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2004-8-18 12:33 大树将军
[img]http://www.chinaxfr.com/images/head_03.jpg[/img]
和陶拟古九首之五   《咏冼庙》
——(北宋)苏轼
冯冼古烈妇,翁媪国于兹。策勋梁武后,开府隋文时。
三世更险易,一心无磷缁。锦伞平积乱,犀渠破群疑。
庙貌空复存,碑板漫无辞。我欲作铭志,慰此父母思。
遗民不可问,偻句莫余欺。爆牲菌鸡卜,我当一访之。
铜鼓葫芦笙,歌此送迎诗。

古乐府
——为谯国夫人而作
(明)李东阳
刺史召,君勿行;妾不知兵,能知刺史情。
剌史反,君勿战;妾先请战,归与君相见。
吁嗟!高凉娶妇得妇力,不见刺史但见贼。
太原亦有娘子军,谁道军中无妇人。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周恩来

   在中华大地上,有一位功垂万古,足以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女中豪杰。她就是冼太夫人。
    冼太夫人,又称冼夫人、冼太、岭南圣母,生于公元五二二年农历十一月二十四日,死于公元六0二年正月十八日。享年八十。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冼太夫人既是伟大的政治家,又是卓越的军事家。 她“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能抚循部众,行军用师”(见唐·魏征《隋书》),在长达七年抗击地方军阀孙征剿俚人的战场上,她协助父兄指挥战斗,初步显露出她的军事才华。后来,在历次平叛乱、诛反贼的戎马生涯中,她洞察权奸,足智多谋,亲临前线,指挥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

    冼太夫人,生于梁死于隋,身历三朝,至今十五个世纪,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中国人民心中,被陈、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后来,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别谥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江泽民主席视察广东时,也盛赞冼太夫人的历史功绩,说她是我辈后人永远学习的楷模。

