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3-12 22:36
XM8
2010赛季F1讨论贴
新赛季第一站巴林大奖赛已经完成了2次自由练习,之前的冬季测试因为各家测试项目的不同让人难以判断新赛季各家的实力到底如何,现在有了两次自由练习的结果,目前大致有以下一些体会:
1.取消了加油后,造成了赛车轻油和重油之间的平衡差异过大,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哪支车队能够很好的解决兼顾两种状态的平衡调校,具体表现就是本来应该是同一水平的赛车,在圈速上能差上1S之多。
2.MP4-25确实是现在最强的赛车,但是w01和F10并不明显落后,而RB6似乎有点让人失望。
3.之前传言MS还没有完全适应W01,现在看来确实如此,其实我也不太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喜欢转向不足。
第二次练习赛后他说:“今天下午我们解决了赛车的平衡问题,所以赛车的操控性得到了更好的掌握。但是在尝试计时圈冲刺的时候,赛车还是不能正常行驶在最佳的线路上,你需要努力掌控赛车保持在正确的赛车线。总体来说,今天的成果明显,希望周末会有好运。”
附1,2010年主要规则变化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1.比赛中可以换胎但是不能加油。同时发车时使用的轮胎必须是排位赛用的那一套。
据说红牛在练习时曾经1.8S完成换胎,但是我个人认为是3S完成还是1.5S完成,只有在某些极端条件下才会对比赛的结果产生影响。关键的问题是排位赛和正赛使用同一套轮胎,排位赛要求轮胎能极速进入状态,也就意味着那必然是一套极易磨损的轮胎,在正赛中能够坚持多久将会对进站策略以及比赛结果产生重大影响。那些善于保护轮胎的车手自然要比某些比较吃轮胎的车手更占便宜。而小黑已经开始吃亏了。
2.前十名将会得到积分
原来的前八位记分将改成前十位记分,新的记分系统从第一名开始依次为25分、18分、15分、12分、10分、8分、6分、4分、2分、1分。
这是借鉴了MOTOGP而来的积分制度,实际上F1的积分制度已经修改了多次,上一次积分制度的修改明显是为了改变某人一家独大的局面,虽然效果明显,但是副作用也大,直接造成了某人下半年一个冠军没有却照样能拿总冠军。为了刺激车手们的战斗欲望,现在拉大了分差,至于到底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
3.关于轮胎还有一些小变化,一站比赛原来能用14套,现在改成11套,而且前胎比后胎窄25mm,前者是为了降低比赛成本,后者则会加重前胎的磨损。
附2,2010年参赛车队介绍
麦克拉伦车队 [url]www.mclaren.com[/url]
总 部: 英国沃金(Woking)
首次参赛: 1966年05月22日
参赛次数: 665
车队冠军: 8
车手冠军: 12
分站冠军: 164
杆位次数: 145
单圈最快: 136
积分总数:
车队积分: 3381.5
车手积分: 3699.5
参赛车型: MP4-25
第一车手: 巴顿 [url]www.jensonbutton.com[/url]
第二车手: 汉密尔顿 [url]www.lewishamilton.com[/url]
试车手: 帕菲特
梅赛德斯GP [url]www.mercedes-gp.com[/url]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54年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2
参赛次数: 12
分站冠军: 9
杆位次数: 8
单圈最快: 9
车队总分: 139.14
参赛车型: W01
第一车手: 迈克尔-舒马赫 [url]www.michael-schumacher.de[/url]
第二车手: 尼科-罗斯博格 [url]www.nicorosberg.com[/url]
试车手: 海德菲尔德
红牛 [url]www.redbullracing.com[/url]
总 部: 奥地利
首次参赛: 2005年03月06日
参赛次数: 88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6
杆位次数: 5
单圈最快: 6
积分总计: 256.5
参赛车型: RB6
第一车手: 维泰尔 [url]www.sebastianvettel.de[/url]
第二车手: 韦伯 [url]www.markwebber.com[/url]
试车手: 哈特利
法拉利 [url]www.ferrari.it[/url]
总 部: 意大利,马拉内罗
首次参赛: 1950年5月22日
参赛次数: 793
车队冠军: 16
车手冠军: 15
分站冠军: 210
杆位次数: 203
单圈最快: 219
积分总数:
车队积分: 4093.5
车手积分: 4995.27
