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28 22:27
一名惊魂
汉初大元帅韩信为什么没留下兵书给后世呢?
我好想了解韩信为人和治军方略
2010-7-28 22:34
asky
没给他机会有平安日子写书。他和张良貌似都尝试过。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asky 于 2010-7-29 08:59 编辑 [/i]][/color]
2010-7-28 22:47
alance1981
《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
2010-7-28 22:51
KYOKO
nod 太晚了,不被吕后杀过太平日子倒很有可能
2010-7-28 23:21
一名惊魂
好像是遗失了,唉,我感觉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军事天才留不下一部兵书给后世可惜勒,,可恶的吕雉啊,感觉和华佗一样没能够给后世宝贵的书籍太可惜勒!!:hz1024:
2010-7-29 08:33
如棋人生
韩信是很强,但还做不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他前后比他强的多了去了
2010-7-29 09:2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alance1981[/i] 于 2010-7-28 22:47 发表
《汉书·艺文志》记载:“汉兴,张良、韩信序次兵法,凡百八十二家,删取要用,定著三十五家。诸吕用事而盗取之。武帝时军政杨仆捃摭遗逸,纪奏兵录,犹未能备。至于孝成,命任宏论次兵书,为四种。” [/quote]
所谓“韩信序次兵法”,是说韩信整理前人兵法,而非自作。
而且这个整理,应该还有为汉朝制定军事制度的含义。
2010-7-29 10:03
romadream
回复 #6 如棋人生 的帖子
比他强的是不少,但是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资格留下兵书之类的东西,依然还是很可惜的
2010-7-29 11:37
XM8
比韩信强的很多吗?什么吴起、白起,李靖、岳飞也就是和韩信一个档次吧
2010-7-29 14:06
黑板擦擦
韩信拜帅以后基本上是一战灭一国,这本事大概只有李靖比得上
2010-7-29 14:10
江城子
军事家有两种,军事理论家和军事将领。身兼理论和实战天分的人实在太少,韩信并不是其中之一,虽然他的实战天分当世无俦。
2010-7-29 14:15
bergkamp
[quote]原帖由 [i]如棋人生[/i] 于 2010-7-29 08:33 发表
韩信是很强,但还做不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他前后比他强的多了去了 [/quote]
比他强的 WHO ???
他算第二 那就真没有人敢称 第一!
和他差不多的 倒是有!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bergkamp 于 2010-7-29 14:17 编辑 [/i]][/color]
2010-7-29 15:41
连枝步
[quote]原帖由 [i]bergkamp[/i] 于 2010-7-29 14:15 发表
比他强的 WHO ???
他算第二 那就真没有人敢称 第一!
和他差不多的 倒是有! [/quote]
当时单从军事上,项羽不比他弱。彭越也未必比他弱。
另外一个可能不比他弱的是匈奴的冒顿单于。
2010-7-29 16:40
XM8
不比他弱不等于比他强
2010-7-29 16:48
谭文山
彭越,我笑了......
2010-7-29 17:19
连枝步
[quote]原帖由 [i]谭文山[/i] 于 2010-7-29 16:48 发表
彭越,我笑了...... [/quote]
你以为彭越是笨蛋?
老啃骨头的将军,往往都是最好的将军。
仔细做一个彭越部队的行动表,然后找到地图和当时形势对照一下,你会惊出一身冷汗。
2010-7-30 20:33
龙泉窑
:hz1001:
2010-8-2 00:49
老人君
每一战皆演化出成语 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出于主观原因 个人认为汉初三杰 在他们的领域里 确实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2010-8-2 07:49
woshibingfajia
我猜韩信可能想到老了再弄,毕竟他不是学者,不像孙膑那样看透政治,也没有像孙膑一样以自家宣传兵法为目的,韩信为的是建功立业,不是传播兵法。所以可能他就算想出,也得到后期,可是刘邦没给他时间。
2010-8-2 08:35
崔浩
[quote]原帖由 [i]老人君[/i] 于 2010-8-2 00:49 发表
每一战皆演化出成语 确实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出于主观原因 个人认为汉初三杰 在他们的领域里 确实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quote]
没那么夸张吧,其他各朝的开国元勋没一个比他们差的。
而且从军事发展的角度看,后人训练出来的部队还是要强一些儿的。毕竟楚汉之争的时候,炼铁技术还没有完善,但武帝之后随着铁兵器的普及,韩信部队的战斗力应该没什么优势了。
2010-8-2 10:00
几时
后世各朝的开国元勋里能比得上韩信的极少吧!
