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13 10:41
履虎尾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西皮导板】
将酒宴摆至在聚义厅上——
【原板】
我与同众贤弟叙一叙衷肠。
窦尔墩在绿林谁不尊仰,
河间府为寨主除暴安良。
黄三太老匹夫自夸自量,
掷金镖借银两压豪强。
因此上李家店比武较量,
不胜俺护手钩暗把人伤。
他那里把甩头打某的左膀,
【快板】
也是某心大意就未曾提防,
大丈夫仇不报枉在世上。
岂不被天下人耻笑一场。
饮罢了杯中酒换衣前往。
(白)溶墨侍候(提笔修书介)。
【摇板】
这封书就是他要命阎王~~~~
众贤弟且免送在这山岗瞭望,
【散板】
闯龙潭入虎穴我去走一场。
这一段著名的唱段俗名《坐寨》,出自京剧《连环套》的第一场。《连环套》又名《盗御马》,也被称为《坐寨盗马》。故事情节如下:大清康熙年间,金镖黄三泰与绿林窦尔敦在李家店比武。黄三太胜不了窦尔敦的护手钩,便施放暗器,一镖打在窦尔敦的左臂之上。窦尔敦负伤后,一怒之下离开了直隶河间府,跑到“口外”(张家口外)的连环套隐居起来。一晃十几年过去了,突然,喽啰来报,皇帝敕命大臣梁九公来至口外,所骑骏马乃是御马“千里追风驹”。窦尔敦得知后,认为这是报仇的好机会,决定乘此机会下山盗马,嫁祸给已经归顺朝廷的黄三泰。然而此时,黄三泰早已死去,不过,父债子还,黄三泰还有个儿子叫黄天霸,正在山东登州府做参将。丢马之后,钦差大臣梁九公即调黄天霸前来问罪,限期捉拿盗走御马的贼人。黄天霸乔装成保镖的镖客,独身一人进入连环套,拜会窦尔敦,探访御马下落。当探出窦尔敦盗马实情之后,黄天霸告诉窦尔敦,自己便是金镖黄三泰之子;当年李家店比武的原因,乃是借银资助忠良之后;并表明自己既然敢于孤身一人上山进寨,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于是黄天霸与窦尔敦双方约定,明天二人比试武艺,御马归胜者所得。黄天霸有一结拜弟兄,名叫朱光祖,朱光祖就是清朝的鼓上蚤时迁。朱光祖当夜潜入连环套,盗走窦尔敦的护手双钩,并将黄天霸的钢刀插在窦尔敦的桌案之上。次日天明,双方比武之前朱光祖胡说八道一番,什么昨夜进寨的乃是黄天霸,本当一刀取尔的首级,但念在江湖道义之上,留尔一条性命,仅仅取走了你的护手双钩,留下钢刀作为凭证。朱光祖的这番胡言乱语,窦尔墩果然上了当,他感念天霸不杀之恩,自愿认输,戴上了枷锁,交出了御马,跟随黄天霸去官府投案。
这段唱非常有名,这场戏也影响极大。鲁迅先生曾经议论此戏中的一句著名的台词,就是窦尔敦斥骂黄天霸的那句:“我把你这与奴才做奴才的奴才呀!”先总理周公也曾借着此戏,委婉地批评张汉卿,是一个傻乎乎的窦尔敦,“很傻很天真”。当时,张小六子把不顾杨虎臣的反对,瞒着周公,亲自护送常先生返京过圣诞。周公追至机场,飞机已经上了天。周公惋惜地说:“张汉卿就是看《连环套》一类的戏看得太多了。”
以上所说,是京剧《连环套》的故事情节。俺还听说过,有另一个版本的《盗御马》。另一个《盗御马》的故事与此颇有区别。故事开头的李家店比武,其起因跟京剧《连环套》不同,黄三泰没有站上道德的至高点,并不是为了什么忠良之后。故事的结局也不同,朱光祖盗走了对方的惯用兵器护手钩,以为窦尔敦比武必处下风,怎知窦尔敦除了惯用护手钩之外,还会使三节棍。到天明比武时,窦尔敦手持三节棍下场,黄天霸措手不及,招架不住。待到黄天霸点起了大队官兵进山围剿时,窦尔敦从容撤退,临行前放了一把火,烧掉山寨,所盗御马一并烧死,正所谓“玉石俱焚”者也。
《连环套》的两个版本,俺履虎尾一直喜欢后一个。少年时,费劲了心机,想找来原书读一读,可惜一直不能如愿。俺借此帖拜上列位网友,《连环套》的这两种结局,哪一种比较靠谱,是正版的?有关全部黄天霸窦尔敦的故事,出自什么书哇?能否在网上查到阅到?在此先行谢过!
