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我是宋帝我也给岁币


2011-2-19 12:00 58642modemeng
回复 #47 马岱 的帖子

宋朝统治者的眼中,军队始终是用来安内的

拿钱平事,就是攘外的

而且北宋后期开始宋朝的军费开支就大部分进了宰丞的私府中了:hz1024:

当然这只是他的看法而已

2023-11-30 13:09 土卫七2
和平乃是上策。究其原因,中原政权对农耕的依赖以及生产力与社会组织能力的低下导致了它始终无法对广袤的草原实施占领甚至是有效的管辖。在这种情况下,主动出击对其实施大规模的军事打击意义并不是很大,草原民族是打不完的。按下了匈奴起来了鲜卑,鲜卑内迁融入又冒出了突厥。一直到蒙古,女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其实是得不偿失的。另一方面,由于草原游牧经济的脆弱性,手工业的低下,也导致了草原民族始终对中原内地有着贸易和互市的需要。如果中原政权越是对抗,反而越会促使松散的草原联盟联合起来而形成强力的国家组织。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北方草原上强大的敌人,一定程度上是中原培养起来的。
所以最合适的办法还是和平,正常互市交易,和亲等等。
宋辽和谈的大方向是没问题的,当然具体怎么交易这个可以谈,也许你认为吃亏了,姿态太低了,这个都可以理解,但是和谈肯定没问题的

2023-11-30 14:43 迷蝶
如果楼主的数据没问题,那主楼的逻辑确实是可以成立的。
至于民族精神,一方面岁币跟精神还算不上什么直接的联系,历代和亲把自家女人往外面送岂不是更屈辱?另外,精神着玩意还得靠内部的管理,老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内部政治腐烂跟这岁币有毛线关系。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够屈辱吧,但人家还以此为机加强了内部建设。所以,这岁币跟精神还真没啥关系。
可以说是一个好的视角。

2023-12-2 09:48 斑鸠凉
回复 #63 迷蝶 的帖子

岁币算是把剪刀差赚来的钱返还。被批评倒也不奇怪,最好还是进口退税

2025-4-25 08:40 威灵
我有一计可解此祸

宋朝不是从石头缝里出来的,是唐末的五代十国大乱里出生的,所以天然的总结了之前藩镇割据黄袍加身的问题,所以重文抑武,“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其实就是把那堆乱七八糟的藩镇割据势力转化为没有武装的地主,到辽金西夏起事,已经当惯了地主的原藩镇们自然就只想饮金杯不想掏白刃,所以对于给岁币对于统治者代言人皇帝来说,属于一种相对最优解。类似岳元帅,辛弃疾这种元帅,对皇帝的威胁大于金辽,虽然牵羊礼很侮辱人,但也没见宋太祖多善待人家孤儿寡母。
但另外一种可能就是皇帝本身成为最大的军阀,事儿也就牵扯到高粱河车神了,如果是惯使太祖长拳的宋太祖一路武德充沛下去,那么那个体系还是可以的,高粱河车神驴车漂移以后,最大的军阀军不起来了,所以权利就关进笼子里了。
所以弱宋的问题是得国不正加烛光斧影的再次 debuff,尬在这里了。
不过也不是没得救,比如你要是北宋皇帝你把佘太君娶了,正所谓两难自解。
再说会这个体系,没有一个体系是永远有效的,实事求是嘛,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啥,次要矛盾是啥,到南宋偏安的时候,生存问题已经是第一位的了,还暖风吹得游人醉,就是金杯喝多了

2025-4-27 11:31 哆子颜
回复 #65 威灵 的帖子

宋太祖对柴家还是不错的,给了丹书铁券

2025-4-29 23:49 威灵
是那种砍头预定的铁券么?
[quote]原帖由 [i]哆子颜[/i] 于 2025-4-27 11:31 发表
宋太祖对柴家还是不错的,给了丹书铁券 [/quote]

2025-4-29 23:52 威灵
作为亡国奴,前朝皇帝再差也是皇帝,没实力也可以成为野心家的人形玉玺,所以孤儿寡母最佳的结局也是被圈养起来,甚至生孩子都要让人看着
[quote]原帖由 [i]哆子颜[/i] 于 2025-4-27 11:31 发表
宋太祖对柴家还是不错的,给了丹书铁券 [/quote]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我是宋帝我也给岁币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