参赛车型: F60
第一车手: 马萨 [url]www.felipemassa.com.br[/url]
第二车手: 阿隆索 [url]www.fernandoalonso.com[/url]
第三车手: 费斯切拉
巴多尔
吉尼
威廉姆斯 [url]www.williamsf1.com[/url]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75年
参赛次数: 534
车队冠军: 9
车手冠军: 7
分站冠军: 113
杆位次数: 125
单圈最快: 130
积分总计:
车手积分: 2606
车队积分: 2600
参赛车型: FW32
第一车手: 巴里切罗 [url]www.barrichello.com.br[/url]
第二车手: 霍肯博格 [url]www.nico-huelkenberg.de[/url]
测试车手: 博塔斯(Valtteri Bottas)
雷诺 [url]www.renaultf1.com[/url]
总 部: 法国
首次参赛: 1977年07月17日
参赛次数: 262
车队冠军: 2
车手冠军: 2
分站冠军: 35
杆位次数: 51
单圈最快: 29
积分总数: 1082
参赛车型: R30
第一车手: 库比卡 [url]www.kubica.pl[/url]
第二车手: 佩特罗夫
试车手: 董荷斌
印度力量 [url]http://www.forceindiaf1.com[/url]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6年09月10日
参赛次数: 35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1
单圈最快: 1
积分总计: 13
参赛车型: VJM03
第一车手: 苏蒂尔 [url]www.adrian-sutil.de[/url]
第二车手: 里尤兹 [url]www.liuzzi.com[/url]
试车手: 迪雷斯塔
红牛二队 (小红牛)[url]www.scuderiatororosso.com[/url] 台湾地区通常称它toro rosso
总 部: 意大利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参赛次数: 70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1
杆位次数: 1
单圈最快: 0
积分总计: 56
参赛车型: STR5
第一车手: 布埃米
第二车手: 阿圭苏阿里
试车手: 里卡多
莲花 [url]www.lotusf1racing.my[/url]
总 部: 马来西亚
首次参赛: 2010年
车队冠军: -
车手冠军: -
参赛次数: -
分站冠军: -
杆位次数: -
单圈最快: -
车队总分: -
参赛车型: T127
第一车手: 特鲁利 [url]www.jarnotrulli.com[/url]
第二车手: 科瓦莱宁 [url]www.heikkikovalainen.net[/url]
试车手: 法兹
HRT-F1车队 话说这车队连logo都还没有呢..........
总 部: 西班牙
首次参赛: 2010年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参赛车型: HRT
第一车手: 查铎 [url]www.karunchandhok.com[/url]
第二车手: 小塞纳 [url]www.brunosenna.com.br/[/url]
宝马-索伯 [url]www.bmw-sauber-f1.com[/url]
总 部: 瑞士
首次参赛: 1993年03月14日
参赛次数: 70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1
杆位次数: 1
单圈最快: 2
积分总数: 308
参赛车型: C29
第一车手: 德拉罗萨 [url]www.pedrodelarosa.com[/url]
第二车手: 小林可梦伟 [url]www.kamuikobayashi.com[/url]
维珍 [url]www.virginracing.com[/url]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10年
车队冠军: -
车手冠军: -
参赛次数: -
分站冠军: -
杆位次数: -
单圈最快: -
车队总分: -
参赛车型: VR-01
第一车手: 格洛克 [url]www.timoglock.com[/url]
第二车手: 格拉西 [url]www.lucasdigrassi.com.br[/url]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XM8 于 2010-3-13 22:33 编辑 [/i]][/color]
2010-3-12 22:39
KYOKO
车王复出了,哪个车队的?
