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與“柳香川”打賭——關於資治通鑑三國部分的稱謂


2010-6-28 01:52 雷雨
與“柳香川”打賭——關於資治通鑑三國部分的稱謂

原帖:
[url=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212176-1-1.html]http://www.xycq.net/forum/thread-212176-1-1.html[/url]
[quote]

[url=http://www.xycq.net/forum/profile-uid-382886.html]柳香川[/url] 发表于 2010-6-27 22:44 [url=http://www.xycq.net/forum/profile-uid-382886.html]资料[/url] [url=http://blog.sina.com.cn/koei91]主页[/url] [url=http://www.xycq.net/forum/pm.php?action=send&uid=382886]短消息[/url] [url=http://www.xycq.net/forum/viewthread.php?tid=212176&authoruid=382886]只看该作者[/url] [url=http://wpa.qq.com/msgrd?V=1&Uin=392316099&Site=轩辕春秋文化论坛&Menu=yes][img]http://wpa.qq.com/pa?p=1:392316099:4[/img][/url]

[quote]原帖由 雷雨 于 2010-6-27 22:13 发表

資治通鑑明確將劉備稱為“漢主”,而非“蜀主”。也就是說,正統不正統無所謂,但必須尊重事實,人家叫漢就是漢,別改成“蜀”。
[/quote]
再看了下资治通鉴,[b]司马光[size=2]从没有[/size]说蜀汉是汉,也称蜀[/b],不信你自己看。
[/quote]

[size=3]我孤陋寡聞,確實很少讀資治通鑑。[/size]
[size=3][/size]
[size=3]這樣吧,既然“柳香川”同志已經看了資治通鑑,又說司馬光“從沒有說蜀漢是漢”,又和我說“不信自己看”,那咱們不如打個賭。[/size]
[size=3][/size]
[size=3]方法如下:[/size]
[size=3][/size]
[size=3]我去找一本正規出版社的資治通鑑,從中尋找司馬光對劉備、劉禪政權的稱呼。[/size]
[size=3][/size]
[size=3]如果我找出一處用“漢”稱呼的,例如“漢丞相諸葛亮”“漢XX太守”,等等。則柳香川同志須給我人民幣十塊錢,有多少處就給多少個十塊。[/size]
[size=3]如果最後我一處也沒找出,那我輸一千塊錢。[/size]
[size=3][/size]
[size=3]如何?[/size]
[size=3][/size]
[size=3]敢不敢打這個賭啊?[/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雷雨 于 2010-6-28 02:03 编辑 [/i]][/color]

2010-6-28 05:34 西歪
赌通宝你都赚大发了,跟你赌人民币那他一定是傻了,呵呵~
刘备登基以后,应该都是汉什么什么了,之前倒是有蜀将军孟达云云。他跟你赌,就是送钱你啊。

2010-6-28 05:40 西歪
刚刚搜了下,汉是主流,还是有夹杂着用蜀的。比如:
“春,正月,朔,蜀大将军费祎与诸将大会于汉寿,郭修在坐;祎欢饮沉醉,修起刺祎,杀之。”
这个杯具事件。

2010-6-29 06:17 柳香川
资治通鉴中确是称蜀为汉,蜀用得很少,偶尔和魏、吴并提。可惜的是我那天翻到的一页刚好有“诸葛亮辅备治蜀”字样,所以为我的以偏概全抱歉。
    然而我想没必要给你钱~~~我说过,学历史是以史为鉴,不是为了呈口舌之能,关于“蜀”“汉”之别,实在不用太纠结了。
    这一句“从未”是我错了,但其他的观点我坚持不变,曹魏、孙吴、蜀汉,只是人们的称呼而已,对于正统不正统,客观历史说了算。

    楼主一直给蜀汉正名的执著我应该赞叹,所以我不想再和你争了,大家只要能在历史里学到东西就好了,我不是专家,更不苟同所谓专家研究几十年就为了争个点大的区别。学历史的乐趣不在这里,倘若都这样较真,咱们学世界历史岂不都要相互掐死了?更何况“蜀汉”到底不是“汉”,既不是皇位世袭,又没统一天下,终究只是个大军阀,关键在这里。
    关于楼主的打赌一说,我在看完帖就给你回复了,但抱歉,我觉得有啥事不平的直接说好了,大家可以讨论,没必要过于激动,像什么“龙骑尖捅人”、“一个字一百块”,有时候大家就冲你这句话来了,就算支持你也要找到论点反驳你,毕竟都是平等的人,为何蔑视别人呢?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柳香川 于 2010-6-29 07:00 编辑 [/i]][/color]

