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明代宗为什么不暗杀搞死英宗?


2011-8-24 05:53 Shadowleech
明代宗为什么不暗杀搞死英宗?

自己保卫北京有功,当皇帝名正言顺。而英宗只要活着,就是对自己皇权的巨大威胁,而且朝中英宗还是有一定根基的。就算明着杀不好, 暗中杀也是完全可以的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Shadowleech 于 2011-8-24 05:54 编辑 [/i]][/color]

2011-8-24 08:28 tiger1970
天下是英宗的天下。
英宗活着,这个皇帝尚可及身而止,要是莫名其妙的死掉,景帝的皇帝必然当到头。

2011-8-24 08:36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1-8-24 08:28 发表
天下是英宗的天下。
英宗活着,这个皇帝尚可及身而止,要是莫名其妙的死掉,景帝的皇帝必然当到头。 [/quote]
后来还是到头了啊。

2011-8-24 08:46 ouyangnitian
保卫北京是有功,但主要威信却在于谦那里,他这皇帝其实还不够强势,没有于谦支持(于谦肯定不会支持),这种杀兄的事情要是做出来,下面肯定会出乱子,弹压不住!

景帝若是高明,当初就应该想办法让也先把太上皇大哥弄死,(不过也先也不是笨蛋,难),接回来之后,不管明杀暗杀甚至是意外,大家想当然的会安到他头上

再说之前,英宗对他这个弟弟以前也是很关照的,景帝不是狠辣之人,也没这魄力

2011-8-24 09:29 Shadowleech
[quote]原帖由 [i]ouyangnitian[/i] 于 2011-8-24 08:46 发表
保卫北京是有功,但主要威信却在于谦那里,他这皇帝其实还不够强势,没有于谦支持(于谦肯定不会支持),这种杀兄的事情要是做出来,下面肯定会出乱子,弹压不住!

景帝若是高明,当初就应该想办法让也先把太 ... [/quote]
暗中借刀杀人啊。
事实是他留着英宗最后自己被做了,连于谦都被杀害。

2011-8-24 10:33 drof00007111
:hz1019:这个问题,在下思考很久了,朱祁钰是否可能在京师之战后去瓦剌暗杀朱祁镇,然后把过错推给也先呢?因此在偶的小说里也提到了一些,当然,可能有点不严谨,也先一代枭雄,自然不是傻子:hz1026:
下面是传送门:hz1022:
[url]http://book.zongheng.com/chapter/46362/1788899.html[/url]

2011-8-24 12:35 KYOKO
LZ有点道理,不如快刀斩乱麻。当年萨达姆咋样,人人都说(代表下)不该就那样被米国处死,现在呢,还有人怀念老萨的吗?

2011-8-24 12:49 tiger1970
1、明英宗是也先的一张牌。也先绝不会无缘无故失去这张牌。
2、杀明英宗等于抽也先的脸。你堂堂一个大元太师连自己的帐篷都看不住。所以也先一定会很重视自己的脸。
3、也先是大元太师,明景帝是大明皇帝,两个掌握的武力资源也差不多。
所以,就是明景帝想去瓦剌杀他哥哥,也要先过也先这一关,何况明英宗在瓦剌也没闲着,交了一堆朋友......

至于回京后再杀太上皇,简直就是胡闹,就算是太上皇自然死亡,只要活的岁数不太妥当,就是一个麻烦事......明景帝必须求上帝保佑自己长命百岁,他哥哥长命百岁,这样才好解决问题(两人都100岁的话,他哥哥肯定比他早死,然后他才可以对付太子)......

当皇帝不仅是看是否有功或者是否德才兼备的。来了明武宗那句话:“说大臣好我升他的官,说亲王好我怎样办?升他做皇帝?”

2011-8-24 14:19 ouyangnitian
回复 #8 tiger1970 的帖子

我觉得景帝究竟还是实力不够,你看朱棣弄死了朱允文,又有什么关系

景帝的帝位靠的是他的身份,不是实力和威望,自然不敢做这种事情

北京保卫战,于谦名震天下,景帝反而作为不大

2011-8-24 16:58 tiger1970
回复 #9 ouyangnitian 的帖子

确实是实力不够,而且他也永远不可能够。
因为他的上位完全是意外,他手下没有自己的班子,以亲王升皇帝的身份,也不容许把自己的班子招进来(西汉昌邑王是个例子)。
他的帝位是太后处分,事实上等于摄政,太子还要立英宗太子。
也就是说,这个皇帝仅仅是及身而止的。他是个“赚到了”的亲王而已。
在此种情况下,他想动原有班子,就必须面对“不合法”的指控。所以即使在当了皇帝后,他还是要心领神会的与现有班子合作,而无法搭建起完全尽忠于自己的班子。

这个皇帝当的就这样窝囊。

嗯,事实上这个皇位真没多大意思----即使是英宗太子即位,他早晚也要遭到清算,至少是被遗忘。
唯一的办法是----让英宗在合适的年龄自然死亡,让自己死在英宗之后,让英宗太子自然死亡或者主动让位给他堂弟。这样,皇位从英宗一系合情合理地转到景帝一系,才有他死后的安稳。

2011-8-24 17:50 XM8
他身体健康时,朱祁镇过的那叫一个惨,没必要杀.