2010-3-12 22:45
李锦标
看明天排位赛~ 车王回来喽~:hz1018:
2010-3-12 22:56
XM8
奔驰车队的,如果以他今天的状态,那么排位成绩当在第6左右。
2010-3-13 11:34
邓仲华
话说那个新积分规则最后通过没有?
2010-3-13 12:15
zeloti
车队多了,不能停站加油,竞争更加激烈
XM8干脆把本帖作为《2009赛季F1讨论》吧
2010-3-13 13:11
XM8
[url]http://www.formula1.com/races/in_detail/bahrain_824/circuit_diagram.html[/url]
这是巴林站介绍,我感觉效果不错,可惜点击那些points后出来的不是视频只是弯道照片,要是能做成车手过弯的视频就更好了。
下面是国内的介绍
[img]http://i3.sinaimg.cn/ty/f1/2004-02-26/U574P6T12D788920F44DT20100306201605.jpg[/img]
2010-3-13 14:11
KYOKO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0-3-13 12:15 发表
车队多了,不能停站加油,竞争更加激烈
XM8干脆把本帖作为《2009赛季F1讨论》吧 [/quote]
这么说理论上就算是原来,加满油的话也能一次性跑完全程了?
2010-3-13 14:16
dimeterio
1.不准加油,最初阶段的车身载重很大,事故概率上升,车队策略的效果严重削弱,观赏性下降;
2.积分改来改去没意思,而且过于突出冠军的分数,增加了作弊的几率。
2010-3-13 14:23
XM8
原来如果加满油可以跑大概2/3的赛程,跑不完全程。为了跑完全程,今年赛车都增大了油箱容积。
2010-3-13 19:44
啊哈
排位赛看着一身白的迈克尔,感觉真不适应啊
2010-3-13 20:02
啊哈
维特尔杆位,法拉利第二第三。舒马赫第七,哎哎:hz1025:
2010-3-13 20:07
托塔李天王
新增加的车队明显是打酱油的,尤其是HRT,一圈几乎比最快的车慢10秒,明天正赛估计没开几圈就被套圈了:qP+
2010-3-13 20:19
XM8
排位赛的形势和练习赛倒了个,练习赛强悍的4辆奔驰不行了,而且和红牛的差距还不是一星半点。那么到正赛里会不会再倒回来呢?
vettel越来越有大将风度了,我感觉最近常看到他只跑一圈,这种事也就是只有鼎盛时期的MS才常干。
2010-3-13 22:07
马岱
提个建议啊
能不能不用MP4-25、w01、F10、RB6这样的词汇啊,看不懂。
2010-3-13 22:10
KYOKO
这种赛车的零件会用于民用、军用吗?
2010-3-13 22:41
XM8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10-3-13 22:07 发表
提个建议啊
能不能不用MP4-25、w01、F10、RB6这样的词汇啊,看不懂。 [/quote]
MP4是麦克拉伦车队专用赛车型号,-25代表这是他们开发的第25款赛车,同理w对应奔驰,F对应法拉利,RB对应红牛,还有FW对应威廉姆斯。其中法拉利的命名比较乱,除了F打头不变外,他们最近是用年代来区别不同款式。
F1车迷中还有一些常用的缩写,比如MS是指迈克尔舒马赫,RB是指鲁本斯巴里切罗,DC是指大卫库特哈德等等,应该是最初从台湾那边传来的。
2010-3-13 22:48
XM8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3-13 22:10 发表
这种赛车的零件会用于民用、军用吗? [/quote]
这种赛车的零件不会直接用于民用或是军用,不过用于开发这些赛车的技术,偶尔会以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转向民用。参与研发F1赛车的工程师在80年代前大多还是汽车工程师出身,比如布朗,但是后来,逐步转变为以航空工程师为主,因为现在的F1赛车和汽车相比,明显更接近飞机,只不过一个是想办法往天上飞,一个是想办法压在地上。
2010-3-13 23:53
zeloti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3-13 14:11 发表
这么说理论上就算是原来,加满油的话也能一次性跑完全程了? [/quote]
应该是这样
但个人反对这种严重降低观赏性和策略的做法
2010-3-14 01:25
zeloti
不见冰人、海费、费斯切拉、中岛、波尔戴,都退役了?
