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4 15:48
程凯
宇宙终极理论--太极图解
宇宙终极理论--太极图解
引力场的来源与光子的传播
朱旭辉([email]my_fl@126.com[/email])
2009.12.31
2009年的最后一天我写下了这篇文章《宇宙终极理论--太极图解》。
宇宙本质是:宇宙大爆炸产生物质与暗物质,暗物质挤压物质形成恒星、星系、星系团。恒星的形成与引力场的来源都与暗物质有密切联系。
我们知道大爆炸理论是关于宇宙形成的最有影响的一种学说,根据大爆炸宇宙学的观点,大爆炸的整个过程是:在宇宙的早期,温度极高,在100亿度以上。物质密度也相当大,整个宇宙体系达到平衡。宇宙间只有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一些基本粒子形态的物质。但是因为整个体系在不断膨胀,结果温度很快下降。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化学元素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形成的。温度进一步下降到100万度后,早期形成化学元素的过程结束(见元素合成理论)。宇宙间的物质主要是质子、电子、光子和一些比较轻的原子核。当温度降到几千度时,辐射减退,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气体逐渐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
其中说道“当温度降到10亿度左右时,中子开始失去自由存在的条件,它要么发生衰变,要么与质子结合成重氢、氦等元素”,中子为什么失去温度这一条件后就会衰变或者与质子结合,这一原因至关重要,但是大爆炸理论却没有详细解释这一原因。难道温度降低后中子必定会与质子结合或者衰变?温度降低以后物质粒子只会降低运动速度,我们知道同种粒子是相互排斥的,并没有理由会结合在一起,难道是引力在起作用?但引力又是什么?大爆炸理论并没有给出引力的定义,爱因斯坦也没有能解释引力的本质。所以引力是解决宇宙形成原因的关键要素。
引力的本质(引力场的来源)
要理解引力,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宇宙中存在的两种物质,一种是我们能测量到的物质简称为“物质”,另一种是我们无法测量的暗物质简称“暗物质”,并且目前认为暗物质总能量应该远大于物质能量。宇宙大爆炸之初产生的这两种物质,物质形成了我们看到的星云、恒星、星系等实体,而暗物质则在宇宙中占主导地位且无处不在,无处不在的暗物质既是引力场的来源又是引力传导的介质。
理解引力的本质我们需要借助于“太极图”, 太极图,实际有很多种,诸如周敦颐太极图、先天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俗称“阴阳鱼图”)、古太极八卦图(先天太极图周围配以八卦符号)、来知德太极图以及清朝端木国瑚太极图。历经流传至今,各图唯有先天太极图以及古太极八卦图人尽皆知,因此,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图”即“阴阳鱼图”或“天地自然之图”,现代人所称的“太极八卦图”即古太极八卦图范式,甚至往往将“太极八卦图”简单的称之为“太极图”。 太极图是图式最简单、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内涵,它可以概括宇宙、生命、物质、能量、运动、结构等内容,可以揭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
太极图原名“天地自然之图”,蕴含天地之道,所以我们可以从图中读得宇宙的奥秘。
我们首先来读中间的黑白图案(黑白鱼),宇宙中存在两种物质,并且两种物质相互纠缠,但都可以独立存在(黑白分明),白圆点和白鱼为物质和物质的场,黑圆点和黑鱼为暗物质和暗物质的场(白为阳,黑为阴),由于物质或暗物质都不与自身场相互作用,所以物质周围为暗物质场,暗物质周围为物质场(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但是在物质周围物质场仍占主导地位,暗物质周围暗物质场仍占主导地位(白鱼内部黑圆点的场仍占主导地位,黑鱼内部白圆点的场仍占主导地位),物质与暗物质顺时针转动(黑白鱼都有鱼头和鱼尾),物质与暗物质通过场作用使速度减慢(鱼头大鱼尾小标志速度从尾到头逐渐减小),物质与暗物质通过波相互作用(黑白S形分界线),物质与暗物质的引力作用是闭合的对外只有斥力(黑白图案为圆形),黑白图案我们先理解到这。
