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转帖] 明孝宗------中国皇帝中惟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


2009-12-23 08:33 战神项羽
[转帖] 明孝宗------中国皇帝中惟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曾写过一篇专门批评专制君主的文章《原君》,其中有“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一句。大概中国古代的成年皇帝,很少有不淫荡的,大都三宫六院,嫔妃成群。明代的皇帝尤其如此。但有一个明代皇帝例外,那便是孝宗朱祐樘。有人说,他可能是中国皇帝中惟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他的一生中只有一个皇后,而且没有其他  明孝宗像
的嫔妃。皇后张氏,兴济(今河北沧州市北)人。按照明代中期以后选后的制度,皇后一般都出身于平民之家。张氏的父亲张峦,原只是一个秀才,以乡贡的名义进入国子监,也就是说从地方学校保送进了国立最高学府读书,成为国子监生。张氏出身于这样的读书人家庭,家教自然还可以。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二月初六日,张氏与时为皇太子的孝宗成婚。

  同年的九月,张氏被正式立为皇后。张皇后在弘治四年(1491年)的九月二十四日生下了皇长子朱厚照,即后来的武宗。朱厚照一生下来,面貌非常清秀,“粹质比冰玉,神采焕发”,举止非常。因此,孝宗对这个儿子非常疼爱,对于张皇后自然更是宠爱。晚明学者黄景昉说:“时张后爱最笃,同上起居,如民间伉俪然。”皇帝、皇后像民间的夫妇一样,每天一同起居。这在封建皇帝的私人生活中,真是少见。

  身处粉黛成群的后宫中,孝宗这样的情形的确让人费解。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第一,孝宗本人性格温和,又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对于男女之事没有特别强烈的兴趣。

  第二,孝宗幼年为避万贵妃的迫害,6岁以前一直是秘密养育于宫中的安乐堂内。他对于嫔妃之间的争宠吃醋以及随之而来的宫闱斗争,可谓体会深切,有切肤之痛。所以,这可能是他不愿有过多嫔妃的一个原因。

  第三,张后本人的性格也许较为活泼,对孝宗有足够的吸引力和约束力。史称张后“骄妒”,从后来她在政治斗争中扮演的角色来看,张后确实绝非庸常之辈。

  第四,大臣谢迁的劝谏。本来,皇帝广纳嫔妃是极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大臣也不会反对。例如,成化朝的时候,群臣因为宪宗二十八九岁还没有儿子,竟纷纷上书要求皇帝广纳嫔妃。那么,谢迁何以会多此一举呢?事情是这样的。弘治元年(1488年)二月,御马监左少监郭镛请预选淑女,等孝宗服除后在其中选两名女子为妃。当时的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谢迁就上言说:“六宫之制,固所当备。而三年之忧,岂容顿忘。今山陵未毕,谅阴犹新,奈何遽有此事?”意思是说,皇帝选妃,自然是应当的。但是,宪宗的陵墓尚未完工,皇帝居丧的草庐还是新的呢,怎么就谈起选妃的事来了?孝宗号称以孝治天下,曾经定下了为宪宗皇帝守孝三年之制———“三年不鸣钟鼓,不受朝贺,朔望宫中素服”。因此,谢迁既有这么一说,选淑女以备嫔妃之选的事情就搁置下来了。

  后来主编《孝宗实录》的焦芳借此非议谢迁,认为谢迁这样的举动是为了讨好当时的中宫张皇后。但是,也有人为谢迁辩  张皇后像
解说,谢迁谏选淑女,不是禁止孝宗这么做,而是请皇帝缓一缓再做,其实也合情合理。但无论如何,因为谢迁这么一来,后来选妃的事虽屡经提起,却都没有得到孝宗的同意。因此,成化二十三年始成为太子妃的张氏,非但在同年孝宗即位后正式成为皇后,而且集专宠于一身,直到孝宗去世。

  孝宗夫妇的伉俪情深,虽然令人羡慕,却对弘治朝以及后来的政治格局,发生了一些影响。从孝宗本人的意愿看来,这些影响应当都不是他所想看到的。

  第一,弘治夫妇感情之专一,造成了皇帝的子嗣相对地较少。张皇后一生中为孝宗生了两子三女。但是,皇二子朱厚炜与皇长女太康公主,先后夭折。因此,孝宗只有朱厚照一个传人。后来朱厚照又没有儿子,所以孝宗的血脉便绝了。这在16世纪初期的一些大臣们看来,一个如此贤明的皇帝竟然无后,实在是令人痛心。后来,一帮大臣非要继朱厚照之位的世宗称孝宗为“皇考”,不无有这种为孝宗立后的心态在。孝宗单传,武宗无子,世宗以藩王身份入继,这种情况引发了明代中期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大礼议,对明中后期的历史影响深远。

  第二,孝宗夫妇感情的专一,造成了弘治朝外戚张延龄、张鹤龄的跋扈。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张氏成为皇后且受宠于孝宗,给张家带来了极大的荣华富贵。父亲张峦在弘治四年(1491年)进封为寿宁伯,不久封侯,死后追赠为昌国公。张皇后的两位弟弟,也先后受封。

