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5-11 11:27
dreambe
关于异族皇帝的名字
前些日子偶尔看了百家讲坛正热播的塞北三朝,突然想到了这个问题:少数民族政权的皇帝,他们的名字是胡名音译还是汉名呢?
五胡乱华的胡人皇帝因为汉化很深,传世的似乎都是汉名。这一点有待高人考证,在下是无能为力了。
辽、金两朝皇帝是双名并用:
辽太祖契丹名耶律阿保机,汉名耶律亿;辽太宗契丹名耶律尧骨,汉名耶律德光;辽世宗契丹名耶律兀欲,汉名耶律阮;辽穆宗契丹名不详,汉名耶律璟;辽景宗契丹名不详,汉名耶律贤;辽圣宗契丹名耶律文殊奴,汉名耶律隆绪;辽兴宗契丹名耶律只骨,汉名耶律宗真;辽道宗契丹名耶律查剌,汉名耶律洪基;辽天祚帝契丹名不详,汉名耶律延禧。
金太祖女真名完颜阿骨打,汉名完颜旻;金太宗女真名完颜吴乞买,汉名完颜晟;金熙宗女真名完颜合剌,汉名完颜亶;金海陵女真名完颜迪古乃,汉名完颜亮;金世宗女真名完颜乌禄,汉名完颜雍;金章宗女真名完颜麻达葛,汉名完颜璟;金宣宗女真名完颜吾睹补,汉名完颜从嘉;金哀宗女真名完颜宁甲速,汉名完颜守绪;金末帝女真名完颜呼敦,汉名完颜承麟。
西夏皇帝汉化程度高,全都是汉名。
蒙元皇帝汉化程度低,全都是蒙古名。
满清皇帝就经历了一个转化过程,野猪皮和黄狼显然是女真名,虽然后者被改了个颇有汉味的“皇太极”。福临尽管看上去像汉名,但是既然有博穆博果尔这样明显女真名的兄弟,而且后来不用避讳,估计也应该是女真名。比较耐人寻味的是玄烨,因为他父亲顺治皇帝崇尚汉学,所以给儿子起个汉名也很正常,只不过没有排字辈。从康熙开始实行皇帝名讳制度看,玄烨应当是汉名而不是女真名。胤禛、弘历以后就更不用说了,清朝皇帝不但完全采用汉名,而且连汉人的论字排辈也照搬过来。
比较不解的是满清入关后旗人的名字,像索额图、隆科多、穆彰阿这样的一看就是满名,但是像肃顺、裕谦、景寿这样的就更像是汉名了,真搞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也许旗人取汉名或满名是完全自愿的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dreambe 于 2010-5-11 11:29 编辑 [/i]][/color]
2010-5-11 11:44
KYOKO
塞北三朝播到就一直在看,基本上知之甚少,也不知道哪些说的是真的
2010-5-11 11:51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dreambe[/i] 于 2010-5-11 11:27 发表
五胡乱华的胡人皇帝因为汉化很深,传世的似乎都是汉名。这一点有待高人考证,在下是 ... [/quote]
北凉似乎就不是汉名。
其余的好像也是双名并用。
2010-5-11 14:24
伟君子
秃发,沮渠似乎都是自己民族的语言,
慕容家的名字很像汉语的,
不过确实没注意这个问题
2010-5-11 14:45
阿巽
赵曩霄、李元昊、嵬名嵬理乌珠,正宗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阿巽 于 2010-5-11 15:02 编辑 [/i]][/color]
2010-5-11 14:51
阿巽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乙室、拔里世任国事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后族一律改称萧氏。
2010-5-11 17:09
绛橙子
皇太极一般认为来源于蒙语“黄台吉”,可以追溯到汉语中的皇太子。
2010-5-11 18:37
伟君子
[quote]原帖由 [i]绛橙子[/i] 于 2010-5-11 17:09 发表
皇太极一般认为来源于蒙语“黄台吉”,可以追溯到汉语中的皇太子。 [/quote]
皇太极是老八吧,怎么会起个意思是皇太子的名字呢
2010-5-11 22:03
麒麟子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10-5-11 14:51 发表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又认为乙室、拔里世任国事功劳极大,可比汉开国丞相萧何,遂将后族一律改称萧氏。 [/quote]
述律氏应该是对后世影响比较大,世代与耶律通婚,萧氏改性影响算比较大的了
2010-5-11 22:39
KYOKO
现在姓耶律的可不可以说是契丹的后人???
2010-5-12 14:11
dreambe
回复 #8 伟君子 的帖子
皇太极这个名绝对是后改的,他的原名已经不可考,民间流传的说法很多,黄台吉是其中比较主流的一种,受到很多人的支持。“台吉”这个词确实是由汉语“太子”演化而来,但是在鞑靼语中更常用来做“王子”和“汗王”的代称。有人认为皇太极的本名就是满语“黄”的意思,但是读音不好听,所以乾隆皇帝把他这位祖先的名字钦定为汉字意译加上头衔又进行美化后的“皇太极”。
2010-5-12 15:29
绛橙子
少数民族政权胡名一般都是内部使用,和汉政权交往时才使用汉化的名字。比如耶律亿这种名字估计只会用于外交文书中。
汉化名字的深入程度,和一个民族(家族)汉化的决心大小关系很大。比如拓跋鲜卑直接把姓都汉化了。而满清政权为了维护统治,刻意坚持某些满族传统,所以出现了满族内部名字满汉并存的局面。
2010-5-12 16:59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dreambe 的帖子
少数民族政权的君主的名字都是翻译过来的,在取了本民族的名字之后,还可能取一个汉族名字。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