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7-31 12:09
江上苇
铁公祠
话说大明朝老当家的洪武爷终于翘了辫子之后,家里人为了谁当老大的问题,打得一塌糊涂。
大家稀里糊涂打了四年,最后老当家的儿子朱老四胜出,失败的孙子想不通,就把房子烧了,害得他四叔又得重新修房子,心情很不愉快。
朱老四心情不好,还不只为要重修房子——家里的诸色人等都不大听话。让文房写个告示吧,人家扭扭捏捏就是不写,怎么客气都没用,气得四老爷宰了他连带他全家的牲口,连一只蚂蚁也没放过。妹夫也和他对着干,直到他都坐进堂屋了,还傻乎乎地在后墙外面放火,朱老四担心妹夫冻坏了,让妹子写封信把傻女婿叫回来,还亲自去迎接,高姿态地说了句“驸马劳苦”,可那傻小子愣不领情,居然来一句“可惜劳而无功!”老四瞪大眼睛——你小子会不会做人啊?
朱老四气得不行,开始翻老账—平安、景清、齐泰、黄子澄……一个个做掉了,自己已经死掉的,就拿家里人顶缸,家里人凑不够,亲戚朋友也算,亲戚朋友养的猫猫狗狗也算。
老四翻了半天帐,想起来了,还差一条大鱼,“来人哪,把看院墙的铁铉给我拿来。”
朱老四恨他是有道理的。当年靖难的时候,朱老四常用的政治口号是“此朕家事”,一般说来,对方要是聪明,也就不和他捣蛋了——反正都是姓朱的,关俺鸟事儿?偏偏朱老四要在铁铉那里翻院墙的时候,这家伙愣是软硬不吃,还砸了老四好几砖头。老四用大炮轰,眼看就要把院墙轰塌了,铁铉这家伙居然扛出一块大木板堵在破城墙前面,上面写的是“太祖高皇帝”……
狗腿子们把铁铉拿来了,朱老四:“听说你是色目人,转过来俺看看……”到底也没看成,铁铉死活只肯拿背对着他。
于是铁铉当年守院墙的地方,多了一座“铁公祠”。铁铉的两个女儿被发放教坊司,后来的结果有诸多说法。有的说因为“兵部尚书的女儿”名头大,生意很好;不过《震泽纪闻》说:“铉有二女,入教坊数月终不受辱。有铉同官至,二女为诗以献,文皇曰:‘彼终不屈乎!’乃赦之出,皆适士人。”我宁可相信这是真的——虽然这根本不可能。
朱老四杀了不少人,门前的水沟里填满了人脑袋。家里人现在都很听话了,他终于能够放开手脚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此后,他五次亲征漠北,痛击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基本解除了残元的威胁;派郑和七下西洋,开通了西洋航路,比大航海时代还要早,直到今天我们还靠这个夸口;他还修编了煌煌巨著《永乐大典》,集中古文化之大成——虽然后来被八国联军用来砌马圈。
永乐时代,虽然后人多有褒贬,但是没有人能否认,这是中国历史上不多的盛世之一。
六十五岁那年,永乐皇帝第五次亲征漠北,回军路上病逝于榆木川,在行军床上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他是明朝最后一个有成就的皇帝。
他的一生,都在杀人,都在鞭笞天下,个人的私生活也很成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失败),有些行为甚至在几百年后都让人感到恶心和血腥。在“篡”字号的招牌下面,他在努力进取和开拓,他的侄子也许比他仁爱,但是没人相信,作为皇帝,建文可以比永乐更称职。
看完了永乐时代,再回头看看“靖难”。李景隆是个不中用的将军,不忠诚的臣子,铁铉是个好将军,大忠臣,两个人的结局却殊同天壤。
是不是铁铉对历史前进的贡献一定比李景隆这笨蛋大呢?看完历史,深思之后,恐怕谁也不敢如此断言。
“铁公祠”就这么孤零零地过了五百来年。这五百来年里,忠臣义士,奸臣贼子,都已无人褒贬,前朝之忠臣,注定了是新朝之仇寇。
窝里斗,永远出不了英雄。
