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


2004-8-3 15:29 DKS523
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整理)

2002-11-28 8:45:03 作者:真三国在线 来源:三国在线

曹氏、夏侯氏都是沛国谯县(安徽省亳州市)的大家族,当时乱世已经开始了,为了寻求发展夏候氏便联合了曹氏家族,夏候和夏渊候是同族兄弟,俩人都投靠了当时声名在外的曹操。当时曹操辞职在家,夏侯惇、夏侯渊与曹操相交。曹操因得罪朝中权势被寻隙,夏侯渊代替曹操入狱,曹操积极营救,救出了夏侯渊。从此,两家的关系越发亲密了,夏侯渊还取了曹操的小姨子为妻,二人成了连襟。
曹操在陈留起兵,夏侯惇、夏侯渊率先来投。曹操当时行(即临时代理)奋武将军,以夏侯惇为司马,夏侯渊为别部司马。而两个堂弟曹仁和曹洪(曹操、曹仁和曹洪互为堂兄弟)也只是别部司马而已。
历史上的夏候惇不擅于统兵,但是武勇可嘉。政绩也非常显著(和小说中和游戏中出入很大)刘备被吕布攻击,曹操派他去救援,他不但没有打赢,还被射瞎了一只眼睛。曹操在迎汉献帝都许以后,以夏侯惇为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阳乡侯。夏侯惇对于这个工作倒很拿手,兴修水利,率军屯田,度过了大旱和蝗虫肆虐的自然灾害。曹操对此很满意,又让他以建武将军兼任河南尹。曹操平定河北,夏侯惇负责后勤保障。北方平定后,迁夏侯惇为伏波将军,并且授予便宜行事不拘科制的权力。曹操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夏侯惇的次子夏侯楙,这样曹操与夏侯惇成了儿女亲家,地位更有保障了。由于夏侯惇在后勤工作中干得非常出色,曹操不断增加他的封邑户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达二千五百户。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救援荆州,驻军摩陂,与夏侯惇出则同车,卧则同席,诸将无人可比。曹丕继魏王之位,拜夏侯惇为大将军。
相对于族兄夏侯惇而言,夏侯渊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军事将领,擅长打运动战,所以当时军中流传着一句话,“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参加过曹操指挥的历次战役,并且经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叛乱。最出色的一次战役是攻打韩遂的兴固之战,韩遂的部下多为氐族和羌族,十分精锐。夏侯渊长途奔袭,袭击了韩遂的后方,韩遂来救,又当机立断,以疲劳而且不占质量、数量优势的军队一举击败了韩遂,韩遂从此一败涂地,坐待夷灭。又消灭了割据河西长大三十多年的宋建。凉州各族的族长酋长看到夏侯渊,都心惊胆战。曹操平定汉中以后,又以夏侯渊镇守汉中,在与刘备的汉中争夺战中战死。夏侯渊的长子夏侯衡娶曹操堂侄女为妻,也和曹氏有姻亲关系。
综上所述,夏侯惇和夏侯渊之所以受到曹操的重任,不仅仅是因为姻亲关系和同乡关系(在古代,同乡关系被认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际关系,很被人们看重,顺带一句,典韦和许褚都是曹操同乡),还在于他们自身有相当的政治或军事才能。

2004-8-3 21:12 实干司马
其实夏侯惇搞内政远比打仗出色,打仗有记载的都没有赢,连刘备都赚了他一把。
夏侯渊就好多了,不过比不过张郃,刘备也是怕张郃多于夏侯渊

2004-8-6 20:28 逝水长空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8-03, 23:59:38发表
从曹操用敦哥就可以看出,还是任人唯亲好啊! [/quote]
应该是从用曹、夏侯宗室来说,还是任人唯亲好啊!
别说妙才,那是意外

2004-8-6 22:40 liuyu_sums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8-06, 21:54:34发表
[quote]原帖由[i]逝水长空[/i]于2004-08-06, 20:28:59发表
应该是从用曹、夏侯宗室来说,还是任人唯亲好啊!
别说妙才,那是意外
  [/quote]
意外的还有子孝吧,呵呵 [/quote]
有关曹操和夏侯氏的关系,我转了一篇文章,大家可以看下。
子孝也是意外?曹仁很不错的呀!我也转了一篇文章,大家有兴趣可以看下。

2004-8-6 23:43 superzz_0
你没有看懂我们的意思吗?宗族里前期就子孝和妙才算是有能力的,后来的子丹也不错

2004-8-7 08:43 liuyu_sums
那是你没有看懂逝水长空的意思。他说曹操任人为亲好,妙才也好,被黄忠砍了是个意外,不能就此看低妙才。你却说子孝也是意外,可曹仁没有什么大的污点呀!

