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明朝末年有多少人口?


2010-11-6 10:25 中华不败吴俊善
明朝末年有多少人口?

明朝有多少人口?


明朝的伍亿人口数量从土地和亩产上都能算出来。10亿零590万亩土地,平均亩产174公斤,而人口只有5631万人,每一个人的口粮平均为6520斤,一个人能吃完吗?既然这么多粮食,大明的人口为啥不增长,经过二百多年的繁衍,反而从明初的6000多万人降成了5631万人?满清搞了无数次的大屠杀,人口却从5631万人,到康熙年间增长到了8000多万人,这是什么道理?很明显,满清把历史资料篡改了,把5631万丁户,篡改成了5631万人,经过这样一篡改,人口降了近十倍。我们知道,“丁”是纳税人,是20——60岁的男人,不足二十岁的人,高于二十岁的人,凡是女人都不能算“丁”,其中还要包括残疾人。一个丁最少是夫妻二人,上有父母,下有两个孩子,共六口人,人口永远不增不减,这是最小的家庭结构了。可是事实上,明朝的人口是增加的,人口从6000多万人,增加到近7000万丁。一丁按六口人算,就是4.2亿人,按七口算,就是五亿人。

明代人口二百多年不增反降,满清搞大屠杀多年,人口从不足一亿,到乾隆末年,一百来年,增加到3亿多,这不是咄咄怪事吗?过去还有人造谣说,明朝人口不增加,是因为粮食不够吃,老百姓总是饿肚子,在死亡线上挣扎,所以人口不增长,后来满清引进每周的红薯,救了中国的汉人,因为红薯产量高,让汉人填报了肚子,所以汉人在满人时,人口就大量的增加。这个观点一段时间很流行,很多汉人都相信这个观点,为此我还和很多汉人辩论过。按万历年间65631万人算,一个人平均6520斤粮食还会饿肚子?就是增加十倍的人,一个人652斤,会饿肚子吗?大人小孩,男的女人,老的少的,一个人一年652斤粮食,显然是吃不完的。既然人们不缺粮食吃,为啥人口不增长,到了满清才大增长起来了?


因为满认的人数少,为了便于控制,故意搞大屠杀,将五亿中国人杀得只剩下不足一亿人。以后满清政府对这个数字进行了多方面的篡改,以掩盖他们的罪行。老百姓觉悟不高,不支持明朝政府,认为谁当皇帝都是一样的。满人来了,他们当皇帝是一样的吗?

2010-11-6 13:50 恨地无环
:titter:LZ扯大谎不上税,就以为大明的屁民打庄稼不用上税了?

连男子十六成丁都搞不清的,却也胆大如冬瓜,抛出个明代五亿人口来。

引中国人口史卷六一张表,劝一声,扯谎也要看书打草稿的。

2010-11-6 13:56 XM8
按此论证方式,明代之前的宋\唐\汉都应该有过4-5亿人口,因为耕地面积和亩产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变化.

2010-11-6 14:35 中华不败吴俊善
11、丁字在古时有成年男子的意思,那有无具体的年龄标准呢.传说古时四十为丁,到隋朝时定为二十一岁,唐天宝年间则为二十三岁,宋朝男子二十岁为丁,六十岁为老.成丁后要服徭役、纳人头税。

楼主注:男子十六岁可以结婚,但不等于成丁。成丁是指年满20岁以上有独立行为能力的男性。

葛剑雄等人用的是满清篡改过的资料,它们瞎眉鼠眼的不加怀疑,就一古脑的用上了,这样的学者是些白痴,自己被骗,又去骗别人,误导舆论和观众,罪莫大焉!

2010-11-6 14:41 三种不同的红色
其实,对于楼主这样的妄人,没有必要说什么的。

衲子吃饱了撑得。

2010-11-6 14:42 林冲
回复 #1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楼主,你就是个无间道!是汉文化复兴的败类。

2010-11-6 14:55 中华不败吴俊善
2楼代国公(看来是个满人,还想当国公爷?)这是原始数据,你看看与葛剑雄等人考证的数字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以哪个为标准?

