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9 16:23
尹一朋
六回本『三侠剑』究竟是不是完整版评书?
:rolleyes::) [size=3]传统侠义短打说书[/size][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三侠剑》与在清代成书的古典说部《施公案》(后来有评书《五女七贞》等)、《彭公案》的人物和故事有联系,是我比较喜欢欣赏的一部传统说书作品。此书在民间曾有很大影响,很多说唱艺人相继学习和发展《三侠剑》的故事,据说还有的吸取《蜀山剑侠传》、《青城十九侠》等民国旧武侠小说的营养给《三侠剑》作续部。我以前见过绣像本《三侠剑》及其续书,比较完整地表现了胜英胜子川及其弟子黄三太、杨香武等江湖英豪的故事,从电台听单老讲过这些书,其中的一些绿林好汉就像《白眉大侠》、《童林传》里的一些英雄那样为书迷所熟知。刘阔漳口述本《[/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4pt]三侠剑[/size][/font][b][i]·[/i][/b][font=宋体][size=12pt]棍扫萧金台》我也见过,春风文艺出版社将其与固桐晟的[/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4pt]清宫秘史[/size][/font][b][i]·[/i][/b][font=宋体][size=12pt]泥打西太后》[/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合在一本书里,作为[/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传统评书研究资料[/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发行。[/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 [/color][/font][/size]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size][/font][/color]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 吉林文史出版社整理出版的《三侠剑》总共[/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12[/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册,据说其完整程度相当于好几十年前曾与读者见面的[/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500[/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多万字的《三侠剑》[/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37[/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卷。而我珍藏的《三侠剑》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从第一回“[/size][/font][font=仿宋_GB2312][size=12pt]立松棚英雄大聚会 设镖局统辖十三省[/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到最后一回“[/size][/font][font=楷体_GB2312][size=12pt]僧道较艺梅花桩 英雄暗探白莲寺[/size][/font][font=宋体][size=12pt]”,共分[/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回。北京燕山出版社那个“中国古典侠义小说精品”系列丛书也有《三侠剑》[/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回本的,分为上、下册出版。(《雍正剑侠图》还有《三侠剑》及其姊妹篇《明清八义》创作年代已不是古代或近代,而是在现代,但仍属于传统说书)[/size][/font][size=12pt][/size][/color]
[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color=#000000][/color][/font][/size]
[color=#000000][font=宋体][size=12pt] 从字数来看,[/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37[/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卷的《三侠剑》是[/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回的《三侠剑》的四五倍之多,那么一共[/size][/font][size=12pt][font=Times New Roman]6[/font][/size][font=宋体][size=12pt]回的版本究竟是不是完整的?如果不完整,是因为细节的表现有所压缩,还是故事情节就不是完整的?对此问题我的确感到蹊跷。请朋友们帮我找找答案。相关话题也可以讨论讨论,谢谢[/size][/font][font=宋体][size=3]。[/size][/font][/color]
[size=3][color=#000000][/color][/size]
[size=3][color=#000000][font=宋体] [/font][/color][qq]390270699[/qq][img=21,20]http://www.xycq.net/forum/images/common/bb_qq.gif[/img]
[/size][font=Verdana][size=9pt][/size][/font]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尹一朋 于 2010-12-9 16:24 编辑 [/i]][/color]
2010-12-9 19:13
伤云
评书话本一类,个人以为其实无所谓完整不完整。评书原本就是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整理、增补,将一些简单的故事敷衍成长篇,最后形成具有较为固定情节的作品。这个过程自评书开辟始,直至今天仍未停止。单老大量的改编、完善其实也是这个过程的一部分。如果为某个话本下一个“完整”与否的定义的话,这本身就等于为这部书打下了一个终止符,是不利于评书艺术继续发展的。
对于《三侠剑》这套书,在最初当然是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本子,之后随着不同的表演者不断完善、增补而形成不同的版本。相较来说,在不能确定年代的前提下,个人倒是倾向于较短的本子更接近祖本。毕竟评书是一种连续性的表演艺术,根据个人风格增补丰富是可以理解的,但故意把旧有的长篇删减整改成较短的本子,除非是从文艺角度出发为了成书而整理,否则个人觉得是不太可能的。
2010-12-10 01:15
尹一朋
[quote]原帖由 [i]伤云[/i] 于 2010-12-9 07:13 PM 发表
评书话本一类,个人以为其实无所谓完整不完整。评书原本就是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整理、增补,将一些简单的故事敷衍成长篇,最后形成具有较为固定情节的作品。这个过程自评书开辟始,直至今天仍未停止。单老大量的 ... [/quote]
[size=4][b]‘[/b][font=楷体_GB2312]在不能确定年代的前提下,个人倒是倾向于较短的本子更接近祖本[/font][b] ’——[/b]那么,据说是《三侠剑》评书成书的启发作品、戏曲《莲花湖》可能更接近于祖本,而这个祖本会不会就是清代那部南方说唱《三侠剑》呢[/size]?
2010-12-10 12:41
伤云
评书和小说有着一个鲜明的区别,即小说有不同年代的刻板,而评书更多的是口口相传。因此考证评书的版本其实非常的困难,除去在本子里寻找有迹可循的蛛丝马迹(比如语言习惯,故事背景,影射内容等)外,老艺人的讲述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较短的本子往往更接近祖本”这个也仅仅是一个个人的倾向性而已。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伤云 于 2010-12-10 12:43 编辑 [/i]][/color]
2010-12-21 13:52
风三
我只看到过单田芳整理的评书,总共是三侠剑(上下),续三侠剑(上中下)和后续三侠剑(上中下)
其中三侠剑到艾莲池掌击壁和僧,蒋伯芳回山二次学艺。
续三侠剑从吞江巴下陈斗虎立杭州擂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忘了。
后续三侠剑一直到九龙山十海岛,后面出现了云南滇池的祖孙俩。大概二十年前上小学的时候看的,忘得差不多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