2004-8-7 12:05 大便君
任人唯亲就是好,夏侯惇百战百败一样能当大将军,牛

2004-8-7 12:11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liuyu_sums[/i]于2004-08-07, 8:43:24发表
那是你没有看懂逝水长空的意思。他说曹操任人为亲好,妙才也好,被黄忠砍了是个意外,不能就此看低妙才。你却说子孝也是意外,可曹仁没有什么大的污点呀! [/quote]
我看他的意思是曹操宗族都是废人,妙才是例外

2004-8-28 20:01 血→霸图
夏侯敦才打了多少仗??
  战功还是有的。铝布袭击充州。就是他打退的

2004-8-28 21:17 大便君
他自己都被人绑了票,怎么去打退的吕布啊?

2004-8-29 04:16 晕菜
墩哥政治能力远大于军事能力,守住三城是荀彧 程昱的功劳

2004-9-6 19:47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蓝啾啾[/i]于2004-09-06, 16:35:07发表
夏侯敦的军事才能就像许,典一样...勇猛有余...统帅不足...但要说到政治,元让可真是说一不二的...感觉曹丕当时不应该封他为将军...应该让他做司空一类的... [/quote]
知道什么是任人唯亲吗?
不过夏侯搞过内政不假,但是要做司空。。。。。也太夸张了

2004-9-7 16:46 蓝啾啾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9-06, 19:47:34发表
知道什么是任人唯亲吗?
不过夏侯搞过内政不假,但是要做司空。。。。。也太夸张了 [/quote]
知道...只是在下认为元让去做萧何一类的工作非常适合他...大将军应该让给其他几个人...例如曹仁(那时候死勒没?)...

2004-9-12 00:28 吴楚东南坼
夏侯敦长于政事,三国里又能打仗又长于政事的将领不多见呀。不过我喜欢夏侯妙才要多于元让。

2004-9-17 15:50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i]蓝啾啾[/i]于2004-09-07, 16:46:31发表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9-06, 19:47:34发表
知道什么是任人唯亲吗?
不过夏侯搞过内政不假,但是要做司空。。。。。也太夸张了 [/quote]
知道...只是在下认为元让去做萧何一类的工作非常适合他...大将军应该让给其他几个人...例如曹仁(那时候死勒没?)... [/quote]
萧何和元让比,我一点也不同意。敦哥搞内政都是挂牌司令

2004-9-22 17:40 蓝啾啾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9-17, 15:50:09发表
[quote]原帖由[i]蓝啾啾[/i]于2004-09-07, 16:46:31发表
[quote]原帖由[i]superzz_0[/i]于2004-09-06, 19:47:34发表
知道什么是任人唯亲吗?
不过夏侯搞过内政不假,但是要做司空。。。。。也太夸张了 [/quote]
知道...只是在下认为元让去做萧何一类的工作非常适合他...大将军应该让给其他几个人...例如曹仁(那时候死勒没?)... [/quote]
萧何和元让比,我一点也不同意。敦哥搞内政都是挂牌司令 [/quote]
厄...在下不是拿他们比啦...在下的意思是元让做后勤工作不错...

2005-2-23 11:27 古骑
真扶瑞说的不错,元让是最早打战出道的,军队里最讲究上下级从属,他是威名远震(主要是在曹魏将领内)

2005-3-1 08:31 frehawk
敦哥只是个挂牌司令,因为他能很好的执行曹操的命令,又是亲戚曹操当然用他。决策都是曹操的他的司令只有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命令就可以了。

