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5-1 18:39
宇多信玄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
:hz1042:写诸葛亮和刘备,周瑜甚至孙权的都比写曹操的多…………
2012-5-2 05:26
小兵1234
我猜是因為人們總被他跟負面梟雄劃上等號。
2012-5-2 06:51
咪兔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1 18:39 发表
:hz1042:写诸葛亮和刘备,周瑜甚至孙权的都比写曹操的多………… [/quote]
写诸葛亮和刘备的自然多些,作为弱者也常引起人们叹惜,又备为中山靖王之后。
写周瑜,也跟小说中的“既生瑜,何生亮”之类有关。写孙权的多吗?不清楚。
曹操,他自己便写诗歌,但在文学上他是作为枭雄、有宁我负天下人等负面形象,写他,选啥主题……骂他、赞他、惜他?
2012-5-2 09:21
tiger1970
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彩风流今尚存。
2012-5-2 11:30
KYOKO
都是被三国演义黑的吧
2012-5-2 12:30
宇多信玄
曹操这种枭雄历史上多的是了……刘裕杀光晋朝宗室,篡位称帝,比曹操恶劣100倍,不是照样被辛弃疾歌颂?
2012-5-2 13:3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2 12:30 发表
曹操这种枭雄历史上多的是了……刘裕杀光晋朝宗室,篡位称帝,比曹操恶劣100倍,不是照样被辛弃疾歌颂? [/quote]
晋朝本就是缺德的朝廷,异族入侵第一罪人的就是晋朝宗室搞的,刘裕北伐还光复过,辛弃疾当时要的就是要光复,刘裕本人军事才能也比曹操强。
刘裕和刘备才有可比性,都是自称是宗室后裔,都本算该是官宦人士,但老爸早挂,家里贫穷,卖过草鞋,都是九条命的,衰事碰到几乎死亡都能化险为夷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3:38 编辑 [/i]][/color]
2012-5-2 13:51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13:34 发表
晋朝本就是缺德的朝廷,异族入侵第一罪人的就是晋朝宗室搞的,刘裕北伐还光复过,辛弃疾当时要的就是要光复,刘裕本人军事才能也比曹操强。
刘裕和刘备才有可比性,都是自称是宗室后裔,都本算该是官宦 ... [/quote]
曹操北征乌桓分裂匈奴,堪比刘裕,刘备不过一个割据势力罢了,跟北伐毫无关系
2012-5-2 14:1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2 13:51 发表
曹操北征乌桓分裂匈奴,堪比刘裕,刘备不过一个割据势力罢了,跟北伐毫无关系 [/quote]
北征乌桓是为了打二袁,而且还险些有去无回,曹操也就一个割据势力。至于分裂匈奴,匈奴东汉就怂了,功劳什么时候归到曹操身上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4:13 编辑 [/i]][/color]
2012-5-2 14:42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14:10 发表
北征乌桓是为了打二袁,而且还险些有去无回,曹操也就一个割据势力。至于分裂匈奴,匈奴东汉就怂了,功劳什么时候归到曹操身上了。 [/quote]
那刘裕北伐还是为了当皇帝呢,搞笑,赢了就是赢了,居然追究起北伐的原因来了,以原因否定结果,真是千古奇谈,曹操北征乌桓,不足1万骑兵大破乌桓数万铁骑,俘虏20万,是中国历史对外鲜有的巨大胜利,至于险些“有去无回”,霍去病每次出征都是“险些有去无回”,只能证明曹操霍去病这些奇才将领的冒险精神,更显得魏武北征的传奇色彩,至于刘备可就从没跟北方游牧打过交道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2 14:47 编辑 [/i]][/color]
2012-5-2 16:51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2 14:42 发表
那刘裕北伐还是为了当皇帝呢,搞笑,赢了就是赢了,居然追究起北伐的原因来了,以原因否定结果,真是千古奇谈,曹操北征乌桓,不足1万骑兵大破乌桓数万铁骑,俘虏20万,是中国历史对外鲜有的巨大胜利,至于 ... [/quot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6:54 编辑 [/i]][/color]
