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7-6 22:43
风精之羽
关于进化论的一个问题
一直很困惑人类从猿进化到现在的人的过程中,毛发是怎么进化成现在这样的?
为什么身体四肢面部的毛都不见了,却还会留下头发,胡子,腋毛以及某处的毛,这需要怎样的进化过程才能
实现?
2010-7-6 23:20
程庄公子
进化论尚无统一定论,只是在咱们国家大力度宣传进化论,一些生物进化遗传的问题进化论是解释不了的,不过关于毛发指甲的我也有同样疑问,如果按进化论来说,头发与指甲终身都生长不断,对生存实在是太不利了,又怎么会一代代遗传下来,早就被淘汰了
2010-7-6 23:24
KYOKO
头发是防止日照,胡子是看起来很man,阴毛在ooxx中有作用。腋毛不知道有啥用:hz1024:
2010-7-6 23:24
三种不同的红色
那个,,
胡子我不知道有什么作用。但头发、腋毛及某处的毛都是有生理作用的。当然会在进化中得以保留了。
头发对头颅有保护作用,夏天防阳光直晒,冬天保温,还能对打击起到缓冲,其作用是很大的。自然要保留了。
人的腋窝汗液分泌很多,腋毛可以起到吸收汗液并向周围扩散的作用,从而达到保护皮肤的目的。
某处的毛不但有吸收汗液和黏液向外扩散,保护某处的皮肤,还能在人类进行某项活动时减少摩擦,消除因过度摩擦而产生的痛楚。
至于胡子,偶不知道有毛作用,不过胡子作为一种非常明显的第二性征,或许在人类的求偶行为上曾经起过重要作用吧。
2010-7-6 23:33
KYOKO
听了三红的言论,原来把腋毛和阴毛刮掉其实是有害的:hz1025:
2010-7-6 23:37
Ros_Nun
是的 穿比基尼的MM坏处大大的
2010-7-6 23:48
muzhi
回复 #2 程庄公子 的帖子
请问“进化论尚无定论”是说有什么与之竞争的学说吗?
比如说?
2010-7-6 23:50
恨地无环
回复 #2 程庄公子 的帖子
对于“野生”人类来说,手指甲和耗子的门牙猫的爪子一样,同属于消耗品,当然要不断生长才行。
2010-7-7 00:28
程庄公子
[quote]原帖由 [i]muzhi[/i] 于 2010-7-6 23:48 发表
请问“进化论尚无定论”是说有什么与之竞争的学说吗?
比如说? [/quote]
首先要清楚的概念是进化论不一定是全部正确,但进化是事实,进化论只是描述进化这种现象的一种理论。
适者生存,但存者即为适者,给各个物种贴上适应或不适应的标签,明显是不合理的。
如自然选择,是一个逻辑问题。变色龙有变色能力,是根据自然选择让这个能力保留下来的。但变色能力与自然选择之间的关系哪个前哪个后,这个能力真正的源头无法知道。先进化,再自然选择。这样用自然选择来解释进化就存在逻辑上的问题。
关于各个物种的各种能力,不是单单进化论就可以解释得了的,所以尚无定论
2010-7-7 00:53
muzhi
回复 #9 程庄公子 的帖子
原来是这么一个“没有定论”...是我多虑了...