2005-3-2 09:54 酒徒
敦哥是荣誉司令。。。曹室宗族和夏侯家都有好多官衔比较大的将军,比如车骑,骠骑,还有一些方面军司令。。

2005-3-4 07:07 廖化将军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4-09-22, 8:50:46发表
倒要请教以下各位高人,夏侯敦、夏侯渊原来和曹操不是亲戚吗?曹操本姓夏侯,书中不是说他们才是真的兄弟吗?
那曹仁、曹洪和曹操是不是亲戚呀?  [/quote]
那个无名氏作的曹瞒传说曹操家拜曹公公为父以前,本姓夏侯。

这个,听起来就很象是无稽之谈。本来属于不必采信的内容。裴注把这个注引进来,表示某些权威人士还是比较喜欢这个论调。

曹操本姓不可考。

根据他和夏侯的亲密关系,不排除本姓夏侯的可能。

应该这样看待这个问题吧。

2005-6-14 19:12 luanshengyu
最能打的往往官不是最大的,这个跟总不在老大身边有关。敦哥的优势就是资格老,能压事,所以能当大将军

2005-6-17 10:49 小菠萝
曹操、曹仁和曹洪互为堂兄弟
只听说过互为表兄弟的,谁能解释下互为堂兄弟是怎么回事?堂兄弟不就是共爷爷的吗?怎么个互为法?

2005-6-18 00:49 轻松好心情
[quote]原帖由[i]xiaomatu[/i]于2005-06-14, 9:58:49发表
惇哥是不是有点象我军朱德元帅的地位呀. [/quote]
相比起朱德元帅的战略战术水平,敦哥在曹将中实在是

2005-6-20 23:08 当浮人生一大白
要是能力不行,以曹操的唯才是用会让他们当将军吗,在前期每一个兵都是曹操宝贵的财富啊,也不想想

2007-7-5 14:25 251592795
元让是打赢高顺冲上要杀他才给曹性射到的

2007-7-5 23:49
独眼是有作战能力的啦...守三城虽然是荀程二人...执行者还是独眼...
他本身就是行武出身...外加和曹操的关系和资历,当个大将军也没什么...

还有曹仁...他当的是大司马...也仅比独眼低一丁点而已...

2007-7-5 23:56 可爱小马驹
可惜这个执行者自己都成了肉票要部下来救命,怎么去执行守三城的任务?

夏侯大将军之所以能当大将军其实和之前那位何大将军之所以能当大将军是一个道理

2007-7-6 00:05
每个人都有丢脸的时候...更何况是曹操当时把大部分兵力都抽走的情况下...
而守三城时...的确有独眼劝阻荀域独自外出见个军阀的事迹...

2007-7-6 08:54 冒牌
[quote]原帖由 [i]镜[/i] 于 2007-7-5 23:49 发表
独眼是有作战能力的啦...守三城虽然是荀程二人...执行者还是独眼...
他本身就是行武出身...外加和曹操的关系和资历,当个大将军也没什么...
[/quote]
[b]张邈叛迎吕布,太祖家在鄄城,惇轻军往赴,適与布会,交战。布退还,遂入濮阳,袭得惇军辎重。遣将伪降,共执持惇,责以宝货,惇军中震恐。[/b]

[b]张邈等叛迎吕布,郡县响应,唯鄄城、范、东阿不动。布军降者,言陈宫欲自将兵取东阿,又使氾嶷取范,吏民皆恐。彧谓昱曰:“今兗州反,唯有此三城。宫等以重兵临之,非有以深结其心,三城必动。君,民之望也,归而说之,殆可!”昱乃归,过范,说其令靳允曰:“闻吕布执君母弟妻子,孝子诚不可为心!今天下大乱,英雄并起,必有命世,能息天下之乱者,此智者所详择也。得主者昌,失主者亡。陈宫叛迎吕布而百城皆应,似能有为,然以君观之,布何如人哉!夫布,粗中少亲,刚而无礼,匹夫之雄耳。宫等以势假合,不能相君也。兵虽众,终必无成。曹使君智略不世出,殆天所授!君必固范,我守东阿,则田单之功可立也。孰与违忠从恶而母子俱亡乎?唯君详虑之!”允流涕曰:“不敢有二心。”时氾嶷已在县,允乃见嶷,伏兵刺杀之,归勒兵守。昱又遣别骑绝仓亭津,陈宫至,不得渡。昱至东阿,东阿令枣祗已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又兗州从事薛悌与昱协谋,卒完三城,以待太祖。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b]

