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古典小说 » 请解答一下李存孝的兵器


2011-8-10 14:57 我是声波
请解答一下李存孝的兵器

在五代残唐演义中,李存孝使得是浑铁槊和笔燕挝,请问这两件武器是什么样的?有人告诉我说这两件武器其实就是同一件武器的不同名字,不知是否,请专家帮忙解答。

2011-8-10 14:59 edc34512
不认识他

2011-8-10 15:15 张纯
浑铁槊请参照马槊 百度百科里有

笔燕挝
先解释下挝
这里读zhua 不读wo
通抓
有很多种类型
基本上大部分以锁拿 钩镰 劈砸为主要技艺手段的长杆重兵刃都可以用在这里 小说中的部分大槊(正史和小说中的槊完全是两种兵刃)确实也能分进这个兵部

笔燕挝是长杆头部是鹰爪型的挝 这种武器一般是仪仗所用 实战意义不大 因为过于难以使用

2011-8-10 15:19 lemon0925
回复 #2 edc34512 的帖子

也太孤陋寡闻了吧 五代时期相当于吕布 项羽 李元霸级别的人物了

2011-8-10 16:36 emony007
回复 #4 lemon0925 的帖子

[size=4]拜托!
那是号称‘将不过李’的人物,项羽和元霸并称‘王不过霸’,位与其并,可也。
吕布是什么水平,在低水平的三国还没有冒出来,拿来羞辱李十三的吧![/size]

2011-8-10 17:16 赤松居士
上两张《雅观楼》中李存孝的剧照,两种武器都有

[img]http://www.dongdongqiang.com/news/images/20020829b.jpg[/img]
[img]http://www.tjjjy.com/jz/jz90-d.GIF[/img]

2011-8-10 17:23 tiger1970
槊,杆长一丈八尺,有一个长达三尺的铁头。铁头四棱方形,有尖。
挝,即判官笔。短的为一对,长三尺左右,头部为一握铁笔的拳头,其实相当于一个锤加横钩。长的一丈零八寸,样式相同,其实相当于一个金瓜加横钩。

以上是武术的讲法。

2011-8-10 17:27 我是声波
我一直感觉李存孝使得武器是两种不同的武器,但为什么有些评书上说李存孝使双挝,而从没提过他使槊?

2011-8-10 20:28 ser_view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11-8-10 16:36 发表
拜托!
那是号称‘将不过李’的人物,项羽和元霸并称‘王不过霸’,位与其并,可也。
吕布是什么水平,在低水平的三国还没有冒出来,拿来羞辱李十三的吧! [/quote]

不过这里的 “王不过霸” 貌似没有李元霸的什么事情吧,好多书里都是那项羽和李存孝做对的,“霸王扛鼎、存孝打虎”

2011-8-10 20:29 lemon0925
[quote]原帖由 [i]emony007[/i] 于 2011-8-10 16:36 发表
拜托!
那是号称‘将不过李’的人物,项羽和元霸并称‘王不过霸’,位与其并,可也。
吕布是什么水平,在低水平的三国还没有冒出来,拿来羞辱李十三的吧! [/quote]
吕布水平很菜么?:hz1001:

2011-8-11 02:26 张纯
挝如果只解读成判官笔就略微有点太简单了吧
感觉挝应该属于善于锁拿的重兵的统称

槊也很多种
历史上的槊就是长矛的精装版 有步槊 马槊之分

小说里也是重兵的一种 一般是长杆加上比较特异的金属头
例如禹王槊 金顶枣阳槊 熟铜锭钉狼牙槊
历史上的存孝使得是马槊 所以这里的混铁槊我觉得解读成加料的马槊比较恰当

2011-8-11 17:35 tiger1970
判官笔不是你想象的那种铁笔。铁笔就是铁笔,外行就把它当做判官笔啦。
判官笔是一个铁拳头加一支笔,事实上是古代戟的变种。

槊是长矛类,但绝不是长矛。矛的头是一尺长,圆锥形,槊的头三尺长,四方形,较粗。
矛用来穿刺,槊则可以用其棱角打断对方兵器。
这根本是两种兵器,用法也不同。

2011-8-12 12:59 张纯
判官笔就是小说中禹王槊的缩小版
这个我知道
但是挝不能单用这个来解释
至少我知道的挝就三四种
这东西是重兵是肯定的
在古代仪仗里比较常见
一般列位第6 7 8列 在大钺和金瓜后面
常用的有你说的那种外还有一种人手把食指小指拇指伸开的类型
还有一种鸟爪子型的都在仪仗中出现过

马槊这东西我老玩 家里传下来了几把没在大炼钢铁的时候收走
我确实疏忽了槊和矛的头的问题 确实矛头浑圆 槊头扁平有楞宽大约3指多不到4指长至少3尺
历史上李存孝就用的这家伙

2011-8-12 13:22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lemon0925[/i] 于 2011-8-10 20:29 发表

吕布水平很菜么?:hz1001: [/quote]吕布最多也就是比关、张略强,绝对打不过两人联手
但李存孝打高行周、王彦章联手非常容易,或者说前十里他打其他九人联手也胜面打
这相当于吕布需要打赢关羽、张飞、赵云、马超、许褚、典韦、黄忠、颜良、庞德联手。。。。。。

2011-8-12 13:26 zsxmmhd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1-8-10 17:23 发表
槊,杆长一丈八尺,有一个长达三尺的铁头。铁头四棱方形,有尖。
挝,即判官笔。短的为一对,长三尺左右,头部为一握铁笔的拳头,其实相当于一个锤加横钩。长的一丈零八寸,样式相同,其实相当于一个金瓜加横钩 ... [/quote]
段少舫评书里塑很短啊,倒有点类似于狼牙棒的长度

2011-8-12 15:12 tiger1970
回复 #13 张纯 的帖子

你祖辈有在兵营当骑兵的吗?

