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梅毅竟然真的上百家讲坛了


2010-12-14 15:42 dreambe
梅毅竟然真的上百家讲坛了

以前看过他写的书,半吊子书生气十足,而且时不时带着点痞子味。

最大的特点,还是很难看到他对谁会大力颂扬,就算真的夸某人几句,别的地方肯定还会用另一种方式来骂几声。

总之,他笔下的中国历史,没有好人。

后来,看到他本人的照片,还是卖相不错的,比石悦形象好得多了。但是发出他照片的网友也明确表态,对他的人品持怀疑态度。

前段时间,在这看到某个帖子说,梅毅要上百家讲坛。当时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后来很长时间没动静,以为只是空穴来风。结果昨天上verycd一查,乖乖不得了,还真的来了。一看主题:梅毅话英雄系列,当时差点笑趴下。梅毅心中有真正的英雄吗?如果话一话奸雄、枭雄还比较靠谱。

假设这个系列还有续集,那么作为系列第一部的杨家将必须要作为重头戏来讲好,否则后面的买卖就不好说了。“鲜为人知”这样的虚词只能用来唬唬老百姓,随便下载看了两集,第一印象就是梅毅的演讲水平超出我的预计。这绝对不是一个业余作家、写手,肯定是没少在公共场合发言的。看那从容不迫、有条不紊的劲头,的确是比石悦耐看得多,普通话也是相当标准,要说没练过鬼都不信。

讲座的内容嘛,估计对这里的高手来说,肯定和“鲜为人知”这个词距离十万八千里,就是我这个半吊子的历史爱好者都知道70%以上。通篇内容全都是叙述,分析基本没有,概括和归纳也都是小儿科水平,看来“翻译家”这个称号还是有一定道理。

梅毅的书里面经常骂人,骂的有理没理且不去说,起码还算是表达了他的一点想法。文明起来的梅毅,连他的这点想法都看不到了。

梅毅,还是不要赞英雄了吧,我宁愿继续看你那些痞子味的骂人话。


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杨业既然奋战到死,身边的士兵没有一个逃跑,他跟士兵交代的那些话是怎么传下来的呢?而且史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是否可以认为那都是撰书人想象出来的?

2010-12-14 15:51 tiger1970
不对吧。

梅毅推崇的人很多啊。不仅不是没有好人,而且是英雄和仁人君子辈出。
手头正好有他的《中国历史散文集》(一套七本的那种)。
我记得单单文天祥一个人就在宋、元两本书中各给了一章,当然是推崇备至。

他和现在的别人不太一样的就是他推崇的,都是传统上推崇的人物。

2010-12-14 16:14 关毛
人品归人品,讲的还算凑合就行

2010-12-14 16:25 ouyangnitian
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杨业既然奋战到死,身边的士兵没有一个逃跑,他跟士兵交代的那些话是怎么传下来的呢?而且史书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是否可以认为那都是撰书人想象出来的?

历史书上常常会有这样莫明奇妙的记载!没办法记历史的都是些文人,要让他们不想象一下那太难了!
史记的文学性就常被赞扬,其实这也是说他的历史真实性值得怀疑!

2010-12-14 17:06 yr12345
'最后提出一个问题:杨业既然奋战到死,身边的士兵没有一个逃跑,他跟士兵交代的那些话是怎么传下来的呢?"
不要钻牛角尖,要真说起来,这句话没说他身边的士兵都战死了。

2010-12-14 17:09 tiger1970
宋史杨业传: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业,太原降将,分当死。上不杀,宠以连帅,授之兵柄。非纵敌不击,盖伺其便,将立尺寸功以报国恩。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巳,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士卒殆尽,不是全尽,即使“尽”,也未必死,即使死,也未必立即死,总能留下话。
何况杨业最后的话,契丹人很可能在身边。传出来可能性很大----这也不是啥军事秘密。
至于在谷口,根据宋史记载,他没有说啥。

2010-12-14 17:15 恨地无环
回复 #5 yr12345 的帖子

后面的确有一句“无一生还者”。
不过杨业在被俘后还活了三天,所以倒不一定像鉏麑自杀前的心理描写那样,一定出于虚构。

2010-12-14 17:27 yr12345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2-14 17:15 发表
后面的确有一句“无一生还者”。
不过杨业在被俘后还活了三天,所以倒不一定像鉏麑自杀前的心理描写那样,一定出于虚构。 [/quote]
如果后面有这一句,那就是残念。不过还是有其他说法把话编圆了,但至少得交代一下这话怎么流传下来的,编也要编得有头有尾。