写的很明显,守东阿、范是程昱、靳允、枣祗等人之功,
夏侯惇在鄄城,还没有远程防守的技能。
而夏侯惇守鄄城的具体实施就是当了肉票。

[b]太祖还,执昱手曰:“微子之力,吾无所归矣。”乃表昱为东平相,屯范。[/b]
足以说明程昱首功。

[quote]原帖由 [i]镜[/i] 于 2007-7-6 00:05 发表
每个人都有丢脸的时候...更何况是曹操当时把大部分兵力都抽走的情况下...
而守三城时...的确有独眼劝阻荀域独自外出见个军阀的事迹... [/quote]

别人是可能丢脸,但还没丢脸到这个份的还真不多。
程昱也是在曹操当时把大部分兵力都抽走的情况下守城,咋就没当肉票呢?

至于独眼劝阻荀彧,只能说明独眼眼光不行。
从记载来看荀彧显然是出城见郭贡了,所以郭贡退去。
[b]豫州刺史郭贡帅众数万来至城下,或言与吕布同谋,众甚惧。贡求见彧,彧将往。惇等曰:“君,一州镇也,往必危,不可。”彧曰:“贡与邈等,分非素结也,今来速,计必未定;[color=Red]及其未定说之,纵不为用,可使中立[/color],若先疑之,彼将怒而成计。”贡见彧无惧意,谓鄄城未易攻,遂引兵去。[/b]

2007-7-6 19:57 索虾王
[quote]原帖由 [i]小菠萝[/i] 于 2005-6-17 10:49 发表
曹操、曹仁和曹洪互为堂兄弟
只听说过互为表兄弟的,谁能解释下互为堂兄弟是怎么回事?堂兄弟不就是共爷爷的吗?怎么个互为法? [/quote]
三国演义里面看曹操应该是被曹家收养的孩子,他本来应该姓夏侯,曹仁曹洪是曹操养父的兄弟的儿子,自然就是堂兄弟了,夏侯敦和夏侯渊才是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堂兄弟

2007-7-9 09:18 绝情De袁绍
[quote]原帖由 [i]liuyu_sums[/i] 于 2004-8-7 08:43 发表
那是你没有看懂逝水长空的意思。他说曹操任人为亲好,妙才也好,被黄忠砍了是个意外,不能就此看低妙才。你却说子孝也是意外,可曹仁没有什么大的污点呀! [/quote]
:^%

2007-7-18 09:12 machi0220812
上阵亲兄弟啊

2007-7-19 15:43 lysonc
我相信元让秒才乃曹操之左膀右臂

2007-7-19 16:55 青面兽杨志
元让打仗能力不行政绩还是可以的
妙才也不能因为输给刘备一战就看低他
他善于打急袭,突袭战

2007-7-23 17:14 河内司马
曹操和夏侯不是本家,从曹操把女儿嫁给夏侯渊的儿子就可以看出来了,古人是不会这样乱伦的,曹操父亲应该是从槽嵩的兄弟中过继过去的

2007-8-28 09:36 xierui1204
曹操应该本叫夏候操,后投于曹氏门下才改为曹操!曹操应该为夏候氏子孙!

2007-8-28 09:38 xierui1204
曹操并非认人唯亲!他是典型的认人唯贤!

2007-8-28 22:35 lxycom123
夏侯惇的命很大,几次都是死里逃生。虽然打了败仗,曹操也只是佯怒于他。三国演义上说夏侯惇是看到了董承、伏后的鬼魂吓死的。费解啊········戎马一生的将军竟被鬼魂吓死,他的结局远不如马革裹尸的同族兄弟-----夏侯渊。

2007-8-29 02:33 龙骧虎翼
[b]参见一泼皮最近全程修理琅邪杨文理之有关记录::^%[/b]

杨文理:要对比程昱?赤壁之战后程昱退出一线,封邑五百户,而同时期的乐进也不过七百户而已,李典之流更是可怜兮兮的二百户,亲族夏侯渊不过五百户,曹纯更是可怜兮兮三百户,甚至连曹洪在曹丕继位时也不过一千一百户,联系到老曹后期出手阔绰,又曹洪在武都有大功,赤壁之战前后曹洪估计也不过与程昱彼此彼此。难不成鼓吹军功封邑的您老认为曹洪武都有功,一邑皆无?以曹操死时曹洪一千一百户的封邑,减去因汉中之战、武都之战之功可能增加的封邑,赤壁前后曹洪还不就和程昱彼此彼此?

