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司马懿忠于魏国吗?


2009-9-28 22:22 西方面军
司马懿忠于魏国吗?

我认为至少在曹睿死前,司马懿是忠于曹魏政权的.

如果司马懿早死10年,或者曹丕\曹睿\曹真\曹休中任意一个长寿,司马懿都会以曹魏忠臣载入史册.

2009-9-28 23:18 天宫公主
司马懿一直到死都没做什么不忠于魏国的事。

2009-9-28 23:21 KYOKO
司马懿时期貌似司马家已经压在皇帝头上了吧,还叫忠于魏国?

2009-9-28 23:47 superzz_0
我同意曹丕曹叡时候司马还是安分的,同样你也可以说德川家康忠于丰臣家,当然,仅限于丰臣秀吉活着的时候。

2009-9-29 00:33 wkdgkhs
声望越大  越容易迷失

2009-9-29 11:14 宇文骁
曹操時代,司馬懿基本上作為一個謀士存在,有時候會和劉燁蔣濟等人一起提提意見;曹丕時代,作為曹魏四友之一,漸漸走入到政治權利中心;曹叡時代,漸漸掌握兵權,成為曹魏的大人物.
後來無論司馬懿有意還是無意,他都架空了曹氏,給子孫提供了便利.是否忠於曹魏,很難說

2009-9-29 12:21 天下奇才
司马的情况和曹操差不多,原本也想留个忠字头,后来路走着走着就回不了头了:titter:

2009-9-29 14:30 tiger1970
忠忠忠,司马懿一直到死都精忠报国。呵呵。:()

那个听了祖先英雄史好一个不好意思的皇帝是谁来?我严重怀疑他姓牛。

2009-9-29 14:5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9-29 14:30 发表
忠忠忠,司马懿一直到死都精忠报国。呵呵。:()

那个听了祖先英雄史好一个不好意思的皇帝是谁来?我严重怀疑他姓牛。 [/quote]
《晋书·宣帝本纪》:[color=Red]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color]

《世说新语·尤悔》:[color=Red]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荅。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宣王创业,诛曹爽,任蒋济之流者是也。高贵乡公之事,已见上。明帝闻之,覆面箸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color]

2009-9-29 16:18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9-9-29 14:59 发表

《晋书·宣帝本纪》: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世说新语·尤悔》: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 ... [/quote]

这连自己祖宗都不维护,所以我说他就该姓牛......

2009-9-29 16:48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9-29 16:18 发表


这连自己祖宗都不维护,所以我说他就该姓牛...... [/quote]

只能说司马懿之所作所为,乃有子孙所不忍闻者。

所以,姓牛的还是司马懿。:titter:

2009-10-2 10:57 xby0421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9-9-28 23:18 发表
司马懿一直到死都没做什么不忠于魏国的事。 [/quote]


睁眼说瞎话的或睁眼瞎的

2009-10-21 20:46 孙邵
汗,从仲达高平陵之变后对曹爽等人的处理之残酷、打击面之广,实在难以相信他是忠于曹魏的

2009-10-21 20:55 时间轴空转
我觉得司马懿是忠于曹操而不是忠于魏国。

2009-10-24 15:57 神勇姜伯约
曹操時代,司馬懿基本上作為一個謀士存在,有時候會和劉燁蔣濟等人一起提提意見;曹丕時代,作為曹魏四友之一,漸漸走入到政治權利中心;曹叡時代,漸漸掌握兵權,成為曹魏的大人物.
後來無論司馬懿有意還是無意,他都架空了曹氏,給子孫提供了便利.是否忠於曹魏,很難說我觉得司马懿是忠于曹操而不是忠于魏国。汗,从仲达高平陵之变后对曹爽等人的处理之残酷、打击面之广,实在难以相信他是忠于曹魏的只能说司马懿之所作所为,乃有子孙所不忍闻者。

所以,姓牛的还是司马懿。《晋书·宣帝本纪》: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世说新语·尤悔》: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荅。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宣王创业,诛曹爽,任蒋济之流者是也。高贵乡公之事,已见上。明帝闻之,覆面箸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2009-10-25 09:32 【岳银瓶】
前期忠,后期奸。

2009-10-29 16:08 lmozhly
其实曹操,袁绍等人当初何尝不是为了国家攻打董卓,到了后来自己实力大了就有了别的想法了

2009-10-30 10:44 chr0mat1n
司马懿是忠于魏国的,不忠的是他的子孙: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司马师废立皇帝
司马昭弑杀皇帝,称晋王
司马炎篡位魏国
司马懿可都没干,他只是权臣,不是逆臣

2009-10-30 19:34 吃饭猛喷罗大傻
最初连为曹操效命的想法也没有,是被逼着出来做官的,何来忠于?

