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7-20 08:00
子梦
求助:宋朝问题
知***军和知****府哪个官阶比较高?
军这个字到底是啥意思~
比如知镇戎军~知幽州府~
2012-7-20 08:20
五袋石果
府、州同一级行政区划,类似于我们现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类的。军和监略复杂,有和州同级的,也有和县同级的。宋朝地方一级行政区划以州为多,特别重要的地方会设置府,特别拽的州也可能升级为府。“知某府事”的地位很高,这种差遣头衔很少见到,常见的是加一个“权”字,如“权知开封府”,“权”字表示级别不够,低级官主高级事。能不带“权”字的主儿一般就是皇家近支了,比如郡王。亲王主政地方的话就不叫“知府”而叫“府尹”了。
“军”就是和“州、县”类似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五袋石果 于 2012-7-20 09:16 编辑 [/i]][/color]
2012-7-20 09:44
KYOKO
回复 #2 五袋石果 的帖子
开封府尹是不是特例啊,因为首都才叫府尹?
2012-7-20 14:06
阿巽
宋初之军,承自五代:“寄治于县,隶于州”,在行政级别上属于县级。但至太平兴国年间,原有之军大多直隶京师,如定远军,“太平兴国六年,以军直隶京师”。非直隶的军甚少,如宝兴军,乐史在《太平寰宇记》中,就不加区别地将宝兴军与其他州、军并列。
2012-7-20 14:39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2-7-20 09:44 发表
开封府尹是不是特例啊,因为首都才叫府尹? [/quote]
从规矩上来讲不是特例。府的正式长官都称为“府尹”。府的数量很少的,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我知道有这么四个府,四京四府,还有什么府不清楚。
从实际设置上来讲,开封府尹还真的是个特例。其他的府可能没有机会任命府尹。开封府尹那是皇储呢。不管哪位亲王,担任了开封府尹,那就是皇朝继承人了。
2012-7-21 07:34
子梦
我忽然想起了包黑子的府尹~
2012-7-21 10:37
五袋石果
[quote]原帖由 [i]子梦[/i] 于 2012-7-21 07:34 发表
我忽然想起了包黑子的府尹~ [/quote]
包拯以天章阁待制的官衔干了半年的权知开封府,文学作品中却给衍化成出道不久就倒坐南衙开封府尹而且一直干下去了。
2012-7-24 15:45
临川介甫
就我所知,宋代的府还有兴元府(今陕西汉中)
2012-7-25 07:58
子梦
[quote]原帖由 [i]五袋石果[/i] 于 2012-7-21 10:37 发表
包拯以天章阁待制的官衔干了半年的权知开封府,文学作品中却给衍化成出道不久就倒坐南衙开封府尹而且一直干下去了。 [/quote]
我也同意任职开封府尹基本等于皇储~
2012-8-8 22:28
岳光寒
1、府尹和知府完全是不同的概念,府尹是官,有品级,不轻易授人,尤其是京府的府尹,开封尹是皇储的代名词,兴元尹是皇子亲王的代名词,开封尹是要入府治事的,也算是对储君的锻炼,兴元尹则不必入府治事。知府全称是“知某府军府事”,是差遣,无品级,需要本身有个朝官,然后加上这个差遣。
2、军是因军事需要,升县为军,与州属于同级行政区划,但地位次于州。府也是与州同级,但地位高于州。
3、北宋开国时府很少,但慢慢的把一些州升为府(一般是皇帝的“潜藩”),于是府也渐渐多了。比如颍州,因为宋神宗即位之前是颍王,所以颍州就是宋神宗的“潜藩”,于是宋神宗即位后,颍州升为顺昌府。再如宋光宗即位前是恭王,恭州为潜藩,即位之后恭州升为重庆府,也就是现在重庆得名的来历。
PS:lz,宋朝没有知幽州府事,幽州是州不是府,短暂收复之后升为燕山府,同时任命了三个知府,王安中、詹度和郭药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2-8-8 22:41 编辑 [/i]][/color]
2012-8-8 23:02
三种不同的红色
在“军”的问题上,人家问的是“军”是什么,要饭的解释的不清不楚。
“军”这个东西,在唐朝就出现了,最初是在边境地区设立的军队卫戍区,由节度使统辖。譬如北庭节度使辖下,有瀚海、天山、伊吾三军,河西节度使辖下有赤水、大斗、建康等八军,范阳节度使辖下,有北平、高阳、横海等九军。
后来安史之乱后,一则因为节度使的滥设,再则因为藩镇割据,军队卫戍的地区已经不仅仅限于边境,所以从那时起,“军”的设置就扩展到了内地。
再到五代十国时,天下大乱,军阀们无日不战,所以“军”的设置又扩展到了县一级。
按道理来说,“军”仅仅是军队的卫戍区,和民政无关,但大家都知道,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那些秀才出身的县官州官,一旦碰到在本地驻扎的兵老爷,那还能有什么道理可讲,特别是在中唐之后到五代十国这一乱世,所以名义上作为的卫戍区的“军”,就开始干涉起民政来,到后来干脆县官根本管不了事情了,都是这些兵老爷在管事。
鉴于这种情况,最后就干脆在设有“军”的地区,取消了县令,让军队直接管理地方。就这样,卫戍区“军”就变成了一级行政区划“军”了。
宋朝建立后,沿袭了这一设置,于是宋朝就有了“军”这一行政区划。
至于“军”的行政级别,在宋代分两级,一级军,位同府、州,直属于路。次级军,位同县,属于府州管辖。
此外,宋代与“军”类似的行政区划,还有“监”。如果说“军”是由军队卫戍区变来的,那“监”就是大型国企变来的。众所周知,大型国企在地方上,也是有极大的权威的,特别是大型央企。一方面也是大型央企对地方行政区的慢慢侵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央企更好的经营,所以就在当地划出一块地方,直接由该国企进行管理,这就是“监”。
监的行政级别和军一样,都是两等,一等同府州,直属于路,次等同县,下辖于府州。
2012-8-8 23:31
岳光寒
回复 #11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你把宋朝军的设置说成完全沿袭唐朝就是扯蛋了。
试问宋朝都把军权收归中央了,怎么可能再设类似唐朝的军?跟节度使一样,沿袭只是个空名而已。宋朝的军都是根据军事需要另设的,而不是沿袭唐朝的。
另外监说是国企范围太宽了,监就是用来管理矿区的。
还有,路是一级不完整的行政区划,所以没有什么行政区划直属于路的,州府一级都是直属中央,只不过在物流运输上受本路转运使节制、军事上受本路安抚使节制、司法上受本路提点刑狱节制、农田水利粮食上受提举常平节制,而且很多路的四司不全,有的时置时废,你让它直属到哪去?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岳光寒 于 2012-8-8 23:32 编辑 [/i]][/colo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