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精忠报国岳飞传 » 余化龙可以转成弓骑


2010-10-5 09:03 zxrzxr100
余化龙可以转成弓骑

什么时候改的:qP+

2010-10-5 13:21 吴下小蒙
自己改不行?

2010-10-5 14:56 郝伯道
置顶锤骑游弋补丁中有说明

2010-10-5 16:00 选项
余化龙转成弓骑就成鸡肋了,还是步弓牛。

2010-10-5 20:40 郝伯道
由玩家凭个人喜好选择转攻骑或保留弓兵

2010-10-6 17:27 95113215888
.....

有吗..不知道诶...

2010-10-6 17:55 lldt06
我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保留步弓肯定是没有错,但转弓骑效果并不差。
弓骑余化龙可能用起来不如步弓那么得心应手,但是那是又一种途径,需要一种与步弓完全不同的用法。三条线弓骑余化龙我都尝试过,并且感觉都还可以,甚至神化线余化龙转弓骑亦是可以的。不过用法完全不一样。我觉得新手最好还是用步弓,不建议追求输纯出的弓骑。高手们可以发掘一下弓骑用法,用好了甚至也不比步弓差,但比较容易用砸了,就会说弓骑不好用。

2010-10-7 02:30 ayanami
[quote]原帖由 [i]lldt06[/i] 于 2010-10-6 17:55 发表
我曾经讨论过这个问题,得出的结论是,保留步弓肯定是没有错,但转弓骑效果并不差。
弓骑余化龙可能用起来不如步弓那么得心应手,但是那是又一种途径,需要一种与步弓完全不同的用法。三条线弓骑余化龙我都尝试 ... [/quote]

您说了半天也没说出弓骑究竟好在哪了

2010-10-7 06:03 司徒皮德
已经超过一年没在论坛发表帖子或者回复帖子了,唉,虽然岳飞传呢,我月月都在玩,可是呢,一直由于时间问题,不想回也不发,上来看看就好。
不过关于楼主这问题呢,现在的我正好有空,那么就说一说嘛。
曹操传是光荣的作品,那么在人物属性、兵种属性能力特性都有很强的一致性。光荣对于中国历史文化还是有点研究的。按我的水平呢,现在来给你说一下弓骑以及弓骑的优劣。
弓骑,我的记忆最早来自于“胡服骑射”,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学于当时的胡人,可见,当时已经有弓骑兵了。它的出现原因恐怕很简单,当时中原虽然诸侯林立,但是大多还是很强大的,而且北方的几个大诸侯更加兵强马壮。胡人呢,人少,地少,吃不好,只能游牧。要靠着抢劫周围诸侯才能生存,那么一要有速度,二要有高效率的进攻力,由此看来,弓骑从开始出现就是要打高效率游击战的。后来几千年的历史中一些势力都存在着弓骑兵,但是都是有着这两大基础的特殊兵种。三国中最有名的就是白马将军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了,后来的南北朝中北朝慕容氏也有一部分弓骑(当然慕容家最出名最强大的是连环拐子马啦),世界上最闻名的恐怕就是蒙古当年的弓骑兵了,一人两匹,奔跑中也可以换马,然后就是高速的奔射、飞射(三国志9兵法)。所以呢,楼主明白了么?

不过曹操传以及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各种mod里,都没完美甚至都没体现出弓骑兵的这些优势。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于弓骑兵的使用和它的特殊性。

首先,弓骑兵同法系一样是属于不要冲上去而是在我军冲锋部队的后面配合肉盾灭杀任一威胁到我方薄弱阶层的敌人。基于如此,个人建议自己把目前弓骑兵三阶的速度都增加1,这样就有非常好的优势了。建议九宫格型前进方式,弓骑兵位于最后方,这样不仅可以把握好弓骑兵的下一次攻击对象和前进方格,还可以配合我方很好的清理场面。

其实,余化龙转成弓骑兵后,打那场八百破十万的时候你可以SL,不断的试验弓骑余化龙的进攻和操作。我现在玩呀,余化龙是必须转的,连汤哥我都想修改成弓骑兵了。如果还是觉得想用弓骑余化龙又想用得不好的人,可以救下高宠,培养完美的背嵬军岳银屏或者游弋军岳银屏(先手攻击的她是最牛的肉盾,如果配上软猬的话那更是一个不死之神)。

2010-10-8 19:56 选项
如玩神话线,步弓优势非常明显,因为后期复杂地形较多,步弓对地形的适应性比弓骑强,而且射程远,通过吃果,步弓的弓骑的攻击力差距缩小。

2010-10-8 23:48 hbycfl1987
就是补充了前期没弓骑这个位置。其他想不出来。神话继承补充小罗挂了少的兵种?

2010-10-9 00:46 ayanami
主要作用就是省了几个物理果

2014-5-10 15:03 七杀绝音
我是觉得弓骑比较好

我现在玩的都转弓骑了,弓骑移动力强点,装了金镖和震天,几乎无敌了,弱点的一回合秒2个,再强的无名兵种也是一回合一个。绝对的主力,打的爽。通常我这里都是余化龙等级排第一的……人家攻击太狠了……

2014-5-10 16:04 七杀绝音
应该版本不同,我这个可以转职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余化龙可以转成弓骑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