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游行天下 » 大舰巨炮的挽歌


2011-9-23 18:48 alance1981
[font=黑体][size=4][color=#0000ff][b]黎塞留级战列舰

[/b][/color][/size][size=2]    1935年英德海军协议的签定保证德国海军可以合法的建造与法国海军吨位相当的舰队,随后德国海军开始建造俾斯麦级战列舰,意大利海军也开始建造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为了保持在地中海和东大西洋的海上优势,保障殖民地与法国本土的海上联系,法国海军提出高航速但续航力不做高要求,足以对付意大利新型战列舰的主炮,具有较强的水平装甲带,还要增强对空防护能力等设计要求,1935年法国海军批准建造3艘黎塞留级战列舰,1号舰黎塞留号1935年10月动工建造,法国投降时完工95%,2号舰让•巴尔号1936年12月动工建造,法国投降时完工75%,3号舰克莱孟梭号1939年1月动工建造,法国投降时仅完工10%,1941年6月被盟军飞机炸沉[/size][/font]
[font=黑体][size=2]
    黎塞留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38,500吨,舰长248米,航速32节,由于法国海军对地中海作战的军舰续航力要求不高,续航力7,600海里,装备了2座四联装380毫米45倍口径主炮,炮塔布局沿用了敦刻尔克级的配置,全部两座主炮塔布置在舰桥之前,减小重装甲防护面积;后甲板则以品字形布置3座三联装152毫米副炮;由于主炮前置保证有足够的重量指标用于装甲防护,水线装甲列板厚度328毫米附带15度内倾角,炮塔正面装甲430毫米,侧面厚270毫米,座圈装甲厚度为405毫米,指挥塔装甲厚度达到340毫米,此外还加强了水平装甲提高舰体防护能力[/size][/font][attach]114504[/attach][size=2][font=黑体]

[/font][/size][font=黑体][size=3][color=#0000ff][b]黎塞留号([font=Times New Roman]Le Richelieu[/font])
[/b][/color][/size][/font][size=2][/size]
[font=黑体][size=2]    黎塞留号在法国投降时只完成了95%,1940年6月15日带着所有能收集到的弹药和零备件驶往法属非洲的达喀尔,9月24日参加了防御达喀尔的作战,与英国战列舰巴勒姆号与决心号交战,遭受轻微损伤。1942年12月盟军在北非登陆后,黎塞留号加入了盟军,随后驶往美国纽约港进行改装,1943年10月改装完毕,加入英国远东舰队,在东南亚及印度洋海域作战,1944年3月参加了炮击苏门达腊岛沙璜港的作战,10月返回法国参加了土伦港的自由法国阅舰式,随后重新加入远东舰队直到战争结束,1959年退出现役改为训练舰,1964年出售解体[/size][/font][attach]114505[/attach][size=2][font=黑体]

[b][size=3][color=#0000ff][font=黑体]让•巴尔号([/font][font=Times New Roman]Le Jean Bart[/font][font=黑体])

[/font][/color][/size][/b][font=黑体][size=2]    让•巴尔号在法国投降时仅完工75%,为防止落入纳粹德国掌握,被拖曳到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1942年12月盟军登陆北非的火炬行动中,让•巴尔号使用仅有的一座主炮炮塔炮击了进攻卡萨布兰卡的盟军部队,结果招致美国马萨诸塞号战列舰和美国轰炸机的攻击,被命中5发406毫米炮弹和3枚炸弹,舰体严重损坏后被废弃,二战结束后让•巴尔号返回法国,最终于1949年建成服役,是世界上最后一艘完工的战列舰,1956年参加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为英法联军登陆苏伊士港的登陆提供火力援助,1957年编入预备役,1961年退出现役,1969年出售解体[/size][/font][/font][/size][attach]114506[/attach]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alance1981 于 2011-9-23 18:50 编辑 [/i]][/color]

2011-9-23 18:54 alance1981
[img]http://www.xycq.net/attachments/2011/09/66973_201109110212374.png[/img][b][font=黑体][size=5][color=#ff0000]意大利海军战列舰
[/color][/size][/font][/b][font=黑体][size=2]   
    意大利海军是欧洲地区仅次于英国的地区性海军强国,是法国海军在地中海海域的主要竞争对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意大利海军总共拥有战列舰7艘,包括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2艘,安德里亚•多里亚级战列舰2艘,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3艘,在地中海海域足以对抗法国舰队和英国地中海分舰队