[b]泼皮:程昱一直做到卫尉,从来没退休过。他按例归还的只是原来武职上的属兵,临时救难嘛。与程昱资历官职对等的是乐于徐之流。李典曹纯还差点。您把曹洪端出来更是勉为其难了:什么武都大功?你是说据马超然后借机大吃大喝搞脱衣舞文艺演出的那功?西北,汉中战场的局面一直是夏侯渊在抗大局,夏侯渊的500户必有笔误:并前800户,漏写了千字,当为并前千八百户。曹家裙带风臭名昭著。赤壁前后的食邑情况,文理除了狡辩猜想,实际拿不出证据。为什么不换个有证据的对比点呢?文帝践祚,程昱曹洪同期的待遇为800户对2100户,一个不过位列九卿,一个已可傲视三公[/b]


杨文理:程昱自表归兵,阖门不出,这不叫退居二线叫什么?打胜仗后庆功开天体会干是否立大功何事?要说淫乱,甭说曹洪,老曹又何尝让人?漏写千字?劳驾有哪个版本的异文可供考证?殿本?西爽堂本?绍兴本?通鉴?御览?元龟?您老倒是拿出来佐证一把?没有任何证据,一拍脑壳想当然耳蹦出来个“必有笔误”,真是泼皮除了狡辩猜想,实际拿不出证据  曹洪在曹丕继位前也不过一千一百户,这是赤壁之战时曹洪封邑上限,而联系到曹洪在武都之战有功,又累次从征,捎带泼皮所谓曹家裙带风臭名昭著,增邑可能性很大,故赤壁之战时曹洪封邑完全可能与程昱彼此彼此,这很难理解?

曹丕称帝,大封曹氏宗亲,其皇室待遇岂是一退居二线的老头所能比?这又干爪牙何事?

[b]泼皮:阖门不出是个过程,结果还是出任卫尉了。脱衣舞当然是我国古代性文化开放的骄傲,也是杨阜之流意淫伪君子的耻辱。:p 什么淫乱?那叫真英雄性情!我说的是除了脱衣舞之功,曹洪在武都没什么大功可言:马超来了又走了,打没打都不知道,曹洪捡了个皮夹子。他那种草包若没有夏侯渊罩着,还有机会吃喝嫖娼?

漏一个字有啥稀奇?古书流传抄抄写写错漏的多了。现代的读者完全可以凭常识推理发现问题,而不是浪费无用功在不可能找到的证据上。曹操是个野种,如果按曹瞒传的说法:本姓夏侯,父为曹腾养子,那么实际上曹操跟曹仁曹洪一伙就很难说必有血缘关系,而他和夏侯惇夏侯渊则必为族亲。夏侯惇早早地吃了2500户,最多也就凭着为了革命瞎了一只眼吧?夏侯渊战功卓著,岂有征西之尊始并前800户之理?!渊生前最高吃到1800户,较之其他将领的封赏,是最合理的可能性。不要又跟我扯淡什么曹操借刀杀夏侯的怪谈。

封侯原为武功而设,西汉末始有文臣封侯的破例,但直至汉末三国,武功与封侯仍然是主流难兄难弟,曹家第一代文臣封侯千户以上者仅荀郭二人,远低于同期爪牙。你自己也知道钟繇华歆王朗食邑有限是因为军功机会少。爪牙待遇高于文臣是当时的客观现象,文理再辩下去真要迹近无赖狡辩了:您究竟是想说程昱也算靠殴打的武将?还是程昱做为谋士封侯也不输给武将?还是凡泼皮所言必反?不要迷失了自我主张[/b]