您的回答只是让我觉得您可能并不了解现代的进化论的主张
毕竟我日常的研究工作和进化论关系比较密切,即使不乐意也得读一些东西
顺便一提,传统进化论认为物种各自的特性的产生来自突然变异,而自然选择让这种变异得到固定的机会
固然这个看法也遭到了不少批评,主要是由于变异产生的可能性较低
因此在达尔文主义的框架下产生了Baldwin进化等考虑个体学习过程的理论
“变色能力”的真实源头或许还不知道,但至少进化论提供了目前还无法证伪的解释
2010-7-7 02:05
云生万物
”……我们有一个办法对此做出解释,它也许会对我们变成棵猿的整个问题做出一个最佳的解答。狩猎猿和他的竞争对手食肉兽之间的基本差别是,他的体质不适于迅如闪电的冲刺,亦不能使他与猎物比耐力,他追踪猎物的速度不能与食肉兽相比。然而,他恰恰又必须具有追踪猎物的速度与耐力。他成了好猎手,因为他的脑子更发达,这使他用上了更巧妙的策略,制造出更致命的武器。尽管如此,狩猎活动仍然对他的体质构成了很大的压力。追踪猎物至关重要,他再苦再累也得忍受。但是,在追踪的过程中,他一定会觉得热不可支。因此就产生了强大的自然选择压力,迫使其减少体温过高的倾向,任何微小的降温机制都有助于这个自然选择,即使它意味着其它方面会作出一些牺牲。毫无疑问,这是毛猿转化为裸猿的关键因素。加上幼态持续机制的推动,再加上前述的体毛脱落的次要好处,这个论断应当是站得住脚的主张。由于体毛脱落、体表汗腺增加,可以达到相当有效的降温目的——不是为了适应原有那种每分钟不停进食的生活;而是为了适应追捕猎物狂奔猛跑的生活——其结果是,体表盖上一层汗液的薄膜,他那暴露在空气中的、劳累的肢体和躯干都盖着一层汗水,挥发的汗液就使体温不致开得太高了。
于是,我们面前就出现了这种直立行走的、猎杀动物的、武器精良的、守卫领地的、幼态持续、大脑发达的、赤身露体的裸猿,他的祖先是灵长目动物,他在进化中变成了食肉动物,他终于站立起来准备征服世界了。然而他还是一个新生的、带有尝试性质的物种,新的行为方式不断地需要完善。他的主要麻烦是由文化发展和遗传变化的不平衡引起的。他在文化上的进步突飞猛进,总是走在任何新的遗传基因变异的前头。而他的基因则较为稳定,老是掉在后面。他常常要受到提醒:尽管他在改造环境中取得巨大无比的成就,可是他骨子里仍然是一只地地道道的裸猿。“
摘自莫利斯的《裸猿》第一章,顺便推荐一下这本书。
2010-7-7 02:13
muzhi
回复 #11 云生万物 的帖子
好文!
简单明了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muzhi 于 2010-7-7 02:15 编辑 [/i]][/color]
2010-7-7 06:11
风精之羽
[quote]原帖由 [i]云生万物[/i] 于 2010-7-7 02:05 发表
”……我们有一个办法对此做出解释,它也许会对我们变成棵猿的整个问题做出一个最佳的解答。狩猎猿和他的竞争对手食肉兽之间的基本差别是,他的体质不适于迅如闪电的冲刺,亦不能使他与猎物比耐力,他追踪猎物的 ... [/quote]
问题是,这不就成了后天的改变影响进化结果也就是用进废退了么
2010-7-7 06:13
风精之羽
而且按照这个逻辑,豹子狮子追捕猎物也会觉得热,为啥它们还是有毛
2010-7-7 07:59
林冲
回复 #4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胡子和雄孔雀的羽毛是一个道理。
2010-7-7 08:47
恨地无环
回复 #14 风精之羽 的帖子
所以猫科动物都是突击型的猎手,绝对不会长途奔跑追杀猎物。
“用进废退”在个体上是不成立的,但是在整个物种长期进化的自然选择中是成立的。
2010-7-7 09:04
夏侯樱
豹子爆发加速的时候的体温升高是极大的,它会在过量发热之前停止追逐猎物,如果继续追下去结果就是烧坏自己的身体组织。这样大的热量散热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迅速解决战斗,这其中皮毛——保护色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能保证它尽可能的接近猎物
2010-7-7 09:28
连枝步
[quote]原帖由 [i]云生万物[/i] 于 2010-7-7 02:05 发表
”……我们有一个办法对此做出解释,它也许会对我们变成棵猿的整个问题做出一个最佳的解答。狩猎猿和他的竞争对手食肉兽之间的基本差别是,他的体质不适于迅如闪电的冲刺,亦不能使他与猎物比耐力,他追踪猎物的 ... [/quote]
裸猿好像是一部三本的,裸猿是第一本。
这书确实有趣。
2010-7-7 13:32
tonyget
进化论也是个科学假设
达尔文的进化论,自诞生以来就不断受到质疑,只是到现在还没有比进化论更有说服力的理论
2010-7-8 22:59
五袋石果
我觉得进化论的主要问题是在时间上。从变异产生的概率以及变异后生存巩固所需要的时间来看,进化论计算的时间与考古发现似乎完全无法吻合。特别是从一物种进化到另一物种,似乎不具备足够的时间。
虽然国内多数人认为进化论无法证伪,我倒觉得这个理论更难以证明是正确的。
2010-7-8 23:10
muzhi
回复 #20 五袋石果 的帖子
这是100多年前就在讨论的一个问题
为了解释这样的问题进化论者也做了不少努力
比如114年前产生了“个体的学习行为通过选择压作用于进化,引导进化的方向”的理论