如果是的话,太浪费了,这么多新车队,怎么就不签他们呢
2010-3-14 01:39
邓仲华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0-3-14 01:25 发表
不见冰人、海费、费斯切拉、中岛、波尔戴,都退役了?
如果是的话,太浪费了,这么多新车队,怎么就不签他们呢 [/quote]
费斯切拉今年参加勒芒系列赛,不过貌似是法拉利后备和测试车手
莱科宁去参加年世界汽车拉力锦标赛
海菲尔德在梅赛德斯GP做试车手
2010-3-14 08:55
钱大哥
感觉车王的状态不如他的小同胞(们),人不服老不行啊
2010-3-14 09:00
XM8
那些新车队都是穷鬼,想签海德菲尔德这种老资历的车手,除非人家愿意白干。
不允许中途加油不一定会降低观赏性,也不会削弱多少策略的运用,毕竟今年轮胎的磨损很严重,一样要讲究进站的时机。
2010-3-14 09:04
XM8
[quote]原帖由 [i]钱大哥[/i] 于 2010-3-14 08:55 发表
感觉车王的状态不如他的小同胞(们),人不服老不行啊 [/quote]
毕竟41了,从昨天的排位赛就能看出来他还是不适应新赛车,你也不能指望3年没开的人一上来就怎么样。要知道,他已经保持状态的方法是疯狂试车,而现在不允许他这么干了,这对他是极大不利的。
2010-3-14 09:07
romadream
对f1其实我并不是很关注,但是总是被一群哥们拉着半夜看.....别的不说,就恭喜一下大家又可以领略车网的精彩了:hz1024:
2010-3-14 09:13
XM8
话说美洲的几站比赛除非事关总冠军,否则我一般不看:hz1026:
2010-3-14 14:05
KYOKO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0-3-14 09:00 发表
那些新车队都是穷鬼,想签海德菲尔德这种老资历的车手,除非人家愿意白干。
不允许中途加油不一定会降低观赏性,也不会削弱多少策略的运用,毕竟今年轮胎的磨损很严重,一样要讲究进站的时机。 [/quote]
汗,那种轮胎就是为了赛车而赛车的,有多少实用价值。
原来还要进站,还以为不出意外的话可以一跑到底了:hz1025:
2010-3-14 20:00
李锦标
排位赛不说明什么问题,看今天晚上的正赛了:hz1024: 舒马赫加油~
2010-3-14 20:13
马岱
舒马赫么,退役之前就已经连续输给阿隆索两个赛季了,所以没法寄予太高的期望。
2010-3-14 20:22
邓仲华
………………………………这还能超车吗?
2010-3-14 21:15
邓仲华
………………难道这49圈就是为了看这一圈吗?:mellow:
2010-3-14 21:51
托塔李天王
法拉利王者归来,包揽前二!
维特尔有点可惜,不过本来以为他要退赛了,最后能守住第四,也不容易
舒马赫表现不错,毕竟远离赛场3年了,MGP的赛车也不够快,拿第六也可以了
不过今年取消了加油, 很多战术没有了. 今天多数赛车只停一次站, 使比赛有点无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托塔李天王 于 2010-3-14 21:52 编辑 [/i]][/color]
2010-3-14 23:06
XM8
忙了一整天,就抽空看了个发车,其他什么都没看到.........
2010-3-15 08:55
眼儿媚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0-3-14 23:06 发表
忙了一整天,就抽空看了个发车,其他什么都没看到......... [/quote]
ME TOO...
莲花归来,毫无惊喜(好吧,莲花至少很稳定)
新规则也没甚看头(或者孤还没习惯...)
F1真的没落成渣了...(现在的车手其实都相当不错撒,为毛还拿舒米出来救市呢?94年惊天一撞后黑舒米黑到死的孤飘过...不知不觉都快看了丫20年的车了...阴魂不散呐...顺便孤是DAMON HILL的蜜,这几年是特努力蜜...)
