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我思我在 » 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2010-6-7 15:08 dimeterio
回复 #60 鹰派分子 的帖子

這只能說是你物理修養不足的結果了。

如果不是因為有“不確定性原理”,宇宙從出現到滅亡只是一部電影,所有過程只是按照因果論走一遍。有了“不確定性原理”,才會有“你看到的宇宙就是你看到的那樣”這種偉大的結論。

生物的意願,看似主觀,其實只不過是大腦中粒子碰撞的結果,如果沒有“不確定性原理”,任何人的思想在大爆炸的時候已經確定了。

2010-6-7 15:13 dimeterio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6-7 13:05 发表
但只有物理才是最贴近上帝的,这才是人类神圣的地方。 [/quote]


這個觀點其實是個很好的神學議題:神是否創造宇宙,並且制定其中的運行規則,然後在一邊站著看(不幹預)?

如果是,那麼最貼近上帝的確實是物理,但如果不是,那麼最貼近上帝的是神學。

2010-6-7 15:20 散发
生命(包括人类)的意义就是存在。存在的方法就是繁衍。“为世界带来正面影响”,不过是优化繁衍环境的手段而已。

2010-6-7 16:33 鹰派分子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6-7 15:08 发表
這只能說是你物理修養不足的結果了。

如果不是因為有“不確定性原理”,宇宙從出現到滅亡只是一部電影,所有過程只是按照因果論走一遍。有了“不確定性原理”,才會有“你看到的宇宙就是你看到的那樣”這種偉 ... [/quote]


可能你误解我的意思了。

自主生命体的行动规律。是遵循着一种数学规律。就拿人这个最显而易见的物种来说。人的行为是遵循经济规律的。而经济规律的本身是一种数学规律。自主生命体的行动规律也就可以受到数学规律的控制。从微观来说,人的行为是受到脑电波的控制。这些基本粒子的运作导致了人的行为。而解开行动规律本身就是一个数学解码的过程。

测不准原理证明了以往那种排除偶然性和概然性的机械因果论、决定论是错误的。同时控制论的建立在某些方面打破了动物和机械的界限,它使机器能像动物的大脑控制其机体活动那样实现自动控制,揭示了生物运动与机械运动、生物系统和机械系统之间的联系。如果你认为测不准原理是证明了生物和机械的区别。那缺乏了控制论,那么人和机械这两者就永远没有交集。

物理规律是万物存在的基础。包括上帝创造之物以及人类创造之物。但是人类超越上帝的存在,就是因为数学规律的存在。使得人可以重新解构以及重组一切。创造上帝未创造之物。

我与颖颖不同的观点是

物理仅仅是人类可以了解上帝的存在原因,而数学才是人类接近,以至于可以超越上帝的存在。以达到上帝未创造之物,由人类来创造。

人类存在的意义,就是人对存在的认识和改造。这个认识过程是通过数学规律来发现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鹰派分子 于 2010-6-7 16:50 编辑 [/i]][/color]

2010-6-7 17:06 dimeterio
回复 #64 鹰派分子 的帖子

人是不能超越上帝的,人造上帝未造之物,只是上帝籍人的手创造而已。

研究自然,物理是基础,数学是工具,这是非常简单的结论,如果你认为数学是通向上帝的梯子,那也没有不妥,但是这架梯子是不能超脱基础的范围的,所以物理对于认识上帝的意义更基本,更不可或缺。

2010-6-7 17:10 颖颖
综合回复一下

我的神学观在我思以前贴过,懒的挖坟了,各位想看自己挖好了。大致意思如下:

1,所谓上帝就是一种超自然层面,所谓自然就是我们宇宙中的万物。上帝的法则是无比神圣的,这个宇宙中的任何人和物都不能违背它。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上帝的法律是什么呢?物理定律。

2,物理定律本身是逻辑系统内的一个子空间,因为所有物理系统必须符合逻辑,所以我们可以把它看成带有附加条件的逻辑空间。那么上帝就是在逻辑空间和物理空间之间生存的一个层面。

3,由于上帝可以违背物理定律,所以它们剥夺了我们的观测权。但上帝无论如何,也是要受逻辑空间所限制的。因为如果它们可以突破逻辑的限制,那么我们的想象权也将被剥夺了。

4,问,是否有可以逾越逻辑的“超级上帝”呢?有。上帝也许创造了宇宙,但宇宙里发生的一切都由这个超级上帝来决定。那么这个超级上帝是谁呢?它只是那张三国杀里的判定牌。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6-7 17:12 编辑 [/i]][/color]

2010-6-7 18:50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颖颖[/i] 于 2010-6-7 17:10 发表
我的神学观在我思以前贴过,懒的挖坟了,各位想看自己挖好了。大致意思如下:

1,所谓上帝就是一种超自然层面,所谓自然就是我们宇宙中的万物。上帝的法则是无比神圣的,这个宇宙中的任何人和物都不能违背它 ... [/quote]
我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 (美)加来道雄(Kaku,M) 著《超越时空——通过平行宇宙、时间卷曲和第十维度的科学之旅》
在这位老兄的引导下,我居然也能半懂一点弦理论。。。真汗

这本书真是很通俗,可读性也强,我推荐给其他人看。或许起码要懂一点20世纪理论物理,才能看得懂你为什么下这些结论吧。我还是觉得跟哲学问题有相似点。

2010-6-7 20:02 dimeterio
回复 #67 悼红狐 的帖子

第一推动丛书是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科普书籍,适合有兴趣的青少年看。该系列的书都是从外国科普著作中翻译过来的,已出了4辑。