2010-12-15 09:22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2-14 17:15 发表
后面的确有一句“无一生还者”。
不过杨业在被俘后还活了三天,所以倒不一定像鉏麑自杀前的心理描写那样,一定出于虚构。 [/quote]

宋史我引用的见上面。
至少,宋史杨业传中无此句。
即使确实是无一生还,也未必当时就死。杨业就活了三天。既然未必当时就死,总可以审问,总可能把当时情况留下来。

要否定历史记载,就要封住所有的可能。否则,“为天下笑”。

2010-12-15 09:37 恨地无环
回复 #9 tiger1970 的帖子

虎爷,那段在杨业传之末。

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朔州之败,麾下尚百余人,业谓曰:“汝等各有父母妻子,与我俱死,无益也,可走还,报天子。”众皆感泣不肯去。淄州刺史王贵杀数十人,矢尽遂死,余亦死,无一生还者。闻者皆流涕。

2010-12-15 10:10 首席屠宰官
梅毅干啥的

2010-12-15 10:1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首席屠宰官[/i] 于 2010-12-15 10:10 发表
梅毅干啥的 [/quote]

网络历史专家。

2010-12-15 10:35 奔波儿灞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12-15 10:13 发表


网络历史专家。 [/quote]
哦,原来是研究互联网的啊~:P

2010-12-15 10:40 三种不同的红色
梅毅的水平还行,人品太差。

2010-12-15 10:44 绝世天骄
梅毅能把一部中国通史写一遍,很厉害。至少我很佩服。

2010-12-15 10:5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2-15 09:37 发表
虎爷,那段在杨业传之末。

业不知书,忠烈武勇,有智谋。练习攻战,与士卒同甘苦。代北苦寒,人多服毡罽,业但挟纩露坐治军事,傍不设火,侍者殆僵仆,而业怡然无寒色。为政简易,御下有恩,故士卒乐为之用。 ... [/quote]

晕......看来我那电子版有问题......
不过这样也无法确证契丹兵遇到的都是死的透透的人啊......无一生还,就是没有一个活着回来的,这里面包括:
1、没有活着的(全部当场战死);2、没有回来的(被扣留在契丹,或者不愿意回宋);3、没有最终活下来的(重伤不治死亡)。
对吧?

2010-12-15 10:5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12-15 10:40 发表
梅毅的水平还行,人品太差。 [/quote]

取其言,不取其人,可乎?

2010-12-15 11:00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0-12-15 10:57 发表


取其言,不取其人,可乎? [/quote]

沈括那么龌龊一人,今天不也享尽盛名。

2010-12-15 11:01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0-12-15 10:57 发表


取其言,不取其人,可乎? [/quote]
可是可,但他的水平也不行

翻译机就算了,还要标榜新概念史学,还动笔写小说,那叫一个烂字。。

同类型的《五胡录》比他的魏晋南北朝系列要好

2010-12-15 11:50 首席屠宰官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10-12-15 11:01 发表

可是可,但他的水平也不行

翻译机就算了,还要标榜新概念史学,还动笔写小说,那叫一个烂字。。

同类型的《五胡录》比他的魏晋南北朝系列要好 [/quote]
5胡录作者哪里去了,怎么不趁机捞钱

2010-12-15 11:55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10-12-15 11:01 发表

可是可,但他的水平也不行

翻译机就算了,还要标榜新概念史学,还动笔写小说,那叫一个烂字。。

同类型的《五胡录》比他的魏晋南北朝系列要好 [/quote]

嗯,他的小说是不怎样。
不过此人有一个好处----就是对历史人物的大节上的评价,基本还是很“凛然”的。

2010-12-15 11:56 恨地无环
回复 #16 tiger1970 的帖子

虎爷请看“余亦死”。2就收了吧。

其他没啥好争的,我前面就说了,杨业被俘后绝食三天而死,足够讲述其事了。

2010-12-15 11:5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首席屠宰官[/i] 于 2010-12-15 11:50 发表

5胡录作者哪里去了,怎么不趁机捞钱 [/quote]

作者是火焰塔吧?听说在读书......读博士......

2010-12-15 11:58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2-15 11:56 发表
虎爷请看“余亦死”。2就收了吧。

其他没啥好争的,我前面就说了,杨业被俘后绝食三天而死,足够讲述其事了。 [/quote]


嗯,收就收吧。不过用“穷举法”而已。

2010-12-15 11:59 宇文骁
:hz1024:百家讲坛没什么人有很高的水平··都是翻译的水平··主要是给大众普及··口才好,错误少就够了,就别要求太多了

2010-12-15 12:01 绝世天骄
哈哈,俺也在尝试历史写作.............