表1 清朝耕地数据


  人口( 百万)  耕地( 万顷) 人均耕地( 亩)  时间 资料出处
                                                                           

2  76.55    485.22      6.34     1661  《清圣祖实录》
                                                 卷5
3  81.37    560.19      6.88     1685   康熙《会典》
4  81.65    551.95      6.76     1706  《清圣祖实录》
                                               卷227
5 103.05    784.37      7.16     1722  《清世宗实录》
                                                 卷2
6 109.42    820.35      7.50     1734  《清世宗实录》
                                               卷150
7 183.68    677.58      3.69     1753           乾隆
                                        《大清会典》
8 286.33    700.94      2.45     1784          乾隆
                                     《大清一统志》
9 333.70    727.08      2.18     1812          嘉庆
                                         《大清会典》
10 372.46       696.92      1.87     1822   《户部则例》
11 434.39       697.00      1.60     1851   《户部则例》
12 426.45       852.37      2.00     1887         光绪
                                          《大清会典》
13 443.00       847.78      1.91     1900  《中国自然资源
                                                   手册》
14 419.64       1455.24     3.47     1910    《中国自然资
                                                 源手册》

2010-11-6 14:57 中华不败吴俊善
回复 #6 林冲 的帖子

为什么?

2010-11-6 15:04 林冲
回复 #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quote]原帖由 [i]中华不败吴俊善[/i] 于 2010-11-6 14:55 发表
2楼代国公(看来是个满人,还想当国公爷?)这是原始数据,你看看与葛剑雄等人考证的数字一样不一样?如果不一样,以哪个为标准?

  人口( 百万)  耕地( 万顷) 人均耕地( 亩)  时间 ... [/quote]

因为你连“国公”是什么都不懂。也有资格打汉文化的大旗?
更可笑的是,国公这种爵位,见于隋,唐,宋,明,却不见于满清。

2010-11-6 15:04 中华不败吴俊善
【3  81.37    560.19      6.88     1685   康熙《会典》 】康熙24年——1685年人口为8137万人。

葛剑雄的考证:康熙18年,1679年,人口为16000万人,这多出的8000多万人是从哪里来的?学者也不能信口胡说吧?

2010-11-6 15:08 中华不败吴俊善
这里满人太多,为满人把关的人也太多。

一说满人大屠杀,都急眼了。

这是历时事实嘛!

2010-11-6 15:09 林冲
回复 #11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复兴汉文化,讲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是个细水长流的活。不能扯张大旗忽悠。结果硬把中立者推向了对立面。

2010-11-6 15:09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10-11-6 15:04 发表


因为你连“国公”是什么都不懂。也有资格打汉文化的大旗?
更可笑的是,国公这种爵位,见于隋,唐,宋,明,却不见于满清。 [/quote]


我懂那个不是扯淡吗?

2010-11-6 15:11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10-11-6 15:09 发表
复兴汉文化,讲求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是个细水长流的活。不能扯张大旗忽悠。结果硬把中立者推向了对立面。 [/quote]


历史事一面镜子,历史事实不澄清能行吗?怎么以史为鉴?

2010-11-6 15:13 林冲
回复 #14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唉。我再多说一句。
以后宣传的时候,说两亿被杀成一亿,杀成五千万都行。
别“五亿”行吗?

2010-11-6 15:19 悼红狐
明末人口最宽松的估计也只不过接近2亿,lz居然搞出5亿。。。。。。。:hz1031:

2010-11-6 15:24 林冲
回复 #16 悼红狐 的帖子

所以满清的大忽悠,碰上楼主这样的小忽悠,高兴了。
“你看我没说错吧。多出那三亿,果然就是张献忠杀的。”
:titter:

2010-11-6 15:24 中华不败吴俊善
表2 一些朝代的人口耕地及亩产

朝代  年份  人口      耕地  人均耕地  粮食播面  资料来源
   ( 公元) ( 百万) ( 百万亩) ( 亩)    亩产( kg)  
西汉  2     59.59   557      9.35      132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东汉  105   53.26   511      9.59      132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唐朝  755   52.91   666      12.6      167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393  60.55   776       12.8     174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602  56.31   1059     18.8      —       《神宗实录》
                                                 卷379
清朝  1753  183.68  678      3.69      184         乾隆
                                                 《大清会典》
清朝  1784  286.33  701      2.45       —     乾《大清一统志》
清朝  1812  333.70  727      2.18       —     嘉庆《大清会典》
清朝  1822  372.46  697      1.87       —      《户部则例》
清朝  1851  434.39  697      1.60       119     《户部则例》

—————————————————————

满清最少人均耕地面积是1.87亩,明朝5亿人,人均耕地两亩多,为什么养活不了?一亩地产量为174公斤,就是350公斤,700斤粮食还不够吃?

