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4 13:26
yili
人类历史发展中适应和迁徙改变环境因地制宜丰富多彩的劳动创造生活(Z)
亚夏 亚夏 2015-01-04 09:16:35
无论草原野牛猎人,还是北方森林与北极因纽特猎人,游动部落的日常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是共同的:相近的生活环境,没有永久定居地,从一个狩猎地迁移到另一个;工具,武器,服装和礼仪物品都取材于当地而非来自于贸易,生活依赖简单的技能和工具,武器,包括弓和石箭,石标,横木陷阱和罗网,在各处几乎一样;制作武器,盖房工具和制衣缝具的用具也很原始,不过是石刀,木刮刀,刻刀,石针,动物骨,角,乃至动物牙齿,骨腱之类,只有极地西部的因纽特人使用天然铜制作弯刀刃,刮刀和缝具.
2楼 2012-01-22 18:13
知足者布拉吉恩
隋匡山河
北方的鱼猎生活方式
捕猎动物是游动部落的居民的主要生产方式.北方森林的齐佩瓦扬人用罗网捕猎荒地驯鹿,用灌木枝编成围兽栏,里面布满小树篱,反向开口,形成迷宫,诱引或驱赶驯鹿进入陷阱,用矛刺死或箭射死.克里人在道路中建造“鹿篱”,上面放上罗网捕捉林地驯鹿,兔类等.也捕食鱼类,使用鱼钩线,网,围堰或拦河树篱.在饮食方面,他们与因纽特人有相同之处,北美驯鹿为主要食物来源,捕猎方法与他们森林中的邻居阿萨帕斯琴人,克里人相同.集体合作将猎物赶进水里,用投枪叉死装入独木舟,或赶进石头堆成的篱笆,用箭射死.秋季红点鲑大鱼汛期,他们大多数时日则移入内陆,依靠集体力量大量捕捞从海里游到河的上游产卵的红点鲑,大多数村落社都在通海河流建有石头或柳编鱼堰.后来从林地迁到草原的阿西尼本人和克里人,也使用这样的办法在红河和阿西尼本河大量捕捉春季回游的鲟鱼.因纽特人在饮食上与林地民族的最大不同之处是,大量食用海洋动物与鱼类.北冰洋大型动物如北极熊,有须斑纹海豹,海象,独角鲸和白鲸,以及冻土地带的灰熊和粗毛麝牛都是他们的食物来源.极地以东的因纽特人冬季在冰面上凿孔捕猎海豹,先用狗在气孔外闻,逼海豹去猎人选定的洞孔;春天则以模仿海豹动作来诱捕.捕鲸需要多人合作,用鱼叉捕大鲸,春季利用小白鲸在海湾浅水区和河口产卵的习性用陷捕或鱼叉捕猎鲸群.北方游动部落一般没有贸易,食物短缺不可能通过贸易得到缓解,只有住在与易洛魁地区接壤的村落社以少量毛皮交换玉米.森林部落之间一般不进行贸易,他们没有剩余物品交易.
平原黑脚部落是加拿大古代最有名的猎手,他们追逐野牛这种大型猎物,虽然也像北方猎人设计许多方法诱捕或陷捕,但更多的情况下要依赖集体力量,其中最长使用的方法是夏季赶崖,包括妇女和大孩子一起惊吓,或用火驱赶畜牧群跳跃悬崖摔死或摔伤,取来食用.现已发现史前赶崖地址广泛分布与草原各地,萨斯克彻温有一处野牛骨遗址有15英尺深,证明这个办法反复运用了几千年.也使用“围术”,猎手披着带牛毛与牛角的牛皮引诱野牛进入兽栏或围栏,犹如因纽特人在冰上引诱捕海豹一样.狩猎结束后,由督导狩猎的长者分配猎物,由妇女制成干肉饼储备以后使用.通常把野牛肉晒干,捣成肉粉,用肥油加热炼制,也加进萨斯卡通浆果,成为美味营养丰富的食品,欧洲人扩张到西部后,正是靠这种干肉饼长途贩运毛皮.冬季野牛消失时,平原土著人要在草原树林边缘追捕红鹿.后来从林地移入西部草原的阿西尼本人,波卢德人,克里人和奥吉布韦人都食用鹿肉.林地齐佩瓦洋人使用类似黑脚部落做干肉饼方法制作一种叫 beeatee 的美味常备食品,由血,小肥肉片,一些最鲜嫩的瘦肉与切开的心,肺碎片,混合装入鹿肚,掉在火前烘烤而成.