第一辑包括: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霍金)
《时间简史续编》(史蒂芬·霍金)
《霍金讲演录——黑洞、婴儿宇宙及其他》(史蒂芬·霍金)
《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L·托马斯)
《可怕的对称——现代物理学中美的探索》(阿·热)
《皇帝新脑——有关电脑、人脑及物理定律》(罗杰·彭罗斯)
《时间之箭——揭开时间最大奥秘之科学旅程》(彼得·柯文尼)
《上帝与新物理学》(保罗·戴维斯)
《原子中的幽灵》(P.C.W.戴维斯, J.布朗)
共9本。

第二辑包括:

《时空本性》(史蒂芬·霍金)
《黑洞与时间弯曲——爱因斯坦的幽灵》(基普·S·索恩)
《千亿个太阳——恒星的诞生、演变和衰亡》(鲁德夫基彭哈恩)
《莎士比亚、牛顿和贝多芬——不同的创造模式》(钱德拉塞卡)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M·克莱恩)
《夸克与美洲豹——简单性和复杂性的奇遇》(盖尔曼)
《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F·克里克)
《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R·M·尼斯)
《水母与蜗牛——一个生物学观察者的手记》(L·托马斯)
共9本。

第三辑包括:

《宇宙的琴弦》(B·格林)
《时间、空间与万物》(B·K·里德雷)
《生命是什么》(埃尔温·薛定谔)
《终极理论之梦》(史蒂文·温伯格)
《从反粒子到最终定律》(理查德·费曼、史蒂文·温伯格)
《宇宙为家》(S·考夫曼)
《未来50年》(J·布洛克曼)
《科学新领域的探案》(S·考夫曼)
《智慧的动力》(约翰·立恩哈德)
共9本。

第四辑已出版8本:

《果壳里的60年》(S·W·霍金等)
《时空的未来》(S·W·霍金等)
《物理天文学前沿》(F·霍伊尔等)
《四维旅行》(R.L.普瓦德万)
《逻辑的引擎》(马丁.戴维斯)
《新量子世界》(安东尼·帕特里克·沃尔特斯)
《亚原子粒子的发现》(斯蒂芬·温伯格)
《宇宙新视野》(C·C·皮特森、J·C·布兰特)

这套书不错的,看完这四辑,估计很牛了……

2010-6-7 20:08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dimeterio[/i] 于 2010-6-7 20:02 发表
第一推动丛书是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一系列科普书籍,适合有兴趣的青少年看。该系列的书都是从外国科普著作中翻译过来的,已出了4辑。

第一辑包括: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史蒂芬·霍金 ... [/quote]
我看这本隶属开放人文系列,这是人文哈,哈哈

好像我还买了本《确定性的终结》,没看

2010-6-7 20:39 593747984
....

一种动物而已吧了!!!!!!!!!

2010-6-7 21:18 颖颖
回复 #68 dimeterio 的帖子

这些书我承认很多我都没有看(但有一部分也是看过的),不过感觉与其看这些,还不如看一些大三/大四的教科书。

总体来说,我不喜欢 20 世纪物理科普书,是因为外行人看了之后只会感觉玄之又玄。一旦产生这样的心里,它会严重阻碍了你对现代物理的理性认知。其实多看写大三/四/研究生教科书,打好泛函分析+黎曼几何的基础,你就会发现其实也就那回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颖颖 于 2010-6-7 22:10 编辑 [/i]][/color]

2010-6-15 15:40 duoyinjie
人存在 是社会的规律。有规律就必然有意义。
在伟大的理想在这个意义面前都是毫无意义的。
那繁衍的意义呢?还是为的繁衍???既然都已无意义何必繁衍呢?
我们都被这个问题拒之门外。

2010-6-22 22:10 1151611526
一群动物被放动物园了,动物们在利用物理和数学研究动物园.
我都想笑,更何况某些人所谓上帝,如果他真的存在的话不知道是什么表情....大家说说,他会是什么表情?

2010-6-22 22:16 1151611526
本来想潜水,看了那谁的物理和数学....冒个泡,喘口气,不好意思打扰了

2010-6-23 08:50 harp
确定性是不少人迷糊的事情,简单的说有两类:



(相对)宏观的:

1。复杂系统的混沌性质:并不是没有确定性,而是对(确定的)初始条件的过度敏感导致对演化方向作出估计成为不可能,原因在于一切观测都是有误差的。

例子:天气预报,多体运动问题

2。时间箭头:并不是什么非常神秘的事情,热力学的系综描述下给出的解释是倚赖于初始条件的,不算令人满意,而在逻辑上是成立的。

例子:一个人坐车进京,但没记得出发点、车牌和路次,结果他回程9成9要上错车。并不是没有可能上对车(相当于大家常说的打碎的鸡蛋恢复原样)而是概率是在太小太小。至于那人究竟上了那一路车,是个初始条件问题。


微观的:

常说的不确定原理是处理微观(量子)行为的。确定性的丧失不仅仅在于管测误差非零,而在于人们潜意识中认为,
一个物体在可能处在n种状态的时候即便我们不知道是哪一种,但一定(确定地)处于某一种状态。现在的主流观点是如果有多种状态并存,物体不是确定的处于其中一种,而是同时处在所有的可能状态上。这是不是令人发狂?

例子:买量子彩票,即便是知道了头彩号码还是tmd不知道能不能中500W!





人存在的意义么,为了存在和继续存在而不断努力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harp 于 2010-6-23 08:57 编辑 [/i]][/color]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