满清的苛捐杂税极重,明朝相当于没有收税。国家税收200多万两,一个人收了多少钱?比满清14500万两能同日而语吗?

既然不缺吃不缺穿,明朝人在6000多万人的基础上,为什么276年不增长?

满清苛捐杂税,连杀带虐,一百多年为什么就能增长到3亿多?

2010-11-6 15:26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10-11-6 15:19 发表
明末人口最宽松的估计也只不过接近2亿,lz居然搞出5亿。。。。。。。:hz1031: [/quote]

为什么?根据满清修史的资料?

长脑子不长?

2010-11-6 15:27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林冲[/i] 于 2010-11-6 15:13 发表
唉。我再多说一句。
以后宣传的时候,说两亿被杀成一亿,杀成五千万都行。
别“五亿”行吗? [/quote]


你就是个满人,再别忽悠了!

2010-11-6 15:39 中华不败吴俊善
傻汉人看看这三个数字吧!

明朝  1393  60.55   776       12.8     174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602  56.31   1059     18.8      —       《神宗实录》
                                                 卷379
清朝  1753  183.68  678      3.69      184         乾隆
                                                 《大清会典》

2010-11-6 15:49 XM8
LZ你给出的明代耕地面积有两个,为什么取大的而不取小的,你知道朱元璋当年的统计数据时多少吗?你知道《大明会典》里同样是万历年间的数据是多少吗?

就按明朝耕地比宋朝多一倍来说,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明朝人口是宋朝的4倍吧?亩产反正是差不多的。

2010-11-6 16:02 恨地无环
回复 #4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一派信口雌黄。

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


“明朝相当于没有收税”?那玉牒上那些老朱家的龙子龙孙都是吸风饮露活着的?就海瑞这货不搞的各种孝敬,难道都是聚宝盆里生出来的?

史料数据与葛剑雄考证不同,取清朝人口少的,史料数据与您的想象不同,就取您YY的五亿是吧?

2010-11-6 16:10 中华不败吴俊善
这个数字是比较可靠的

公元前5000 出现原始农业 493
公元前340 战国初期 3000
公元前221 秦朝初期 2000
公元前202 西汉初期 1300
2 西汉平帝元始二年 6300
157 东汉桓帝永寿三年 7200
265 三国末期 2500
300 晋惠帝永康元年 3379
368~407 十六国东晋中后期 3128
520 南北朝中期 5240
581 南北朝末期 4430
609 隋炀帝大业五年 5542
624 唐高祖武德元年 2274
755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 8775
860 唐懿宗咸通元年 6700
960 五代十国末期 3979
1110 宋徽宗大观四年 11946
南宋金章宗泰和七年?
1207~1223 南宋宁嘉宗十六年 12540
1351 元惠宗至正十一年 9730
1566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 16480
1661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 8490
1691 清圣祖康熙三十年 11023
1751 清高宗乾隆十六年 20560
1805 清仁宗嘉庆十年 33218
1851 清文宗咸丰元年 43216
1874 清穆宗同治十三年 35890
1912 中华民国元年 44294
1949 民国三十八年 54545


—————————————————————
1566 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 16480,到1644年还有78年的时间,人口增加一倍是不成问题的。如果增加1.5倍,人口就可达4亿1千2百50万。如果增加两倍,人口就达到5亿了。根据丁户数、根据粮食总产量,根据以往人口的增值率推算,明朝末年的人口在4亿多——5亿人。

【1661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 8490】人口只剩下8490万,人口损失3亿多。但是屠杀并未结束,还有三藩之乱,经过又一轮的屠杀,到康熙十年,只剩下1030万丁,一丁算七人,也就是剩下七千多万人。屠杀中国人不到四亿人也差不多少。

2010-11-6 16:15 XM8
看来LZ算术没学好:hz1026:

2010-11-6 16:25 恨地无环
脑补式数学嚒,先YY结果,再瞎算一通。

从万历至崇祯,鼠旱蝗贼诸祸不断,还能“根据以往人口的增值率推算”,人口还暴增至五亿:-_-:

2010-11-6 16:27 中华不败吴俊善
【民始生,籍其名曰不成丁,年十六曰成丁。成丁而役,六十而免。】

各代规定不同,我给出的资料是百度中的,那是经过多次编辑确定的。

如果你认为我给的不对,你要拿出足够的证据,推翻这些资料才行。

2010-11-6 16:30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6:25 发表
脑补式数学嚒,先YY结果,再瞎算一通。

从万历至崇祯,鼠旱蝗贼诸祸不断,还能“根据以往人口的增值率推算”,人口还暴增至五亿:-_-: [/quote]


瘟疫只是在局部产生,也不是全国性的。再说也是有防疫措施的。一旦产生瘟疫,除了治疗,就不允许随便走动了。整个国家的人口还在增长啊!