2010-7-9 16:19
无限-110
进化论也就是天朝在给它自己的渔民需要而宣传巴了。
2010-7-9 16:28
Ros_Nun
Ls是典型的 被网络上一些神创论者撰写的进化黑文蒙蔽了的
2010-7-10 09:12
五袋石果
我也应该算做被神创论蒙蔽的人之一,我基本上接受人类不是地球原住民的观点。
2010-7-10 22:32
乌鹊南飞3
进化论从唯物的角度把精神作用完全掩盖了,于是对生物外形的解释上得出与两千年前完全相反的推论。纵观近万年的“进化历程”,人类的精神力虽然群体上不断得到进化,但个体上限值却在不断滴退化。退化至今日,平均值和上限值终于介于同一个层面上了。
所以,触底反弹的时刻,大概就在下一个世纪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乌鹊南飞3 于 2010-7-10 23:15 编辑 [/i]][/color]
2010-7-11 14:28
云生万物
万年对于大多数进化历程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至于说个体退化,呃,其实我也觉得“演化”是比“进化”更合适的词。因为现存的各种物种,不过采用了不同的策略应对环境压力而已,不存在谁比谁更高级的问题。当人类走上了以头脑和工具来应对大自然的时候,其它功能的“退化”也就是必然的了。
2010-7-12 12:19
颖颖
回复 #21 muzhi 的帖子
关键是神学阵营反对的声音比较高吧。而且貌似进化论者,只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微生物的“进化”,并没有验证过任何宏观动物的“进化”。神学界的造化论者认为,至少人类身上有一些特殊于其它任何生物的东西(例如,[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00520&extra=page%3D1&authoruid=0&page=2]这个贴的第 48 楼[/url]),是不可能被自然进化出来的。或者说即便有进化的过程,上帝的神来一笔才是人类出现的最主要因素,进化过程仅仅是次要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7-12 12:52 编辑 [/i]][/color]
2010-7-12 13:51
云生万物
梵蒂冈现在的说法是,进化本身也是上帝安排的。
2010-7-12 13:58
muzhi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7-12 12:19 发表
关键是神学阵营反对的声音比较高吧。而且貌似进化论者,只通过科学实验验证了微生物的“进化”,并没有验证过任何宏观动物的“进化”。神学界的造化论者认为,至少人类身上有一些特殊于其它任何生物的东西(例如,这个贴的第 48 楼),是不可能被自然进化出来的。或者说即便有进化的过程,上帝的神来一笔才是人类出现的最主要因素,进化过程仅仅是次要的。 [/quote]
这个例子中狗学不会相对论说明人能学会相对论不是进化出来的?
这是怎么推论出来的?
这倒让我联想起近年里人工智能里一个研究成果:进化的机制有自动产生语言的趋势。
另外不知道你说的“验证”指什么,也不知道你觉得果蝇算不算“宏观动物”。
至少果蝇是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实验的。
至于神学,你指的主要是近代天主教的事情吗?
不要说不同的宗教,即使基督教内部,观点的差异也很大的,而且也在随着时代变化。
即使教廷,从历史上看他们也无非是在自己有力量的时候捏捏软柿子,真遇到启示与现世常识(甚至还没成为常识的看上去比外围教旨有道理的竞争理论)冲突的情况,每每要退让。
就连当年伽利略在世的时候教廷都试图跟他取得一定妥协的,还被伽利略临死摆了一道。
现在教皇不也声明进化论不违背基督教信仰了么。
我个人的上帝观受奥古斯丁(就不加“圣”了...)、笛卡尔和牛顿影响(扭曲?)比较大,可能有的话正统的朋友们不爱听,还请包涵。
2010-7-12 14:38
颖颖
回复 #29 muzhi 的帖子
放心,我不是基督徒。不过我认为天主教对西方科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对科学起到了一定的鞭打和监督的作用。有些理论纯粹是因为科学界为了和教会争论而发现的,后来才发现原来它们很有实用价值。所以说,我对神学的态度,也是用它来敲打我平时思维的一个工具而已。
2010-7-12 15:40
dimeterio
回复 #29 muzhi 的帖子
進化論者對“進化”最扭曲的理解,就是把“一種地球上有的生物衍生出地球上沒有的生物”看成是“進化”。
舉個簡單例子:“了”字加一筆是什麽字?你可以說是“子”字,但“子”字是從“了”字進化來的嗎?顯然不是,世界上根本就有“子”字。
同樣,一種A果蠅通過科學家的誘變,繁殖出了B果蠅,B果蠅是不是就是A果蠅進化來的呢?顯然也不是,具備B果蠅一切生物學特點的生物就叫B果蠅,跟它是否從A果蠅而來毫無關係。
如果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我們就可以根據恐龍化石里留下的DNA,直接複製恐龍,那這個恐龍又從何“進化”而來呢?