2012-5-2 16:52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2 14:42 发表
那刘裕北伐还是为了当皇帝呢,搞笑,赢了就是赢了,居然追究起北伐的原因来了,以原因否定结果,真是千古奇谈,曹操北征乌桓,不足1万骑兵大破乌桓数万铁骑,俘虏20万,是中国历史对外鲜有的巨大胜利,至于 ... [/quote]
哪来的曹操不足1万骑兵,另外是投降20万人口,不是俘虏20万军队。不要偷龙转凤,顺便还屠了柳城,而且主要目标二袁还是跑了。霍去病可能回不来是和敌人厮杀,生死难料,曹操是回来不认得路,差点饿死,这是两码事。你这鲜有的巨大胜利是那巨大,司马懿到彻底的平定了辽东。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17:00 编辑 [/i]][/color]
2012-5-2 16:56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16:52 发表
哪来的曹操不足1万骑兵,另外是投降20万人口,不是俘虏20万军队。不要偷龙转凤,顺便还屠了柳城,而且主要目标二袁还是跑了。霍去病可能回不来是和敌人厮杀,生死难料,曹操是回来不认得路,差点饿死,这是 ... [/quote]
得了,再怎么说征乌桓也是魏武帝的大胜,再怎么黑结果摆在那了,就像日俄战争日本好几次都是差点输了,但结果就是俄国败了
2012-5-2 17:0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2 16:56 发表
得了,再怎么说征乌桓也是魏武帝的大胜,再怎么黑结果摆在那了,就像日俄战争日本好几次都是差点输了,但结果就是俄国败了 [/quote]
征乌桓意在二袁,大胜没人否定,但曹操一样是一割据军阀而已
2012-5-2 17:26
feiyue1206
一粉顶十黑
2012-5-2 17:59
a741
回复 #12 humi100 的帖子
司马懿 据说在辽东造了不少京官
2012-5-2 18:10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16:52 发表
哪来的曹操不足1万骑兵,另外是投降20万人口,不是俘虏20万军队。不要偷龙转凤,顺便还屠了柳城,而且主要目标二袁还是跑了。霍去病可能回不来是和敌人厮杀,生死难料,曹操是回来不认得路,差点饿死,这是 ... [/quote]
司马懿平定辽东平的是公孙渊,说到底就是平了一个地方军阀,曹操打败乌桓俘虏20万,导致乌桓彻底衰落,日后五胡乱华而不是六胡乱华,就是因为曹操这一征乌桓
2012-5-2 23:1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2 18:10 发表
司马懿平定辽东平的是公孙渊,说到底就是平了一个地方军阀,曹操打败乌桓俘虏20万,导致乌桓彻底衰落,日后五胡乱华而不是六胡乱华,就是因为曹操这一征乌桓 [/quote]
诸葛亮平定南蛮,孙权平百越,日后不是七胡乱华而是五胡乱华都是他们的功劳,你恶不恶心呀。另外乌桓要么内迁,要么就给鲜卑吞并了,到转头来还是乱华的主力。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19 编辑 [/i]][/color]
2012-5-2 23:23
三种不同的红色
呵呵,说起来诸葛亮平南蛮,孙权平山越,于是南边彻底安定了,给日后的东晋挣来了一个大后方。
可神武的曹操平的北方居然还冒出了五胡,可见曹操平定北方显然是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hz1026:
2012-5-2 23:23
feiyue1206
要不是cc把胡人内迁,就没有五胡乱华了:hz1024:
2012-5-2 23:24
飞风划过
诸葛亮平定南蛮??
你不恶心,向宠和马忠九泉之下都被你恶心到哭了
诸葛亮勾结轲比能又是什么状况呢?
2012-5-2 23:31
飞风划过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的原因如下:
1、曹操没统一中国,不算成功
2、中国人的道德观没有固定标准,极其虚伪,说什么是什么,本质上是成王败寇
2012-5-2 23:3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2 23:24 发表
诸葛亮平定南蛮??