[/size][/font][font=黑体][size=4][b][color=blue]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color]
[/b][/size]
[size=2]    意大利海军作为同盟国成员,面对日益高涨的无畏舰军备竞赛以及针对潜在的对手法国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开始设计第一代超无畏级战列舰与欧洲强国海军相抗衡,1910年建造预算获得批准,将该级舰命名为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1号舰加富尔伯爵号1910年8月动工建造,1915年4月建成服役,2号舰朱利奥•凯撒号1910年6月动工建造,1914年5月建成服役,3号舰莱昂纳多•达•芬奇号1910年7月动工建造,1913年5月建成服役,但1916年在塔兰托军港爆炸沉没[/size][/font]
[font=黑体][size=2]
    加富尔伯爵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3,500吨,舰长176米,最大航速21.5节,续航力方面因意大利海军针对地中海海域作战并没有太多要求,因此续航力4,800海里,装备3座三联装和2座双联装共13门305毫米46倍口径主炮, 3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船艏、船艉与船舯,2座双联装炮塔呈背负式分布在第一、第五炮塔上方,所有主炮塔沿舰体纵向中轴线布置。1932年针对法国海军开始建造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加富尔伯爵级于1933年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造,换装320毫米主炮,舰体增设水平装甲,两舷水线下新设“普列塞”式水下防御结构,用于吸收鱼雷爆炸的水下冲击,拆除舯部主炮塔,重新安排动力系统,最高航速提升到28节。副炮炮塔化,烟囱、桅杆与舰桥重新布置,成为能与当时法国海军敦克尔克级对抗的高速战列舰[/size][/font][attach]114507[/attach][size=2][font=黑体]

[/font][/size][font=黑体][size=3][color=#0000ff][b]加富尔伯爵号([font=Times New Roman]Conte Di Cavour[/font])
[/b][/color][/size][/font][size=2][/size]
[font=黑体][size=2]    加富尔伯爵号服役后为了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威慑奥匈帝国海军而配置在塔兰托军港,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获得表现的机会,战后访问了北美,1922年夏搭载意大利国王维克托•曼努埃尔三世访问了亚得里亚海沿岸的意大利城市,1925年曾搭载墨索里尼访问的黎波里,1940年6月意大利对英国法国宣战后,7月9日参加了卡拉布里亚海战,11月11日晚在塔兰托军港被英国海军航空兵投下的一枚鱼雷击中沉没[/size][/font][attach]114508[/attach][font=黑体][size=2][/size][/font]

[b][size=3][color=#0000ff][font=黑体]朱利奥•凯撒号([/font][font=Times New Roman]Giulio Cesare[/font][font=黑体])

[/font][/color][/size][/b][font=黑体][size=2]    朱利奥•凯撒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获得表现的机会,1940年7月9日参加了卡拉布里亚海战,在24,000米的距离上被英国战列舰厌战号的一发381毫米炮弹击中,很快朱利奥•凯撒号的一发320毫米炮弹也在厌战号与2艘英国驱逐舰之间造成近失弹损伤,1942年参加了第一次苏尔特战役,意大利投降时被盟军扣留,1948年作为战争赔偿交给苏联,改名新罗西斯克号,1949年成为黑海舰队旗舰,随后改为训练舰,1955年10月29日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驻泊时发生爆炸沉没[/size][/font][attach]114509[/attach]

2011-9-24 12:21 alance1981
[font=黑体][size=4][color=#0000ff][b]安德里亚•多里亚级战列舰

[/b][/color][/size][size=2]    安德里亚•多里亚级战列舰是加富尔伯爵级的改进型,主要是缩短了艏楼,舯部主炮塔降低一层甲板,提高了舰体稳定性,加强了副炮,改用152毫米口径火炮,安装在舰体两舷。改变前主桅的布置位置,挪至前部烟囱之前,提高通观性能。1号舰安德里亚•多里亚号1913年4月动工建造,1916年6月建成服役,2号舰卡约•杜伊利奥号1913年4月动工建造,1915年5月10日建成服役