话说五百年后,山东又出了一号鼎鼎大名的传奇人物。这位老兄,从军阀起家,然后当国军,国军当腻了改当汉奸,汉奸当不下去了又改当国军,再过两年又弃暗投明成了解放军,说叛变就叛变,说投敌就投敌,半点不含糊,从来不拖泥带水。
不管是当军阀、当国军、当汉奸、再当国军、当解放军,他老兄都干得不错,总有出彩的时候。百万雄师渡大江,他的部队第一个冲进南京“总统府”,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的宣传照片里“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形象,就是他的人马的真实写照——所以后来的历史书,没人敢说是哪支部队占领总统府的。
这位传奇人物就是著名的起义将领吴化文先生。
此公带兵有方,头脑清楚,算账精明,深得其师韩复渠的真传——确切地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韩复渠都不敢当汉奸,他老先生敢。投降日本当汉奸之前,有部下提出质疑,说老大啊,这样搞下去会没有光明前途的!他给部下做思想工作,大谈了一番前途:“如果日本打胜了,我们当然有光明的前途,如果老蒋赢了,他肯定要我们去打共产党,我们一样有前途,万一老蒋不要我们了,我们就去投奔共产党,怎么能说我们没有光明前途呢???”就此一番言论,吴将军就委实称得上是军阀中难得的识大体,识时务的英雄好汉了。
汪精卫也很识才,立马拜他为大将,官封第三方面军上将总司令,在山东剿八路,剿得还不错,气得八路写小说骂他,比如冠西的《南北岱崮保卫战》(见人民文艺丛书《没有弦的炸弹》),山东解放区的老百姓也把山羊叫做“吴化文”。
后面的事情一如吴化文的预测,等到鬼子撑不下去了,老蒋又要打共产党,收编他为国军整编八十四师师长,后改为九十六军军长,在兖州战役中,打得不错,让解放军吃了点苦头——作为军人,吴化文还真不算太差。
接下来,吴化文带着九十六军协防济南城,镇守飞机场。华野知道这位老兄是识时务的俊杰,派人劝降,一辈子不怕投降的吴将军不知怎么脑子进水了,这会儿突然不识时务,想立牌坊了。搞得我军只好配合他一下,放上几炮,帮他消耗一下本钱。老吴被打痛了,觉得还是投降好,立马阵前起义——到底经验丰富,这次也不含糊,动作干脆利落。
老吴又一次叛变,可害苦了大明湖边的王耀武。
这位老兄黄埔三期出身,算得上根红苗正。他抗战从头打到尾,从淞沪会战到芷江会战,从守长沙到守常德,可以算得上是战功卓著。抗战开始的时候,王耀武还只是个小师长,到抗战打完,他就是蒋家四个方面军之一的统帅了。他一手带出了号称蒋家第一王牌的七十四军,该军的战绩在抗战中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好不容易熬到抗战打完了,照理说这王耀武前途正光明着呢,可他不知道哪根筋扭了,死活不想干了,装病说要回家过日子。老蒋亲自出马,又吓又哄,把他又拉出来,说你既然想回家,就去给我守山东吧。于是王耀武就跑到山东,任第二绥靖区司令长官。从此这位抗战英雄就没打过一场像样的仗。他带出来的王牌七十四军(整编之后叫做整编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也是抗战中的英雄,在江西上高会战中负伤致残,此战几乎全歼日军一个师团),也脑子进水了,在内战战场上没打出几场像样的仗,直到四七年在孟良崮上被窝囊地吃掉。张灵甫和他的整编七十四师整一个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王耀武比他的宝贝七十四军撑得久一点,要到四八年下半年才下场。
王耀武到底是员名将,手下还有十万之众,济南城本来还可以守得住。等到吴化文叛变,城防被打开一个大口子,飞机场也丢掉了,被歼后重建的新七十四军空运了七个连就再也进不来了——这个时候王耀武也不想坚持了:都是中国人,胜负已定,何必再流血?