你不恶心,向宠和马忠九泉之下都被你恶心到哭了
诸葛亮勾结轲比能又是什么状况呢? [/quote]
是谁先吹谁恶心,什么玩意,乌桓是给鲜卑灭的,是那个不要脸的抢走送曹操了。又有谁要在九泉之下哭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38 编辑 [/i]][/color]
2012-5-2 23:3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2 23:31 发表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的原因如下:
1、曹操没统一中国,不算成功
2、中国人的道德观没有固定标准,极其虚伪,说什么是什么,本质上是成王败寇 [/quote]
朱棣够成王败寇了吧,帝王水准也算够高了,历史上是个什么臭名声,
2012-5-2 23:40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23:35 发表
是谁先吹谁恶心,什么玩意,乌桓是给鲜卑灭的,是那个不要脸的抢走送曹操了。又有谁要在九泉之下哭了 [/quote]
谁吹谁恶心,是哪个不要脸的说诸葛亮平定南蛮,向宠和马忠又是咋死的啊
2012-5-2 23:4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2 23:40 发表
谁吹谁恶心,是哪个不要脸的说诸葛亮平定南蛮,向宠和马忠又是咋死的啊 [/quote]
忠乃归南。十二年卒,子脩嗣。
马忠怎么死的,我还真不知道,你确定说的是三国志蜀汉的马忠,不是三国演义东吴的马忠:hz1030:
要说全部消灭叫平定,曹操啥时候平定了乌桓,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45 编辑 [/i]][/color]
2012-5-2 23:44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23:39 发表
朱棣够成王败寇了吧,帝王水准也算够高了,历史上是个什么臭名声, [/quote]
朱棣臭名声??
朱棣名声再臭道德再下作,一样大把人歌颂其文功武德和郑和下西洋,歌颂的人一样比道德中等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多
2012-5-2 23:48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2 23:44 发表
朱棣臭名声??
朱棣名声再臭道德再下作,一样大把人歌颂其文功武德和郑和下西洋,歌颂的人一样比道德中等的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多 [/quote]
歌颂的是朱棣的朝政功绩,政治能力,不是歌颂他本人的人品。
司马懿等人是权臣又不是君王。而且朝政治理水平差朱棣N个档次。
而且欺负孤儿寡母的人也能算道德中等,朱棣好歹杀伐果决,是对付敌人,可没坑自己人。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2 23:49 编辑 [/i]][/color]
2012-5-2 23:55
飞风划过
[color=Red][/color][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2 23:48 发表
歌颂的是朱棣的朝政功绩,政治能力,不是歌颂他本人的人品。
司马懿等人是权臣又不是君王。而且朝政治理水平差朱棣N个档次。
而且欺负孤儿寡母的人也能算道德中等,朱棣好歹杀伐果决,是对付敌人, ... [/quote]
朱棣入京后,立即揭榜(悬赏捉拿)黄子澄、齐秦、方孝孺、铁铉等建文帝臣子数十人,并清宫三日,诛杀宫人、女官以及内官无数,只留下一帮曾向他通过风报过信的没老二太监。他又迁建文帝母亲于懿文陵幽禁,杀掉建文帝三个兄弟。建文帝七岁太子朱文奎于乱中“不知所终”,肯定是被朱棣杀掉。另外的小儿子朱文圭当时才两岁,还在怀抱之中,朱棣先把这个小孩幽闭于广安宫,后来不知所终。
笑死,对自己亲族都痛下杀手不叫杀自己人,一个连亲人都下得狠手株连的人,谈什么道德
欺负孤儿寡母会比杀自己亲族坏?说出来小心被人笑掉大牙!
朱棣叫“杀伐果决”
司马懿叫“欺负孤儿寡母”,就不入你法眼咯
什么叫赤裸裸的多重标准,这就是典型例子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2 23:59 编辑 [/i]][/color]
2012-5-3 00:0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2 23:55 发表
朱棣入京后,立即揭榜(悬赏捉拿)黄子澄、齐秦、方孝孺、铁铉等建文帝臣子数十人,并清宫三日,诛杀宫人、女官以及内官无数,只留下一帮曾向他通过风报过信的没老二太监。他又迁建文帝母亲于懿文陵幽禁,杀掉 ... [/quote]
朱棣造反就是要杀这个亲族,要是优待这个亲族那还造反干什么,闲的蛋疼吗,朱棣好歹对自己人厚道,没成济这样的默默英雄无私付出。也没背信弃义的对付投降了的曹爽,别人立杆造反,至少光明正大。曹操司马懿这样的,打着别人的旗号抢江山,本就相对的低人一等,而且政治治理成绩相对也差很多,别人吃饱了没事写诗歌颂你,你丫配吗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3 00:13 编辑 [/i]][/color]
2012-5-3 00:18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3 00:09 发表
朱棣造反就是要杀这个亲族,要是优待这个亲族那还造反干什么,闲的蛋疼吗,朱棣好歹对自己人厚道,没成济这样的默默英雄无私付出。也没背信弃义的对付投降了的曹爽,别人立杆造反,至少光明正大。曹操司马懿 ... [/quote]
原来你口中的道德低下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只看是不是你心目中YY的所谓“光明正大”啊!:hz1007::hz1007:
建文帝下令两军对战时上不伤害朱棣,朱棣又怎么对他的了??