2010-12-15 12:15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宇文骁[/i] 于 2010-12-15 11:59 发表
:hz1024:百家讲坛没什么人有很高的水平··都是翻译的水平··主要是给大众普及··口才好,错误少就够了,就别要求太多了 [/quote]
也不一定

王立群也翻译,但人家扎实;
鲍鹏山虽然演绎程度太多,但起码够趣味;
郦波虽然出错也不少,但感情真挚。

反之,阎崇年标榜扎实,无非是拿架子,贩私货;
纪连海所谓新解,就是单口相声;
袁腾飞标新立异其实是浅薄。

2010-12-15 13:05 feiyue1206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10-12-15 12:15 发表

也不一定

王立群也翻译,但人家扎实;
鲍鹏山虽然演绎程度太多,但起码够趣味;
郦波虽然出错也不少,但感情真挚。

反之,阎崇年标榜扎实,无非是拿架子,贩私货;
纪连海所谓新解,就是单口相声;
... [/quote]
鲍鹏山也上过百家讲坛?偶竟然不知道。。。
读过他的书,感觉挺不错的:hz1018:

2010-12-15 13:57 三种不同的红色
阎崇年好歹是专业路数。

纪连海和袁鹏飞算什么?

2010-12-15 14:3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12-15 13:57 发表
阎崇年好歹是专业路数。

纪连海和袁鹏飞算什么? [/quote]

喜欢纪连海说书那套路数。先学纪连海,后学单田芳,可以得说书之妙处。
至于袁鹏飞,他的书拿来当历史改错教材正合适。

2010-12-15 14:38 绝世天骄
袁腾飞是有良心的布道者。此一点,整个中国历史学界谁能比?高华杨天石杨奎松这些人的影响只在知识界而已。袁老师的意义早就超出一个讲史者的资格。

2010-12-15 14:42 tiger1970
教书就是教书。

至少在教书过程中,要注意史实陈述的正确性。别张冠李戴,别满嘴跑火车。

老师一旦教错误的史实,会害孩子。

2010-12-15 14:51 x-dvd
回复 #32 tiger1970 的帖子

那允许教师加入主观看法么?或者换种说法,叫“贩私货”?

2010-12-15 14:52 悼红狐
袁不值得一提,三红那篇文章里,史德史实史才,他一样没占到。就是一喷子,骂TG都骂不好。

2010-12-15 15:0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0-12-15 14:51 发表
那允许教师加入主观看法么?或者换种说法,叫“贩私货”? [/quote]

我本人不赞成教师加入任何教学大纲以外的看法。
如果从事的是义务教育,你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讲课。
如果从事的不是义务教育,你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讲课。
任何背离以上原则的行为,在我看来,都是渎职。

2010-12-15 15:03 首席屠宰官
[quote]原帖由 [i]绝世天骄[/i] 于 2010-12-15 14:38 发表
袁腾飞是有良心的布道者。此一点,整个中国历史学界谁能比?高华杨天石杨奎松这些人的影响只在知识界而已。袁老师的意义早就超出一个讲史者的资格。 [/quote]
不是说他满嘴跑火车么

不能因为他骂了老毛就把他捧上天

2010-12-15 15:13 x-dvd
回复 #35 tiger1970 的帖子

如果这样,目前中小学、高中里的大多数老师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
可话说回来,他们和复读机有区别么?
老师都只会一板一眼了,学生还会有什么变通的本事?至于什么创造力、想象力……
PS:大学老师总可以了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x-dvd 于 2010-12-15 15:16 编辑 [/i]][/color]

2010-12-15 15:2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0-12-15 15:13 发表
如果这样,目前中小学、高中里的大多数老师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
可话说回来,他们和复读机有区别么?
老师都只会一板一眼了,学生还会有什么变通的本事?至于什么创造力、想象力……
PS:大学老师总可以了吧? [/quote]

有区别。复读机尚无法达到他们的智能。
复读机不会解答学生随机提出的问题,不会制作和操纵课堂节奏,不会照顾到学生的情绪和注意力,不会对课本上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也不会对学生学习进行具体的指导,更不会批改学生作业,为学生考试,组织班级的活动和保持纪律。
学生的变通,要看学生自己。靠老师教,永远教不会。

变通如果是能让老师教出来的,那还要自己做啥----模仿你的话----变通如果需要老师教,那学生和录音机录像机有区别吗?