这个东西现在十分值钱。马槊在古玩市场可以卖到高价。

2011-8-12 20:44 张纯
这东西在过去应该也不是骑兵使得起的玩意吧
我家祖上出过不少将领

2011-8-13 16:23 tiger1970
回复 #17 张纯 的帖子

原来是世家。

您祖辈中有没有比较著名的将军?您现在还会多少?您祖上是满洲还是绿营?

2011-8-13 19:14 张纯
这东西
说老实话
有愧先人
最轻的还能拿起来玩两下
重的不脱手已经很给力了
这东西不轻呢
我家没给满人当过差

2011-8-15 09:10 tiger1970
回复 #19 张纯 的帖子

没有给满洲人当过差?
您家居然是明朝的将军世家?确定为大明的将军使用的武器难道现在还在民间有不止一件----比较集中的保留?特别是马槊,居然有好几柄?
实在太牛啦。
我建议这东西您别玩啦,随便拿出来都是国宝,至少是省宝。
明朝的铁制兵器现在留传下来的,真不多啦。

2011-8-15 16:24 我是声波
新版西游记中(不是现在张治中导演的这部),沙僧(牟凤彬饰)用的武器很奇怪,是个大月牙,却是成斜月状的,谁能告诉我那是什么兵器?

2011-8-16 01:50 张纯
回复 #20 tiger1970 的帖子

哥哥啊
不给满人当差和不制槊练武有关系吗?
就是不从军也可以练武的好不
最近的一条槊是5几年我爷爷找人做的
这东西是个念想 在中国的武勋世家里有特殊的意义
就是现在也有不少人制槊的

2011-8-16 08:23 tiger1970
回复 #22 张纯 的帖子

嗯,怪我怪我,你说祖上传下来的,我以为是从明朝你做武将的祖上传下来的呢......

2011-8-16 08:37 赤松居士
回复 #21 我是声波 的帖子

统称--月牙铲
其中:
形状像铲子,铲刃外凸--阳月铲
形状像月牙,铲刃内凹--阴月铲

你说的那个,不太清楚,或许叫--偃月铲??

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中胖头陀使的也是这种铲子,我感觉这种武器应该是电视剧为了追求视觉效果,体现不同的道具设计,正如同有些游戏将里面的武器设计的古怪另类,但不考虑实战效果

2011-8-16 09:15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lemon0925[/i] 于 2011-8-10 20:29 发表

吕布水平很菜么?:hz1001: [/quote]

三国是低武位面,和隋唐、残唐这种高武位面不能相比。

李元霸一个锤800斤,两个就1600,拿在手里如同稻草,吕布行吗?——这无关乎个人水平,只是和他们所处位面有关。

2011-8-16 13:38 张纯
回复 #23 tiger1970 的帖子

其实如果真的是将官用的好马槊宋朝流传下来的也照样能用保养的好的根本不锈
过去一柄好的马槊价值万金是夸张 千金是有的 就是高级将领也爱若生命的 基本上天天会用桐油擦拭
如果是明槊的话连槊杆都不用换 真正明槊的槊杆都是白蜡杆用桐油反复熬煮 阴干把2指粗的杆子用油吃透最后也就小指粗细 然后9股杆子编成一股(好多人说用生胶粘 那是错误的 如果碰上力大的人 不出10年杆子就能抖散) 外面用漆浸透的熟麻布裁成2指宽一圈一圈的缠缠的缠一次用桐油泡一次 到有金属的感觉为止 这么造出来的杆子放到现在根本不是问题 除非是粗制滥造的步槊才会坏

2011-8-16 21:27 我是声波
[quote]原帖由 [i]赤松居士[/i] 于 2011-8-16 08:37 发表
统称--月牙铲
其中:
形状像铲子,铲刃外凸--阳月铲
形状像月牙,铲刃内凹--阴月铲

你说的那个,不太清楚,或许叫--偃月铲??

陈小春版的鹿鼎记中胖头陀使的也是这种铲子,我感觉这种武器应该 ... [/quote]

谢谢居士的解释。我在电视上看到这种武器,明知那是铲类武器的一个变种,但还是忍不住问了一下。就像电视剧《逆水寒》中顾惜朝用的鬼哭小斧,虽然不是真正的暗器,但大家还是相当喜欢的,呵呵!

2011-8-17 09:08 tiger1970
回复 #26 张纯 的帖子

嗯。

不过你家真是世家。钦佩一下。自明末到建国初300多年,武将的身份一直中断,后代还能保持如此的尚武精神,真了不起。
因为即使一般的尚武,也只不过是刀枪剑棍,玩到马槊这个程度的,很少有。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