2009-10-30 19:5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chr0mat1n[/i] 于 2009-10-30 10:44 发表
司马懿是忠于魏国的,不忠的是他的子孙: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
司马师废立皇帝
司马昭弑杀皇帝,称晋王
司马炎篡位魏国
司马懿可都没干,他只是权臣,不是逆臣 [/quote]
所以,姓牛的还是司马懿。《晋书·宣帝本纪》: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世说新语·尤悔》: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荅。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color=Red][b]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b][/color]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宣王创业,诛曹爽,任蒋济之流者是也。高贵乡公之事,已见上。明帝闻之,覆面箸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司马懿可什么都没干。恩,啥都没干,很对头。

2009-11-21 22:56 wsfjyyyyy
曹操    曹丕   在位时    司马氏有点忌讳{有夏后氏在的} 此后没了夏侯氏!      后面的每个曹氏的君王没了他么一族的话早灭了   像猪猪北伐快到了长安曹氏的子嗣才想起司马氏,他们的忠心到那是就有了动摇啦!就是一句话前期忠,后期谋权,在后面做幕后皇帝没意思,所以才有了统一三国的   ‘‘晋’’      最不忠的就是司马炎啦

2009-11-22 00:26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xby0421[/i] 于 2009-10-2 10:57 发表
睁眼说瞎话的或睁眼瞎的 [/quote]
司马懿确实什么都没干啊。子孙的行为怎么能计到老子头上呢?

要说无视皇权,曹爽做的比司马懿过分多了,怎么没人说他不臣?

司马师废曹芳、司马昭弑曹髦,司马炎篡曹奂,那是大逆不道。。。可司马懿讨伐本来就大逆不道的曹爽怎么了?翻遍《三国志》、《晋书》、《资治通鉴》。。。哪里有写司马懿对曹芳越轨了?司马懿到临死,还嘱咐其子说自己如何忠于魏国。。。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司马懿死于 251 年 8 月,司马师一直到 252 年 1 月才拜的大将军。

这说明了司马懿和曹操、司马师、司马昭他们还是不一样的。曹操、司马师、司马昭死后,曹丕、司马昭、司马炎都是立刻接班,而司马懿死后司马师花了 5 个月的时间才把大将军之职弄到手。可见,司马懿的后事安排的并没有像曹操那么缜密,甚至司马懿死时就根本没有给司马师安排特别大的权力。

如果夏侯玄、张缉他们当年成功的讨伐了司马师,我们可能会拿司马懿和霍光对比,甚至说司马懿比霍光做的嫩多了,至少司马懿一没废皇帝,二没鸩皇后。。。但由于后来他的子孙们成了势,人们便对司马懿颇有微词。我想给大家说的是,司马懿是否忠于魏国,和他的子孙后代做的事情无关。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1-23 08:33 编辑 [/i]][/color]

2009-11-22 01:05 天宫公主
[quote]原帖由 [i]孙邵[/i] 于 2009-10-21 20:46 发表
汗,从仲达高平陵之变后对曹爽等人的处理之残酷、打击面之广,实在难以相信他是忠于曹魏的 [/quote]
曹爽一党,罪大恶极,咎由自取,除之甚快。

摘自《曹爽传》: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恆父事之,不敢专行。及(何)晏等进用,咸共推戴,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於人。乃以晏、飏、谧为尚书,晏典选举,轨司隶校尉,胜河南尹,诸事希复由宣王。宣王遂称疾避爽。晏等专政,共分割洛阳、野王典农部桑田数百顷,及坏汤沐地以为产业,承势窃取官物,因缘求欲州郡。有司望风,莫敢忤旨。晏等与廷尉卢毓素有不平,因毓吏微过,深文致毓法,使主者先收毓印绶,然后奏闻。其作威如此。爽饮食车服,拟於乘舆;尚方珍玩,充牣其家;妻妾盈后庭,又私取先帝才人七八人,及将吏、师工、鼓吹、良家子女三十三人,皆以为伎乐。诈作诏书,发才人五十七人送鄴台,使先帝婕妤教习为伎。擅取太乐乐器,武库禁兵。作窟室,绮疏四周,数与晏等会其中,饮酒作乐。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1-22 14:59 编辑 [/i]][/color]

2009-11-22 01:37 孤狼在途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9-11-22 01:05 发表

曹爽一党,罪大恶极,咎由自取,除之甚快。

摘自《曹爽传》: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恆父事之,不敢专行。及晏等进用,咸共推戴,说爽以权重不宜委之於人。乃以晏、飏、谧为尚书,晏典选举,轨司隶校尉,胜 ... [/quote]
[size=3]公主好呀,俺难得同意你一回观点,这点俺们有共同语言。俺很挂念你啊,人在异乡还好吗?:handshake:[/size]

2009-11-24 00:12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9-11-22 00:26 发表

司马懿确实什么都没干啊。子孙的行为怎么能计到老子头上呢?

要说无视皇权,曹爽做的比司马懿过分多了,怎么没人说他不臣?