2011-8-24 18:10 关内侯
确实,比如搞个交通意外什么的,或许是还没来得及搞吧。毕竟稳固政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敲定的,代宗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都费了不少劲,我估摸着他的打算是先把儿子立为太子然后接着弄死英宗,结果天不遂人愿。

2011-8-24 19:17 alance1981
参考汉文帝和淮南王的故事,但凡有雾露病死,况且不免有杀兄之名

2011-8-24 20:34 江城子
景泰帝毕竟还是内心软弱,不想杀兄,更不想背着杀兄的骂名。

英宗丧权辱国,说威望其实也没什么了。景泰帝后来换太子,其实阻力也不大。

2011-8-24 22:58 sos2290
他这个皇帝是半路出家,上位后又赶上战乱,没时间建立起自已的班子,不敢动手的,动手必乱。

最好的办法是架空英宗,让他没威胁,其实他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后来生病,没办法了,自然这个结果。

2011-8-24 23:03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sos2290[/i] 于 2011-8-24 22:58 发表
他这个皇帝是半路出家,上位后又赶上战乱,没时间建立起自已的班子,不敢动手的,动手必乱。

最好的办法是架空英宗,让他没威胁,其实他也是这么干的。不过后来生病,没办法了,自然这个结果。 [/quote]

八年时间不短了,要在景泰后期干点什么,其实没什么阻力的。

关键还是这兄弟俩都没有乃祖的杀伐决断。当时朝中有于谦,如果英宗“久病之后”崩了,就算有几个正统旧臣,也翻不了大浪。后来夺门之变的几个东西,不过一些投机者而已。

2011-8-24 23:10 sos2290
回复 #16 江城子 的帖子

我觉得他认为没必要杀吧,毕竟他病之前控制得那么死。

奇怪的是居然一直这么拖到病重。

2011-8-25 08:32 tiger1970
晕,交通意外......

要是能先“立住”太子,就没必要杀英宗啦。

君王力战被俘,按照《春秋》的说法似乎不算辱国吧,丧权就更没边儿啦。

于谦?于谦那种正人君子,会同意景帝杀英宗?就是要杀人这事情最好也瞒着他......

2011-8-25 08:50 ouyangnitian
太子倒是立成了,可惜不争气,死了,说来也只能怪他倒霉,不过按照景帝那身体状况,八年皇帝OVER ,就算活着,不知道他那太子又有多大(应该还没二十吧),又能有多少权力,还是很玄

要是他能有嘉靖帝那手段,即使空降那也没关系,照样搞定

2011-8-25 10:14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1-8-25 08:32 发表
晕,交通意外......

要是能先“立住”太子,就没必要杀英宗啦。

君王力战被俘,按照《春秋》的说法似乎不算辱国吧,丧权就更没边儿啦。

于谦?于谦那种正人君子,会同意景帝杀英宗?就是要杀人这事情最 ... [/quote]

英宗宠信太监,结果被太监误国,先祖基业几乎被毁于一旦,大明帝国差点崩溃,这种皇帝,有什么威信可言。

我感觉景泰帝统治的八年明显心里压力很大(担心英宗),长期的恐惧导致身体不好,所以居然没活过他的哥哥。如果早点把英宗做掉(比如景泰四年左右),身心放松了,可能又是另外一个结果了(至少有时间精力去多生几个儿子了。)--要弄死一个被幽禁的废帝,一个宦官足矣,哪里需要大张旗鼓。

英宗如果先死,再加上朱见深太子被废,朝廷百官纵然不满,不可能再有他想的。

不过就算景泰一支继承大统,估计有明一朝也还是这个德行,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差也差不到哪里去。

私以为讨论如果燕贼没有篡位,建文皇帝继续统治大明的历史走向可能更有意思。

2011-8-25 10:45 ouyangnitian
英宗虽然被俘,但之前已做了十四年皇帝,十四年的正统年号让大家始终觉得英宗才是更合法的皇帝,即使景帝自己也是如此认为

当然若是当年的郕王北京保卫战时敢登上城头督战,建立了威信,那后面的事情就都好办了

2011-8-25 12:53 tiger1970
回复 #20 江城子 的帖子

晕......
你穿越过去试试看吧。

无论谁当皇帝,明朝永远是那种德行。
这就叫“宿命”。

人生构成历史,历史终归宿命,宿命的尽头,是永恒而无尽的空旷。

2011-8-25 13:32 Shadowleech
我还是很欣赏永乐的,当然他后面的那些除了能力不及他,个性多少有问题。

2011-8-25 15:33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1-8-25 12:53 发表
晕......
你穿越过去试试看吧。

无论谁当皇帝,明朝永远是那种德行。
这就叫“宿命”。

人生构成历史,历史终归宿命,宿命的尽头,是永恒而无尽的空旷。 [/quote]