2010-7-12 16:20
颖颖
嗯,你说的这个问题是这个是汉语翻译的错。英文里的 evolutionism 更正确的翻译应该是“衍生论”。所谓“进化论”给人一种“如果 A 进化为 B 则 B 一定优越于 A”的感觉,而 evolution 本身只有演变的意思,并没有褒贬之意,也没有说 B 就之前就一定没有。
貌似比较铁杆的进化论者会认为,地球上由随即因素,由无机物产生了微生物。然后所有现在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完全由它们进化过来的。不过现在即便在生物学界,持有这种观点的貌似也不多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7-12 16:22 编辑 [/i]][/color]
2010-7-12 20:18
散发
一、“生物进化论”不表示现阶段的生物形态就是最优化形态,现阶段获得保留的生理特征不表示在下阶段的进化过程中不会被退化掉。
二、“进化”,更重要的是适者生存,不存在必须保留或必须淘汰的生理特征。
三、进化过程的时间尺度。
2010-7-12 20:19
散发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7-12 16:20 发表
貌似比较铁杆的进化论者会认为,地球上由随即因素,由无机物产生了微生物。然后所有现在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完全由它们进化过来的。不过现在即便在生物学界,持有这种观点的貌似也不多了。
[/quote]
那现在生物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什么?
2010-7-12 20:25
散发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7-12 15:40 发表
如果科技發達到一定程度,我們就可以根據恐龍化石里留下的DNA,直接複製恐龍,那這個恐龍又從何“進化”而來呢?[/quote]
谁说基因工程就不能是生物繁殖途径之一?
2010-7-12 22:06
颖颖
[quote]原帖由 [i]散发[/i] 于 2010-7-12 20:19 发表
那现在生物学界的主流观点是什么? [/quote]
不知道 muzhi 有什么想法,我搞生物的朋友,似乎持基因突变的观点较多,而且这种突变未必都是“进步”的。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更像一个树,而不是一条直线。两种不同的动物,即,树叶与树叶之间,没有一个合理的方法去说谁更进步。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7-12 22:10 编辑 [/i]][/color]
2010-7-13 01:39
云生万物
呃,这个说法和“地球上由随即因素,由无机物产生了微生物。然后所有现在的生物,包括人类,都是完全由它们进化过来的。”并不矛盾啊。
实际上,米勒实验虽然可复制性差,但依然被大多数生物学教材所承认。
而进化论本身,更是生物学界的绝对主流——当然,这已经不是达尔文的进化论了。
2010-7-13 09:19
散发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7-12 22:06 发表
不知道 muzhi 有什么想法,我搞生物的朋友,似乎持基因突变的观点较多,而且这种突变未必都是“进步”的。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更像一个树,而不是一条直线。两种不同的动物,即,树叶与树叶之间,没有一 ... [/quote]
Evolution,本来就不该被翻译为“生物进化论”,应该是“生物衍化论”。生物为了适应变化的生存环境或为了最大程度优化在原生活环境中的能力而通过基因变异产生形变and/or进行行为习性的改变。这样的定义同时适用于进化及退化。
