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陷阵营---高顺的地盘,高顺说了算!


2010-7-25 17:34 淡定ㄓ不悔
陷阵营---高顺的地盘,高顺说了算!

:hz1030:高顺——历史笔下漏掉的名将
  高顺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忠臣,一个深思远虑使谋化策的谋臣高顺是一个很注重个人修养的人。他很有威仪,治军也很严格。高顺不饮酒,这在当时对于一个武将是很难得的。他也不接受别人的馈赠。同为吕布部将的侯成,有一次丢失了战马,后来找回。众将带了礼品去恭贺他,侯成用自己酿的酒招待众将。宴饮之前,侯成先给吕布送了些酒肉过去。吕布大怒,因为吕布曾在军中下过禁酒令。侯成非常害怕,赶紧回去把酒倒掉,并把众将送的礼物都退了回去。《素书》说:“贬酒阙色,所以无污。避嫌远疑,所以无误。”这一点,高顺做到了。   高顺也有资格做一个名将,他的部属仅有七百多人,平日的铠甲战具都修缮得精练整齐。每逢战事,几乎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人们给了他的部队一个称号——陷阵营。高顺跟随了吕布,在吕布神勇的光环下,高顺的光彩便暗淡了许多;在吕布的战略眼光下,高顺的才能便打了一个折扣。   高顺也是一个忠臣。他死心塌地的跟随吕布,虽然他知道吕布不会成就大事。高顺经常劝谏吕布说:“凡是破家亡国的君主,并不是手下没有忠臣和能臣,是因为君主不能用人。将军每次的言行举动,都不肯深思熟虑,动辄喜欢说失误,将军的这种失误太多了。”高顺这段话,不仅适用用于治兵理国,对现代企业用人也很有现实意义。吕布也知道高顺是个忠臣,但是他出于种种考虑不能用高顺(布知其忠,然不能用——英雄记)。郝萌反后,吕布更加疏远高顺。魏续和吕布有亲戚关系,吕布便将高顺的部属全部交给魏续带领,实际上就是夺了高顺的兵权。但有战事的时候,吕布也离不了高顺,还让他指挥他原来的部队去作战,而平日,这些部队归魏续统领。即便如此,高顺从跟随吕布,到为吕布赴义,始终没有恨意怨言。《三国演义》上说,高顺被曹操俘虏后,曹操问他:“汝有何言?”高顺默然不语。然后曹操缢杀了高顺。这段描写很光彩照人,高顺的人格也在他“默然不语”中得到了升华。他没有象张任那样,说出“忠臣不侍二主”流芳万世的言语;没有象陈宫那样,做出激烈的反应,主动慷慨就义;没有像张辽那样,顺应那个时代的处世理念——良禽择木而栖。   我们先从三国演义说起。   首先,高顺是吕布手下第一大将当是无疑。先看第11回,“高顺方引军到,杀将入来……吕布自引救军来……背后高顺、魏续、侯成赶来”,在危及时刻,吕布总是首先派高顺到最危急的地方;再看第17回,“高顺引一军进小沛,敌桥蕤;陈宫引一军进沂都,敌陈纪;张辽、臧霸引一军出琅琊,敌雷薄;宋宪、魏续引一军出碣石,敌陈兰;吕布自引一军出大道,敌张勋”,这里可以看出高顺总是独当一面,而其他健将都是两将双出。
埋没的名将——高顺
  若单论个人武力,高顺似乎也能入得一流好手。夏侯惇拔矢啖睛之前,就曾和高顺力斗四五十合,若以武侠小说的观点来看,那也是夏侯惇剧斗之后真元损耗,内气不继,才着了曹性的道儿,重创夏侯惇的功劳多半还是归于高顺的武勇。   再来看看三国志史书上真实的高顺是如何的勇猛。   “(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平平淡淡的一句话中,似乎除了可以看见七百视死如归的壮士,无数舍死还生的血战外,还有一位勇烈沉稳的将军。建安三年,吕布与刘备反目,派高顺统率大军攻击小沛的刘备军。即使是拥有关张两位“万人敌”的刘备军,也没有能够抵挡“陷陈营”的兵锋,高顺占领小沛,随即击破由曹营头号大将夏侯惇所率的曹操援军。这是高顺军人生涯的颠峰。   裴松之注《吕布传》引《英雄记》记载,高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短短十二字里,一位严毅威重,清廉自守,生活朴素严谨,善于自我克制的真正军人形象跃然纸上。汉末乱世,兵戈四起,朝不保夕,人多有世事无常,及时立业行乐之叹,加之汉人有豪饮之风,因此后汉三国人物多嗜酒无度。作为乱世中的军人,高顺放弃了血战之后无节制的放纵与欢乐而选择能够随时保持清醒与克制的道路,仔细想来,让人佩服的不仅是他的自律,更是为主君随时准备清醒状态的那一份忠义之心,换句话说是真正的“无我”。在骄悍暴虐,杀掠无度的吕布并州军团中,独善其身的高顺,使人感到分外的清新可敬。   高顺的冲锋陷阵,可以说无愧完美的军人称号,然而他更令人钦佩的还是那种高洁忠义的品格。   “建安元年六月夜半时,布将河内郝萌反,将兵入布所治下邳府,诣厅事合外,同声大呼攻合,合坚不得入。布不知反者为谁,直牵妇,科头袒衣,相将从溷上排壁出,诣都督高顺营,直排顺门入。顺问:“将军有所隐不?”布言“河内儿声”。顺言“此郝萌也”。顺即严兵入府,弓弩并射萌众;萌众乱走,天明还故营。萌将曹性反萌,与对战,萌刺伤性,性斫萌一臂。顺斫萌首,床舆性,送诣布”。深夜兵变这种险恶无比的形势下,吕布唯一可以确定的是高顺不会背叛,于是逃往高顺营中。高顺确实没有辜负吕布的信任,详细询问了叛乱的细节后迅速确认了叛乱主谋,严兵整甲,半夜之内就平定了叛乱,而且亲手砍杀了叛乱主谋郝萌。   对吕布这个反复无常以怨报德的主人,高顺不仅为他冲锋陷阵,更是尽了自己的一切力量来辅佐他。某次吕布要亲自出军向臧霸索要财物,高顺劝他珍惜名声,不要为这等无谓的行为出兵,实际上是变相的劝谏吕布不要过于贪图小利。吕布自然不会听从。关于这个主人的本性,高顺是看的很清楚的,他常对吕布说:“凡破家亡国,非无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见用耳。将军举动,不肯详思,辄喜言误,误不可数也。”实际上就是含蓄的指出了吕布翻覆无常,轻狡刚愎的毛病。吕布呢?“知其忠而不能用”。不仅如此,郝萌反后,吕布开始猜忌诸将,甚至剥夺了高顺的兵权交给自己的小舅子魏续,直到作战时才赋予他临时指挥权,面对如此的猜忌与冷遇,高顺仍然无悔的为吕布作战直至最后。(“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

