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7-6 12:16
吃饭猛喷罗大傻
为什么要选个三朝元老行苦肉计?
黄盖一把年纪,为什么还要他去行苦肉计?即使这个计策是他提出来,他要坚持自己出马,周瑜身为主帅,也是可以否决的。江东的年轻将领一大堆,难道就没有一个能胜任吗?有些初投江东不久的将领,比如甘宁,也是比较适合。黄盖是元老,曹操怀疑他的投降再正常不过,甚至可能在曹操眼中,周瑜还有希望会归顺(不然就不会差蒋干赴江东),而黄盖是绝无投降的可能。如果没有蔡中、蔡和被周瑜利用帮倒忙,曹操必然不会相信黄盖的“诚意”。
2011-7-6 12:32
纸风车
黄盖在威望不是甘宁或者其它年轻将领可以比拟的,说不定曹操这时候连甘宁是谁都不知道呢,另外,老资格的将军不服年轻的统领也是人之常情,合情合理得很。最后我觉得正因为黄盖是元老,曹操才在将信将疑之间选择了相信。
2011-7-6 13:20
Shadowleech
反过来不是元老周瑜放心么?
2011-7-6 13:47
伤云
因为历史上就是黄盖干的这事,为啥要写到别人身上?
2011-7-6 14:39
郝伯道
换个人受刑
找不到合适的人献诈降书:hz1007:
2011-7-6 15:06
马腾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11-7-6 13:47 发表
因为历史上就是黄盖干的这事,为啥要写到别人身上? [/quote]
历史上斩华雄这事就是孙坚干的,为啥要写到关公身上?:hz1019:
2011-7-6 15:35
邓仲华
黄盖是管粮官,能把放火船盖上装成粮船,别的将官拿什么船装?
2011-7-6 15:41
白云苍狗
老同志被新同志欺负了,面子丢尽,觉得在这地方混不下去了,才会生起跳槽之心啊。
2011-7-6 17:21
益德张
张国良评话里总结了三个条件:
第一,名望大。这是针对曹操的特点。(名人收集狂)
第二,是江东的紧要人物。对战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否则,曹操未必欢迎。(江东三世旧臣都投降了,别人还不投降?参考严颜投降给刘备取川带来的影响)
第三,此人一去,能使曹操立即有利可图,以进一步增强他的兴趣。(粮队官来投降可以带来粮食,黄盖带一石粮食过来,相当于曹操从后方运十石粮食,而且同时造成周瑜的粮食危机)
2011-7-6 20:02
三国群英
曹操换位思考了~自己元老被新人欺负当然没面子在江东混下去了啦~:hz1019:
2011-7-6 20:04
edc34512
黄盖投降的话有一些物资
2011-7-6 20:08
三国群英
回复 #11 edc34512 的帖子
曹操看重的是:连黄盖都投降了~平江东指日可待
2011-7-6 20:09
edc34512
回复 #12 三国群英 的帖子
你要是投降与我的话,我会将你的所有的东西扒的乙肝病毒
2011-7-6 20:13
风云·狂龙
除了黄盖,谁能带那么多船“投降”曹?换了别的人,船带少了没用,船太多了曹操不信
2011-7-7 08:00
伤云
[quote]原帖由 [i]马腾[/i] 于 2011-7-6 15:06 发表
历史上斩华雄这事就是孙坚干的,为啥要写到关公身上?:hz1019: [/quote]
非也非也,此“历史”指的是民间评话戏曲的“历史”也。罗贯中是在民间三国故事和各种三国戏曲评话的基础上创作的《三国演义》,对于一些已经形成的戏码,只是做了加工和取舍,自然没有硬改的必要。
2011-7-7 08:24
颖颖
记得是毛批三国上看到的,大致意思是:曹操破吕布于下邳靠的是叛徒,破袁绍于官渡靠的是叛徒,破刘表于襄阳靠的还是叛徒,所以自然不会怀疑黄盖叛变的诚意。所谓数真之中忽来一假,真叫人防不胜防。
2011-7-7 09:10
wancj530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1-7-7 08:24 发表
记得是毛批三国上看到的,大致意思是:曹操破吕布于下邳靠的是叛徒,破袁绍于官渡靠的是叛徒,破刘表于襄阳靠的还是叛徒,所以自然不会怀疑黄盖叛变的诚意。所谓数真之中忽来一假,真叫人防不胜防。 [/quote]
下邳破吕布,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荀攸放水淹城的策略,那时候大局已定,吕布部将的叛变只是锦上添花而已。
官渡之战张郃投诚的作用并不大,许攸可是跟老曹有私交的。
拿下荆州原本就兵不血刃,刘表的儿子太挫了。
曹操对黄盖的诈降其实并不信任,只是大意了,认为是真是假都无妨,那时候他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以为胜券在握了。
2011-7-7 14:09
三国群英
回复 #17 wancj530 的帖子
应该说是骄傲了~
2011-7-7 16:50
hrw_09
更有可信度
2011-7-7 22:38
dddzz
要是周瑜被蒋干一说后,微微一笑,口称愿降,即随蒋干扁舟渡江,曹操估计相信的比看见黄盖的信还快,但是周瑜和黄盖不同,黄盖是要带着火船去撞铁连环的,适合干这个的,我看除了黄盖就是程普了 。 。 。 。
2011-7-7 22:42
墨叶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1-7-7 08:24 发表
记得是毛批三国上看到的,大致意思是:曹操破吕布于下邳靠的是叛徒,破袁绍于官渡靠的是叛徒,破刘表于襄阳靠的还是叛徒,所以自然不会怀疑黄盖叛变的诚意。所谓数真之中忽来一假,真叫人防不胜防。 [/quote]
根據古龍的理論,9句真話加1句假話最容易騙到人。
曹操果然被呂布、袁紹、劉表、孫權聯合忽悠了。
2011-7-8 09:38
颖颖
回复 #17 wancj530 的帖子
陳登,許攸,蔡瑁的地位哪一個比黃蓋低?
2011-7-8 21:42
星义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1-7-6 17:21 发表
张国良评话里总结了三个条件:
第一,名望大。这是针对曹操的特点。(名人收集狂)
第二,是江东的紧要人物。对战局能产生重大影响的。否则,曹操未必欢迎。(江东三世旧臣都投降了,别人还不投降?参考严 ... [/quote]
:hz1026:看到这个题目我也立即想到了评话里说的这几点,还记得评话里面写的,周瑜问粮草的事,出来个小校,诸葛亮当时就皱眉头,心说怎么找这么个没用的人行苦肉计啊,等下把黄盖给引了出来,诸葛亮这才暗暗点头,心道这个人确实合适。
2011-7-10 07:22
天霜寒
本想看完就闪的……可是LS的图:hz1037:
2011-7-10 23:13
墨叶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1-7-8 09:38 发表
陳登,許攸,蔡瑁的地位哪一個比黃蓋低? [/quote]
許攸地位不高的吧。對袁紹內部比較瞭解。
2011-7-11 12:24
羽扇纶巾
许攸地位很高,不然,审配为什么要打击他?
2011-7-21 02:47
诸葛瑾瑜
觉得主要是名望。
2011-7-21 10:18
伤云
1、事实如此,黄盖又不是什么要浓墨重彩的角色,没有改写的必要。
2、民间故事流传甚久。
3、黄盖是粮官。不是统领粮船也没后文的火烧。如果是带兵投降曹操为了防止万一肯定不让入寨。
4、黄盖忠诚度最高。其他武将有这个忠诚度的只有程普和韩当,按当时情况当然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换个其他的甘宁潘璋什么的,周瑜还担心他们真投降呢。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