华野打济南外围要一个村子一个山头的夺,但是攻内城只用了一天。
若干年后,王耀武在功德林里写思想汇报,说济南战役,本来还可以再守五天,但是俺怕给人民带来无畏的损失,就决定不打了,仓库设施俺也没下令破坏……说真的,王耀武这番话到也不是瞎编。
王耀武除了没破坏设施仓库,还对部下说:这次战争,不同于抗日,各位好自为之(就是说你们看情况差不多就投降了吧,别成仁了,又不是民族战争,当什么真啊?)……俺受校长大恩,决定带一个营突出去,以观后效(俺不能投降,但是也不愿意再无谓的打下去,俺就先溜了)。
主帅如此说,大家也就心领神会了。
内战就是这样,胜负未分的时候,大家不妨你死我活地打一架,但是胜负已经出来了,就不用拼命了——毕竟都不是外人。
其实王耀武学学吴化文也没关系,起码他自己后半辈子好过一点。不过话又说回来,黄埔系的学生,被俘虏的不少,肯投降的还真没几个。王耀武天天对着铁公祠看,接受思想教育,爱面子加上受了封建思想毒害,就更不好意思学吴化文了。
等到我朝天兵打进济南城,王耀武自己也开溜了。
他的司令部在大明湖北岸,北极庙西侧的成仁祠下面,今天那里搞了个不伦不类的“国军指挥部”,旁边开一扇小门,门上贴上几个大字:“王耀武逃跑处!”
不过王耀武是常胜将军,投降逃跑都实在不在行——投敌技法之熟练不如吴化文;逃跑本事之高超不如孙元良(台湾大影星秦汉的爸爸)。吴化文是五姓家奴,投降经验丰富自不待言。孙元良是常败将军,逃跑本事天下第一:南京保卫战他丢了一个德式装备师,大屠杀里那么多袍泽膏了日军的锋锷,他躲在妓女家里居然没事儿;淮海战役他又丢掉一个兵团,率先逃跑,手下的军师长一鼓成擒,他居然又溜掉了,几十年后还能在“一寸河山一寸血”里面大言炎炎——能从日军手里跑掉容易,从共军手里跑掉就难了——这是很见本事的。
和这两位国军中的名将相比,王耀武实在不成体统。所以没跑出多远就被几个扛枪的当地农民活捉了。
当年抗日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大将军,这会儿也只好替自己的脑袋着想了。老王到底是不想死,被俘没几天就在电台上发表反蒋申明(这老实的山东人,他以为这样自己就没事儿了,他以为校长能体谅他的苦衷),不过心里也是惶恐不安,生怕校长听见了。
等到功德林监狱国民党战犯大集合,老王小声头问后来的新同学,老头子知道我在电台上说话,什么反应?当知道老头子当场把话匣子砸了之后,老王脸都青了——唉,怪不得王耀武,煌煌中国,能有几个人能像吴化文将军那样处变不惊啊?
吴化文将军成为了天朝树立的榜样——以前本来是高树勋的,但是还在搞“高树勋运动”的时候,高树勋就被镇压掉了(倒是没杀他)——颇有点汉高祖封雍齿的味道,就差没有诛丁公了。
吴化文所部两万余人,孱了少量山东老八路(这帮老八路和吴化文是死对头,当年管山羊叫“吴化文”呢,意见很大。陈毅亲自跑去遍了他们一顿才算稀里糊涂搞定),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五军”,接下来参加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反正死拼的时候看不见他们,出风头的时候他们都出来了——比如说抢占南京总统府。
吴化文将军对自己的长线投资选择非常满意,有一天又给部下讲话,说高兴了:“咱们过去跟妓女一样,今天跟这个,明天又跟那个,现在咱们‘从’了‘良’,嫁了个好丈夫,今后再偷人可不行了!”这恐怕是妓女内心深处的真情告白,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是妓女,也是厌恶迎来送往的皮肉生涯的——我们相信吴化文将军的本意是好的,是向往光明的——但是,话音未落,跟了他几十年的副军长杨友柏便拍着桌子愤怒地说:“我们跟你半辈子,你却骂我们是妓女。走,不开会了!”也难怪杨副军长要拍桌子,妓女终究是忌讳自己的工作性质的,何况是在公众场合?