2010-7-13 10:18
颖颖
回复 #37 云生万物 的帖子
确实矛盾。因为按照进化论(我不是搞生物的,或许我理解的进化论有些过时),如果退回到十万年前再来一次的话,猿猴依然会进化成人。因为人比猿猴“先进”,所以说“落后”的进化成“先进”的,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按照基因突变论的话,猿猴爱变什么变什么,不一定非要变成人。这个现象在微生物世界的实验中很常见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7-13 10:20 编辑 [/i]][/color]
2010-7-13 10:43
dimeterio
回复 #39 颖颖 的帖子
最新生物學研究的結論顯示,和宇宙的進化一樣,生物進化是通過大爆炸的形式出現的。現代生物肇始於“寒武紀大爆炸”,大量生物在那個時期突然出現。
“大爆炸”可能源自這樣一個機理:生物進化雖然隨時都在進行,但是新生物的生存環境不具備,所以不能穩定存在。比如雖然產生了豬籠草,但同一時期卻沒有產生蚊子,所以豬籠草就不能生存下去。“大爆炸”是在較短時間內生物界人品大爆發,“碰巧”產生了大批可以相互依存的生物,使得這個體系就此存在下去了。
2010-7-13 11:28
☆慕容泪☆
饿本人是对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及基因突变的理论深信不疑的。
很重要的一个例子是非洲象,为什么有象牙的象越来越少,不是他们主动进化,而是因为人类猎杀取之,没象牙的活了下来了继续繁衍。这个过程仅一百几十年。
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其实是很高的,不一定通过射线改变DNA可以表症出来。例如云南有个养猪户就搞这个,专门让猪近亲交配,连母子祖孙辈都不放过,存活率虽然低,但活下来的却是千奇百怪,有些是脖子上生肿瘤,这应该是隐性基因被保留并发挥出来起作用了,也许这种隐性基因来自远古,或就最近几十年。例如一些软体动物,他们游得太慢,总是被吃掉,有一天他们当中突然一个游得暴快,活了下来,剩下游得慢的,突然有一天有个怎么身上多了个壳,又活了下来,进化就是这样的了。手段可能是射线,也可能是本身积累太多隐性基因集中爆发。
人类同样,例如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蚕豆病,也是基因突变引起的。
至于生物大爆发阶段,饿也觉得不意外,可能是射线突然增多,也可能是染色体数目增加做了准备。
2010-7-13 14:24
KYOKO
回复 #41 ☆慕容泪☆ 的帖子
我很奇怪大象怎么知道它们是因为象牙才被杀的?:hz1001:
2010-7-13 14:59
五袋石果
生物大爆发,就不能是某个人或某个组织或某个文明带到地球上的吗?我觉得这样更能说的通,或者才能说的通。
2010-7-13 16:06
奔波儿灞
大灭绝与大爆发
《中国国家地理》2010年6月 撰文/单之蔷
我很喜欢美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的书。他在《熊猫的拇指》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化石揭示的生命史至少有这样三个特点:
一是稳定性。物种并不像达尔文所言,处于一个逐渐进化的过程中。它们出现和消失时的外形几乎一样。二是突然出现。物种是突然出现的,并且已经“完全定型”。三是物种的大灭绝与大爆发。生物的大灭绝和大爆发是生命史中周期性发生的事件,并不是像达尔文所说的“适者生存”。灭绝与否靠的是机遇,不是“适与不适”。
据说古生物化石缺少中间演化系列是古生物学界的一个秘密。古尔德说,古生物学家所画出的生物进化树,除了树枝的梢头是真的,其他部分都是根据想象画出的。
达尔文对此的解释是,化石是有缺失的,就像一本书,我们只见到了其中的几页。但地球这个浩大的图书馆,如此众多的生物,为什么我们见到的都是缺页的书?