2004-8-18 12:34 大树将军
冼夫人所处时代,是我国由一个封建帝国经过二百七十多年的长期大分裂、大动荡,形成了南朝和北朝分立分治,民族矛盾、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十分尖锐而又相互交织,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渴望统一、渴望安定、渴望过好日子的时代。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冼夫人呱呱落地来到人间。
冼夫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是婚前在父母家的少年时期,也就是早期,这个时期主要在电白故里度过。《隋书·谯国夫人传》说的“夫人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能行军用师,抚循部众”,指的就是这个时期。
    二是婚后辅佐丈夫和儿子治理郡政时期,也就是青壮年时期。这个时期主要在阳江、阳春、石龙度过。公元535年,夫人14岁,罗州剌史冯融,闻夫人有志行,为其子高凉太守冯宝聘以为妻。婚后,冼夫人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自此政令有序,人莫敢违,结束了“自业至融,三世为守牧,他乡霸旅,号令不行”的局面。
    三是儿死、陈亡后,指挥孙辈南征北战,平叛锄贪,巡视十三州,臣服海南,开发岭表、海南,大力发展经济文化时期,也就是晚年时期。
    冼夫人的一生,多次受皇帝册封为“宋康郡夫人”、“石龙太夫人”、“谯国夫人”,那就是虚衔,实际上多数时间是个“无冕之王”。只是凭着她的正气、她的德望、她的谋略、她的胆识,因而威震南天,誉满神州。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女流之辈中有哪一位比得上她?!真是“女中奇男子,千古推第一” !其功迹与日月同辉!
    二、爱国爱民——治政之本
冼夫人是正义的化身。她的一生所作所为,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爱国爱民。这是她修身之本,齐家之本,也是她治国之本,平天下之本。
    让我们顺着她走过的历史足迹,细加分析:
(1) 当民族生存濒临灭绝危机时,(2) 她选择了“抗”,(3) 以抗求活,(4) 以战求存。公元528-535年,(5) 也就是梁大通和大同(6) 年间,(7) 地方军阀孙迥(西江督护)和卢子雄(新州剌史)调集数万(8) 兵马,(9) 越过阳春北面的界石津,(10) 袭杀了高凉守军,(11) 旋即对俚人区域进行拉网式征剿,(12) 许多村庄变成尸山火海。战争中,(13) 冼夫人父亲及叔父殉难。冼夫人随兄冼挺率领部落成员,(14) 高举抗战大旗,(15) 退守家乡娘娘洞和电白、阳春、高州毗邻山区进行游击战,(16) 使孙、卢联军付出了惨重代价。最后,(17) 逼使统治当局缓和了对俚人的残暴镇压,(18) 由斩尽杀绝改为“以蛮制蛮”的“羁縻政策”,(19) 正式建制——高州以外,(20) 设立了一个没有入编的“南梁州”。这场长达七年的义战,(21) 为俚人争得了生存权。
  (22) 当家族成员和民族利益、国家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23) 她弃私而(24) 从公,(25)
选择了大义灭亲。
  例1:兄冼挺“恃其富强,侵略旁郡,岭表苦之,夫人多所规谏,由是怨隙止息”,海南瞻耳归附者千余洞。
  例2:陈太建二年,公元570年二月,欧阳纥反,召独子冯仆到高安,挟持他共同起兵。在此危急关头,她不顾亡夫留下的一点血脉,宁可舍子也要平叛。夫人毫不含糊地叫来人转告儿子:“我忠贞报国,已经两代,不能为了你,有负国家”,随即亲自带兵,配合朝廷将士,内外夹攻,击溃了欧阳纥,平定了叛乱。朝廷令冯仆调任石任龙郡太守,封中郎将,冼夫人封石龙太夫人。
  例3:隋开皇十年,番禺豪强王仲宣起兵反隋,各州多有响应,冼夫人派孙冯暄讨伐。遇王仲宣部将陈佛智,因冯暄同陈佛智是老友,按兵不进。夫人知后大怒,逮捕暄于州狱,另派一孙冯盎讨伐,斩佛智于马下,击败王仲宣,平定了叛乱。
(26) 当朝廷命官腐败变质、人民不(27) 堪其苦时,(28) 冼夫人坚决站在人民一边,(29) 选择一个“斗”字,而(30) 不(31) 是官官相护,(32) 你好我好。番州总管赵讷是隋朝有功之臣,同(33) 夫人关系也好,(34) 但他对百姓贪虐残暴,(35) 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冼夫人是非分明,(36) 派长史张融到朝廷检控讷的罪状。最后经过调查,(37) 取得证据,(38) 处决了赵讷。此事大快人心。 (39) 当国家统一遭到威胁,(40) 人民横遭涂炭时,(41) 冼夫人选择一个“拼”字,(42) 拼死命去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生命。梁朝末年,(43) 东魏降将侯景反,(44) 所到之处劫掠屠城。高州剌史李迁仕趁机配合谋反。冼夫人洞察其奸,(45) 计破迁仕,(46) 一千多人化装担柴礼物,(47) 进行突袭。并亲自带兵追击,同(48) 陈霸先会师,(49) 粉碎了侯景之乱.
    类似事例,还有许多。有人把冼夫人这些表现简单地归结于“忠君”两字。其实不然。她曾对梁朝作过贡献,但梁朝末期,皇室腐朽无能,变成了历史前进的挡路石,冼夫人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主,辅佐陈霸先建立了陈朝。
对于陈朝,冼夫人有着特殊的感情,这是因为在那场抗击卢联军征讨