云台二十八将?
曹操?诸葛亮?
慕容恪?刘裕?韦睿?
韩擒虎?贺若弼?
李世民?李靖? 李靖或许和韩信不相上下。
赵匡胤?岳飞?
徐达?常遇春?
2010-8-2 10:06
闳骏
[quote]原帖由 [i]bergkamp[/i] 于 2010-7-29 14:15 发表
比他强的 WHO ???
他算第二 那就真没有人敢称 第一!
和他差不多的 倒是有! [/quote]
起码韩信没有正面战斗赢了项羽···
战胜项羽那一仗,本身兵力远远超于项羽,在加上背盟偷袭所致···
而韩信之所以能名流千古,有大半原因是因为战胜了项羽···
而所谓的战胜项羽,却不是正面作战获胜的···
2010-8-2 10:37
XM8
能用人多欺负人少那是本事,别说韩信打败项羽不是靠偷袭,就是靠偷袭那也是本事。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有很多人觉得只有以少胜多,靠硬碰硬打赢才算本事。难道指挥60万人和指挥10万人的难度一样?难道用间谍或是偷袭比硬碰硬更简单更容易实现?
2010-8-2 10:49
三种不同的红色
用兵的正道,永远是以多打少。
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历史上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可那些主将们哪一个是乐意以少打多的?
一个将军能够做到以多打少,那就是他的本事。
说以多打少不算本事的,只有两个字可以相送:幼稚。
2010-8-2 11:13
星义
三红这话我爱听,以一当十也许可以一次两次出现,但是你不能每次都指望自己的士兵以一当十。
2010-8-2 11:35
luke19821001
问题是韩信之所以能够以多打少,并非他一个人的本事,更多的是刘邦及其他臣下的本事,但从军事上说,韩信不如项羽。
韩信战场上战胜的对手确实太弱,以至于后世都认为他能够背水列阵完全是欺负对方无人。
2010-8-2 11:3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10-8-2 11:35 发表
问题是韩信之所以能够以多打少,并非他一个人的本事,更多的是刘邦及其他臣下的本事,但从军事上说,韩信不如项羽。
韩信战场上战胜的对手确实太弱,以至于后世都认为他能够背水列阵完全是欺负对方无人。 [/quote]
背水一战,韩信面对的是陈余、李左车,这样两个人在你眼里居然就被华丽的无视了。
若说韩信不如项羽,垓下10万子弟该向谁哭去。
2010-8-2 11:46
luke19821001
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韩信和项羽都训练了10W人的部队。如果韩信能够慢慢蚕食项羽的部队,最后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那么是韩信的本事。但是假如一开始韩信就有50W人,项羽只有3W人那韩信有什么本事?