2012-5-3 00:20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3 00:18 发表
原来你口中的道德低下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只看是不是你心目中YY的所谓“光明正大”啊!:hz1007::hz1007:
建文帝下令两军对战时上不伤害朱棣,朱棣又怎么对他的了?? [/quote]
建文帝仁慈,不代表朱棣就凶残了,别人本来就是要抢椅子的,要是抢椅子的就不能歌颂,那个皇帝的椅子不是抢来的。你现在想说杀人吗,曹操的屠城记录可是冠绝三国,要不要贴出来,看看朱棣杀的人多还是曹操杀的人多。:hz1007:
2012-5-3 00:27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3 00:20 发表
建文帝仁慈,不代表朱棣就凶残了,别人本来就是要抢椅子的,要是抢椅子的就不能歌颂,那个皇帝的椅子不是抢来的。你现在想说杀人吗,曹操的屠城记录可是冠绝三国,要不要贴出来,看看朱棣杀的人多还是曹操 ... [/quote]
我说过曹操吗?又转移话题到曹操身上了?不敢应对?
司马懿至少没杀过哪怕一个亲人,比朱棣对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好
连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对其他人会怎么样呢?
2012-5-3 00:39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3 00:27 发表
我说过曹操吗?又转移话题到曹操身上了?不敢应对?
司马懿至少没杀过哪怕一个亲人,比朱棣对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好
连亲人都要动辄诛三族的,对其他人会怎么样呢? [/quote]
朱棣本来就是皇族,要上位,杀的当然是亲人,剿灭建文一系,你这不是纯属无理取闹。
2012-5-3 00:52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3 00:39 发表
朱棣本来就是皇族,要上位,杀的当然是亲人,剿灭建文一系,你这不是纯属无理取闹。 [/quote]
朱棣并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反的,他完全可以叫出兵权悠游自在过日子,反叛纯属个人野心私欲
行了,你对道德的就是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做了多少坏事,而是看是不是光明正大地杀人和做坏事,光明正大地杀人和做坏事在你心目中就是道德、可以理解的。这样的话我也没必要跟你辩了。
2012-5-3 02:41
颖颖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3 00:20 发表
建文帝仁慈,不代表朱棣就凶残了,别人本来就是要抢椅子的,要是抢椅子的就不能歌颂,那个皇帝的椅子不是抢来的。你现在想说杀人吗,曹操的屠城记录可是冠绝三国,要不要贴出来,看看朱棣杀的人多还是曹操 ... [/quote]
朱棣和曹操还真有一拼。
2012-5-3 08:34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3 00:52 发表
朱棣并不是被逼得活不下去才反的,他完全可以叫出兵权悠游自在过日子,反叛纯属个人野心私欲
行了,你对道德的就是不看杀了多少人,杀了什么人,做了多少坏事,而是看是不是光明正大地杀人和做坏事,光明正 ... [/quote]
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朱棣随即为备。
你说朱棣不反抗什么下场,至少是得夺爵,万一不好就被自杀了。
朱棣杀的都是敌人,可没对自己人下手。曹操和司马懿这种猥琐的货色还真没的比。
2012-5-3 08:35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2-5-3 02:41 发表
朱棣和曹操还真有一拼。 [/quote]
你要说朱元璋或许杀人还真和曹操有一拼,朱棣杀人不算多,精神摧残的更多。
2012-5-3 08:42
x-dvd
俺没啥文化,确实不知道啥写曹操的诗歌,俺只知道——“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2012-5-3 14:44
慕容秋
邺则邺城水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
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
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
气与理势相低昂;
安有斯人不作逆,
小不为霸大不王?
霸王降作儿女鸣,
无可奈何中不平;
向帐明知非有益,
分香未可谓无情。
呜呼!