古尔德替达尔文解围,提出了“间断平衡”理论。他说,达尔文没有错,生物的进化是存在的。但进化不是渐进式的,进化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突飞猛进地完成的,其余时间则呈现出稳定和静止的状态,两者交互进行。对于中间过程化石的缺乏,古尔德是这样解释的:进化和新种的产生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物种主要群体所在的核心地区(因为这里没有隔离机制),只能发生在边缘群体所在的边缘地区。那里生存压力大,环境复杂,物种的变异容易遇到适应的环境,边缘的隔离作用使变异得以保存和发展,进而成为新种。但最终能够成为化石的应该是核心地区主要群体中的生物,因为它们数量大、分布集中。相反处于边缘正在演化的群体,能够成为化石的机会很少,我们也就没有运气见到这样的化石了。古尔德智慧地回答了“中间化石缺乏”的责问,弥补了进化论的缺陷。
大灭绝之后为何是大爆发?这又可以用古尔德的理论加以解释:当处于核心地区的主要种群灭亡后,边缘变异的种群进入中心地带的方式应该是如入无人之境似的一拥而入,这在未来的化石中就呈现了“大爆发”的局面。
想象一下大灭绝之后的世界吧。昔日处于霸主地位的生物消失了,广阔的空间也就是大部分生态位都空出来了,等待新的主人。这对于那些过去处于边缘、受到压抑、在大灭绝中又侥幸活过来的生物是怎样的机遇呀,这怎能不迎来生命的狂欢节,新物种的大爆发呢。想象一下,人类灭绝后,其他生物会怎样地狂欢呢?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一种“渐变论”的主张,他信奉“自然不产生飞跃”的理念。
古尔德的“间断平衡”理论则是一种折中,是对“渐变论”的修复。与“渐变论”针锋相对的是“突变论”,或称之为“灾变论”。
19世纪初,以法国科学家居维叶为代表的灾变论曾占据了主流地位。他说:“不同的地层结构是由于发生过多次洪水灾变,不同地层中的不同生物化石则是在每一次灾变后重新创造的。”
渐变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地质学家莱伊尔。他有句名言“现在是理解过去的钥匙”,意思是说,现在的原因,也是过去的原因。自然界受着均一的规律支配,现在的地质地貌是过去的变化一点一点累积而成的。
二者争论的焦点是:自然的变化究竟是突然的还是逐渐发生的呢?
如今“渐变论”成为了科学界的统治思想,莱伊尔被称为“地质学之父”,他的《地质学原理》被誉为奠定了地质学的基础。
想一想,这也很好理解。因为按照“渐变论”的思路来理解世界显然要比把突变的因素加进去容易得多。理解了现在,就等于理解了过去和未来。科学家们心中窃喜:天下竟有这样的好事。
古尔德的“间断平衡理论”很好地回答了对进化论的质疑,但没有回答为何会有“生物大灭绝”。
恐龙曾经雄霸地球,但在白垩纪它们突然灭绝了。对此的解答大约有100多种,如今大多数科学家越来越趋向于接受一种“小行星撞击地球”引来灾变的说法。有的科学家还算出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周期。每隔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几亿年的周期,就有不同大小的小行星撞上地球,带来不同级别的灾难。宇宙无限,意味着可能无限。
导致恐龙灭绝的那次撞击,是一颗直径达10公里、重达一兆吨的小行星撞上了地球,这相当于千万颗广岛级的原子弹爆炸。但并不是这次撞击直接杀死了恐龙和其他生物,而是撞击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造成了生物的大灭绝。比如撞击形成的冲天粉尘,冲上同温层,遮天蔽日,数月不散,阳光无法照射下来,大地进入冬天,植物死亡,食物链崩溃,陆生动物开始灭绝,但两极地区的动植物对于长达数月的黑暗早已适应(因为极夜),所以得以存活。大量的硫化物和氮化物进入海洋表层,海洋酸化,生活在表层和浅海的海洋生物灭绝,但深海中的生物躲过了这一劫。这就解释了白垩纪的生物为什么有的灭绝了,有的却活下来了。
以往的历史过分地强调“渐变”,否定“突变”。我倾向于生命史发展采取的是“突变+渐变”这种模式。
不仅生物史是“突变+渐变”这种模式,地球表面——地貌的演变,也应是这种模式。我多次走过“川藏线”,对这条路上的“突变”印象深刻。
“川藏线”两旁的雪山上有冰川,冰川的末端有冰川融水形成的堰塞湖。在晴朗的夏日,冰川会突然断裂,一跃而下,冲开阻挡,造成湖水的溃决。咆哮而下的洪水对河谷的改造是平时河水的侵蚀所根本不能比拟的。米堆冰川、则隆弄冰川等都曾数次上演这样的故事。
汶川大地震使两个山头合二为一,“渐变”永远也做不到。
可以说对于地貌的塑造,“突变”贡献更大。
人类社会的发展何尝不是这样。革命来临,社会巨变;积怨释放,恢复常态。科学的发展也是遵照“突变+渐变”的模式。
既然诸事如此,“突变+渐变”是不是事物发展的一个普遍规律呢?