2010-8-2 11:48
南帝孟获
三红之论甚合我心
用兵之道不外乎八个字:以多打少,背后下手。
所谓的兵法,无非是去争取满足以上八个字的种种手段。
2010-8-2 11:5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10-8-2 11:46 发表
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韩信和项羽都训练了10W人的部队。如果韩信能够慢慢蚕食项羽的部队,最后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那么是韩信的本事。但是假如一开始韩信就有50W人,项羽只有3W人那韩信有什么本事? [/quote]
刘邦在荥阳和项羽相持,输光本钱,军队打光了,然后跑到河北韩信的军营里,把韩信队伍抢走,再跟项羽打。
然后又输光了,再跑到河北韩信军营里,把韩信队伍抢走,再接着打。
说来说去,刘邦的那点家底,还真是韩信训练出来的。
至于说到韩信和项羽直接打,又不是没打过。
刘邦打彭城,“[color=Red]四月,至彭城,汉兵败散而还。信复收兵与汉王会荥阳,复击破楚京、索之间,以故楚兵卒不能西[/color]”,汉军大败之余,韩信收拾败军余烬,不照样给不可一世的项羽迎头一棒,有什么了不起的。
2010-8-2 11:54
邓仲华
脱离政治讲军事,脱离战略讲战术 很好很好:sleep:
2010-8-2 21:14
一名惊魂
正如古語“成王敗寇”,其實能夠最終勝利的確是強者,但失敗者並不是它不強而是某種原因導致它的失敗。
2010-8-2 21:15
宇文骁
韩信当然有兵法
汉书艺文志里去找吧··失传了而已
汉书艺文志里项羽都有兵法
韩信即使不是第一,也是前三了
2010-8-7 21:23
碧空之歌
[quote]原帖由 [i]luke19821001[/i] 于 2010-8-2 11:46 发表
我们来打个比方,假如韩信和项羽都训练了10W人的部队。如果韩信能够慢慢蚕食项羽的部队,最后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那么是韩信的本事。但是假如一开始韩信就有50W人,项羽只有3W人那韩信有什么本事? [/quote]
从秦汉时期的战况看,感觉项羽的特点是用精兵,韩信的强项是随便拉一批人就能打.
如果韩信和项羽都训练10万精兵很可能是项羽压制韩信.
如果大家都从0开始招募新兵或者用老弱残兵对掐,那项羽真要被韩信蚕食的.
2010-8-13 18:17
鬼谷之才
错误
[quote]原帖由 [i]一名惊魂[/i] 于 2010-7-28 23:21 发表
好像是遗失了,唉,我感觉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军事天才留不下一部兵书给后世可惜勒,,可恶的吕雉啊,感觉和华佗一样没能够给后世宝贵的书籍太可惜勒!!:hz1024: [/quote]
评论历史人物不可以片面评价啊。
2010-8-25 19:39
batela
项羽和韩信,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马超和曹操,正面决战韩信不如不如项羽,但韩信善于运用各种有利于自己的条件(兵力,地形等)。江东兵能以一敌十,韩信就能找十个士兵,然后把用这十个士兵发挥出十五个士兵的威力,去打败以一敌十的子弟兵
2010-8-26 00:16
轩辕苍龙
战争就是最直接的阴谋论,最大的特点就是想办法让你处于优势,敌人处于劣势,然后把敌人打倒,做到以最小的损失获得最大收益的暴力行为,自古至今,不论思想装备怎么变,这一条总是不会变的。
至于以少打多,那是无奈之举,谁愿意去以少打多呢?
就像赤壁一样,曹操的初衷就是以大军压境,迫使东吴做出选择,但是最好却因为地理以及情报的失误导致自己的计划失败,是吧?
2010-8-26 15:42
无限-110
我记得以前看过古代军事名家评价韩信是超越孙吴的人。都项羽怎么厉害,怎么勇猛,可人家韩信却懂的用战略包围3面夹击他,那就是本事。所以说项羽输在政治和战略上是没错的,当然项羽的为人决定了他不削与搞诡计吧
2010-9-2 22:57
lqi1
没有司马迁的春秋笔法,还真以为项羽真是垓下只有一败,呵呵。
2010-9-3 01:01
贾芸
论实际战功……
韩信、李世民、李勣、林彪,算不算一个系列的……
都是战例多,战果丰厚类型的……
2010-9-3 01:44
楊延朗
会不会是高祖把兵书连同淮阴侯的脑袋一起搬家了?
2010-10-1 11:06
鹧鹄仔
军事家也分种类的,有些是理论派,个人感觉韩信属于自由发挥的类型
2010-10-1 22:13
KYOKO
有几个名将打仗打得好是因为学兵书学得好的?