杨文理:笑。当时是个什么情况?事归台阁,九卿殆为具官。卫尉那真叫荣誉头衔。瞧这位卫尉的权势,和一中尉后生争威仪,末了被罢官开除,啧啧。吴兰已经据下辨,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夺回武都,逼走张飞、马超,这不叫大功叫什么?笑,曹操与夏侯氏是否必为族亲那还两可,论坛上正闹得不可开交 ,您无限崇敬的暴民同学那就不同意咧。夏侯惇同志在军事上那倒真当得上饭桶二字——倘若以曹洪数有战功尚是饭桶。曹操与夏侯惇的关系暧昧,而其与夏侯渊则无亲昵可言,末了人死了还被臭骂一顿,数遍曹营诸将,如此待遇连软骨头于禁都没有,足见老曹对夏侯渊实在稀松平常。再看看夏侯渊当的差,一路的行(代理),在典军校尉的实位上熬到建安二十一年才混了个实缺将军,比起在老曹战兖州时就混到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的肉票夏侯惇,那实在天差地远,不能同日而语。

看看,绕回去了不是?封侯与武功有关,与取得武功者的身份无关。程昱虽被列为谋臣,有武功一样能获得大量封邑,远远凌驾于李典之流。封侯的实质与武功有关,与取得武功的人是爪牙还是士大夫无关。

[b]泼皮:还在嘴硬?太尉,太常,卫尉哪个不是荣誉头衔?程昱那500户叫大量封邑?有本事跟乐进的700户,于禁的千户,张辽的1600户叫板去呀?徐晃于文帝践祚时已有2900户,之前216年那次必有1900以上,同期的荀攸贾诩吃了多少?哦,半斤八两,500-700。少臆测什么曹操虐待夏侯渊:虎步关右也是他说的,表妹也是他安排嫁给夏侯渊的,军策令源于曹操死后800年的太平御览,鬼知道白地将军是谁的外号?别说漏写一个千字1800户变800户,就算错写一字的都难免:董袭别部司马的身份,就有授兵数千?分明是陈寿开小差百字写成千字,应为授兵数百。

爪牙的专业就是武功,当然比谋臣吃得多:血汗钱是给拳击手的,可经纪人说我偶尔也能打拳,所以血汗钱的实质跟赚取血汗钱的人是拳击手还是经纪人无关。:biggrin:

别动不动士大夫的又犯低级错误,程昱算什么士大夫[/b]

杨文理:程昱建安十三年赤壁之战时已有五百户封邑,乐进直到建安二十年之前只有七百户,考虑乐进在赤壁之战后到曹操南征前的战功——某人不是极力主张战功封邑——赤壁之战后增邑可能极大。程昱在十三年的封邑已经与七年后的乐进封邑相差不远,当然同在十三年时,二人封邑不过难兄难弟。荀攸?建安十二年没有任何战争之功,纯粹靠谋划之功的荀攸就吃到七百户,与八年后的乐进相等,除非八年来乐进白当了爪牙,否则同期荀攸封邑凌驾乐进无疑。曹纯、李典什么就更别说了。

[b]泼皮:您当封侯是年度表彰大会啊?曹操在世时两次封邑:207年和216年。乐进那700户就是207年那次封的,当时老程最多500户(即假设他真的关门到曹丕返聘,错过了216年那次封赏。而我认为不大可能)荀攸没错,比乐进多吃实至名归。但距离其他一流武将待遇还很悬。曹纯李典是二流,拳击还得分个轻重量级呢。[/b]

曹操没虐待夏侯渊,也没待夏侯渊咋的。事实明摆着,肉票将军夏侯惇在兖州之战时就坐上正牌将军交椅,而夏侯渊万年代理命,直混到近三十年后才去代理转正。官运如此悬殊,封邑不能比又有啥值得少见多怪?笑。陈寿瞎掰,太平御览瞎掰,就您泼皮同学的主观臆测为准。您老一想当然耳,那史书都得咋改。啥史学就是史料学,明明史学就是臆测学,啊不,是泼皮臆测学。活活

[b]这咱也可以反过来臆测: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跟曹操搞同性恋也不是没可能呀? 亳县故里流传夏侯惇是曹操堂兄,这优待老情人还用得着理由?史学就是史料学?强!那就继续前次的老问题:策自出讨,袭身斩罗、勃首,还(袭)拜别部司马,授兵数千,迁扬武都尉。从策攻皖 这我也拿不出史料证明陈寿写错了一个字,他要真写错了那肯定没别的史料存世的。试问您文理读史多年,难道就一直觉得董大个子在孙策手下就该拿到数千兵而不是数百?啥叫史学?思考为主,求证为辅。[/b]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曹操与夏侯惇,夏侯渊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