给个链接,请欣赏[url=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_Tp_SD2yqQ/]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_Tp_SD2yqQ/[/url]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履虎尾 于 2011-1-13 15:47 编辑 [/i]][/color]
2011-1-13 13:14
韦孝宽
施公案里面应该有吧。
金庸在鹿鼎记里疑似犯了一个错误,韦小宝曾说把自己比作“时迁、朱光祖”。
2011-1-13 13:45
张洋
盗御马的故事出自施公案,其中窦尔敦与黄三太的比武则是在彭公案里记载的,小说原著里的情节跟京剧的版本比较相近。这些小说在网上都很容易查的。
PS:好久没上轩辕了。。。
2011-1-13 13:52
关毛
彭公案和施公案
:hz1061:
两本书可惜都是清朝五毛写的……还是传统戏曲里的一些段子更爽
:hz1053:俺以前在租书的地方看完了一本有方世玉的清朝小说《乾隆游江南》,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白眉道长和高进忠都是好人,至善禅师和方世玉胡惠乾洪熙官都成了反贼乱党,给镇压了……
:hz1054:不过一想,那个年代,能把这些反贼的故事整理出小说来,就是写的再五毛,还是有风险的。
2011-1-13 14:37
韦孝宽
[quote]原帖由 [i]关毛[/i] 于 2011-1-13 13:52 发表
彭公案和施公案
:hz1061:
两本书可惜都是清朝五毛写的……还是传统戏曲里的一些段子更爽
:hz1053:俺以前在租书的地方看完了一本有方世玉的清朝小说《乾隆游江南》,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白眉道长和高进忠都 ... [/quote]
乾隆下江南里面写的可能更接近正解,说不定就是当时的报告文学:hz1019:
洪熙官等人很可能就是洪门黑社会的重要人物,被朝廷打黑办把窝点给端了,除了洪熙官被擒获后不知怎样越狱流窜以外,其它全部因拒捕被当场击毙:hz1019:
2011-1-13 15:20
韦孝宽
至于洪熙官等人的英雄形象,当然是其洪门的徒子徒孙在加入孙中山的反清运动并取得成功后才塑造起来的:hz1019:
2011-1-13 15:23
关毛
[quote]原帖由 [i]韦孝宽[/i] 于 2011-1-13 14:37 发表
乾隆下江南里面写的可能更接近正解,说不定就是当时的报告文学:hz1019:
洪熙官等人很可能就是洪门黑社会的重要人物,被朝廷打黑办把窝点给端了,除了洪熙官被擒获后不知怎样越狱流窜以外,其它全部因拒 ... [/quote]
:hz1061:
那五枚师太这老太婆占便宜了,不论是书上还是现在的电影电视上,都是好人……书上可是五枚师太破了方世玉的罩门杀了他的……
2011-1-13 16:26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关毛[/i] 于 2011-1-13 15:23 发表
:hz1061:
那五枚师太这老太婆占便宜了,不论是书上还是现在的电影电视上,都是好人……书上可是五枚师太破了方世玉的罩门杀了他的…… [/quote]
汗……:hz1053:
我家里的两本《方世玉打擂台》的小人书里,五枚师太可是救了方世玉性命的大好人……
2011-1-13 16:55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1-1-13 16:26 发表
汗……:hz1053:
我家里的两本《方世玉打擂台》的小人书里,五枚师太可是救了方世玉性命的大好人…… [/quote]
我记得书中,方世玉的罩门练在了肛门,和五枚师太打的时候,被五枚找出了他的罩门,频频向他的菊花动手,方世玉大怒,骂道:“我下面和你下面一样,不过我下面是圆的,用来撒污,你下面是直的,用来养汉”云云。
五枚师太也不搭话,一招招紧逼,终于将方世玉爆菊而死。:hz1026:
方世玉这段话及其有特点,当年匆匆扫了一眼,多少年都没有忘记。