村落社游动部落在衣,食,住,行方面也多因地制宜,十分简单,多是食用后动物身上的剩余物品,即皮,毛,筋骨或牙齿,加上石头,林木等派作各种用途.阿西尼本人用鹿皮来做衣服,也捕猎草原狼,海狸,以他们的皮做冬装.齐佩瓦杨意为“带尖的皮”,指留在衣服上的动物尾巴.男女外衣相似,长衫或束腰外衣,再登上绑腿和鹿皮靴,着装表面工整.相比草原妇女穿衣稍好些,制作衣服甚至在皮子上绘画.那是因为他们更靠近南方比较先进的土著人部落之故,他们从西南部的邻居学来的,而后者则是从居住在更南面的部落学得.因纽特人冬装男女都是皮大衣,男裤或女用裙由驯鹿皮做成,以海豹皮,白鲸皮,驯鹿皮制作长及膝盖的靴子,内衣由驯鹿皮和鸭绒皮等制成,较柔软暖和;内衣在冬季毛面向里穿,夏季毛面向外穿.狼,狼灌,北极兔,北极狐狸,海狸和麝鼠的皮毛也被他们用为衣料.
草原居民的住所很难被称为房舍,齐佩瓦杨人住在用木棍搭成的圆锥形帐篷里,覆盖驼鹿皮或鹿皮,树木,灌木,最多容纳十五人.这与草原土著人使用野牛皮搭建称作 Tipi 的帐篷几乎一样.因纽特人冬季狩猎远征或旅行,居住雪屋或(北极中东部常见)圆顶雪屋,高1.5米,直径2.1米,是其有名的生活特色.固定居所要大得多,3-3.7米,直径3.7-4.5米,可居住两个或更多的家庭.在马更些三角洲北岸以及拉布拉多南岸,一种半地下的木架构建筑覆盖着木板和冰光闪闪的草根泥,是典型的家庭冬屋.这种住屋中厅开阔,三间居室环绕,一个居室住一个家庭.在一年较暖和的月份里,因纽特人居住在圆锥形或拱形帐篷里,帐篷覆盖海豹或驯鹿皮.除了居所,一些村落社还建有几所以雪筑成,覆盖兽皮的叫 kashims 的建筑,用做运动和节庆活动.北方民族之所以居住简单,因为他们经常随季节逐野兽而迁徙.北方土著人最著名的交通工具可能就是树皮独木舟了,重量轻,吃水浅,容易修理.阿西尼本人和克里人迁移到草原后仍然沿袭在森林生活时使用树皮独木舟的习惯.黑脚部落等居住草原较早的捕猎野牛的部族使用牛皮船,是一种椭圆形小船,在一根小木柱架上覆盖着牛皮,一般在渡河时使用.徒步旅行的平原人主要使用狗拉雪橇,能运75磅货物,因纽特人也以狗负重,特别在冬季,深雪中使用的狗拉雪橇,平底雪橇很重要.只用一只狗,很少能饲养更,因此在狩猎地之间的迁移时,妇女要背着许多东西,铜部因纽特人一对夫妇用两只狗拉雪橇.因纽特人也有独木舟和木架小划艇.木架覆盖皮子的独木舟用于浮冰边缘捕捉猎物或游过湖河水面的驯鹿,平底盖皮的木架小船捕猎大型动物时使用,也用于迁移时搬移帐篷,可乘10人和4吨货物.在魁北克北部逆流使用这种船有狗队帮助拖拽.