俚人的殊死搏斗中,陈霸先对俚人采取同情态度,并且从中进行调停,最后才使得封建统治者改用“羁縻”政策,避免了民族灭绝之灾。后来,在平定侯景——李仕迁之乱的战斗中,冼夫人和陈霸先彼此呼应,并肩呼应,并肩战斗,成为盟友,所以冼夫人对陈朝如此短命非常痛心。但陈朝大势已去,又遇可以结束三百年分裂局面,全国版图得以统一的契机,因此痛哭三天后,毅然派孙儿冯魂率部迎接隋将越五岭,进广州,平定各地反抗,为中国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都雄辩地说明了冼夫人不是什么简单的“忠君”,而是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爱国爱民才是冼夫人的思想真缔。
    三、恩威并施——治政之道
冼夫人从幼时那场围剿和反围剿的战争中开始接触政治,直到八十高龄仍孜孜不倦地治政从政。研究冼夫人七十年的从政历史,我觉得“爱国爱民”是其治政之本,而“恩威并施”则是其治政之道。
恩者,惠也。就是给人以利益,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此所谓恩德、恩泽者也。
威者,畏也。一个家庭、一个集体、一个社会,没有让人畏而遵之的强制力规矩,而是各行其事,毫无约束,那只能是一盘散沙。
恩和威,是辩证的统一,用现代术语来说,恩属德治的范畴,而威则属法治的范畴,两者不可偏废。
这方面,冼夫人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创造,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借鉴。
先说“恩”
    如上所述,她曾三次平叛锄奸,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使人民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这就是恩;她以超常的勇气和谋略,协助父兄打破了孙卢联军的烧杀抢掠,捍卫了俚人的生存权,这也是恩;她劝阻了兄长冼挺侵略旁郡的霸道行径,使民怨止息,因此海南瞻耳归附者千余洞……如此等等,这些都是恩
    此外,我觉得,冼夫人在实行德治,也就是施恩于民的过程中,有两件事做得特别有远见,对后世特别有影响:
    其一、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使从民礼”。中国是礼仪之邦,“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冼夫人所处时代,俚人地区当时还是半奴隶半封建社会,绝大多数是文盲,更不懂什么礼数。史称的“俚獠之蛮”,其根在于此:“号令不行”,其源也盖出于此。为了打破俚人社会这一发展桎梏,冼夫人一登上政治舞台,即“约束本宗,使从民礼”,在十余万家里的俚人社会中推行封建礼貌,创办学馆,学习、引进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由是,俚人“以礼义威信镇于俗,汲引文华,士相为诗歌,蛮中化之,蕉荔之乡,弦诵日闻”(引自道光《广东通志》)。自此,岭南各地经济迅速发展,蛮乡风气随之改变。“隋唐以后,渐袭华风,休明之化,沦洽于兹,椎变为冠裳,侏离化为弦诵,才贤辈出,科甲禅联,彬彬埒于中土。”(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这些均源于冼夫人开创之功。
    其二,多次跨海,臣服海南,开发海南。这是一步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战略行为。至今一千四百多年过去了,这一步棋的远见卓识。可以这样说:没有冼夫人这几次跨海之行和给朝廷的奏折,很有可能,海南至今仍是蛮荒之地;而政治上却可能闹得天翻地覆,而非今天中国的西南屏障和南大门了。
正因为如此,海南人民对冼夫人特别崇敬。据海南冼学工作者考证:全岛现有冼庙一百多座,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前后数日,海南人民仿效冼夫人当年跨海渡琼登陆时的仪式,数十万人聚集琼山市新坡镇举行军坡节,真是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其热闹程度就生花妙笔也难以尽描。
再说“威”
让我们先研究一下“威”的属性和目的。“威”,按现代术语来说,可列入“专政”的范畴,其目的是建立统一意志,保证政令的实施,使人民过好日子。
冼夫人正是这样做的。她是十多万俚人的首领,在岭南有至高无上的威望。其威望主要是施恩于民的结果,同时跟正确施“威”也有很大关系。这方面,我觉得她把握了两条基本原则:
其一,在法律面前铁面无私。如上所述,《隋书》记载:“每共宝参决辞讼,首领有犯法者,虽是亲族,无所舍纵”。她的孙子冯暄,奉令讨伐叛逆陈佛智,因为是老朋友,按兵不进,冼夫人大怒,囚于州狱。这就是她在执法即施威中铁面无私的一个例证。
其二,分别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 对反叛朝廷,2、 分裂国家统一者,3、 坚决镇压,4、 必要时,5、 对首恶和死不6、 悔悟的顽固者处以极刑;
7、 对反叛中的胁从者或悔悟者,8、 从轻发落,9、 也可再用。如王仲宣、陈佛智那次谋反,10、 苍梧首领陈垣、冈州首领冯岑翁、梁化首领邓马头、藤州首领李光略、罗州首领庞靖等,11、 皆有响应。后来王仲宣败亡,12、 陈佛智死于冯盎刀下,13、 谋反被平定后,14、 上述人等有所悔悟,15、 冼夫人采取宽容态度,16、 还令他们继续领其部落。这是载于典籍的史籍的史证。
17、 对人民中的犯法者和违纪者,18、 一般采取教育方针,19、 晓之以理,20、 或按乡规民约办理。

2004-8-27 16:21 Tyang
在历史上选什么第一很难吧,没有可比性

2004-8-27 17:20 fs7711
我也沉着用不着选什么第一,妇好、萧绰,你说她们差吗?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