  张鹤龄继承了父亲张峦的封爵为寿宁侯。张延龄初封建昌伯,在弘治十六年的时候(1503年)也进封为建昌侯。孝宗还在皇后的家乡兴济为张家立家庙。据说张峦还未因女儿的大富大贵而跋扈,仍然非常尊重读书人,礼敬士大夫。但是,张鹤龄、张延龄兄弟以外戚骤然富贵,不免气焰嚣张,纵容家人掠夺民田,鱼肉乡里,干一些犯法的事情。大臣们纷纷向孝宗提意见,要求追查张氏兄弟的违法之事。于是,孝宗派侍郎屠勋和太监萧敬去查实。但是,事情查实了,却没有办法处理,因为皇后不同意处理她的兄弟。

  而且,皇后生气了,孝宗也得跟着假装生气。事后,孝宗将萧敬找来,对他说:“你们说的我都相信。”然后,赐给了萧敬一些银子,这件事情就算不了了之。当时的大臣中,像李梦阳、吴世忠,都差点因为弹劾张氏兄弟而获罪。

  也许,在孝宗看来,张氏兄弟虽然有过错,但毕竟是皇后的弟弟,所以一般的小过错能宽免就宽免了。当然,他也知道放任张氏兄弟的后果,所以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诲来使二人收敛。有一次,皇帝游幸南宫,皇后、太子、皇后的母亲金夫人以及张氏兄弟陪同。席间,皇后、太子及金夫人离席。孝宗便将张鹤龄单独叫来。人们远远地看到张鹤龄摘下乌纱帽向皇帝叩头。从此以后,张氏兄弟的行迹较为收敛。张氏兄弟,后来在正德朝和嘉靖朝之交接期间,因为拥护明世宗登位,曾经非常受世宗的宠幸。但是,二人最后的命运让人嗟叹:张鹤龄被关在狱中死去,张延龄被杀于西市。这固然有世宗忘恩负义的因素,但二人的骄横无法,无疑是授人以柄。

  张氏的晚景凄凉,不堪言说。先是失去了丈夫孝宗,而后失去儿子武宗,再遭侄子世宗之逼迫,不得不哀求世宗放过自己的两位弟弟。但是,在她生前,张鹤龄死于狱中。她死后的第五年,张延龄被杀于西市。皇权的尊贵与无常,她都有切肤之感!

2009-12-23 09:40 如棋人生
那是他老婆太厉害太毒辣,他只有一个儿子,曾经有宫女为他怀孕,结果被他老婆活活大死,他也不敢惩罚皇后,明武宗意外死亡后没有子祠,也没有兄弟,只好选了个藩王之子作皇帝,结果还应为尊皇太后的事闹的不愉快.

2009-12-23 09:44 长亭短亭
古代皇帝三宫六院,到不完全是因为淫乐,——当然,如同晋武帝这种几万后宫的,那另当别论。——皇帝之所以要那么多的女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多生儿子,保证子嗣。

要知道,在皇权时代,皇帝子嗣的有无(或多少),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甚至存亡,这是极大的事情,所以这点一定要得到保证。

2009-12-23 09:48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如棋人生[/i] 于 2009-12-23 09:40 发表
那是他老婆太厉害太毒辣,他只有一个儿子,曾经有宫女为他怀孕,结果被他老婆活活大死,他也不敢惩罚皇后,明武宗意外死亡后没有子祠,也没有兄弟,只好选了个藩王之子作皇帝,结果还应为尊皇太后的事闹的不愉快. [/quote]
你说这个“太厉害太毒辣”的人,名以上是孝宗他妈,不是他老婆,是弘治皇帝老爸成化皇帝的万贵妃大人是也。你不能把两代人的事,合一起说完吧。

2009-12-23 10:03 伤云
从个人角度讲,只有一个女人(皇帝从来都是一夫一妻制貌似……)的皇帝是可敬的。但从帝国的稳定繁荣讲……

2009-12-23 10:04 如棋人生
回复 #4 悼红狐 的帖子

就是他老婆,搞掉了他有可能的第二个儿子,他妈搞他儿子干吗?后来,帝位转入旁支,张皇后要付主要责任,看老公看太紧,太小心眼.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皇帝早就是旁支了,只不过这会更偏了!

2009-12-23 12:46 纸风车
这个...当年飞花写了一部关于这段历史的小说叫成化年间的爱情故事,挺有意思的,大家可以看看
还不错,全当戏言:wub:

2009-12-23 16:28 绿毛龟
还有一个隋文帝杨坚,也蛮不容易的

2009-12-23 16:45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如棋人生[/i] 于 2009-12-23 12:04 发表
就是他老婆,搞掉了他有可能的第二个儿子,他妈搞他儿子干吗?后来,帝位转入旁支,张皇后要付主要责任,看老公看太紧,太小心眼.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皇帝早就是旁支了,只不过这会更偏了! [/quote]

这个说法不太成立。明制是明立太子,而且绝对立嫡,终明一朝,除了万历自己闹腾要立庶子之外,没有发生过夺嫡的事情,所以张皇后有了正德,就不需要像万贵妃那样盯着别人不放,万贵妃是自己没有儿子,情况不一样。