2010-12-15 15:30 x-dvd
回复 #38 tiger1970 的帖子

比如说,学生提的问题超出了教学范围,那老师应该如何回答呢?应该用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回答么——如果他自己都不同意大纲上的内容,还是应该用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回答么?
变通当然不是教的,但会被影响。

2010-12-15 15:37 首席屠宰官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0-12-15 15:01 发表


我本人不赞成教师加入任何教学大纲以外的看法。
如果从事的是义务教育,你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讲课。
如果从事的不是义务教育,你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讲课。 ... [/quote]
现在教师上课必须按教学大纲来,不按大纲来就该受处分

因为现在教师是政府雇佣的,自然要按雇主的来

要解决教育问题,还是要民营化

教师为学生和学生家长服务,当然要教给人家正确的观点,或者把各种观点都介绍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思考去接受一种观点

2010-12-15 15:39 congwanshui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0-12-15 15:01 发表


我本人不赞成教师加入任何教学大纲以外的看法。
如果从事的是义务教育,你必须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讲课。
如果从事的不是义务教育,你必须严格按照学校方面的相关规定和教学要求讲课。 ... [/quote]

严重不赞同老虎兄的说法。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如果按老虎兄的做法, 根本不会有54运行, 思想启蒙, 真正变成了某政权的统治工具了!

2010-12-15 15:41 悼红狐
公立学校,有大纲在那里,老师乱讲要大纲干嘛

2010-12-15 15:42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0-12-15 15:13 发表
如果这样,目前中小学、高中里的大多数老师都已经达到了这个标准。
可话说回来,他们和复读机有区别么?
老师都只会一板一眼了,学生还会有什么变通的本事?至于什么创造力、想象力……
PS:大学老师总可以了吧? [/quote]
大学教师也是学校聘用的人员,必须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学安排。

2010-12-15 15:4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0-12-15 15:30 发表
比如说,学生提的问题超出了教学范围,那老师应该如何回答呢?应该用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回答么——如果他自己都不同意大纲上的内容,还是应该用教学大纲上的内容回答么?
变通当然不是教的,但会被影响。 [/quote]

超出教学范围的问题,正确的回答当然是----首先,你的问题超出教学范围;其次,按照课本上的说法,应该如此如此。
教师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在自己履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职业要求来做。否则,就是渎职。


以上是我本人的意见。

2010-12-15 15:5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10-12-15 15:39 发表


严重不赞同老虎兄的说法。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如果按老虎兄的做法, 根本不会有54运行, 思想启蒙, 真正变成了某政权的统治工具了! [/quote]

你说的是“师”,不是“教师”。
教师是一种职业,是学校聘用,并按照学校要求进行教育活动,并从聘用方获得报酬的人员。因此,教师作为从业人员,必须服从聘用方的管理,严格按照聘用方的要求来进行教育活动。
教师的工作目的,和其他社会从业人员并无不同----仅仅是为获得报酬和在职业中获得精神满足。

但是“师”,就不是这样。师,是接受学生请求,对学生就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的人员。师,可以不受报酬,也可以受报酬。如果受报酬,他和学生的关系成为雇用关系,他必须按照学生的要求给予指导。如果不受报酬,他和学生的关系是义务关系,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指导学生,如果学生不能接受,学生可以选择离开。

2010-12-15 15:51 x-dvd
回复 #44 tiger1970 的帖子

[color=Red]首先,你的问题超出教学范围;其次,按照课本上的说法,应该如此如此。[/color]
这个……
太不幸了,看来只有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是合格的:hz1014:
再问一句,即使教师自己都不同意大纲,还是要违心地表示同意么?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x-dvd 于 2010-12-15 15:53 编辑 [/i]][/color]

2010-12-15 16:04 dreambe
回复 #2 tiger1970 的帖子

我看的梅毅的书都是用手机下载的电子书,很明显不是全本,最大的目的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所以也没有太苛求。
他笔下关于文天祥的内容我一点都没看到,反倒是石悦对文天祥的高度评价我印象深刻。话说回来,石悦是很不喜欢骂人的,尤其是明朝那些混账皇帝他都不舍得骂,反而说尽好话来帮着开脱。
像宋太祖赵匡胤,梅毅一会骂他是肿眼泡的黑胖子,一会又说他真是仁德之君,前后的语气截然不同,呵呵。

不知道咱们这的高手,像三红、恨地……都有上百家讲坛的能力,不知道能不能有机会啊?我是非常期待能看到三红上去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10-12-15 16:13 编辑 [/i]][/color]

2010-12-15 16:0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x-dvd[/i] 于 2010-12-15 15:51 发表
首先,你的问题超出教学范围;其次,按照课本上的说法,应该如此如此。
这个……
太不幸了,看来只有我小学和初中的老师是合格的:hz1014:
再问一句,即使教师自己都不同意大纲,还是要违心地表示同意么? [/quote]