    安德里亚•多里奥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22,956吨,舰长169米,航速23节,续航力4,250海里,装备3座三联装和2座双联装共13门305毫米46倍口径主炮, 3座三联装炮塔配置在船艏、船艉与船舯,2座双联装炮塔呈背负式分布在第一、第五炮塔上方。1937年进行了与加富尔伯爵级大致相当的现代化改装,区别在于副炮炮塔呈背负式安排在舰桥的两侧,舯部两舷安装高射炮。改装后标准排水量增加到26,434吨,航速提升到27节[/size][/font][attach]114526[/attach][size=2][font=黑体]

[/font][/size][font=黑体][size=3][color=#0000ff][b]安德里亚•多里亚号([font=Times New Roman]Andrea Doria[/font])
[/b][/color][/size][/font][size=2][/size]
[font=黑体][size=2]    安德里亚•多里奥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并没有获得表现的机会,1940年10月改装完毕后重返意大利舰队,为意大利到利比亚的海上运输线护航,1942年参加了第一次苏尔特战役,意大利投降后驶往马尔他被盟军扣留,战后重返意大利舰队改为训练舰,1949年成为意大利舰队旗舰,1953年出售解体[/size][/font][attach]114527[/attach][font=黑体][size=2][/size][/font]

[b][size=3][color=#0000ff][font=黑体]卡约•杜伊利奥号([/font][font=Times New Roman]Caio Duilio[/font][font=黑体])

[/font][/color][/size][/b][font=黑体][size=2]    卡约•杜伊利奥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没有获得表现的机会,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驻泊在塔兰托军港,1940年11月11日在英国海军航空兵第二轮空袭中被一枚鱼雷击中右舷造成大量进水,被迫抢滩救险,直至1941年5月修复,随后承担为意大利到利比亚的海上运输线护航,1942年参加了第一次苏尔特战役,意大利投降后驶往马尔他被盟军扣留,战后返回意大利舰队,1947年成为旗舰,随后改为训练舰,1956年出售解体,是世界上服役最久的无畏级战列舰[/size][/font][attach]114528[/attach]

2011-9-24 12:26 alance1981
[font=黑体][size=4][color=#0000ff][b]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

[/b][/color][/size][size=2]    法国海军于1932年建造的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使得意大利海军原有的主力舰已经显得陈旧落后,因此意大利海军为了与法国海军在地中海保持均势,同时能够体现意大利海军在地中海作战意图的35,000吨战列舰于1934年开始动工建造,即后来的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1号舰维托里奥•维内托号1934年10月动工建造,1940年4月建成服役,2号舰利托里奥号1934年10月动工建造,1940年5月建成现役,3号舰罗马号1938年9月动工建造,1942年8月建成服役,4号舰帝国号1938年5月动工建造,但未能建成[/size][/font]
[font=黑体][size=2]
    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战列舰标准排水量41,177吨,舰长238米,采用了长首楼舰型、球鼻首和巡洋舰艉,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3,920海里,装备3座三联装381毫米50倍口径主炮,三座主炮塔前二后一背负状布置,381毫米主炮炮弹重885千克,最大射程42,800米,威力仅此于日本的457毫米主炮和美国的406毫米主炮,但主炮内膛的使用寿命仅为同类舰炮的一半;防护力方面在舷侧主装甲带采用10度倾斜角,采用了意大利独特的水下防鱼雷系统,能够抵御350千克TNT的水下爆炸,维托里奥•维内托级是意大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造的唯一一级战列舰[/size][/font][attach]114529[/attach][font=黑体][size=2][/size][/font][size=2][font=黑体]

[/font][/size][font=黑体][size=3][color=#0000ff][b]维托里奥•维内托号([font=Times New Roman]Vittorio Veneto[/font])
[/b][/color][/size][/font][size=2][/size]
[font=黑体][size=2]    维托里奥•维内托号1940年11月27日参加了斯巴提芬托角海战,1941年3月参加了马塔潘角海战,被一枚空投鱼雷命中舷侧,导致进水4,000吨,1942年与姊妹舰利托里奥号拦截了英国运输船队,迫使其中途返航,之后由于燃油危机一直呆在拉斯佩齐亚直到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后驶往亚历山大港,战后作为意大利的战争赔偿交给英国,1948年归还意大利后出售解体[/size][/font][attach]114530[/attach][font=黑体][size=2][/size][/font]

[b][size=3][color=#0000ff][font=黑体]利托里奥号([/font][font=Times New Roman]Littorio[/font][font=黑体])