2009-12-23 17:04 太平清领道人
封建王朝时代,一夫一妻完全是一种反动,把个人利益置于帝国利益之上的行为。。。

2009-12-23 17:37 dreambe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3 16:45 发表


这个说法不太成立。明制是明立太子,而且绝对立嫡,终明一朝,除了万历自己闹腾要立庶子之外,没有发生过夺嫡的事情,所以张皇后有了正德,就不需要像万贵妃那样盯着别人不放,万贵妃是自己没有儿子,情况不 ... [/quote]
突然想到这个问题,终明一朝,除景泰曾经把侄子换成儿子外,再也没有发生过皇帝废太子换储之事。似乎明朝的太子一旦立了就不可动摇,一旦太子真的遇到了危机,也会有一群文官拼命来保。哪怕景泰有那么充分的理由换储,还要偷偷摸摸贿赂大臣才能成事。
由此看来,明朝的嫡长继位制还真是根深蒂固。相比之下清朝就不行了,除道光外全都不是嫡长子继承皇位,而且道光的继位合法性也存在疑点。如果以现存的嫡长子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咸丰也可以算一号,但他也不是顺理成章地早早就得到太子名份,而是道光在经过无数次的犹豫后才秘密定下来。

2009-12-23 18:03 如棋人生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09-12-23 16:45 发表


这个说法不太成立。明制是明立太子,而且绝对立嫡,终明一朝,除了万历自己闹腾要立庶子之外,没有发生过夺嫡的事情,所以张皇后有了正德,就不需要像万贵妃那样盯着别人不放,万贵妃是自己没有儿子,情况不 ... [/quote]
她不是怕夺嫡,明朝的继承制度稳定的很,以万历皇帝50年的统治基础都没有改立成功,可见一斑.
张皇后主要是怕别人因子上位而分了她的宠.最后正德无子而亡,新皇帝是藩王之子,想立自己的生母为皇太后,跟内阁打了几十年的擂台.
张皇后也算是自食其果!

2009-12-26 18:39 鹧鹄仔
孝宗太厚道了,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意对不起任何人

2009-12-26 21:55 上校团长
回复8楼,
杨坚那是被迫的

2009-12-26 22:34 鹧鹄仔
回复 #14 上校团长 的帖子

确实,独孤皇后家族势力很大

2009-12-26 22:43 dreambe
回复 #13 鹧鹄仔 的帖子

明孝宗是明朝难得的仁君兼明君,虽然也不能说完美,还是值得赞扬的。

2010-1-16 11:32 万里悲秋
弘治之治,无济于事.

2010-1-16 14:33 KYOKO
道德、伦理、利益、本性都要求他N妻的情况下他却一妻,这本来就是逆天的

2010-1-16 18:33 岳光寒
按宗法讲,皇帝都是一夫一妻的,皇后只能有一个。

2010-1-16 22:19 KYOKO
这么说来古代都是实行一夫一妻的,正妻只有一个,其他的只能叫妾

2010-1-17 13:59 马岱
还有三妻四妾,一个正妻之外还可以有两个平妻。

2010-1-18 08:56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10-1-17 13:59 发表
还有三妻四妾,一个正妻之外还可以有两个平妻。 [/quote]
起点流毒啊。
三妻四妾只是表示人数众多,并非实指。把三妻解释成两个平妻,就纯粹是网络扯淡了。
两头大并非合法关系。

2010-1-18 08:57 林冲
中国从来就是一夫一妻制,所谓一夫多妻,都不知道是被什么人什么时候给误导了。

2010-1-18 09:08 tiger1970
古代确实是一夫一妻制度。
妻子有相当大的权利。妾们就差的多啦。
在古代,有妻子以后,想离婚都很费劲......因为保护妻子的法律和道德条框太多啦。但是妾就不是如此啦......

2010-1-18 09:19 intermlbai
只有回教是允许四个同等地位的妻子的吧?然后好像妾另算

2010-1-18 09:44 江城子
最搞笑的是这么完美的品德对于大明朝的命运走向却是灾难性的。由于只有一个女人一个儿子,导致孝宗后来香火断绝,更造成嘉靖上位产生大礼议这种导致明朝知识分子分裂的恶果。

2010-1-18 17:33 小贩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生他个足球队出来,篮球打全场,自带裁判……

2010-1-21 20:53 hahaku719
嘉靖在偏殿休息,闻到一种奇怪的香味,有怦怦心动的感觉。就问太监,太监说这是祖制,凡圣上临幸的地方都要点这种香。嘉靖叹道,现在我才明白我的皇父和皇兄为何都这么短命了,原来就是这种香。发布命令下去,禁。

2010-1-25 11:08 elz5000
[quote]原帖由 [i]如棋人生[/i] 于 2009-12-23 10:04 发表
[b]就是他老婆,搞掉了他有可能的第二个儿子,[/b]他妈搞他儿子干吗?后来,帝位转入旁支,张皇后要付主要责任,看老公看太紧,太小心眼.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皇帝早就是旁支了,只不过这会更偏了! [/quote]
你是说张皇后搞掉了自己生的小儿子?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