2010-11-6 16:31 XM8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6:25 发表
脑补式数学嚒,先YY结果,再瞎算一通。

从万历至崇祯,鼠旱蝗贼诸祸不断,还能“根据以往人口的增值率推算”,人口还暴增至五亿:-_-: [/quote]
问题是以往再风调雨顺,也只有1%左右,怎么算也算不到5亿啊:hz1031:

2010-11-6 16:33 中华不败吴俊善
对满清的造假,你无一词之谴责,说明你是立场问题。

嘉靖年间就达到16500万人了。满清给的资料万历年间才五六千万人。你的嘴像是贴了封条一样。

2010-11-6 16:36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0-11-6 16:31 发表

问题是以往再风调雨顺,也只有1%左右,怎么算也算不到5亿啊:hz1031: [/quote]


根据一丁七人,就能算出伍亿人来。

根据粮食总产量,就能算出来。

根据明初不足六千万人,到嘉靖增加到16500万平均增长率就能算出来。

2010-11-6 16:38 恨地无环
回复 #27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titter:哟,百度的权威性超过明史了啊。多次编辑确定,咋明清几岁成丁都没有?咋连标点符号都是中英混用的啊?完全不符合编校规范嚒。哦……原来是个网络字典。

你那个四处引用的“《明神宗实录》第379卷载:1602年,丁户数为5631万,熟土地为10亿零590万亩,人均耕地为18.8亩,还有一亿亩在开垦中的土地”云云。也给你查到原文了:“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2010-11-6 16:41 益德张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6:38 发表
哟,百度的权威性超过明史了啊。多次编辑确定,咋明清几岁成丁都没有?咋连标点符号都是中英混用的啊?完全不符合编校规范嚒。哦……原来是个网络字典。

你那个四处引用的“《明神宗实录》第379卷载:1602年,丁户数为5631万,熟土地为10亿零590万亩,人均耕地为18.8亩,还有一亿亩在开垦中的土地”云云。也给你查到原文了:“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quote]

明史在蝗旱眼里就是本颠三倒四的YY玄幻小说,其权威性当然远不如百度了:hz1026:

2010-11-6 16:44 XM8
[quote]原帖由 [i]中华不败吴俊善[/i] 于 2010-11-6 16:36 发表



根据一丁七人,就能算出伍亿人来。

根据粮食总产量,就能算出来。

根据明初不足六千万人,到嘉靖增加到16500万平均增长率就能算出来。 [/quote]
那好,你先给出丁数的出处,论证一下其精确程度,然后再给出"一丁七人"是怎么来的吧.

粮食总产量?如果你是按耕地面积和平均亩产来计算的话,你来解释一下为什么明代之前的人口那么少?

从洪武初到嘉靖末,这段时期的人口增长率你算出来是多少?超过1%吗?

2010-11-6 16:48 中华不败吴俊善
:“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

你的资料出自哪里?好像是康熙十年丁数,1003万的数字,“户”就是纳税人“男妇”就是男女都算上。这样算来,一户平均为5.6人。和六七人差不了多少嘛!

2010-11-6 16:49 恨地无环
回复 #2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titter:您真强,您那个传染病控制学得,不穿越去明朝造福苍生真是可惜了。

山西、北直隶、河南、陕西这些地方都有大规模鼠疫流行,鼠疫会随着逃旱避贼的流民四处传播,您想用志愿者把人都拦住咩?

2010-11-6 16:51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益德张[/i] 于 2010-11-6 16:41 发表


明史在蝗旱眼里就是本颠三倒四的YY玄幻小说,其权威性当然远不如百度了:hz1026: [/quote]


明显个鞑子,叫我等为蝗旱。

在这里把关的鞑子不少啊!