2010-7-13 21:07
深海幽灵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7-12 15:40 发表
進化論者對“進化”最扭曲的理解,就是把“一種地球上有的生物衍生出地球上沒有的生物”看成是“進化”。
舉個簡單例子:“了”字加一筆是什麽字?你可以說是“子”字,但“子”字是從“了”字進化來的嗎?顯 ... [/quote]
进化还是演化只是个翻译问题。严复一开始是翻译成天演的,并且强调既可以使进化也可以是退化。后来受日语影响,译成进化比较多。但说回来这只是语言学家该关心的内容,对生物学家来说无非ABC一样的代号,不影响理解其学说本质内容。
2010-7-13 21:10
Ros_Nun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7-13 14:24 发表
我很奇怪大象怎么知道它们是因为象牙才被杀的?:hz1001: [/quote]
象牙那个例子我不太了解 有数据证明吗
不过如果属实的话,是这么理解的:基因中包含容易长象牙因素的大象被大肆捕杀,而基因中包含不长象牙的大象得到了幸存,从而使得不长象牙的大象数量占了多数,并将此适合生存的基因遗传了下去
演化论本来就是靠自然环境的选择,不是主动自发有目的性的
[quote]原帖由 [i]深海幽灵[/i] 于 2010-7-13 21:07 发表
进化还是演化只是个翻译问题。严复一开始是翻译成天演的,并且强调既可以使进化也可以是退化。后来受日语影响,译成进化比较多。但说回来这只是语言学家该关心的内容,对生物学家来说无非ABC一样的代号,不影 ... [/quote]
可是对大众的理解有影响
现在网上搜"进化论",详细探讨进化论的文章很少,反而是铺天盖地的驳斥进化论的帖子。
目前网上已经有不少人认为,进化论只是个假说,在世界上其实并没有被承认,只有在中国由于政府的政治需要而被普遍接受。
这种矫枉过正,除了被神创论抹黑之外,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国内的普及教育缺乏对“进化论”的真正认识,对进化的错误理解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Ros_Nun 于 2010-7-13 21:20 编辑 [/i]][/color]
2010-7-13 21:17
深海幽灵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7-12 22:06 发表
不知道 muzhi 有什么想法,我搞生物的朋友,似乎持基因突变的观点较多,而且这种突变未必都是“进步”的。动物与动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更像一个树,而不是一条直线。两种不同的动物,即,树叶与树叶之间,没有一 ... [/quote]
这个不就是进化论或者说演化论的主流观点吗?基因突变+自然选择,物种同源,没说一定得是“进步”的啊。
2010-7-14 09:23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47 深海幽灵 的帖子
是的。
进化的方向,绝非是一定面向“进步”,只不过是适应环境而已,不同的环境造就不同的物种。
[b]回复 #46 Ros_Nun 的帖子[/b]
就我所知,在美国一些宗教势力比较猖獗的地区,进化论是受到一些教徒的抵制的。但整个美国学界,还没有哪个专家出来否认进化论而支持神创论。
国内一些人把美国那些无知教徒的态度,当成全世界学界的态度,未免太过于无耻+无知了。当然,这又成了他们攻击中国政府的一个工具。
2010-7-14 09:40
颖颖
回复 #4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那些教徒果然无知么?