3楼 2012-01-22 18:14
知足者布拉吉恩
隋匡山河
南方的先进农业
加拿大古代土著民族的劳动与生存方式往往是与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的,北方森林部落的南方邻居要比他们先进得多,无论是易洛魁人或是休伦人都是农业定居居民,依赖粗放耕作的农田产品生活,居住在仅靠农田的村庄里.休伦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75%的食物,主要以玉米,豆类,南瓜和向日葵为食.使用刀耕火种法,不断更换耕地和村落地点.没有合适的工具,清理土地对休伦人非常棘手费力,男人们在离地面两到三英尺高处砍下枝条烧掉,挖走树根,然后由妇女整理树间的地面,每隔一步挖个圆坑,布下九到十粒玉米,一次播种足够两,三年的食物.玉米种子经过挑选分类,在水中浸泡后再下种.
他们的生活质量高于北方林地居民,也进行渔猎,是为改善生活.收完谷物后,一般在秋季,晚东时几百人离家远征猎鹿,利用白尾鹿在这些季节群居的习性用V型鹿篱笆捕猎,方法与北方森林的齐佩瓦洋人相同.晚东狩猎也同平原野牛猎人一样,要有妇女同行帮助屠宰猎物.大部分鹿肉立刻吃掉,将肥油和兽皮带回.休伦人在秋季也有捕鱼远征,到乔治亚湾为期一月,捕捉白鲑鱼.住在今天魁北克城附近的斯塔达考那人是北美最北边的农业居民,也到圣劳伦斯湾捕捞鲭鱼,海豹,鳗鲡和海豚.同休伦人和易洛魁人不同,他们离不开海,还远征到加斯佩半岛和贝尔岛海峡捕鱼,捕海豹以及进行其他采集食物的远征.
虽然打猎比耕种或捕鱼提供的食物要少,但也很重要,需要兽皮和毛皮做服装.易洛魁人和休伦人人口较稠密,缺乏猎物和毛皮,一个活跃的贸易在欧洲人到来之前很久已在进行着,甚至已建立起贸易路线和交易方式,交换货物,交换信息.两个民族生产的玉米都有相当多剩余,而北方的邻居很需要玉米,一般用毛皮来交换,北方森林猎获的皮毛质量比他们捕猎的要高.玉米,烟草,绳网是乔治亚湾南岸休伦地区外运的主要货物,输入毛皮,干鱼,肉和冬季服装.
与北方猎民小规模村落社最明显的不同,易洛魁村庄比较大,一般居住两千来人,居住条件比前者好得多,是村庄长屋.典型长屋足有90到100英尺长,25到30英尺宽,建在插入地中的柱架上,上面覆盖雪松树皮.在长屋一端或两端建有封闭门廊,用于储存食物和木柴,屋内建有高台与搁架,用来存放衣服和其他财物.房屋中央地面有间隔约20英尺的一排炕灶.大村庄的长屋还要用树桩做成栅栏来防卫.为了储存食物,易洛魁人发明了许多食品腌制和储藏的方法,晒干田里产品储存在门廊或吊在居室屋顶,鱼晒干或熏干储存在树皮容器里.
除了建造比北方猎民更大,更耐用的居所,易洛魁人也建造更坚实的独木舟用于贸易,战争和捕鱼,能装载5-6人及使用的行李,航行在乔治亚湾和大河波涛深水之上.休伦人比他们的北邻阿尔衮琴人拥有更多财富,但不鼓励个人贪财行为,每个氏族的财产属于集体所有,贸易得来的财富在整个社会成员中分配.
4楼 2012-01-22 18:14
知足者布拉吉恩
隋匡山河
太平洋海岸丰富多彩的生活
从各方面来看,农业土著民族的生产劳动方式比森林,草原及北极的游动民族更先进,更文明,似乎高出一个进化阶段;太平洋海岸的等级社会则更先进,进化更高.这里的文化多样化,多彩丰富,各个部落的吃,穿,住,行都比前两个部落群体要讲究些.