2010-11-6 16:53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6:49 发表
:titter:您真强,您那个传染病控制学得,不穿越去明朝造福苍生真是可惜了。

山西、北直隶、河南、陕西这些地方都有大规模鼠疫流行,鼠疫会随着逃旱避贼的流民四处传播,您想用志愿者把人都拦住咩? [/quote]


哪一年无传染病和瘟疫,满清时带没有吗?人口为啥增加到四亿?

2010-11-6 16:55 恨地无环
回复 #35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就是出自你YY “口”为“丁”的《明神宗实录》379卷。

2010-11-6 16:58 恨地无环
回复 #3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嗯,照您想来,啥西班牙流感、黑死病之类的东西,要么就是得年年有,要么就是绝对没有。

2010-11-6 16:59 中华不败吴俊善
明朝  1602  56.31   1059     18.8      —       《明神宗》                                                 卷379


你认为这个资料数据可靠吗?

2010-11-6 17:05 恨地无环
跟LZ说三点。
1、好好看书。
2、如果没有能力好好看书,也试着好好做人,不管您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您是哪个民族的,说谎都不是美德。
3、如果您再对别人的民族属性主观臆测,或者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他人,那就涉嫌人身攻击,将会受到论坛的处罚。

2010-11-6 17:12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6:58 发表
嗯,照您想来,啥西班牙流感、黑死病之类的东西,要么就是得年年有,要么就是绝对没有。 [/quote]


照你的说法,满清流行的病就不是病,只有明朝流行的病才死人。

2010-11-6 17:14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7:05 发表
跟LZ说三点。
1、好好看书。
2、如果没有能力好好看书,也试着好好做人,不管您是出于什么目的,不管您是哪个民族的,说谎都不是美德。
3、如果您再对别人的民族属性主观臆测,或者用带有歧视性的词语称呼他 ... [/quote]

连历史上的大屠杀都要美化;掩盖,还是人嘛?

2010-11-6 17:22 恨地无环
回复 #44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问问那些恨自己同胞死得不够多,要把数目放大数倍数十倍才甘心的人。

2010-11-6 17:35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7:22 发表
这个问题其实我一直想问问那些恨自己同胞死得不够多,要把数目放大数倍数十倍才甘心的人。 [/quote]

你在哪句话中看出我有恨自己同胞死的不多的话?

在这里我还要问问一下,你们一直在掩盖满清历史上的罪行为什么?

就是按嘉靖年间的人口16500算,满清也杀了8000万人,我说了个四亿,也就是五倍,哪来的几十倍?

从嘉靖44年,到崇祯17年还有80年的时间,人口增两倍也不奇怪啊!增1.5倍,也是四亿多人啊!

怎么把数目放大几十倍了?

2010-11-6 17:45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6:55 发表
就是出自你YY “口”为“丁”的《明神宗实录》379卷。 [/quote]


你多次攻击我“YY”,这算不算骂人?

2010-11-6 17:55 中华不败吴俊善
你那个四处引用的“《明神宗实录》第379卷载:1602年,丁户数为5631万,熟土地为10亿零590万亩,人均耕地为18.8亩,还有一亿亩在开垦中的土地”云云。也给你查到原文了:“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户”认识不?“男妇”认识不?是不是又要说清人篡改了?您有啥足够的证据不?一腔YY?

—————————————————————

这明显是被满清篡改过的数据。

5600万人的数据也就是根据这个来的

嘉靖年就有16500万人,到万历年间少了1亿多人,这些人到哪里去了?

2010-11-6 18:08 allanzjp
[quote]原帖由 [i]中华不败吴俊善[/i] 于 2010-11-6 15:24 发表
表2 一些朝代的人口耕地及亩产

朝代  年份  人口      耕地  人均耕地  粮食播面  资料来源
   ( 公元) ( 百万) ( 百万亩) ( 亩)    亩产( kg)  
西汉  2     59.59   557      9.35      132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东汉  105   53.26   511      9.59      132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唐朝  755   52.91   666      12.6      167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393  60.55   776       12.8     174      中国农科院
                                                《中国耕地》
明朝  1602  56.31   1059     18.8      —       《神宗实录》
                                                 卷379
清朝  1753  183.68  678      3.69      184         乾隆
                                                 《大清会典》
清朝  1784  286.33  701      2.45       —     乾《大清一统志》
清朝  1812  333.70  727      2.18       —     嘉庆《大清会典》
清朝  1822  372.46  697      1.87       —      《户部则例》
清朝  1851  434.39  697      1.60       119     《户部则例》

—————————————————————

满清最少人均耕地面积是1.87亩,明朝5亿人,人均耕地两亩多,为什么养活不了?一亩地产量为174公斤,就是350公斤,700斤粮食还不够吃?