:qok+
2010-3-15 09:29
绛橙子
央视那个技术主播挺厉害啊,在赛道旁的转播大厅听维特尔的引擎声音,就知道维特尔的赛车是引擎出问题了。
取消了加油,好像竞争性是差点意思啊,出了维特尔,几乎就没有什么超车了。
2010-3-15 13:19
KYOKO
为啥进站少竞争不激烈了呢?
2010-3-15 19:21
XM8
[quote]原帖由 [i]眼儿媚[/i] 于 2010-3-15 08:55 发表
ME TOO...
莲花归来,毫无惊喜(好吧,莲花至少很稳定)
新规则也没甚看头(或者孤还没习惯...)
F1真的没落成渣了...(现在的车手其实都相当不错撒,为毛还拿舒米出来救市呢?94年惊天一撞后黑舒 ... [/quote]
我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看F1的,话说蜜hill倒还好,蜜jarno那不是一直都很郁闷吗........
2010-3-15 19:37
XM8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3-15 13:19 发表
为啥进站少竞争不激烈了呢? [/quote]
因为进站越多变数越大,以前进站出来后,车子很重而且轮胎也没有进入工作状态,车速上不来,,相对后进站的车子可以利用轻车快跑,一般如果比对手晚进站3圈,大概可以弥补5S左右的劣势。
2010-3-15 21:41
托塔李天王
记得MS有一年在法国站四停策略夺冠,在新规则下,这样经典的战术再也看不到了。
现在的比赛,就是比谁的发动机省油,谁的轮胎保护得好,倒是符合了环保理念,不过比赛就显得无聊了。
2010-3-16 14:50
眼儿媚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10-3-15 19:21 发表
我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看F1的,话说蜜hill倒还好,蜜jarno那不是一直都很郁闷吗........ [/quote]
眼缘吧,JARNO当年还是被不少人看好能成为明日之星的。
其实,孤也说不准最初是出于什么理由会关注这位由万年烂队MINARDI出道的小伙,怀疑是由于DAMON该年正好携冠军转投飞箭,于是目光经常转向留意起慢车群来...///
HILL的07赛季其实也是相当抽的,英国站第六名冲过终点获得新赛季第一个积分并接受家乡观众的热烈掌声;匈牙利站领跑40几秒到最后一圈,由于车子故障丢掉唾手可得的冠军;以及年终站排位赛第四的惊鸿一瞥,这些都印象深刻。尤其最后一站(欧洲站么?忘了,呵呵)经典处甚多:排位赛各路高手就刺刀见红,前三位车手最终排位成绩完全一样,依照创造时间的先后次序发车,HILL差了0.1秒左右排第四;决赛中舒米再次玩撞车,最后被取消年度积分;维兰纽夫该站第三,在出道的第二年就成功获得年度车手总冠军,但从此亦开始其个人的漫长沉沦;与之相反,该站冠军,同时亦是首获分站冠军,憋气N年的芬兰飞人即将迈向辉煌...