2010-7-14 09:44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7-14 09:40 发表
那些教徒果然无知么? [/quote]
你这就是在抬杠。
所以,我只能以美国国家科学院白皮书中的话来回答:“[color=Red]许多美国人持有宗教信仰,导致他们怀疑已经证实的科学观念。甚至当他们对这些观念有一些基本了解时,也是这样[/color]。”
另,就进化论的问题,美国科学院不知道发过多少次白皮书,全部都是为了宣传进化论的正确性。
2010-7-14 09:57
congwanshui
进化论的问题在于它能解释很多问题, 但它也不能解释很多问题。
2010-7-14 10:48
颖颖
回复 #50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进化论不能证伪,所以它永远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概念。
2010-7-14 11:09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7-14 11:23 发表
回复 #46 Ros_Nun 的帖子
就我所知,在美国一些宗教势力比较猖獗的地区,进化论是受到一些教徒的抵制的。但整个美国学界,还没有哪个专家出来否认进化论而支持神创论。
国内一些人把美国那些无知教徒的态度,当成全世界学界的态度,未免太过于无耻+无知了。当然,这又成了他们攻击中国政府的一个工具。 [/quote]
這個論述不能贊同。
“还没有哪个专家出来否认进化论而支持神创论”——把進化論本身是否成立去和进化论與神创论是否對立混淆起來。目前進化論的根本問題是無法證明自己,而不是和神创论對立。
另,“美国那些无知教徒”不代表基督宗教。
2010-7-14 11:18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53 dimeterio 的帖子
进化论目前是一个没有被完全证明的科学理论,或者说是科学假说。
但神创论则完全不的科学。
两者当然的对立的。
进化论的证明(或证伪),这是一个科学过程,只要我们遵循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手段,终有一天会达到目的。
但现在反对进化论的人,基本上都是神创论者,他们用种种神创论的论调来反对进化论,这当然是要批驳的。
2010-7-14 11:38
dimeterio
回复 #54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你的說法恰恰說明“进化论”和“神创论”是不對立的。
比如說,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是對立的,但是和TG不是對立了,儘管也許他們和TG之間的分歧要大過他們相互之間的分歧,但不能成為他們和TG對立的依據。既然“进化论”是一種科學假說,而神创论则完全不的科学,那麼他們不可能是對立的。
另外,我確信你並無數據支持你說的“现在反对进化论的人,基本上都是神创论者”,至少在中國大陸肯定不是這樣的。
2010-7-14 11:44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55 dimeterio 的帖子
事实上,自古以来争斗最激烈的战场,不是科学理论之间的辩论,而是科学和神学(以及迷信、伪科学等等)之间的斗争。
就拿进化论和神创论来说,两者的斗争在美国是呈白热化的。
1981年3月,阿肯色州通过了“590法案”,令“创世科学”在教科书中与进化论具有同等地位。
1982年1月5日,美国地区法院宣判阿肯色州的“590法案”支持宗教,违反了联邦宪法,从而推翻了第一个“平衡法案”。科学界欢欣鼓舞———《科学》以及其他的一些专业学术期刊全文发表此案的判决书。
此后,全美7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7个州的科学院和其他7个科学专业团体联合向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递交了请愿书,认为所谓的“创世科学”只不过是经过伪装的宗教。
凡此种种,不正好表明了神创论和进化论之间的斗争吗?
幸而现在不是中世纪,否则我绝对不会怀疑在美国的火刑柱上会有很多人被焚烧后的尸体的。
2010-7-14 11:55
dimeterio
回复 #56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鬥爭和對立是兩碼事。
可口可樂公司可以爲了一塊地皮同阿迪達斯公司鬧上法庭,但可口可樂的對立面是百事,阿迪達斯的對立面是耐克。
神創論是對宇宙起源的一種認識,並不限於生物。並且,即使進化論的觀點全部成立,並不推翻神創論——A生物可以是由B生物進化而來的,但A生物之所以是A生物,是神決定的。
2010-7-14 12:15
颖颖
回复 #56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问题是科学态度的根本,是你说的每一个命题,都需要能够伪证它的试验。这个世界上最不科学的态度,就是迷信科学。我虽然不信什么宗教,但凭我依然认为进化论和神创论之间,只有量变的差别而没有质变的差别。所谓量变,就是说进化论能够解释的自然现象多于神创论,但这不能构成质变因为它们谁都不能否定另外一方。
> 进化论的证明(或证伪),这是一个科学过程,只要我们遵循科学规律,采用科学手段,终有一天会达到目的。
.....................you gotta be kidding me................................无语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7-14 12:20 编辑 [/i]][/color]
2010-7-14 14:39
dddzz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7-13 14:24 发表
我很奇怪大象怎么知道它们是因为象牙才被杀的?:hz1001: [/quote]
不是大象知道它们是因为象牙才被杀所以不长象牙了;而是有牙的大象被杀光,没牙的大象得以存活并越来越多,进而生的小象也是没牙的居多,最终导致该种群没牙的越来越多 。 。 。 。
2010-7-14 17:27
tonyget
[url=http://www.xycq.net/forum/attachment.php?aid=99366]http://www.xycq.net/forum/attachment.php?aid=99366[/url]
生命问题[贝塔朗菲]
◆ 译者前言
◆ 序言
◆ 第一章 生命问题的基本概念
◆ 第二章 组织的层次
◆ 第三章 生命过程的整体概念
◆ 第四章 生命的现律
◆ 第五章 生命和知识
◆ 第六章 科学的统一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