满清的苛捐杂税极重,明朝相当于没有收税。国家税收200多万两,一个人收了多少钱?比满清14500万两能同日而语吗?

既然不缺吃不缺穿,明朝人在6000多万人的基础上,为什么276年不增长?

满清苛捐杂税,连杀带虐,一百多年为什么就能增长到3亿多?. [/quote]



按LZ说法,西汉该两亿多人,人均两亩多,光武帝屠了近两亿...
也不少嘛,LZ不如加入大和民族?

2010-11-6 18:14 恨地无环
回复 #47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陈述事实而已。

你说的那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上面顺治年间的人口是用丁数算出来的,每丁折不到四个半人。
我也可以用你的折算法算一下,人口当在一亿三千之数以上。

当然,《中国人口史》第六卷里面有专篇论述,指出清朝前期的丁乃是纳税单位,不能等同成丁男子数量并简单用于折算人口,所以这种折算方式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建议你去看看。这卷里面也对清军的屠杀、迁海和三藩之乱对人口的影响有论述,也建议你去看看。

2010-11-6 18:25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allanzjp[/i] 于 2010-11-6 18:08 发表




按LZ说法,西汉该两亿多人,人均两亩多,光武帝屠了近两亿...
也不少嘛,LZ不如加入大和民族? [/quote]


这不是根据一个资料确定的,而是根据几个资料确定的。

如西方传教士的记载,万历年间,纳税人是5600多万。嘉靖年间人口为16500万,也是参考依据。

再者,明初人口5000——6000万,276年为什么不发展?不发展要说出个理由,说不出理由,满清就有造假得到嫌疑。过去有人编造满清人口发展“番薯”说,现在看来站不住脚。满清时代人口一百多年能翻四、五翻,明代二百多年为啥不能翻八翻?不能翻,要说出个理由啊!

满人总是编造明朝落后、明朝野蛮、明朝贪污,明朝黑暗,人民生活苦难,所以人口不增加的谎话。这些谎话最终都被揭穿了。

最落后、最野蛮、最黑暗、贪污最严重的就是满清。他人口一百多年能发展到四亿,明朝200多年为啥不能发展到4——5亿?


否认者要说出道理,才能让人服气。

2010-11-6 18:27 恨地无环
回复 #48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有这么大出入的原因是——你看的是两套数据,而不是谁篡改了史料。

由于隐脱户等问题,实录、黄册上的人口都是偏少的,按照黄册上,嘉靖年间也只有六千三四百万人。

一亿六千五百五那个数据,是当代研究者一种推算。这就已经差了一亿人了。


另外,求那个西方传教士记载的原文。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18:30 编辑 [/i]][/color]

2010-11-6 18:34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8:14 发表
陈述事实而已。

你说的那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上面顺治年间的人口是用丁数算出来的,每丁折不到四个半人。
我也可以用你的折算法算一下,人口当在一亿三千之数以上。

当然,《中国人口史》第六卷里面有 ... [/quote]


【“是岁户口田赋之数户共一千三万二百四十一户口男妇共五千六百三十万五千五十口半官民田土共一千一百六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八顷八十一亩有奇。”】

你怎么会算出“每丁折不到四个半人”?

56305050除以10030241,应当是5.6人,怎么不到四个半人?

2010-11-6 18:36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8:27 发表
有这么大出入的原因是——你看的是两套数据,而不是谁篡改了史料。

由于隐脱户等问题,实录、黄册上的人口都是偏少的,按照黄册上,嘉靖年间也只有六千三四百万人。

一亿六千五百五那个数据,是当代研究者 ... [/quote]


是曾德昭的作品,我一时时找不来的。

2010-11-6 18:39 恨地无环
回复 #53 中华不败吴俊善 的帖子

你顺治和万历都不分么?还是几套数据混用已经成习惯了?

顺治十八年丁数一千九百余万,你给的“比较可靠的”人口数是8490万,你自己折算下,这个数据把一丁折几口的。


明代的人口到近两亿的峰值,然后因为天灾人祸,在崇祯年间就减少了四千万,这在《中国人口史》上都有讨论,你要的理由就在那里,你不愿意看,不愿意信,那谁都拿你没办法。

2010-11-6 18:53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8:39 发表
你顺治和万历都不分么?还是几套数据混用已经成习惯了?