王耀武在山东关了一阵,后来转到北京功德林监狱,和杜聿明、文强一帮人天天学习马列主义,帮黄维改造思想,关了十来年才放出来,我党关心他的生活,帮他重新找了个不算太丑的老婆。六十年代中期,这位在抗战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军,贫病而死。
而吴化文将军,虽然被部下搞得很没有面子,但是因为投机准确,下半生颇不寂寞。五十年代初期,有着光荣历史传统的解放军第三十五军被裁编,吴化文辞去军职,因为在山东民愤太大,实在呆不下去,只好调任浙江省交通厅厅长,浙江省人民政府委员,后来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老吴的后半辈子,带着三个老婆一群孩子,在西湖边上优哉游哉,历史书对他的评价是:“吴化文在旧军队中翻滚了几十年,经历了各种风云雷雨,最后终于投入人民的怀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这在西北军出身的诸多将领中是不多的。”
王耀武后来做了一件连最平和的人都不能不说他傻的事。在青州教导团的时候,他居然给吴化文写了一封信,说:“君为座上宾,弟为阶下囚,你当初起义时应当对我说一下,咱们一起起义不好吗?”吴指着信对身边人说:“老弟,你想想,当初我曾问过王耀武,如果济南被围有没有援军,王说没有,我又问他,如果没有援军怎么办?你猜他怎么说?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与济南共存亡。’他是老蒋的嫡系,他愿死而后已,我却犯不着那样!当初我如果劝他和我一块起义,他不杀了我才怪呢!” 五姓家奴,不是好当的,你王耀武,虽然只是个半截子铁铉,但到底成不了吴化文。
抵抗侵略无功,抵抗解放有罪,这就是王耀武和吴化文的际遇。所以怪不得当国者,宁赠友邦,无予家奴。
从铁铉和李景隆,到王耀武和吴化文,五百年来,忠臣义士无人褒扬,奸臣贼子无所畏惧,外战为猪狗,内战为英雄——我们不得不要扪心自问了:古老的中华民族啊,你究竟在做什么?
这不是一两个人的错,这是整个民族出了问题。不到整个民族觉悟的那一天,同样的问题还会出现。
觉悟啊,我们古老的民族!
[[i] 本帖最后由 风使 于 2008-6-4 14:44 编辑 [/i]]
2004-7-31 12:53
马超将军
古人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能说吴化文识时务吧,到了那时侯他即便抵抗也白搭。实际上济南战役,因为吴化文的反复无常,攻城部队已经作了最后歼灭他的准备,损失大与小的问题。
内战哪个国家都发生过,多与少罢了。
2004-7-31 17:16
feng666665
写得不错.
古时刘项之争,天下无主,所以招降来劝喻天下!
上面说的也是一样.
成者王侯败者寇.
2004-7-31 19:28
实干司马
吴化文很会见风使舵,而且加上自己在军事上有把刷子,所以混的好!
2004-7-31 19:46
首席屠宰官
现在济南知道吴化文和铁铉的人很少
王耀武知名度还凑合,主要是得益于那句口号: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
2004-8-2 14:14
轩辕一光
外战时得民心,所以内行,内战时失了民心,当然外行,
2004-8-3 23:50
实干司马
那铁玄无论如何只是个低等人物,又跟错主子,怎么配称英雄?
