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三揖请教正统说法,专业人士请进。


2010-9-10 11:18 核辐射
三揖请教正统说法,专业人士请进。

[size=4]最近读史,对一些叫法模模糊糊,头晕脑胀之后,只好请教诸位专业人士解答。三揖谢之!:emot04:
1、皇帝死了怎么说: (不是崩,是个写法很繁杂的字)
2、皇后死了怎么说:
3、太后或太皇太后死了怎么说:
4、退了位的皇帝死了怎么说:
5、藩王或亲王死怎么说:
6、后妃死了怎才能说:
7、重臣死了怎么说:
8、卒这种死亡叫法一般用在那些人身上?这个字音从“仓卒“的卒,还是“兵卒“中的卒?

以上死法都是寿终或病亡:hz1026:,不是非正常死亡:hz1026:(对了,如果被赐死,应当怎么说?:emot32:)[/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核辐射 于 2010-9-10 11:22 编辑 [/i]][/color]

2010-9-10 11:24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核辐射[/i] 于 2010-9-10 11:18 发表
最近读史,对一些叫法模模糊糊,头晕脑胀之后,只好请教诸位专业人士解答。三揖谢之!:emot04:
1、皇帝死了怎么说: (不是崩,是个写法很繁杂的字)
2、皇后死了怎么说:
3、太后或太皇太后死了怎么说:
4 ... [/quote]
参见《礼记 曲礼下》

天子死曰崩,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祿,庶人曰死。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羽鳥曰降,四足曰漬。死寇曰兵。

2010-9-10 11:54 核辐射
感谢,不过好像有点不齐吧。

那么,殁、殒、殂、殪。这些是指什么呢?

2010-9-10 11:57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皇帝死了叫崩(不举例了)

皇后死了叫崩(《明史·后妃传》:“(马皇后)是月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

太后和太皇太后死了叫崩(《明史·后妃传》:“其三未及奏上,而太后已崩”、“正统七年十月,太皇太后崩”)

退位后的皇帝死了叫崩(《新唐书·玄宗本纪》:“元年建巳月,崩于神龙殿,年七十八”)

藩王或亲王死了叫薨(《明史·诸王传》:“(蜀献王)二十一年薨”)

后妃死了叫薨(《明史·后妃传》:“十七年九月,册封淑妃,摄六宫事。未几,薨”)

重臣的死,因为重臣一般都有爵位,有爵位的人死,都叫薨。(《新唐书·魏徵传》:“是夕,帝梦徵若平生,及旦,薨”。这是因为魏徵被封为郑国公)

卒,这个字什么人都可以用。读zu

如果是赐死,则直呼“赐死”就成。

2010-9-10 12:03 岳光寒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9-10 11:57 发表
重臣的死,因为重臣一般都有爵位,有爵位的人死,都叫薨。(《新唐书·魏徵传》:“是夕,帝梦徵若平生,及旦,薨”。这是因为魏徵被封为郑国公)[/quote]

废柴红,爵位也得看什么爵位,伯子男薨得着么?

2010-9-10 14:05 核辐射
这儿果然是个宝地,有识有之不少。那么,请问殁、殒、殂、殪。这些死亡的称谓是指的些什么人呢?

2010-9-10 14:36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6 核辐射 的帖子

那几个字没什么礼法上的特殊意义,都是一个死。什么人都能用。

2010-9-10 15:03 核辐射
哦,原来这样啊。例举的这几个字,史书上也多有使用,所以感觉古人用词并不统一,颇为驳杂。读起来多少有点似是而非。

譬如:殂
帝乃殂落。《书·舜典》。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出师表》
(这里面,帝死居然也用了殂字)

又譬如:殁
伯乐既殁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管仲殁矣。——《国语·晋语四》

这些字和崩、薨等常常混用在一起,真搞不清那个字才是正统。不过,经你们这么一指教,实是让人明白了不少。
感谢!

2010-9-10 17:53 江城子
[quote]原帖由 [i]岳光寒[/i] 于 2010-9-10 12:03 发表


废柴红,爵位也得看什么爵位,伯子男薨得着么? [/quote]

从明史和清史稿来看,只要是大臣,无论是否有爵位,似乎都统一为卒。

明史:
秋七月己亥,鄂国公常遇春卒于军;
致仕诚意怕刘基卒;
十一月癸未,卫国公邓愈卒。

清史稿:
己丑,大学士李光地卒;
十一月丙子,上还驻申昜春园。福建巡抚陈瑸卒。。。

薨似乎只用于王族。。。奇怪,和我的印象也不太一样。

2010-9-10 18:05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9 江城子 的帖子

也有用薨的。

《明史·徐达传》:辉祖,初名允恭,长八尺五寸,有才气,以勋卫署左军都督府事。达薨,嗣爵。

不过“卒”字人人可用,“薨”字则非诸侯不用。明清礼教森严,可能和这方面也有关系,因此更多的把“薨”字留给宗室。

2010-9-10 18:51 轩辕苍龙
三红,那个字,怎么读。

2010-9-10 21:04 XM8
能不能用薨似乎和爵位没有必然的联系,爵位太低当然不能用,但是爵位到了,也不一定就能用上薨。

比如唐宋时期,有一些国公用了薨,但是更多的还是用卒,还有更混乱的,如高士廉、刘仁轨等在旧唐书里用薨,到了新唐书就变成了卒;赵普死的时候用的是卒,后面又跟了一句"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

别说是国公,就是像韦皋当到了郡王死了还是个卒,看到这里我就想是不是爵位只是必要条件,而三公三司就可以是充分条件呢?结果发现也不尽然。

2010-9-14 19:05 汉之征南de
楼上高手很多,我来拾叨几句零碎的。

楼上高手很多,我来拾叨几句零碎的。


1、皇帝死了怎么说

大家都知道“崩”

除了这个字,还有很多称呼方式。小举下例:

称 大行

常见的“大行皇帝”、“大行皇后”的称谓即是。如:

《史记.李斯列传》:“大行未发,丧礼未终。“
《文献通考.王礼考十六》:“底初登遐,朝臣称‘大行皇帝’。”

大行,本意是“一去不返”,用以指代皇帝、皇后之死。这个用法的深感时间段很特殊,就是皇帝刚死,还未议定庙号、谥号时。由于暂时还无庙号谥号之称,又因新君已立,所以对刚死的皇帝不能再称“今上”。 庙号谥号定了,当然就直接以之称死去的先帝了。


称 晏驾

驾本是车驾,以车驾称皇帝是古代以卑达尊的称呼方式。驾这个尊称还可以与崩合为驾崩。


称 升遐 或 登遐

如:《南亭笔记》:“乾隆等遐,嘉庆秘不发丧”

称  捐宾客

如:《史记.商君列传》:“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朝”

称 弃天下

如:《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烈祖明皇帝以正月弃天下”

称 龙驭上宾

《郎潜纪闻初笔》:“惊闻大行皇帝龙驭上宾”


仅列一些古书常见的,还有些更加婉转、但不太常用的说法就不浪费篇幅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