2010-6-29 07:29 柳香川
最后,倘若楼主还想不通的话,我权且谈谈我的历史观吧:
   三国,我也喜欢,但我从不迷信,不崇拜,不纠结。孙、刘、曹,不论他们怎样自我夸耀、相互贬低,他们都一样,是军阀割据,只要他们没有统一天下,他们都只是一方豪强,称他们为魏、蜀、吴,完全没错。更尤其是蜀汉,不是你想叫汉,你自称汉,你就是汉了,你终究还是个诸侯。
   袁术拿了玉玺称帝了,我们就一定要称他皇帝吗?就一定要尊重历史,他改了国号是啥就是啥么?就不能称他袁术了么?也还不过是占着扬州的豪强。
   开个玩笑,袁世凯也称帝了,为什么大家不尊重历史,把他奉为正统呢?所以,有时候就算你名义上统一天下了,天下人不承认你,你照样啥都不是。和后来的直系、奉系、皖系什么什么的一样,是军阀。
   所以,刘备自称汉室、自立为汉,写历史的当然如实地写他的国号为汉,但我们怎么就一定要称他为汉了?说实话,他在名义上与汉献帝都有着天壤之别,当然,汉献帝这时候是天。他的本质,是军阀,它占据着蜀地,故而我们称他为蜀.......

2010-6-29 12:52 当阳侯杜元凯
正统之争,没什么意义。我记得北宋时期关于正统的规定很明确,第一要处于北方中原地带,第二要以禅让的形式取得政权。北宋这么规定,说穿了就是因为北宋本身就是这么取得政权的,而且当时南方还有个南唐。司马光虽然感情上倾向于蜀汉,《资治通鉴》却不能不拿曹魏当作正统。等金兵入侵,南宋建立后,因为类似于刘备从北方入川,才开始吹捧蜀汉为正统。说起来西晋东晋,北宋南宋还是一家人,就可以因为自己的政治立场各自选取正统标准,谁还能给一个统一的结论呢。

《资治通鉴》中对于蜀汉称汉的时候不少,称蜀的时候也有,不过这是次要问题。重要的是全书采取了魏晋年号,而且中间有一段论述,很长,截取其最后一段,

昭烈之汉,虽云中山靖王之后,而族属疏远,不能纪其世数名位,亦犹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是非难辨,故不敢以光武及晋元帝为比,使得绍汉氏之遗统也。

其中“宋高祖称楚元王后,南唐烈祖称吴王恪后,”,说的是刘裕自称汉室后裔,以及南唐自称唐朝遗族。南唐还是比了比唐朝的几个贵族如何,认为吴王李恪能耐,“遂祖吴王”,简直是直斥刘备这个汉室皇亲自吹自擂。这未必是司马光自己的看法,但书中如此写作,当然也是不能列其为正统了。

另外,我自己觉得司马光本人感情上倒是挺倾向于蜀汉,史料中有争议的地方大都采取了有利于蜀汉,不利于魏晋的写法。但是作为“政治正确”,蜀汉这个正统杀了他的头也不能认。

2010-6-29 21:40 循环
费祎死的汉寿,应该是蜀地的汉寿吧?
不是现在湖南汉寿吧?

2010-6-29 21:45 当阳侯杜元凯
[quote]原帖由 [i]循环[/i] 于 2010-6-29 21:40 发表
费祎死的汉寿,应该是蜀地的汉寿吧?
不是现在湖南汉寿吧? [/quote]

这种地名更没谱。汉寿这个地名当时不少地方有,而且有些在曹魏称帝后被改称魏寿了。

2010-7-1 21:48 雷雨
[quote]原帖由 [i]柳香川[/i] 于 2010-6-29 06:17 发表
资治通鉴中确是称蜀为汉,蜀用得很少,偶尔和魏、吴并提。可惜的是我那天翻到的一页刚好有“诸葛亮辅备治蜀”字样,所以为我的以偏概全抱歉。
[/quote]
[quote] 这一句“从未”是我错了[/quote]

很好。

[quote]然而我想没必要给你钱~~~[/quote]
是否接受打賭,是你的自由,如果你不接受,自然不必輸錢。但假如你接受了,也要言出必行,該輸多少錢就輸多少錢。信用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根基。

我可從來沒強迫你接受打賭,只是提出一個打賭的邀約。你這話說得,好像是我逼你一樣。

至於什麽“何必蔑視別人”,我看,是你先蔑視別人吧。資治通鑑關於三國的部分,你恐怕90%都沒讀過,否則豈能看不見個“漢”字?

在這種情況下,你還對別人說“不信自己去看”呢。

2010-7-2 10:54 柳香川
回复 #9 雷雨 的帖子

OK,楼主,我现在完全赞同你对蜀汉的正名......

2010-7-6 15:55 太阳划过来
漢丞相諸葛亮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