真是相当怀念以前的F1(也没多前,93赛季开始懵懵懂懂不入门道道地看的,8岁...寒),呵呵(当然前年巴西站,汉密尔顿的夺冠也相当刺激,一度燃起孤的怀旧情绪);也相当怀念卫视体育台两位F1主播,龚怀主以及邓径生。(这台现在收不到了,不知这俩还有干没)对了,顺带HILL驾驶的97飞箭赛车及后来英美那辆很有名的开半分色涂装,是外观上孤最待见的两款。(最初看到银色麦拿伦时也相当惊艳)。
乱七八糟扯远了,说回JARNO,97年处子赛季拿到了三个积分,好像都是后期在保鲁斯拿的吧。(这队伍及其老板都是杯具啊,其实也不是特别差的一个车队)。不知不觉间,也已经步入职业生涯晚期了。孤不认为蜜JARNO是件太郁闷的事,至少从DAMON到JARNO,孤都等同于一路见证着这两位的职业生涯,基本上做到从一而终。(HILL92赛季出道,该赛季基本可以忽略不提)作为车迷,这本身就是种莫大的幸福。何况,JARNO还拥有一个相当悠长的职业生涯呢,这点也比而立之年才转战F1的的DAMON强。
纵观JARNO这些年,孤仍然感觉当初并无看走眼。F1的发展趋向,更倾向于赛车而并非赛车手。JARNO的职业生涯是成功的,拿个分站冠军,拿过杆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能保持着一线车手的竞争力,成绩也相当稳定。孤坚信,JARNO的个人能力,只要给他一辆好车,他就能够向车手冠军发起有力冲击。这些都值得欣慰。问题在于,JARNO肯定是位优秀车手,甚至有可能是冠军级别车手,遗憾的是,他并没有如孤期待那样,成为一位统治级别的车手。与DAMON相比,感觉也稍有逊色。
但无论如何,感谢DAMON跟JARNO陪伴孤的这些年,孤爱你们。忽然想起,DAMON出道是在没落的老牌强队伯拉咸(这也是伯拉咸在F1的最后一季,去年传出重返的消息,不知道后文了);而依然奋战于赛场的JARNO,则来到了重生的前劲旅莲花,未知其中是否也有一点轮回的意味。
:qok+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眼儿媚 于 2010-3-16 14:54 编辑 [/i]][/color]
2010-3-16 15:29
托塔李天王
回复 #37 XM8 的帖子
我看的更早些,还是塞纳普罗斯特时代。当时记得好像是上海台的体育大看台吧,每周放一站F1的比赛剪辑,当时每到周末就盼望着:q((+
当时车手的译名是根据香港人的习惯翻译的,有几个现在还记忆犹新:
冼拿-塞纳 保鲁斯-普罗斯特 文素-曼塞尔 贝加-伯格
2010-3-16 17:15
ghostdance
俺97开始看的广东卫视录播(偶尔有直播),也看了是多年了,觉得现在300多斤油,发车的时候撞了那太不安全了,:hz1026:
2010-3-16 19:01
XM8
[quote]原帖由 [i]眼儿媚[/i] 于 2010-3-16 14:50 发表
眼缘吧,JARNO当年还是被不少人看好能成为明日之星的。
其实,孤也说不准最初是出于什么理由会关注这位由万年烂队MINARDI出道的小伙,怀疑是由于DAMON该年正好携冠军转投飞箭,于是目光经常转向留意起慢 ... [/quote]
90年代的中小车队并非像后来那么不堪,大车队的稳定性也没有现在这么高,所以常有出彩的时候。
现在网上能看到卫视体育台,robin还在,邓径生不知道去哪里了。
我觉得自己认为有能力拿总冠军的车手最后拿不到应该是件很郁闷的事了,不过各人的看法不同很正常。:hz1026:
2010-3-16 19:03
XM8
[quote]原帖由 [i]托塔李天王[/i] 于 2010-3-16 15:29 发表
我看的更早些,还是塞纳普罗斯特时代。当时记得好像是上海台的体育大看台吧,每周放一站F1的比赛剪辑,当时每到周末就盼望着:q((+
当时车手的译名是根据香港人的习惯翻译的,有几个现在还记忆犹新:
冼拿 ... [/quote]
呵呵,话说我家装有线电视还是93年的事了........
2010-3-27 15:09
XM8
看来这个周末还是红牛最牛啊,基本上和巴林没有什么差别,如果在巴林红牛最后没油了,那么明天也应该会没油.........