太平洋沿岸食物丰富,尽管海豹,海獭,鲸鱼在整个海岸都可捕捉到,也有大比目鱼,而食物主要依赖大马哈鱼.沿海及海岸河流下游有五种大马哈鱼,产量可观,能满足土著人的需要.红大马哈鱼要游到内陆在河流源头产卵,下网和鱼堰捕捉大马哈鱼是最有效的办法,在峡谷里也用长柄鱼叉,鱼钩和撒网.同别处一样,这里也是由妇女负责加工鱼,烟熏,干晒以雪松容器窖藏以备过冬食用.红大马哈鱼脂肪厚,做成熏鱼,小马哈鱼做成干鱼.一条大马哈鱼在贝拉库拉族妇女手里处处皆可食用,鱼子,鱼油都要收起来,甚至鱼刺也可烘烤食用.
西海岸离海岸稍远的内陆,土著人更多地依靠狩猎,山地高原的密林中养活了众多种类的小动物.斯基纳河上游的吉特克桑人(属钦西安语族)和巴比耐人(属阿萨帕斯琴语族)捕猎山羊,这种动物毛与角都较贵重.海岸山区是海里的边际活动区,钦西安语言族的人非常珍惜这一贵重资源,捕猎海狸和熊仅作祭祀食品,也去用海里的皮毛.除了与和动物,在落基山以西盛产浆果,如美洲越橘等,也是他们采集的重要食品来源.制作果饼不仅家用,还装在雪松盒里去卖,成为内陆居民到海岸交易的主要物品.由此可看出,太平洋海岸的民族已也与东部农业民族一样,不同流动民族的劳动生产仅为填饱肚子,很重视贸易,无论用于交易的品种,还是交易的量甚至比东部农业部落要大得多.不仅大马哈鱼,太平洋产的细齿鲑或蜡烛鱼的鱼油也用来交易,纳斯河是这种鱼的最著名渔场,油既可食用,也用来照明,输往内陆进行鱼油贸易.西海岸村民非常善于从事鱼类贸易,哈德逊湾公司商人后来曾把巴比耐人称为“由来已久的鱼贩子”.他们甚至能够制作精美的手工产品进行贸易.
西海岸的精细文化以手工编织业和精致雪松家具为代表.男女外套以鱼皮,兔皮或黄雪松树皮编织而成.北方的特林吉特人,钦西安人以野山羊毛制成毡袍,并装饰图案,成为贵重物品,只有等级高的人才可拥有.雨天穿雨布,头戴雪松树皮装饰的圆帽,冷天穿戴海獭和其他毛皮做成的手套和斗篷.海獭斗篷像北方森林土著人的海狸外套一样,而制作更考究,早期到来的欧洲人也很羡慕.日用家具中最考究的是带装饰的弯成木盒子,用作储藏或坐具.他们土著人已经拥有技术熟练的木工工匠,使用雪松木建造木结构房屋,比易洛魁和休伦人的长屋更胜一筹,不仅使用耐久,也更有文化品位.他们的房舍与易洛魁人长屋的相似之处,也是多家共居.台式房屋建于地面,旁边还建有多处棚屋作为厨房与鱼坊.台式房屋建在埋于地下的多根柱子上,离地面12英尺,宽约40英尺,中央建有3-5个炉灶取暖和熏鱼.整个长条建筑物两边用雪松木板分隔成7平方英尺的单元房间.在支撑大梁柱子上吊着烤鱼.屋顶用木板和树皮覆盖严实,但脊柱两边开有3英尺宽的洞孔用于透光,排烟.最早到太平洋的亚历山大·马更些也惊叹贝拉库拉人村子这种结构复杂的房屋.
特林吉特部落能够建造在土著加拿大最大,最好,而且加以华美装饰的独木舟.亚历山大·马更些看到的一直独木舟“漆成黑色,画上各种不同鱼形的白图案,船舷上缘前后都镶嵌着海獭牙齿.”实际已不能再称作独木舟,应当叫海船.这种海船长35到70英尺,装载70多人及其给养,沿海岸能航行几百英里.长而行动快捷的用于打仗,宽的用于贸易,他们比休伦人的航行于大湖上的独木舟更结实,能抗更大的风浪.与欧洲人接触前,他们还没有金属工具,能够做出这样规模的船只确实让人赞叹.特林吉特人把一个巨大的雪松伐倒,先用火烧出一个凹槽,然后用简单工具制成海船.[url]http://tieba.baidu.com/p/1384395679?bd_source_light=1563095[/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