2011-1-13 17:09
绝世天骄
貌似有一部电影《金镖黄天霸》,黄天霸投靠官府,残害武林同道。
2011-1-13 17:14
关毛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1-1-13 16:55 发表
我记得书中,方世玉的罩门练在了肛门,和五枚师太打的时候,被五枚找出了他的罩门,频频向他的菊花动手,方世玉大怒,骂道:“我下面和你下面一样,不过我下面是圆的,用来撒污,你下面是直的,用来养汉”云 ... [/quote]
:hz1050:
看来三红对爆菊战术的记忆深刻啊……
俺对这个书里记忆深刻的是俩口子闹洞房对的荤诗,还有某个浪荡公子四处糟蹋处女而被称为“割麦茬”的行为……
方世玉也是很阴的,貌似在和雷老虎打擂的时候,穿了九环剑靴,阴死了手无寸铁的雷老虎……
:hz1016:俺记性真是好啊
2011-1-13 17:24
关毛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1-1-13 16:55 发表
我记得书中,方世玉的罩门练在了肛门,和五枚师太打的时候,被五枚找出了他的罩门,频频向他的菊花动手,方世玉大怒,骂道:“我下面和你下面一样,不过我下面是圆的,用来撒污,你下面是直的,用来养汉”云 ... [/quote]
:hz1026:
忍不住再回一贴……
俺看这书的时候还是个初中小屁孩,虽然勉强能看懂前面的“上枪下叶战摇摇”和“割麦茬”什么的,但是根本没看懂方世玉的罩门是菊花……
只是俺那时候看过一些乱七八糟的气功资料,貌似有张图上画着一个人背面脊椎下方一个点写着“命门”……然后天真的俺就以为方世玉的罩门是脊椎了……方世玉和五枚师太对骂的话也没看懂,这回经三红这么一说,豁然开朗啊……
俺再找找这书看看去……
2011-1-13 17:56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1-1-13 17:09 发表
貌似有一部电影《金镖黄天霸》,黄天霸投靠官府,残害武林同道。 [/quote]
我小时候看过。好象当时号称中国第一部以反面角色为主角的电影。
2011-1-13 18:01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1-1-13 16:55 发表
我记得书中,方世玉的罩门练在了肛门,和五枚师太打的时候,被五枚找出了他的罩门,频频向他的菊花动手,方世玉大怒,骂道:“我下面和你下面一样,不过我下面是圆的,用来撒污,你下面是直的,用来养汉”云云。
五枚师太也不搭话,一招招紧逼,终于将方世玉爆菊而死。
方世玉这段话及其有特点,当年匆匆扫了一眼,多少年都没有忘记。 [/quote]
想起了一部《鹰爪铁布衫》的老电影,大反派的气门是练在JJ那里,还会缩yang……:hz1026:
2011-1-13 21:44
韦孝宽
[quote]原帖由 [i]关毛[/i] 于 2011-1-13 17:14 发表
:hz1050:
看来三红对爆菊战术的记忆深刻啊……
俺对这个书里记忆深刻的是俩口子闹洞房对的荤诗,还有某个浪荡公子四处糟蹋处女而被称为“割麦茬”的行为……
方世玉也是很阴的,貌似在和雷老虎打擂的时 ... [/quote]
嗯,书里方世玉武功是不及雷老虎的,但戴了护心镜,首先保证不被雷老虎绝技秒掉,然后再用剑靴暗算成功。
五枚一开始也是帮方世玉的,后来因为他们的黑社会团伙做得太过分才跑到对面去的,把方世玉写做正面人物的作品一般只截取前半部分。
2011-1-13 21:59
韦孝宽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1-1-13 16:55 发表
我记得书中,方世玉的罩门练在了肛门,和五枚师太打的时候,被五枚找出了他的罩门,频频向他的菊花动手,方世玉大怒,骂道:“我下面和你下面一样,不过我下面是圆的,用来撒污,你下面是直的,用来养汉”云 ... [/quote]
邵氏老电影“方世玉与胡惠乾”里,方世玉最后和白眉同归于尽,就是被白眉一剑爆菊的。
小时候还看过一本小人书,前面和“乾隆下江南”的情节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洪熙官当时不在少林寺,后来带着自己的老婆、儿子和方世玉的儿子找白眉报仇成功。