古人作事无巨细,
寂寞豪华皆有意;
[color=Red]书生轻议冢中人,
冢中笑尔书生气。[/color]
:hz1019:
2012-5-3 16:31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飞风划过[/i] 于 2012-5-2 23:31 发表
为什么历史上写曹操的诗歌少之又少的原因如下:
1、曹操没统一中国,不算成功
2、中国人的道德观没有固定标准,极其虚伪,说什么是什么,本质上是成王败寇 [/quote]
此原因难以对曹操成立,因为没统一、成王败寇这两点诸葛亮不也套得上吗?你起码再补充几条也好
2012-5-3 17:15
夜阑
:hz1019:阿瞒死马真正体现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今日欺人孤儿寡母,明日倒叫孤儿寡母被人欺……
2012-5-3 20:57
飞风划过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2-5-3 16:31 发表
此原因难以对曹操成立,因为没统一、成王败寇这两点诸葛亮不也套得上吗?你起码再补充几条也好 [/quote]
没说全,补充一点:作为臣子不忠,被以后的统治者刻意丑化
其他参见原因2的前半部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飞风划过 于 2012-5-3 21:02 编辑 [/i]][/color]
2012-5-3 21:05
飞风划过
非要这样吗:
只要把“不可复列于人类” 的李世民抬出来,所有人立马闭嘴,让你知道什么叫一代明君唐宗
2012-5-4 15:35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5-2 23:23 发表
呵呵,说起来诸葛亮平南蛮,孙权平山越,于是南边彻底安定了,给日后的东晋挣来了一个大后方。
可神武的曹操平的北方居然还冒出了五胡,可见曹操平定北方显然是偷工减料,豆腐渣工程。:hz1026: [/quote]
山越南蛮犹如3岁小儿,乌桓鲜卑匈奴如同30大汉,实力对比摆在那了,怨不得曹操呀:hz1022:
2012-5-4 15:37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feiyue1206[/i] 于 2012-5-2 23:23 发表
要不是cc把胡人内迁,就没有五胡乱华了:hz1024: [/quote]
是啊,要不是汉武帝没把匈奴人都赶到欧洲,就没有后来匈奴灭晋了:hz1024: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41 编辑 [/i]][/color]
2012-5-4 15:39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夜阑[/i] 于 2012-5-3 17:15 发表
:hz1019:阿瞒死马真正体现了天道循环,报应不爽……今日欺人孤儿寡母,明日倒叫孤儿寡母被人欺…… [/quote]
请问就算是汉灵帝,不会被曹操欺吗?汉朝最后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智,就算他们有50多岁,难道斗得过曹操?
平定北方的是曹操,自己种瓜自己吃瓜,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
曹操的行径可参见现代人乔布斯,曹操和乔布斯的性格和道德水平挺像的,但都是枭雄
司马家才叫篡位,因为江山不是他打下来的
:hz1027: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46 编辑 [/i]][/color]
2012-5-4 15:44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慕容秋[/i] 于 2012-5-3 14:44 发表
邺则邺城水漳水,
定有异人从此起:
雄谋韵事与文心,
君臣兄弟而父子;
英雄未有俗胸中,
出没岂随人眼底?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横流筑台距太行, ... [/quote]
这首诗很赞啊……挺有辩证法的……
“功首罪魁非两人,
遗臭流芳本一身;
文章有神霸有气,
岂能苟尔化为群?”
这两句勾勒出了很多经典动漫人物的形象,比如夜神月,鲁鲁修:hz1027:
2012-5-4 15:47
humi100
[quote]原帖由 [i]宇多信玄[/i] 于 2012-5-4 15:39 发表
请问就算是汉灵帝,不会被曹操欺吗?汉朝最后几个皇帝一个比一个弱智,就算他们有50多岁,难道斗得过曹操?