我对自己的微末本事还是有点认识的,论文写字如同狗爬,吟诗只记关雎;论武手不能缚鸡,腿没有脚力。穿越过去,生存都是问题。--老虎兄倒是可以穿越当个军户,看看最后能否升个千户什么的。

历史给明穿越了一个张居正,可惜还是斗不过腐化的文官集团。

2011-8-25 16:28 tiger1970
回复 #24 江城子 的帖子

我?算了吧......
咱们这些人,谁也穿不过去。

看了这几十年历史,最终的结论还是那句话:人生构成历史,历史终归宿命,宿命的尽头,是永恒而无尽的空旷。

2011-8-25 16:36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1-8-25 16:28 发表

看了这几十年历史,最终的结论还是那句话:人生构成历史,历史终归宿命,宿命的尽头,是永恒而无尽的空旷。 [/quote]

嗯,我也是这么认为,不过不敢多想--一想的话就觉得人生挺没意思的,一切所谓的自由意志,到头来发现其实都是宿命(或者自然规律)在左右我们的人生。

不过明朝武举重武力不重文采,虎兄努把力,说不定能有个武秀才甚至武举人的前程。:hz1016:

穿明的话我估计会很难受--看着自己心爱的人无法挽回地走向黑暗的宿命,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江城子 于 2011-8-25 16:37 编辑 [/i]][/color]

2011-8-25 17:31 tiger1970
回复 #26 江城子 的帖子

武举人不是那样好考的。呵呵。
有种武术叫“短拳”,流传于河北沧州----就是“绵张短打”。
这种武术就是一个武举人姓苏的进京赶考没考中,在沧州解闷时候传下来的。所以沧州短拳门尊这位苏老先生为宗师。
可见以前的武进士武举人有多大本事----一个一般的武举人,就是一代宗师。

其实要是想开了,根本无所谓。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11-8-25 17:34 编辑 [/i]][/color]

2011-8-26 00:18 Shadowleech
武状元还要考兵法吧。

2011-9-15 16:43 tomcat888
景帝最失败的是没太子,如果有太子的话,他即使死了,太子也可能继位。
但没了太子,他在台上再怎么努力,又怎样?还不是为他人做嫁衣?
有太子时都不杀英宗,没太子杀英宗不是吃饱了撑的吗?

2011-9-24 11:59 五袋石果
景泰帝费尽心机耍尽手腕讨好贿赂乞求众大臣终于废了合法太子立自己的儿子当太子了,可以说十八般武艺已经全使出来了,也如愿以偿,皇位从临时租用正式转到他这一系。立他儿子做太子后他信得过的朝中重臣可是都挂了东宫的头衔,只要太子好好活着,景泰帝驾崩后谁也无法阻挡太子继位。
奈何太子早死,虽然景泰帝执拗地不肯立先太子为太子,甚至不肯立太子。可是去杀害太上皇还有必要么?有那个胆量么?杀了又能如何?
杀之无益,还要背千古骂名。景泰帝如果有儿子的话,凭那几个人怎能发动了夺门之变?

2011-12-15 00:27 Jaguar
罪大莫过失天下,功高首称扶社稷,从唐宋以来的习惯,唐玄宗平韦后之乱,李成器也只得推位让国,肃宗平定安史之乱,玄宗只好终老太上皇,宋高宗保得东南半壁,钦宗也只好称“入不争位”。英宗兵败北狩,景帝临危扶国,如果景帝盛年,实在看不出英宗有什么脸面和资格跟景帝争皇帝位。给他当太上皇,没让他去凤阳或者孝陵忏悔去已经算是景帝尽了悌弟之份了。甚至景帝要立自己的儿子作太子,我也认为顺理成章,英宗失位,他本人及家族自然失去了继承资格,但代宗并没有剥夺他帝皇身份,他的次子在景泰朝也受封一字王(亲王级别),这是对他帝王存续的认可,只是没有了执政资格。
后来英宗复辟,我不认为属于复位,应该还是一种继承。景帝本人命不久矣,唯一的儿子又死了,那么上推到宣宗,宣宗的儿子只有英宗和代宗,代宗身死无子,按照礼法又回到英宗一系,这是代宗做事没有做绝的结果。如果代宗依成祖剥夺懿文太子-建文帝一系的手段发落了英宗,那么代宗没有继承人的情况下,该由仁宗次子郑藩一系来当皇帝。

2011-12-17 23:14 海蛰
回复 #31 Jaguar 的帖子

景帝的情况和前面几位还是有差的,唐肃宗、宋高宗手下的小弟都是自己带起来的,李成器本来就不是皇帝,而且自己情愿相让,并得到了睿宗的认可。至于景帝,手下的大臣基本都是英宗一朝留下来的,没有自己的原班人马,那些大臣并非完全向着景帝,所以理论上有适当的时机,英宗就有可能复位。而经过安史之乱与靖康之变,玄宗与钦宗的原班人马都已不在,肃宗与高宗手下的小弟是不可能支持玄宗与钦宗复位的,因为那意味着之前的投资完全白费。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