顺治十八年丁数一千九百余万,你给的“比较可靠的”人口数是8490万,你自己折算下,这个数据把一丁折几口的。


明代的人口到近两亿的峰值,然后因 ... [/quote]


你们把数据都弄乱了,从满清的祖上就故意这样搞。在我的记忆中,你给的数据康熙16年的数据。

1661 清世祖顺治十八年 8490,但是“丁”不一定是不这样数字。

你无名无姓,编谎也没有办法。

2010-11-6 18:54 恨地无环
《大中华志》网上的版本:
如果我们查看总户籍簿,其中只登录纳税人口,而不记载妇女儿童、太监、文武教师(人数几乎无穷),共有5805万5180人人(引者注:明末中国人口至少在两亿以上,应该接近三亿。这也可以和曾德昭这里的记载相印证,5千多万的人口不包括女性,不包括儿童,也不包括文官阶层,应该还不包括一大部分的流民和商人阶层,所以接近三亿应该是保守的估计)”

实体书的记载我也附上。
可以看到“一般人”变成了“纳税人口”。

而曾德昭对于“总户籍簿”的描述并不正确,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明实录或者黄册上是统计男妇总人口数的。


如果你看过明代的户帖,你就会知道,一户五六口人中,往往不止一个成丁,所以就算以丁折人口,也绝无一丁折七人的算法,一丁折这么多人真除非是壮年男人都做苦工打仗死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恨地无环 于 2010-11-6 23:46 编辑 [/i]][/color]

2010-11-6 18:55 中华不败吴俊善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10-11-6 18:39 发表
你顺治和万历都不分么?还是几套数据混用已经成习惯了?

顺治十八年丁数一千九百余万,你给的“比较可靠的”人口数是8490万,你自己折算下,这个数据把一丁折几口的。


明代的人口到近两亿的峰值,然后因 ... [/quote]

你给的第一个表就是胡说八道,你骂骂咧咧的还挺厉害!

我为啥信你的?

2010-11-6 19:01 中华不败吴俊善
如果我们查看总户籍簿,其中只登录纳税人口,而不记载妇女儿童、太监、文武教师(人数几乎无穷),共有5805万5180人人(引者注:明末中国人口至少在两亿以上,应该接近三亿。这也可以和曾德昭这里的记载相印证,5千多万的人口不包括女性,不包括儿童,也不包括文官阶层,应该还不包括一大部分的流民和商人阶层,所以接近三亿应该是保守的估计)”

————————————————————

曾德昭说的五千七百五十万是说的“丁”【我记错了,应当是5805万180人】,是纳税人。是20岁——60岁的男人,这些人要纳税,要服徭役。男女对半,但是小孩多,要多得多。所以说,明朝到末年应当接近伍亿人。

还不算残疾人。你知道,残疾人的数量也不少。

曾德昭记的是万历年间统计的数字,人口要不断增长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中华不败吴俊善 于 2010-11-6 19:13 编辑 [/i]][/color]

2010-11-6 19:12 恨地无环
好吧,我无名无姓,葛剑雄等人也无名无姓,随您信不信。

让我们看一段“百度中的,那是经过多次编辑确定的”资料:

明太祖实录卷140 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60,545,812[这个是除开华北大部分地区外的调查数据](今学者估计实际人口达到65,000,000人)。 明太宗永乐元年 1403年 11,415,829 66,598,337 明宪宗成化十六年(1479年)71,850,000。 明宪宗成化二十四年(1487年)75,000,000。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1502年 10,409,788 50,908,672,4.228亿亩 明孝宗实录194 明孝宗弘治十七年 1504年 10,508,935 60,105,835 明神宗万历六年 1578年 10,631,466 60,692,856 明光宗泰昌元年 1620年 9,835,426 51,655,459,7.4393亿亩 明熹宗实录卷4 明世宗嘉靖末年美洲高产作物传入后开始在明代人口最为稠密的江浙和岭南地区普及和推广,尤其是经过万历中兴过后以较快速度稳定成长,[color=Red]到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根据当代学者研究估计达到175,000,000人。 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到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年),在这个期间爆发一种迄今为止未明的瘟疫,造成京杭大运河沿线和南直隶这一全国人口最稠密和重心地区的很多地方人口的50%消失,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color]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明朝末年有多少人口?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