2010-7-25 17:48 凌云茶
小兄弟,虽然放了暑假,但你还是要分清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区别啊。
不识字不要紧,一个是三个字,一个是四个字,很好分别的。

2010-7-25 20:02 青炎陽
樓上老兄,樓主兩邊都有引一些,而且是以歷史為主

論壇又沒有綜合區,只有小說區和史區

你說他發哪兒才對呢?

2010-7-25 20:59 凌云茶
你看他的标题--高顺——历史笔下漏掉的名将
你就知道应该是发哪里了。:hz1026:

2010-7-26 12:24 方二
很老的贴,也是很老的话题了,锁了算了

2010-8-7 20:03 shps940114
無言...
傳言高順有上過貂嬋大姐
所以才效忠呂布...

2010-8-8 07:33 冷月寒冰
[quote]原帖由 [i]shps940114[/i] 于 2010-8-7 20:03 发表
無言...
傳言高順有上過貂嬋大姐
所以才效忠呂布... [/quote]
歷史上都沒貂蟬這個人- -、
只記載呂布和董卓某小妾私通- -、
不過樓上可以根據這個寫部穿越小說
我看好你哦:hz1009:

2010-8-9 16:43 刘过字改之
还陷阵营,大哥诶。那不是评书上的吗?高顺的陷阵营,我在史书里找不到诶,高顺连史中传记都没有,何来此评述?

2010-8-9 18:19 263441145
[quote]原帖由 [i]刘过字改之[/i] 于 2010-8-9 16:43 发表
还陷阵营,大哥诶。那不是评书上的吗?高顺的陷阵营,我在史书里找不到诶,高顺连史中传记都没有,何来此评述? [/quote]
  高顺虽然没有立传,但仍有史载,相关史料主要集中在《三国志·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你找不到是你自己问题…
[color=Red][b] 英雄记曰: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所将七百馀兵,号为千人,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陈营。[/b][/color]

2010-8-11 21:02 裁决者
:emot12:
高顺的的确确是个好将军
 [color=Red]【建安三年,布复叛为术,遣高顺攻刘备于沛,破之。太祖遣夏侯惇救备,为顺所败。】[/color]
[color=Red]【先主还小沛,㈠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曹公厚遇之,以为豫州牧。将至沛收散卒,给其军粮,益与兵使东击布。布遣高顺攻之,曹公遣夏侯惇往,不能救,为顺所败,复虏先主妻子送布。】[/color]俩万人敌+夏侯惇都不是一个高顺的对手。

(杨奉、韩暹寇徐、扬间,先主邀击,尽斩之。先主求和於吕布,布其妻子。[color=Red]先主遣关羽守下邳[/color]。
先主还小沛,㈠复合兵得万余人。吕布恶之,自出兵攻先主,先主败走归曹公。

备东击术,布袭取下邳,备还归布。布遣备屯小沛。布自称徐州刺史。

先主遣关羽守下邳实乃传抄错误,关羽自从下邳被袭,然后刘备来降[color=Red]【英雄记曰:备军在广陵,饥饿困踧,吏士大小自相啖食,穷饿侵逼,欲还小沛,遂使吏请降布。布令备还州,并势击术。具刺史车马童仆,发遣备妻子部曲家属於泗水上,祖道相乐。
】 [/color]之后就应该跟着刘备,不然吕布没道理自己打下来的还给刘备让关羽守还让刘备去守小沛,显然[color=Red]先主遣关羽守下邳[/color]不合逻辑)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