2010-10-2 02:04
吃饭猛喷罗大傻
回复 #36 batela 的帖子
如果按照这种观点,非要正面交锋,才是光明磊落,那孙武、孙膑都不能算君子(按照此观点,庞涓却是以直接攻城的法子重创赵韩两国,何等光明正大;孙膑施计伏击魏军而胜庞涓,根本不是从正面决战取胜,不能算是君子之举)
公孙瓒、吕布面对乌桓、黑山军,何尝不是以少胜多,何尝不是光明正大地与敌人生死相搏?以诡道取胜,可以以极少损失换取更大的胜利,甚至根本不会造成损失,又何乐而不为?非要像项羽、庞涓一样,强攻猛打,造成对方极大伤亡,甚至造成己方较大折损而获胜,又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兵不厌诈,上兵伐谋,用谋总比两军相逢勇者的打法胜要精彩!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10-10-2 02:14 编辑 [/i]][/color]
2010-10-2 18:08
一名惊魂
回复 #44 吃饭猛喷罗大傻 的帖子
:emot37:支持你的观点
2010-10-9 16:17
吴元叹
一直在率未经训练的兵卒,还能做到战必胜,攻必取,这样的名将,历史上有几人?
能够带兵,喊出多多益善的名将,又有几人?十万几乎就是一个自然分界线,超过这个数,带兵出征的武将,有几个能在战争中取胜的?
在古代通讯不发达的时代,人数越多,并不代表战斗力越强。这是在考验主帅的统率、情报、运筹、补给各方面的能力极限。能够率十万以上,在战役中不落下风,这样的名将,即使中国历史上,也屈指可数。
容易?自己体会下带三五朋友出门聚会以及带三五十个朋友聚会的繁琐就知道者之间的分别了
2010-10-12 22:14
落日剑
比较同意11楼的话
有人天生会打仗,但是军事理论不怎么样
拿唐初的将领来说,李靖,李绩,都是军事理论家兼军事将领。像程咬金,苏定方之类都是军事将领,论打仗,这帮人差不多,打谁灭谁,但是让他们著书,或许李靖可以
韩信也是不可多得的军事家,没留书的确可惜
至于谁强谁弱,不好比较。打仗不但拼将领的能力,还有后勤的条件
2010-10-13 09:42
文以载道
井陉、历下、潍水三战,韩信都是以少打多,以弱打强,已经很说明他的军事能力了。
我觉得林彪尚不能与韩信类比,拿粟裕和韩信类比更恰当些。
2010-10-13 10:29
飒露紫
韩信的很多战例是教科书式的,这个也算是留给后世的“兵书”了
2010-10-18 21:25
一名惊魂
那常人说“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我最想知道他是如何解决粮草问题的,哪位高手可以告诉我:Th
2010-10-18 22:25
KYOKO
LZ的标题就有问题,汉初(包括汉朝?)没有大元帅的:hz1001:
2010-10-27 20:59
一名惊魂
麻烦这位大哥请不要咬文嚼字勒,现在不是讨论他的军职的时候。。[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10-18 22:25 发表
LZ的标题就有问题,汉初(包括汉朝?)没有大元帅的:hz1001: [/quote]
2010-10-28 14:21
江湖草野
这样比较项羽跟韩信的军事能力是不公平的. 项羽垓下之败其实已经是一个必然,不在垓下也会在彭城在荥阳在别的地方.一场战争甚至一场战役的胜负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兵力、人力、军事、政治、人心向背等等,也就是所谓“天下大势”。其时,霸王之敌,非仅汉王淮阴,实乃天下诸侯,众皆叛之。
两大绝世的名将相互交锋,除非在全面“势”弱的情况下战胜对手,才能明确的说一方比另一方能力更强。否则,在”势均力敌“甚至”势“强的情况下获得胜利,实在不能简单的把原因归为一方的能力比另一方强。
更不要说两个不同时的名将之间的比较了。
2010-11-19 09:37
ymgcmy
垓下之战项羽不也是先打赢刘邦后碰到韩信就没辙的,韩信打仗有个特点,总是先败后胜,而且,在古代那种后勤和通讯条件下,兵越多越难指挥,不是谁都可以指挥几十万大军的
2010-11-25 16:54
laichoon
其实说可惜的不是韩信是否有没有跟项羽交锋过
真正可惜的是
那个北方的第一霸主,开辟匈奴强大非常牛比的冒顿单于,没机会跟着两个天才交锋。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