2004-8-4 15:13
q42474112
投降日本当汉奸之前,有部下提出质疑,说老大啊,这样搞下去会没有光明前途的!他给部下做思想工作,大谈了一番前途:“如果日本打胜了,我们当然有光明的前途,如果老蒋赢了,他肯定要我们去打共产党,我们一样有前途,万一老蒋不要我们了,我们就去投奔共产党,怎么能说我们没有光明前途呢???”就此一番言论,吴将军就委实称得上是军阀中难得的识大体,识时务的英雄好汉了。
==========================================
伟大的蒋介石在杂牌军的眼睛里看穿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抵抗侵略无功,抵抗解放有罪,这就是王耀武和吴化文的际遇。所以怪不得当国者,宁赠友邦,无予家奴
========================================
您的意思是什么,是不是要求共产党把誓死抵抗他的人奉为上宾,把投向自己减少自己的伤亡的人全都突突了才算是正常的,这样做的人是不是有病
王耀武抵抗侵略有功劳,一直到战犯管理所里也是承认的,可是他追随蒋介石发动内战,剿杀共产党,在共产党看来能算是他的功劳吗
2004-8-4 16:30
q42474112
张灵甫和他的整编七十四师整一个外战内行,内战外行
=====================================
贴金吧,
他所谓内行的杖打得又怎么样
消灭张灵甫的部队对外作战比他次吗
2004-8-9 11:02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那铁玄无论如何只是个低等人物,又跟错主子,怎么配称英雄? [/quote]
套用彭和尚一句话:“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哈哈,玩笑。
2004-8-10 15:34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原帖由[i]逝水长空[/i]于2004-08-10, 12:54:33发表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08-09, 11:02:56发表
套用彭和尚一句话:“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哈哈,玩笑。 [/quote]
有些人看帖总是舍本逐末,根本不去看帖子的真正意义,多说无益啊 [/quote]
他那一句话的跟帖,俺即使想舍本逐末,恐怕也难啊。
怕是你看错所指了吧。
2004-8-10 16:35
tiananqing
[quote]原帖由[i]实干司马[/i]于2004-08-03, 23:50:58发表
那铁玄无论如何只是个低等人物,又跟错主子,怎么配称英雄? [/quote]
铁老儿也许连文天祥都算不上吧。
无论怎么看,我认为文铁二人都和国民党内战时期各个军阀头目的师爷差不多了,因为现在已经把那时的战争归结为民族内部矛盾了。岳飞已经不能叫民族英雄了。
换个角度,无论是明世祖,还是元太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巨大发展的好皇帝。
所以由他们把不识抬举的文铁二人干死,是历史的潮流,是万民所望,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后代人应该学习。
可是偏偏有那么酸秀才,假道义,忸忸捏捏想学“宋襄公”,却又学得不象
2004-8-10 18:53
逝水长空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08-10, 15:34:57发表
[quote]原帖由[i]逝水长空[/i]于2004-08-10, 12:54:33发表
[quote]原帖由[i]贫僧不识陈近南[/i]于2004-08-09, 11:02:56发表
套用彭和尚一句话:“大丈夫做人的道理,我便跟你说了,你也不会明白。” 哈哈,玩笑。 [/quote]
有些人看帖总是舍本逐末,根本不去看帖子的真正意义,多说无益啊 [/quote]
他那一句话的跟帖,俺即使想舍本逐末,恐怕也难啊。
怕是你看错所指了吧。 [/quote]
倒,和尚误解我了吧
我以为舍本逐末和彭和尚的话差不多。
2004-8-11 10:15
贫僧不识陈近南
[quote]原帖由[i]tiananqing[/i]于2004-08-10, 16:35:09发表
铁老儿也许连文天祥都算不上吧。
无论怎么看,我认为文铁二人都和国民党内战时期各个军阀头目的师爷差不多了,因为现在已经把那时的战争归结为民族内部矛盾了。岳飞已经不能叫民族英雄了。
换个角度,无论是明世祖,还是元太祖,都是推动中国历史巨大发展的好皇帝。
所以由他们把不识抬举的文铁二人干死,是历史的潮流,是万民所望,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后代人应该学习。
可是偏偏有那么酸秀才,假道义,忸忸捏捏想学“宋襄公”,却又学得不象 [/quote]
这回我可以套用彭和尚的话而不被说舍本逐末了吧。
义正词严地对你说:
大丈夫做人的道理,跟你说了,你也不懂!
2004-8-14 23:29
旖旎从风
有话应该去鼓区说不应该在这里提了,再提不是恢复了原来的?
希望朋友们接着看帖,发表看法。
偶是很喜欢江公这类风格的文章嘀。
偶不是研史的,但比较希望以这样的文章来得到一些知识,如果所有的历史文章都太过严肃,那还真是让人望而却步啊。。。
感谢江上苇。
2004-8-15 00:13
江城子
文章很不错,不过看到题目的第一个反应是:“哟,纪念铁中棠文章呢。”呵呵,汗一个先。
王化文这种垃圾是政治的产物,和民族无关。倒是老实的王耀武的那封信很有意思,三国演义看多了,应该知道吕布对刘备说那番话的下场啊,何况王化文是比刘备更奸诈的家伙啊!
2004-10-26 21:30
实干司马
铁玄对手只是争皇位的一个王子一党,而投靠另一个王子一党。性质完全是窝里斗,谁赢都差不多。这既不是对抗外族侵略,更不是剪除奸佞,这种愚忠对百姓和社会发展来说也毫无意义,徒给统治阶级利用做牌坊而已!