2010-3-27 17:24
zeloti
F1澳大利亚站排位成绩:红牛包揽前二 阿隆索第三[url]http://sports.sina.com.cn[/url] 2010年03月27日15:03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名次 车手 车队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1 维泰尔 红牛-雷诺 1:24.774 1:24.096 1:23.919
2 韦伯 红牛-雷诺 1:25.286 1:24.276 1:24.035
3 阿隆索 法拉利 1:25.082 1:24.335 1:24.111
4 巴顿 迈凯轮-梅赛德斯 1:24.897 1:24.531 1:24.675
5 马萨 法拉利 1:25.548 1:25.010 1:24.837
6 罗斯伯格 梅赛德斯GP 1:24.788 1:24.788 1:24.884
7 舒马赫 梅赛德斯GP 1:25.351 1:24.871 1:24.927
8 巴里切罗 威廉姆斯-考斯沃斯 1:25.702 1:25.085 1:25.217
9 库比卡 雷诺 1:25.588 1:25.122 1:25.372
10 苏蒂尔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1:25.504 1:25.046 1:26.036
11 汉密尔顿 迈凯轮-梅赛德斯 1:25.046 1:25.184 -
12 布埃米 红牛二队-法拉利 1:26.061 1:25.638 -
13 里尤兹 印度力量-梅赛德斯 1:26.170 1:25.743 -
14 德拉罗萨 宝马-索伯-法拉利 1:26.089 1:25.747 -
15 霍肯博格 威廉姆斯-考斯沃斯 1:25.866 1:25.748 -
16 小林可梦伟 宝马-索伯-法拉利 1:26.251 1:25.777 -
17 阿奎苏阿里 红牛二队-法拉利 1:26.095 1:26.089 -
18 佩特罗夫 雷诺 1:26.471 - -
19 科瓦莱宁 莲花-考斯沃斯 1:28.797 - -
20 特鲁利 莲花-考斯沃斯 1:29.111 - -
21 格洛克 维珍-考斯沃斯 1:29.592 - -
22 迪-格拉西 维珍-考斯沃斯 1:30.185 - -
23 布鲁诺-塞纳 HRT-考斯沃斯 1:30.526 - -
24 查铎 HRT-考斯沃斯 1:30.613 -
2010-3-27 23:58
XM8
据说舒马赫找阿隆索理论阻挡,明天不知道FIA会有什么答复
2010-3-28 14:09
李锦标
舒马赫悲剧了~:hz1028:
2010-3-28 14:21
XM8
马萨的发车真是强啊
2010-3-28 15:33
邓仲华
维特尔太杯具了
2010-3-28 15:41
邓仲华
红牛太杯具了:hz1017:
2010-3-28 15:45
啊哈
:hz1031:红牛是悲剧,但是汉密尔顿纯属活该
2010-3-28 17:44
zeloti
[quote]原帖由 [i]啊哈[/i] 于 2010-3-28 15:45 发表
:hz1031:红牛是悲剧,但是汉密尔顿纯属活该 [/quote]
这话不对,明明是韦伯的错:hz1053:
2010-3-28 18:29
马岱
阿隆索郁闷了,前面被队友马萨挡住不让道,后面被迫狙击汉密尔顿,把马萨保送至领奖台。
汉密尔顿和韦伯换胎看来是失算了。
2010-3-28 18:38
本因坊秀策
[quote]原帖由 [i]邓仲华[/i] 于 2010-3-28 15:33 发表
维特尔太杯具了 [/quote]
+1
维特尔被衰神灵魂附体,连续两站:hz1026:
2010-3-28 20:12
托塔李天王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10-3-28 18:29 发表
阿隆索郁闷了,前面被队友马萨挡住不让道,后面被迫狙击汉密尔顿,把马萨保送至领奖台。
汉密尔顿和韦伯换胎看来是失算了。 [/quote]
有段时间马萨的车很慢,我以为车出问题了呢,而那段时间阿隆索则很快,我以为马萨很快就会让车的。
不过到后来好像阿隆索的车对马萨也没什么优势了,莫非知道小黑在后面,主动要求断后:titter:
2010-3-28 21:42
XM8
马萨才不会让车呢,有本事就自己超,哪有一号车给二号车让的道理。
2010-3-29 07:59
土狼
回复 #56 托塔李天王 的帖子
小黑心里要有阴影了:(
2010-3-29 08:10
dimeterio
阿隆索是超不過還是不超都不是問題,這人心理素質是唯一可比舒馬赫的。當年靠拿亞軍磨死萊科寧,忍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
2010-4-3 16:15
XM8
马来西亚又是雨战,巴顿第一节就陷进沙坑了
页:
[1]
2
3
4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