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衣食住行 » 死神如我何


2010-7-4 22:38 悼红狐
死神如我何

死神跟我说哈喽,我跟死神说拜拜。我早已淡定了,自从差点被卷进印度洋喂鱼那会儿起,所以,当这辆中巴摇摇晃晃撞向属都冈河的河沿,碰断公路护栏后又反身冲上山坡,并最终倾斜着翻倒后,我镇定地爬出车门,心里念念不忘的是座位上那两瓶花费了一元钱的纯净水。

孔子被围陈蔡时,自鸣得意,“匡人其如予何”,后来到了宋国被追杀,老先生继续淡定着,“桓魋其如予何”。我原本想狂妄一次,喊一句“死神其如予何”,然实在经不起它真的负气来找我,于是我卑微中略略倔强的说句“死神如我何”吧。圣人的自信,岂是懵懂稚子可供比拟的。

这样的事,总是后怕多过前怕。我爬出车门还颇为从容,脚软须待后来时节。送我回程的藏族司机,颇为凝重的告诉我,你真是头上顶星星的人啊,去年从属都冈河翻下去的那辆大巴,我们顺着河找了一公里才发现个壳,有多少人坐在里面都还没弄清哩。说罢,呵呵笑起来,我稍愣了愣,忽地一溜地从坐骨到颈椎冷起来。

《红楼梦》里有句话叫“未觉之先,既证之后”,有些事如同这句话说的那般,未经历时,无论怎么遐想,也谬之千里,不经历则永无体会。那是一个上了车就张狂地告诉我们,昨夜他是一个无醉不休的酩酊汉,而且自鸣得意是藏族人的典范,离了酒如同离了命。醉汉驾驶着摇摆的客车,在虎跳峡周围险峻的雪山脚下穿梭。

我靠着窗,看着清澈的属都冈河水注入浑浊的金沙江,想到的是三年前那起意外。哈巴雪山下的大峡谷,真让人陶醉,往来的汽车拥堵着这条狭窄和扭曲的公路,导游和司机分神地向旅人们介绍哪里到了石鼓镇,哪里可以眺望长江第一湾。之后,耸入云霄的雪山壁立千仞。我想,这个世界上没人会拒绝白皑皑的山尖,看一眼就让人激动。货车突然从转角突出,我乘坐的客车猛烈摇晃起来,后视镜碎在了两车之隙。然而,这次惊险也到此为止了。熟睡中的人们被急刹车唤醒的刹那,危机也已然过去。

之后便是今次,醉汉司机的孟浪,使他知道要躲避正面撞来的油罐车时,早已晚了。接下来,我的小命便被交到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随时等着死神确认。我老早写过一篇文章,说人永远不能够知道死亡前一步的感受,因为知道这样感受的人都死了。不过,人却可以知道死亡前两步的感受。油罐车呼啸略过车尾时,整张客车已经明显出现了方向的过大偏离。我们的外侧是二十米高的河沿,河床里是簸箕大的白石,坚硬并且冰冷,属都冈河的水冰冷而湍急。至于内侧则是哈巴雪山余脉的丛林,而前方则是另一个急转弯,谁也不知道下一辆油罐车会不会兀地闪现。

这个醉汉在此刻笨拙地恢复到了常人水平,于是为了躲避内侧来车,他毅然决定牺牲包括他自己在内的二十个人的生命,直冲属都冈河,在撞断了护栏后,他才察觉他的错误,斜插直入内侧丛林。老天护佑,它决定把这次交易取消,在斜插过程中,对面无车驶来,客车碾过一个石桩,得以平稳撞山。

这个过程随着身体的翻转眼里呈现出异样的画面,首先我看到了油罐车的车头贴着风擦过,然后河对岸太阳当空照小鸟对我笑,还没看实,眼里的景物换成了逐级上升的丛林,之后偏倒,世界倾斜。

脑子里没有其他念头,唯一的念想是,我必须把这车最后怎么翻倒的过程记下来,我想,除了司机,我恐怕是聚精会神看完整个流程的乘客。收获则是我背着包爬出车门时,天空小雨纷飞,颇具情调。

我会想,假如这件事故发生在没有公路护栏的路段,假如斜插撞山一辆货车转过弯来,假如那颗石桩没有阻挡了客车的速度,那等着我的大概是新坟一座土未干吧。

死命的意义借由劫后余生让我刻骨铭心,那是从死神手里把生命偷窃出来的壮举。来回摆动的车厢、忽明忽暗的视野,不由自主的身体,断裂的扶手、尖叫的乘客、干瘪的后备箱,破碎的后车灯,我爬出车门,回头张望,一片狼藉。

之后的一个半小时,路边的我、那一车的乘客和歪斜倒在一旁的客车,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有人在酣睡中被人推醒张望,有人面带微笑指指点点,也有人招呼左右亲朋观摩,比较过分的甚至停下来淡定围观。那是猎奇和有趣,乏味旅途中的免费景点,没有帮助。

死神路过,这已第二次了。

入夜后,丽江喧嚣依旧,我已恍如隔世。

2010.7.4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死神如我何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