下面我们再看黑白图案周围8组杠或断杠,断杠为物质,杠为暗物质,它们都是物质与暗物质在这一位置的主要排斥对象(断杠为白,杠为黑),杠与断杠的多寡表示物质与暗物质在这里排斥对象的多寡,每组分为3层,内层为过渡层,内层对象决定于它更靠近的内部占主导地位的场(白场占主导则内层为断杠,黑场占主导则为杠),其代表的量子数为1,中间层为主量子层,其代表的量子数为2,最外层为调节层,其代表量子数也为1。我们从左侧三条断杠按逆时针分析8组图案:左侧三条断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4,对暗物质排斥力为0;左下侧两条断杠一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3,对暗物质排斥力为1;下侧两条断杠一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2,对暗物质排斥力为2;右下侧一条断杠两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1,对暗物质排斥力为3;右侧三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0,对暗物质排斥力为4;右上侧一条断杠两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1,对暗物质排斥力为3;上侧一条断杠两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2,对暗物质排斥力为2;左上侧两条断杠一条杠表示对物质排斥力为3,对暗物质排斥力为1。8组图案总体表现为不排斥任何一种单一物质(如果该粒子周围充满暗物质,那么左侧对物质的排斥力4将变为对暗物质的吸引力4,同右侧对暗物质的排斥力4相互抵消)。
解读完了太极图我们就可以解释引力场的产生过程:宇宙爆炸初期,形成物质与暗物质,但是暗物质远多于物质(如果反过来物质多于暗物质,那么物质又会被我们称为暗物质,总的来说我们是以我们的世界为基础来理解这个宇宙的),所以存在物质的地方必定会有暗物质与其作用,多余的暗物质散布于宇宙的各个角落,物质与暗物质相互作用速度减慢速度(温度)逐渐转化为场能,物质与暗物质形成最初的物质粒子(中子、质子等),这些慢速运动的物质粒子会受到高速运动的暗物质的碰撞(暗物质的斥力),在宇宙中做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随机的,当两个物质粒子靠近的时候,由于他们中间没有暗物质的碰撞,所以就会被它们周围的暗物质挤压为一体,形成最初的原子核,原子核通过电磁力捕获电子,形成原子,此时宇宙间主要是气态物质(氢、氦等物质),气体逐渐在暗物质的碰撞下凝聚成气云,再进一步被暗物质压缩成各种各样的恒星体系,成为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宇宙间星体的引力就是暗物质对星体物质碰撞产生的压力。所以说:引力是暗物质对物质的压力。
引力的传导:引力通过暗物质传导。恒星总体对暗物质的斥力几乎为0,而太空中充满暗物质,所以暗物质之间的排斥力为无穷大,于是就产生了暗物质的压力差,这种压力差的过渡距离就是恒星引力的作用距离。
光子的产生与传播
光子是核反应和轫致辐射的产物。
我们知道核裂变有质量损失,就是有物质消失,消失的物质变为暗物质,新产生的暗物质挤压原有的暗物质(暗物质充满物质以外的其它所有空间),产生暗物质波,就是我们所说的光子(这个可以通过水波来理解:当我们向水中滴水时,水面上会产生水波,并向外传播),所以光波是暗物质的波动,光子的传播就是暗物质波动的传导。光子终结于其他物质粒子,并再次变为物质(物体吸收光子物体质量会增加)。
2010-1-14 15:49
程凯
周易虽说是牵强附会的东西,现在把量子力学都扯进来了,确实有些玄乎了- -
2010-1-14 17:42
zhouhuan
可惜啊,如果黑色部分比白色部分多,那么就可以再多加一条解释了
2010-2-21 10:28
buffalo
[quote]原帖由 [i]程凯[/i] 于 2010-1-14 15:48 发表
中子为什么失去温度这一条件后就会衰变或者与质子结合[/quote]
连这个基础问题都弄不明白,还是哪凉快哪呆着去吧。
2010-2-21 20:09
虚无
[quote]原帖由 [i]程凯[/i] 于 2010-1-14 15:49 发表
周易虽说是牵强附会的东西,现在把量子力学都扯进来了,确实有些玄乎了- - [/quote]
周易怎的成了牵强附会的东西了?
2010-2-21 23:3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虚无[/i] 于 2010-2-21 20:09 发表
周易怎的成了牵强附会的东西了? [/quote]
周易本是上古人算卦的卦书,怎么不是牵强附会的东西?
2010-2-21 23:36
suomingyaodao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2-21 23:33 发表
周易本是上古人算卦的卦书,怎么不是牵强附会的东西? [/quote]
为什么算卦的卦书就一定是牵强附会的东西
2010-2-22 00:12
三种不同的红色
1、如果卦书还不算牵强附会,那什么叫牵强附会?难道你乌龟壳、扔稻草就真的和你要办的事情有逻辑关联?