2004-12-13 13:57
亚力山德拉
虽说“识时务者为俊杰”可是真正可以作到的好象不多啊。想到了还要作到,这个就扯到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道德观念了。有时一个人,无论他是什么人,要成大事,就要懂得牺牲,否则一切都是白说。
2005-4-30 10:47
圆桌博弈家
[quote]伟大的蒋介石在杂牌军的眼睛里看穿了就是这么一回事[/quote]
哈哈,老蒋怎样对杂牌军,杂牌军就对老蒋有怎样的思想
2005-5-1 11:08
轮回
王耀武既然知道吴化文是汉奸,为什么还要用他守西门呢?不知人啊。
至于贫病而死,我想说得是有点过了的,共产党对于这帮战犯是很不错的,那个时候每个月200多块的收入,可比现在月薪2万的还风光
外战是为了驱逐外侮,没有错
内战是为了解天下于倒悬也没有错。宁可跟着毛泽东混吃糠打朝鲜战争,也是不跟着蒋介石个王八蛋丢了东三省还不敢宣战!国民党的治下是什么鸟样子,大家都知道。老毛让中国人在世界上重新挺起胸膛说话了,回到当年,俺还是跟老毛干!
2010-4-11 13:40
张洋
被“铁公祠”三个字骗进来,结果发现是说汉奸:hz1019:
吴化文这种例子,在历史上多了去了,谁叫生在中国这片特殊的文化土壤呢:hz1026:
2011-6-28 16:58
ouyangnitian
:hz1017:读完一声长叹----
2011-8-13 15:30
anbobi
张学良已经承认了 东北不抵抗是他自己的主意而不是蒋下的命名
我裆中吴化文那种汉奸多了去了 君不见 连太祖都说了那是国民党的祖国
孟良崮要不是李天霞那个王八蛋不救 也不至于让我裆得了天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anbobi 于 2011-8-13 16:27 编辑 [/i]][/color]
2011-8-24 12:01
晕船水手
做汉奸前是KMT高官,做汉奸后又当了KMT高官,最后在作为KMT军人时阵前投降了TG,这就变成了我党出的汉奸了,这智商和水平,啧啧,你就是拿陈公博和周佛海来说还稍微沾点边呢
出汉奸的数量和比例?你是在搞笑么?我党就是把东北抗联的那帮墙头草勉强算上,和国党的成批成批率部投敌的景象,也是天上地下啊…… 至于领倭寇和重庆的双份工资,官兵弄不清自己是属于国军还是伪军的奇景,在二战史也难以复制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晕船水手 于 2011-8-24 12:10 编辑 [/i]][/color]
2011-8-24 14:34
文以载道
[quote]原帖由 [i]anbobi[/i] 于 2011-8-13 15:30 发表
张学良已经承认了 东北不抵抗是他自己的主意而不是蒋下的命名
我裆中吴化文那种汉奸多了去了 君不见 连太祖都说了那是国民党的祖国
孟良崮要不是李天霞那个王八蛋不救 也不至于让我裆得了天下 [/quote]
张学良不抵抗是有责任,但不意味着蒋委员长对东北的丢失就没有责任。
原来李天霞一个人决定了国共的成败,李天霞在天有灵何等欣慰啊:hz1001:
2011-8-24 14:38
文以载道
感觉这个该转世界风云版啊。
几乎歼灭日军一个师团的应该是德安大捷(万家岭大捷)而不是上高会战吧。
韩复榘被杀一个是自己做的太过分,也是倒霉,蒋公越过李宗仁直接把人家一个重炮旅调走,人一来脾气就撂挑子了。结果王铭章在滕县苦战的时候汤恩伯带着4个步兵师一个重炮旅在那看戏。
看看人刘峙,同样是不战而逃,放弃那么多国土,不但没事,还可以混个重庆卫戍司令当当,站对队很重要啊。
2011-8-24 15:04
急速战隼
:hz1022::hz1022::hz1022::hz1022:不过王耀武贫病而死???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急速战隼 于 2011-8-24 15:06 编辑 [/i]][/color]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