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8-29 08:17
神州擂
袁崇焕为什么不敢打?
当皇太极带领清军绕道攻击北京城时,袁崇焕所率关宁军几次拦截未果。其实袁并未真正拦截,只是作个样子,实际上是放清军过去了。后来一直尾随在清军后面,但是就是不与之接触交战。
为什么会这样?这也是他被人诟病最多,最不能让人理解的地方。其实答案很简单:他不敢打无把握之仗。袁崇焕几次重申他对清军的作战策略是“凭坚城用大炮”,因此如果没坚城大炮这样的先决条件他是不敢与清军进行野战的。其实他几次与清军作战取得的“大捷”都是在贯彻这一原则的条件下取得的。这就不难解释他为什么在北京城外不敢与清军野战,而只到等到最后在有背靠北京城这样的条件下才敢与清军在广渠门开战的原因了。
他应该早就有这样的战略构思,但不便向外透露,又为了应付上面的命令,所以才有虚张声势的拦截和尾随。这从战略战术的原则上讲,并无错误。如果在无坚城大炮的条件下硬要与清军野战,这是弃长用短,必败无疑,是愚蠢的选择。同时让清军在京畿一带抢掠,也可以让清军的欲望得到一些满足和释放,从而消解和懈怠其斗志和士气。这正是避其锋芒击其惰归的最一般的中国兵法原则的应用。
因此袁崇焕在这场京城保卫战中,从纯军事的角度上说,并没有太多可指责的地方。指责他的多是些不懂军事的人和自身利益受到损害的人。袁的错误主要是对清军绕道偷袭的战略动向掌握不够,对天天盯着的对手采取这么大的动作竟一无所知!可见谍报工作的缺憾。此外,只重视关宁防线,对整个边境防线缺乏统筹安排。如果说边境线太长,疏漏难以避免的话,那也应该早就准备好预案和应急措施,不至于一旦出现被偷袭的情况就不知所措。另外据说袁军在守北京城时竟向满桂的友军射击,如果属实就不能不说是袁的又一个污点了。
当然,明朝可用将才太少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不诛能臣熊廷弼的话,由他坐镇京师,与袁崇焕首尾夹击皇太极,结局就不至这样悲惨狼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神州擂 于 2011-8-29 09:00 编辑 [/i]][/color]
2011-8-29 08:32
晕菜
都绕过大草原了,袁承焕没有雷达和卫星,他怎么知道清军去了哪里?皇太极绕古北口不就是为了一个突然性吗?
2011-8-29 08:49
神州擂
袁是不能直接知道,但是他的谍报人员是并不难掌握这一情况的,如果他的谍报人员合格的话。
2011-8-29 09:04
tiger1970
唉,袁督师有袁督师的道理,皇上有皇上的道理,皇太极有皇太极的道理,小百姓有小百姓的道理。
2011-8-29 10:55
小兵1234
問題是騎鐵、重步兵跟重騎兵兼具旳關寧軍,不應該正是以輕騎跟重騎為主後金旳剋星。
又為何一定需要堅城跟大砲之助?
2011-8-29 11:01
lliinngg
作为一个想做割据辽东的一方诸侯的老袁来说,保持自己兵力不被消耗是有必要的,野战明军绝对不是满清骑兵的对手,只有到了北京,老袁是不得不打,而且在坚城下打,最少胜算也大点,毕竟北京城上布置的红衣大炮不是吃素的,可是老袁算错了一点,他在宁远兵变中的表现,不经过崇祯就杀了毛文龙,整个辽东被他经营的成了他一家独大,辽东系将领唯老袁是从,这些都犯了崇祯的讳忌,所以崇祯在最后还是处死了老袁。偏题啦:hz1026:最大原因是野战老袁打不过,只有依托坚城老袁才能打一打
2011-8-29 11:02
lliinngg
我一直觉得老袁和郑成功,吴三桂是一种人,小吴还可能是受老袁很大的影响:hz1026:
2011-8-29 11:04
神州擂
“問題是騎鐵、重步兵跟重騎兵兼具旳關寧軍,不應該正是以輕騎跟重騎為主後金旳剋星。
又為何一定需要堅城跟大砲之助?”--------------------------------------------------------------------------------------------------------------------因为袁崇焕没有野战这方面的经验把握及信心,所以他不敢打。如果换成了满桂,就敢和清军进行野战了;但是胜算却几乎没有,因为他自己在北京城下就战死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神州擂 于 2011-8-29 18:15 编辑 [/i]][/color]
2011-8-29 11:16
小兵1234
回复 #7 lliinngg 的帖子
請問你是說老袁享有朝一日,擊潰了後金。
率關寧軍取大明而代之嗎?
2011-8-29 13:19
tiger1970
回复 #9 小兵1234 的帖子
吴三桂也不是取大明而代之的。
他说的大概是把自己的利益放的比较高,不太把皇帝放在眼里的意思吧。
说个实话,吴三桂就是能把后金干掉,也未必就能进京干掉明威宗建立大周的。
2011-8-29 14:47
XM8
赵率教都挂了还说"其实袁并未真正拦截,只是作个样子,实际上是放清军过去了。"
2011-8-29 18:21
神州擂
赵率教倒是去拦截了,但中了埋伏;
袁崇焕亲率的关宁军却没有真正拦截,
大概也是受了赵全军覆没的影响了吧。
2011-9-2 18:26
广陵绝唱
要是袁崇焕直接围魏救赵如何?话说他手下能人还是挺多的。祖大寿、赵率教、满桂。个人认为毛文龙不死多少还有点定时炸弹的意思。不死没准皇太极还不会偷袭。另外把熊廷弼传首九边、孙承宗罢官太不应该了
2011-9-2 19:32
孔方
晚明党争太厉害,又赶上多事之秋,不亡何待。
2011-9-3 11:20
晕菜
很简单的逻辑问题,如果袁承焕有把握获胜为何要在关外战场保持守势?选择在关外决战不是更好?之所以选择依托城防大炮,是因为对满清的骑兵弱势,野战机会渺茫而已
2011-9-4 11:03
一名惊魂
正因为明朝经过萨尔浒之战后,明军损失惨重加上清军骑兵野战上的厉害,所以袁只好扬己之长,克敌之短...
2011-9-4 11:21
hxtg
袁督师有袁督师的道理,皇上有皇上的道理,皇太极有皇太极的道理,小百姓有小百姓的道理。
2011-9-8 22:22
吴下小蒙
袁嘟嘟就活该受那凌迟之苦。
2011-9-21 18:29
to2madeira
整个关宁军都没有打野战的欲望.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局面下都没有信心作战.
不过袁也是太不明智,在蓟门靠着城池外建几个营地,难道就不能堵住女真人?非得龟缩在城里让对方毫不费力地通过,毕竟关口才3公里宽啊.
对方一路杀向北京,这货居然又绕远道先跑到北京城根下,还死活要进城里,能不让人起疑心吗?
再说了,就算不想正面对敌,也可以凭借蓟门城,不断骚扰女真人的后路,这也比呆在北京城根下强的多啊.
说到底,就是不想打,又推卸不了责任,所以才有如此表现.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