明确回答你:
我认为即使教师自己不同意大纲,只要是从事职业活动,就必须按照大纲教学。
如果你就是无法忍受,请选择辞职。
辞职,不丢人。
这是职业道德。

2010-12-15 16:1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dreambe[/i] 于 2010-12-15 16:04 发表
我看的梅毅的书都是用手机下载的电子书,很明显不是全本,最大的目的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所以也没有太苛求。
他笔下关于文天祥的内容我一点都没看到,反倒是石悦对文天祥的高度评价我印象深刻。话说回来,石悦 ... [/quote]

我可是先后把他那个系列先后买齐啦。两晋南北朝、唐、宋、元、明、南明、民国初各一本。另外还有太平天国一本。
给孩子看,先看上下五千年,然后看明朝那些事儿,然后看这个。就算孩子对历史不感兴趣,总不至于看成坏孩子。

2010-12-15 16:30 伤云
插句话,别高估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另外,思考是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2010-12-15 16:39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10-12-15 16:30 发表
插句话,别高估孩子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另外,思考是个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 [/quote]

是。所以家长最好不要过多干预。但是让孩子起手就看史记、通鉴也是不现实的,看历史课本更不现实。
也许最好的办法是大量阅读同类书籍。但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这还不如上面两种选择更现实一些。

2010-12-15 17:32 feiyue1206
骂骂老猫,就是有良心的布道者了。。

也就是一个优秀的高中老师罢了,历史水平也就停留在讲讲故事、吸引眼球的阶段。喜欢他的,一部分是对历史知之甚少,感到有趣,一部分应该是觉得他骂了某人

2010-12-15 17:39 toushion
俺看成梅西了。
楼主是不是对梅毅有些苛求了,就连人家普通话好都不行啊。我读了几本梅毅的书,觉得还是不错的,对善恶忠奸区分的很公平,公正,另外我也很喜欢他书里对那些偶然性事件影响历史的描写,常常让我慨叹果然是上帝在掷骰子。百家讲坛上开讲英雄我也看了几集,说是鲜为人知,看放到什么地方了,放到本坛当然不行,放到民间,至少潘美的故事鲜为人知我觉得还是成立的。
不知道梅毅个人人品如何不好了,有没有人给科普一下?

另外墙裂要求三红,虎公等人上讲坛开讲。

2010-12-15 17:4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toushion[/i] 于 2010-12-15 17:39 发表
俺看成梅西了。
楼主是不是对梅毅有些苛求了,就连人家普通话好都不行啊。我读了几本梅毅的书,觉得还是不错的,对善恶忠奸区分的很公平,公正,另外我也很喜欢他书里对那些偶然性事件影响历史的描写,常常让我 ... [/quote]
你可以了解一下煮酒刷尸门的来龙去脉

2010-12-15 18:04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首席屠宰官[/i] 于 2010-12-15 15:03 发表

不是说他满嘴跑火车么

不能因为他骂了老毛就把他捧上天 [/quote]

袁老师普及的常识很多,从美国民主制度的优越,到意大利的文物保护。

而且网上盛传的视频大多不是在正规课堂上,而是在菁华学校(民营培训机构)。

2010-12-15 18:15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toushion[/i] 于 2010-12-15 17:39 发表
俺看成梅西了。
楼主是不是对梅毅有些苛求了,就连人家普通话好都不行啊。我读了几本梅毅的书,觉得还是不错的,对善恶忠奸区分的很公平,公正,另外我也很喜欢他书里对那些偶然性事件影响历史的描写,常常让我 ... [/quote]

强烈要求三红上历史讲坛。我只能讲武术,而且还不能打----教练类型。

2010-12-15 18:18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10-12-15 18:15 发表


强烈要求三红上历史讲坛。我只能讲武术,而且还不能打----教练类型。 [/quote]

三红童鞋述而不作是不行的。学黄侃?

2010-12-17 09:03 爱华
梅毅的文章看过,如白水般的无味,起码这是我的观点。

2010-12-17 10:06 dreambe
弱弱的问一下,三红有没有出书?

以三红的实力,出几本比梅毅、石悦更好的书应该不是难事啊。

出了书就能出名,然后就可以混个作家协会一级作家的头衔,光明正大上百家讲坛了。

2010-12-18 04:09 关毛
:hz1013:

百家讲坛,也就易中天的有些料,其他如王立群等人也就是文言文翻译器罢了。阎崇年私货虽多,但也不失为一家之言。

至于袁腾飞这类货色,纯属意外……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