2、除过卦书这原始意义之外,不可否认,周易自有其一套思想理论。而周易之所以受到历代人的关注,并不是因为用它算卦很灵,而正是因为这套思想体系。但是,这套思想实则和周易本身并无甚关联。——它还是后人附会在周易上面的。所以追根究底,依旧是牵强附会。
2010-2-22 00:14
时间轴空转
回复 #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和硬把亚里士多德说成基督徒相似
2010-2-22 00:20
suomingyaodao
回复 #8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不过确实遇到过号称用周易算卦而且算的很准的,还有推背图,梅花诗等预言不也都挺准的吗,有人说太极就是宇宙万物的模型,大到整个宇宙小到一个人甚至一个细胞都是一个太极,通过这个模型可以大致推算出他所模拟的实体未来的变化趋势,这就是常说的算卦,我觉得有点道理
2010-2-22 11:32
虚无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2-22 00:12 发表
1、如果卦书还不算牵强附会,那什么叫牵强附会?难道你乌龟壳、扔稻草就真的和你要办的事情有逻辑关联?
2、除过卦书这原始意义之外,不可否认,周易自有其一套思想理论。而周易之所以受到历代人的关注,并不 ... [/quote]
不敢苟同!
《周易》堪称我国文化的源头。它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黄帝内经》,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代大医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便不足以言知医。”
宋明时期,又出现五大学派:理学派,数学派,气学派,心学派和功利学派。又有人笼统地分为两派:一派是儒家,一派是道家。儒家重乾卦,重阳刚。讲“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强调修身以有用于社会。道家则重坤卦,重阴柔。讲“大道若水,弱能胜强。”强调精神自由,以无为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境界。儒道两家都从《易经》发展而来,犹如长江黄河之水皆发源于青藏高原。
《易经》是四书五经中的首经,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易经》这门古文化,不但是一种哲学文化,也是一门科学知识,毛泽东亦经常借鉴它,为决策国事起到了丰功伟绩的作用。《易经》阴阳对立统一,包罗万象,把宇宙间一切事物尽在其中,中医理论依据是根据《易经》中五行生克原理而。《周易》的发展方向应该从预测学、认识学和行为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运用
2010-2-22 18:23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11 虚无 的帖子
中国文化源头这么大的课题,我可不敢随口胡说。
只是说到“”《易经》这门古文化,不但是一种哲学文化,也是一门科学知识”,那就是纯粹胡扯了。
说这话的人,恐怕连科学是什么都不知道。
《易经》为什么成了“群经之首”?其实很简单,因为它的思想是后人附会的,既然是后人附会,就会有各种流派的思想都有体现,于是就成了一个大箩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于是从表面看起来就貌似包罗万象了。
原始的易经,其实也就和今天流行的什么《算命不求人》之类的没什么区别。
2010-2-22 21:24
虚无
若是没有原思想?哪里来的思想附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该理解的吧,这没有思想吗?
若执意说是附会。哪本书不是呢?孔孟之道,老庄之道,黄老学说,这些富于哲理的书所讲述的道理不都需要细读品味,才能“附会”出其思想吗?
不细读品味周易,草草一看,看的只是表面,只是小道。
2010-2-23 08:27
益德张
鲁迅的《集外集拾遗》里有篇《报<奇哉所谓……>》说:
“有所谓熊先生者,以似论似信的口吻,惊怪我的“浅薄无知识”和佩服我的胆量。我可是大佩服他的文章之长。现在只能略答几句。
一、中国书都是好的,说不好即不懂;这话是老得生了锈的老兵器。讲《易经》的就多用这方法:“易”,是玄妙的,你以为非者,就因为你不懂。”
——鲁迅先生真神人也
2010-3-9 16:04
shicanhui
温度100亿度中子能存在么?有科学定论么?我不知道。密度很大有多大?有黑洞大么?中子星是中子的结合体,但在黑洞里中子也不存在了吧?那宇宙开始的密度应该比黑洞小吧
2010-5-6 22:29
klayman
看到“宇宙的终极理论”六个大字,我不由得笑了:hz1009:
2010-5-7 15:00
fy945
说是猜想还靠点谱,说是理论就是扯蛋了。
宇宙终极理论,我也笑了。
2010-6-27 20:07
黑传说
感觉古人喜欢类比,而不是西方的那种“就是”模式,所以看起来牵强是必然的,但不影响其对本质的把握。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