洪门的档案里也反复提到火烧少林寺,所以或许真有其事。
2011-1-13 22:04
邓仲华
京剧《连环套》我听,但评书《连环套》就不想听,和《三侠剑》反差太大:hz1015:
2011-1-14 12:48
张洋
京剧《连环套》里面的人物刻画比较生动鲜明,聚义厅前的一段唱腔也很有特点。评书里面的窦尔顿虽然也有其可爱之处,但其性格中的宽容、坚毅跟童林、胜英比较接近,而那种桀骜不驯的绿林气则没能表现出来。当然最关键问题还是在于跟《三侠剑》的冲突,总镖局的人不声不响就变成反派了,的确难以让人接受,甚者在《三》中少年英雄的姜伯芳到了《连》中,竟沦为给师侄黄三太打前站的一龙套,居然被武功仅比黄三太稍高的窦尔敦击败,让熟悉三侠剑的读者难以接受。
2011-1-14 13:31
outmoon
[quote]原帖由 [i]韦孝宽[/i] 于 2011-1-13 21:59 发表
邵氏老电影“方世玉与胡惠乾”里,方世玉最后和白眉同归于尽,就是被白眉一剑爆菊的。
小时候还看过一本小人书,前面和“乾隆下江南”的情节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洪熙官当时不在少林寺,后来带着 ... [/quote]
这本小人书印象深刻啊,就是5个小孩干掉白眉的,用的是五枚师太教他们的虎鹤双形拳。书名想不起来了。。。
2011-1-14 20:57
妖仙
[quote]原帖由 [i]outmoon[/i] 于 2011-1-14 13:31 发表
这本小人书印象深刻啊,就是5个小孩干掉白眉的,用的是五枚师太教他们的虎鹤双形拳。书名想不起来了。。。 [/quote]
嗯,记得这书,不过似乎只有两个小孩,在洪熙官夫妻重伤后,最终干掉白眉,此前洪熙官夫妻先解决了冯道德和白眉的徒弟。另外该书中似乎另外一个和尚武功比白眉还强。
2011-1-17 10:36
张洋
咦,怎么都扯到方世玉、白眉去了。。。《乾隆游江南》俺没有看过,不过那个时候非五毛党的小说能流传下来的几乎没有。。。
2011-1-18 13:08
沙加1110
[quote]原帖由 [i]张洋[/i] 于 2011-1-17 10:36 发表
咦,怎么都扯到方世玉、白眉去了。。。《乾隆游江南》俺没有看过,不过那个时候非五毛党的小说能流传下来的几乎没有。。。 [/quote]
说岳全传
2011-1-18 14:41
金圭子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1-1-13 16:55 发表
我记得书中,方世玉的罩门练在了肛门,和五枚师太打的时候,被五枚找出了他的罩门,频频向他的菊花动手,方世玉大怒,骂道:“我下面和你下面一样,不过我下面是圆的,用来撒污,你下面是直的,用来养汉”云 ... [/quote]
三扁不如一圆?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1-1-13 18:01 发表
想起了一部《鹰爪铁布衫》的老电影,大反派的气门是练在JJ那里,还会缩yang……:hz1026: [/quote]
这不是周星驰版的鹿鼎记里的鳌拜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金圭子 于 2011-1-18 14:42 编辑 [/i]][/color]
2011-1-24 10:50
爱华
鹰爪铁布衫,当初好好顿学那个铁指寸劲的拳法:hz1001:
2011-1-25 20:48
星义
[quote]原帖由 [i]妖仙[/i] 于 2011-1-14 20:57 发表
嗯,记得这书,不过似乎只有两个小孩,在洪熙官夫妻重伤后,最终干掉白眉,此前洪熙官夫妻先解决了冯道德和白眉的徒弟。另外该书中似乎另外一个和尚武功比白眉还强。 [/quote]
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印像,当时还真没注意是洪熙官。当时少林被灭的时候只有洪和一个日本和尚跑了出来,洪的老婆家是开豆腐房的,洪是在那帮工的。比白眉更强的那个和尚出过一次手,就把白眉的眉毛给挑了下来,然后救下了洪。
2011-1-25 21:58