平定北方的是曹操,自己种瓜自己吃瓜,有什么可不好意思的。
司马家才叫篡位,因为江山不是他打 ... [/quote]
平定北方的是袁绍,曹操是反抗国家统一的份子。
辽东,淮南,西蜀,东吴都是司马家打下来的,轮地盘比曹操大多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umi100 于 2012-5-4 15:49 编辑 [/i]][/color]
2012-5-4 15:51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2-5-3 08:42 发表
俺没啥文化,确实不知道啥写曹操的诗歌,俺只知道——“大丈夫行事当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终不能如曹孟德、司马仲达父子,欺他孤儿寡妇,狐媚以取天下也。” [/quote]
:hz1019:
“以襄阳王范为大将军,统其众。还葬东海。石勒追及于苦县宁平城,将军钱端出兵距勒,战死,军溃。勒命焚越柩曰:‘此人乱天下,吾为天下报之,故烧其骨以告天地。”于是数十万众,[color=Red]勒以骑围而射之,相践如山,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color],王弥弟璋焚其余众,[color=Red]并食之[/color]。”
吃人魔石勒的话估计不能当真理:hz1059: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5:55 编辑 [/i]][/color]
2012-5-4 15:53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12-5-4 15:47 发表
平定北方的是袁绍,曹操是反抗国家统一的份子。
辽东,淮南,西蜀,东吴都是司马家打下来的,轮地盘比曹操大多了。 [/quote]
:hz1059:
这已经是狡辩了
2012-5-4 15:59
a741
回复 #49 humi100 的帖子
袁绍在当时不占大义 是割据势力 当时天子在曹操那里
曹操有大义 至于山越 南蛮 说实话 危害木有草原匈奴 鲜卑强
话说 山越可能跟越国有关系 百越其实
2012-5-4 16:07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a741[/i] 于 2012-5-4 15:59 发表
袁绍在当时不占大义 是割据势力 当时天子在曹操那里
曹操有大义 至于山越 南蛮 说实话 危害木有草原匈奴 鲜卑强
话说 山越可能跟越国有关系 百越其实 [/quote]
假设三国时期中原政权是泰森,南蛮山越只能算5岁小孩
而乌桓,鲜卑,匈奴等等怎么也是个职业选手的水平
所以说曹操对外作战不如诸葛亮孙权,很可笑
2012-5-4 16:12
宇多信玄
曹操相当于一个打工仔接受了一个快破产的公司,富二代公司原老板跪求曹操治理公司,拯救公司,然后曹操奋发图强,把公司整成IPHONE了
这时候原来的老板嫉恨曹操,不甘心权利落到曹操手里,于是策划暗杀曹操
曹操躲过一劫,然后把原来的老板关了起来
几年之后曹操为整好公司心力交瘁,病死了
曹操死后曹操的儿子接受公司,然后依据股东决议把原来的老板赶下台
:hz1019:站在打工仔的角度,还是得站在曹操的立场说话的,毕竟我们不是富二代,不是一出生就有公司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宇多信玄 于 2012-5-4 16:16 编辑 [/i]][/color]
2012-5-4 16:14
a741
回复 #53 宇多信玄 的帖子
话说 吾有木有说曹操不行
曹操对待胡人绝对是打击为主
不会放任胡人做大 可惜在曹操心中中原天下更重要
在木有统一天下之前 不可能花大量经理去讨胡 因为当时的情况
曹操在木有统一之前去讨伐胡人 绝对是对曹操不利 会元气大伤便宜他人之举
若曹操统一了 应该或许会讨伐草原诸胡
2012-5-4 16:18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a741[/i] 于 2012-5-4 16:14 发表
话说 吾有木有说曹操不行
曹操对待胡人绝对是打击为主
不会放任胡人做大 可惜在曹操心中中原天下更重要
在木有统一天下之前 不可能花大量经理去讨胡 因为当时的情况
曹操在木有统一之前去讨伐胡人 绝对是对 ... [/quote]
:hz1019:
曹操如果统一了,唐朝就提前出现了,曹操就成了天可汗了
2012-5-4 16:22
a741
回复 #56 宇多信玄 的帖子
不过那样的话 丝绸之路会重新开始兴盛 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开元盛世
不过 九品中正制是个大问题
2012-5-4 16:28
宇多信玄
[quote]原帖由 [i]a741[/i] 于 2012-5-4 16:22 发表
不过那样的话 丝绸之路会重新开始兴盛 可能会出现另一个开元盛世
不过 九品中正制是个大问题 [/quote]
可能我中了三国无双的毒了,三国无双5里曹操最后废掉皇帝和士族,代之以法治天下
不知道为啥,我觉得曹操如果统一了就是会这么做:hz1024:
2012-5-4 16:31
三种不同的红色
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人君之度未足”。
如果他最后统一了,可能比司马氏要好点,不过估计也好得不多。
2012-5-4 16:35
KYOKO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2-5-4 16:31 发表
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人君之度未足”。
如果他最后统一了,可能比司马氏要好点,不过估计也好得不多。 [/quote]
俺觉得会不一样,曹丕虽说是篡位,但他的这个篡是凭他老爸戎马半生打下来的半壁江山;但司马的篡捏,中心开花,控制了中央就控制了一起,白色恐怖比曹魏来要强的多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