何一种植物,恐怕读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分别。这就是这首咏柳诗的失败之处。


我也试写一首咏柳,仅供一笑。

翠影垂舟泊岸家
衔杯倚看醉枝桠
千刀割破金秋月
不阻骄阳生彩霞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_Artemis 于 2012-10-23 09:35 编辑 [/i]][/color]

2012-10-22 22:13 nzh1934
楼上所言确实有理 而此诗为我高三之时恶于高考制度而即兴所作,故而用语激烈 社会学子有才不得伸,令我痛恨非常。故而说“哀”于内心,“忿满怀”而不得释,“瑟瑟落枝”表现为学子疲劳过甚,却又有一些蛮横之师以“雷霆之怒”彻底断送他们的前程,当然“空留黄土于天地之间”了。这只是教育方面,从整个社会其他方面而言来表示有识之士不得尽其所用,最终为黑暗势力所迫害,这种状况也并非少见。所谓“咏柳”,并不一定是赞美柳树,或曰同情,或认为这一系列之事的特点与柳树为天雷所劈倒太过类似。故此寓情于景,周身外物皆着我之色彩。杨柳初芽,本为春日新生之景物,又极富生机,而今却非如此,故怎不令我痛心疾首乎。。

2013-1-4 17:16 家俊
路过看看,问好楼主

2013-1-15 20:09 萧行健
回复 #11 Z_Artemis 的帖子

所言有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七绝:咏柳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