[/font][/color][/size][/b][font=黑体][size=2]    利托里奥号1940年9月参加了拦截英国运输船队MB5的作战,11月11日在塔兰托港被英国海军航空兵的三枚鱼雷击中,直到1941年3月修复,1941年9月参加了攻击盟军运输船队阿尔伯特的作战,12月参加了第一次苏尔特战役,1942年3月参加了第二次苏尔特战役,6月参加拦截盟军运输船队的作战,返航途中被英国轰炸机投下的一枚鱼雷击中,但损失不大,1943年7月30日因为墨索里尼的失败,被改名为意大利号,意大利投降后驶往马尔他,至撒丁岛附近海域时,被德国空军使用无线电控制的制导炸弹重创,随后驶往亚历山大港直到战争结束[/size][/font][attach]114531[/attach][font=黑体][size=2][/size][/font]

[b][size=3][color=#0000ff][font=黑体]罗马号([/font][font=Times New Roman]Roma[/font][font=黑体])

[/font][/color][/size][/b][font=黑体][size=2]    罗马号服役后驻泊在塔兰托港,但由于燃料不足,并没有参加作战,1942年12月成为意大利舰队的旗舰,随后转移到拉斯佩齐亚,6月5日遭受美国B-17轰炸机投下的两枚2,000磅炸弹的近失弹损伤,6月23日再次被两枚炸弹击中,但损伤轻微,意大利投降后驶往盟军控制的马耳他,至撒丁岛附近海域时,被德国飞机投下的两枚无线电制导炸弹命中,弹药库发生爆炸,舰体断裂沉没[/size][/font][attach]114532[/attach]

2011-9-25 11:19 本因坊秀策
和游戏结合的不够紧密,暂且给推荐吧:hz1021:

2011-9-25 12:04 alance1981
推荐偶已经很知足了:hz1026:

和游戏结合的不紧密的问题,实在是没办法写不出来,也许是在这些个游戏上都是浅尝辄止

2011-9-29 09:38 火狐天下
意大利的船其实造的不错啊,可惜没油,大多数时候都趴窝,完全没存在感

2011-10-2 07:20 因苏阿
偶觉得战争史上最热血的两段就是排队枪毙和大炮巨舰互射

2011-10-2 18:56 KYOKO
互射的话两边的都可能热血澎湃,排队枪毙的话两边心情就大相径庭鸟:hz1019:

2011-10-2 21:11 落叶
热血的还应该加上骑士对冲。:hz1002:

2011-10-2 21:34 赵云子龙
个人比较喜欢的一款战舰游戏就是比较早的帝国的光荣。和提督决断所不同的是,日版只能控制日本一方,并且基本上舍弃了建设这一内容,后来有了模拟器以后,中文版也可以控制美方了。
虽然这款游戏是以航母为重中之重,但个人比较喜欢让战舰对轰取胜。在这款游戏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虽然日方在航母和战略舰数目上占有优势,可是除非在某些战役中能使用大和级,长门级的战舰,不然在舰船数量差不多的情况下对轰,绝对会失败。个舰实力比的话,差不多日美相差1个数量级。应当说,如果初玩这款游戏,是很难取胜的,特别是在实战战役,AI水平是相当不错的。记得当初自己也是在受虐好多盘以后,通过预判敌舰可能出现的位置,提前派飞机轰炸以后才开始慢慢取得胜利。
如果没有玩过这款游戏,并且喜欢此类型的朋友,不妨体验下。

2012-10-10 16:47 Zorn
[quote]原帖由 [i]alance1981[/i] 于 2011-9-12 18:09 发表
衣阿华级是最后的原教旨主义战列舰,以后的各国军舰惟独只有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的吨位勉强可以达到战列舰的水平 [/quote]

在《简氏战舰年鉴》上基洛夫级被归入了战列巡洋舰

2012-10-10 17:21 贾图
[quote]原帖由 [i]火狐天下[/i] 于 2011-9-29 09:38 发表
意大利的船其实造的不错啊,可惜没油,大多数时候都趴窝,完全没存在感 [/quote]

是的,其实意大利的战舰设计的可以,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用不好。

这帖子可以转到世界风云加个精华嘛~

2012-10-10 23:25 KYOKO
现代如果海战的话会是咋样一个打法?还是航母为主、导弹乱飞咩:hz1001:

2013-4-11 12:14 gygk119911
好贴。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大舰巨炮的挽歌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