阿巽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1-1-13 18:01 发表
想起了一部《鹰爪铁布衫》的老电影,大反派的气门是练在JJ那里,还会缩yang……:hz1026: [/quote]
铁指寸劲,然后爆蛋
2011-11-2 18:50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韦孝宽[/i] 于 2011-1-13 21:44 发表
嗯,书里方世玉武功是不及雷老虎的,但戴了护心镜,首先保证不被雷老虎绝技秒掉,然后再用剑靴暗算成功。
五枚一开始也是帮方世玉的,后来因为他们的黑社会团伙做得太过分才跑到对面去的,把方世玉写做正面人物的作品一般只截取前半部分。 [/quote]
最近找了《乾隆游江南》的电子版来看,感觉方世玉打擂那一段,方世玉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而且方世玉打擂这段的前后都是讲乾隆的游历,总觉得方世玉打擂这段故事显得有些突兀,好像硬插进去的……我有些疑心,或许民间本来就有以方世玉为正面人物的故事,后来被《乾隆游江南》的作者收集来作为素材了。(有点像《水浒》与《荡寇志》的关系?)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11-11-3 12:15 编辑 [/i]][/color]
2011-11-2 22:18
妖仙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1-11-2 18:50 发表
最近找了《乾隆游江南》的电子版来看,感觉方世玉打擂那一段,方世玉的形象还是比较正面的,而且方世玉打擂这段的前后都是讲乾隆的游历,感觉方世玉打擂这段故事显得有些突兀……我有些疑心,或许民间本来就 ... [/quote]
《乾隆游江南》的结构十分诡异,方世玉他们的故事和乾隆的游历基本没交集,更奇怪的方世玉他们的故事的前后两段完全像是同名人的不同故事,形象的正邪几乎颠倒不说,按照前半截的说法五枚是方世玉他们的靠山,而且方世玉他们武功并不太高,连对付雷老虎的儿子等人都要靠着车轮战加铁鸳鸯暗器,护身硬功加护心镜都挡不住李小环一脚,真要对上五枚肯定会被秒杀,后半截他们忽然变得完全不认识,方世玉的武功也莫名其妙的出现飞跃变得刀枪不入了,而且有几个人后半截忽然失踪了,又多出几个没见过的人。
胡惠乾的儿子前文叫友德,后文忽然变成了继祖
前文是:李锦纶 谢亚福 李亚松 洪熙官 童千斤 方孝玉 方美玉 方世玉 胡惠乾,还有个大师兄黄坤、师侄林胜,再加个三德和尚
后文名单变成了方世玉、洪熙官、李锦纶、李亚松、郑亚红、林亚胜、童千斤、谢亚福、胡惠乾、三德
方世玉的两个哥哥和大师兄黄坤都半路失踪了,林胜可能改名林亚胜,可那个郑亚红又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
2011-11-11 22:35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妖仙[/i] 于 2011-11-2 22:18 发表
《乾隆游江南》的结构十分诡异,方世玉他们的故事和乾隆的游历基本没交集,更奇怪的方世玉他们的故事的前后两段完全像是同名人的不同故事,形象的正邪几乎颠倒不说,按照前半截的说法五枚是方世玉他们的靠山,而且方世玉他们武功并不太高,连对付雷老虎的儿子等人都要靠着车轮战加铁鸳鸯暗器,护身硬功加护心镜都挡不住李小环一脚,真要对上五枚肯定会被秒杀,后半截他们忽然变得完全不认识,方世玉的武功也莫名其妙的出现飞跃变得刀枪不入了,而且有几个人后半截忽然失踪了,又多出几个没见过的人。
胡惠乾的儿子前文叫友德,后文忽然变成了继祖
前文是:李锦纶 谢亚福 李亚松 洪熙官 童千斤 方孝玉 方美玉 方世玉 胡惠乾,还有个大师兄黄坤、师侄林胜,再加个三德和尚
后文名单变成了方世玉、洪熙官、李锦纶、李亚松、郑亚红、林亚胜、童千斤、谢亚福、胡惠乾、三德
方世玉的两个哥哥和大师兄黄坤都半路失踪了,林胜可能改名林亚胜,可那个郑亚红又不知是哪里冒出来的。[/quote]
看完这本书了,确实很诡异。
方世玉他们的故事大致分三段,前两段和乾隆的游历无关,方世玉的武功在前两段变化不大,第一段里打不过李小环,第二段里也打不过雷老虎的儿子,也不会什么刀枪不入,武功跟五枚根本不是一个级别的;到第三段,方世玉突然又号称刀枪不入,又可以和五枚打几十个回合不分胜败,五枚要杀方世玉还得用计击中方世玉的练门。
方世玉和五枚的关系前两段变化也不大,第一段里五枚帮方世玉杀了李小环和李巴山,第二段里方世玉一见五枚就很恭敬地磕头,五枚对方世玉也很亲热,连“我的儿”都叫出来了;到第三段,方世玉和五枚又好象根本没有任何交情似的。
另外,这本书第三十六回,莫名其妙地插进一个“碧连孝感动家姑,紫薇遗宝赐佳儿”的故事,和乾隆的游历毛关系都没有不说,连文字风格也明显和上下文不同,搞不清楚作者是怎么想的。
顺便说下,这本书还有个笑点,就是书中有个叫[size=5][color=Red]黄飞鸿[/color][/size]的恶霸,因强抢民女被乾隆斩首:hz1026: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益德张 于 2011-11-11 22:38 编辑 [/i]][/color]
2011-11-13 00:48
尹一朋
[size=3]对不起,我来晚了。京戏《连环套》和说书《连环套》,都与清代出现的古典侠义公案说部《施公案》对窦尔敦形象的塑造不同。《施公案》的窦尔敦是绝对的反面角色,后被黄天霸朱光祖盗走双钩,被清廷处死。京戏里的窦尔敦挺讲义气,最后被安排出家为僧。除了单田芳《连环套》评书以外,还有不少通俗说部里的窦尔敦是绿林豪杰而非反派人物,比如《大侠窦尔敦》等等[/size]。《[size=3]施公案》的姊妹篇《彭公案》原是评书,书中的窦尔敦是草莽响马,与黄三太等人格格不入,却是个顶天立地的豪杰,与《施公案》大不相同。[/size]
[qq]390270699[/qq][img=21,20]http://www.xycq.net/forum/images/common/bb_qq.gif[/img]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尹一朋 于 2011-11-13 00:52 编辑 [/i]][/color]
2011-11-13 00:58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韦孝宽[/i] 于 2011-1-13 09:59 PM 发表
邵氏老电影“方世玉与胡惠乾”里,方世玉最后和白眉同归于尽,就是被白眉一剑爆菊的。
小时候还看过一本小人书,前面和“乾隆下江南”的情节基本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是洪熙官当时不在少林寺,后来带着 ... [/quote]
[font=仿宋_GB2312][size=3]你提到的那个连环画是《大闹峨眉山》,虽然讲的是洪熙官的故事,却不是属于传统古典小说,而是根据民国旧武侠小说改编的[/size][/font]。
2011-11-13 01:02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1-11-11 10:35 PM 发表
看完这本书了,确实很诡异。
方世玉他们的故事大致分三段,前两段和乾隆的游历无关,方世玉的武功在前两段变化不大,第一段里打不过李小环,第二段里也打不过雷老虎的儿子,也不会什么刀枪不入,武功跟五枚 ... [/quote]
[size=3]你看过的这部《乾隆游江南》应当是华夏出版社的吧?又名《圣朝鼎盛万年青》,是出现于晚清的一部传统侠义说部,属于古典小说。书中的黄飞鸿并不是晚清的那位武术家黄飞鸿,书中的黄飞鸿是古代的(乾隆时期),晚清那位英雄黄飞鸿是近代的[/size]。
2011-11-13 01:08
白云苍狗
[quote]原帖由 [i]履虎尾[/i] 于 2011-1-13 10:41 发表
……当时,张小六子把不顾[b][color=Red][size=4]杨虎臣[/size][/color][/b]的反对,瞒着周公,亲自护送常先生返京过圣诞。……
... [/quote]
靠山王对小六子的固执表示强烈不满:hz1027: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