司马师废曹芳、司马昭弑曹髦,司马炎篡曹奂,那是大逆不道。。。可司马懿讨伐 ... [/quote]
所以,姓牛的还是司马懿。《晋书·宣帝本纪》: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

《世说新语·尤悔》:王导、温峤俱见明帝,帝问温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温未荅。顷,王曰:“温峤年少未谙,臣为陛下陈之。”[color=Red][b]王乃具叙宣王创业之始,诛夷名族,宠树同己[/b][/color]。及文王之末,高贵乡公事。宣王创业,诛曹爽,任蒋济之流者是也。高贵乡公之事,已见上。明帝闻之,覆面箸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司马懿可什么都没干。恩,啥都没干,很对头。

公主,请问…… 这是啥?曹爽是否不臣,跟司马懿是否不臣没啥关系。

2009-11-24 07:36 天宫公主
所谓诛夷名族,无非是说诛杀曹爽一党。但曹爽本身就罪大恶极,司马懿诛杀曹爽的性质,近可比丁奉铲除孙綝,远可比王允铲除董卓。

试想,如果丁奉杀死孙綝两三年后死去,然后丁奉的儿子们把持了吴国朝政,废掉孙休,孙子辈干脆自立为帝,人们会怎么评价丁奉?

或者,王允杀死董卓后,收服了西凉军团,把持朝政一段时间以后,其子篡汉。他自己什么都没做,不像曹操那样废后称王什么的,汉献帝也没有感觉过委屈。但人们又会怎么评价他?

所以说,你想说司马懿不忠,最好还是找些实际的事情,说司马懿怎么欺压过曹芳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天宫公主 于 2009-11-24 07:45 编辑 [/i]][/color]

2009-11-24 08:14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9-11-24 07:36 发表
所谓诛夷名族,无非是说诛杀曹爽一党。但曹爽本身就罪大恶极,司马懿诛杀曹爽的性质,近可比丁奉铲除孙綝,远可比王允铲除董卓。

试想,如果丁奉杀死孙綝两三年后死去,然后丁奉的儿子们把持了吴国朝政,废掉 ... [/quote]
不用试想,也不用假设,事实就是司马懿不仅仅诛杀曹爽等(诛杀株连的范围以及后面处理的人多少就不论了,曹氏宗族几乎都被软禁了),还宠树同己。司马懿未必想自己去推翻魏,但却绝不单纯而已。其子能在其死后5个月就弄到大将军,本身就说明司马家的影响力和曹氏宗族的没落。

司马师在司马懿搞定曹爽后,就直接由原本的“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直接加为比公的“卫将军”。这才奠定了司马懿挂了之后,司马师辅政的基础。

这就是“创业之始”司马懿为司马家干的事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1-24 08:18 编辑 [/i]][/color]

2009-11-24 08:28 大多数人
曹爽罪大恶极?且看时人所说。

[b]殷基通语曰:司马懿诛曹爽,祎设甲乙论平其是非。

甲以为曹爽兄弟凡品庸人,苟以宗子枝属,得蒙顾命之任,而骄奢僭逸,交非其人,私树朋党,谋以乱国。懿奋诛讨,一朝殄尽,此所以称其任,副士民之望也。

乙以为懿感曹仲付己不一,岂爽与相干?事势不专,以此阴成疵瑕。初无忠告侃尔之训,一朝屠戮,搀其不意,岂大人经国笃本之事乎!若爽信有谋主之心,大逆已构,而发兵之日,更以芳委爽兄弟。懿父子从后闭门举兵,蹙而向芳,必无悉宁,忠臣为君深虑之谓乎?以此推之,爽无大恶明矣。若懿以爽奢僭,废之刑之可也,灭其尺口,被以不义,绝子丹血食,及何晏子魏之亲甥,亦与同戮,为僭滥不当矣。[/b]

2009-11-24 19:55 三国赤壁周郎
司马懿一没有杀皇后,二没有对皇上不敬,不像曹操,连九锡都不敢加,诸葛亮还准备将来“灭魏斩睿”十命可受,搞不清有什么不忠之举。不能因为儿子有过,连父亲都要受罪。

2009-11-24 20:1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9-11-24 19:55 发表
司马懿一没有杀皇后,二没有对皇上不敬,不像曹操,连九锡都不敢加,诸葛亮还准备将来“灭魏斩睿”十命可受,搞不清有什么不忠之举。不能因为儿子有过,连父亲都要受罪。 [/quote]
笑,诸葛亮还准备。回复李严说的是“虽10命可受”就成准备了,司马懿诛杀名族,宠信同己倒成了神,阁下的观点有够牛的。
司马懿啥也没说,可是做得不下于曹操。杀不杀皇后不是什么重点,有意识的让自己宗族持续把持朝权才是重点。

有些人就是这样。司马懿一枚杀皇后,二没对皇上不敬,只是对皇室以外的权力全数揽入手中,包庇儿子阴养死士甚至跟儿子一同策划夺权行动,未夺权前对所谓曹爽的诸多行为一概不闻不问,夺权之后对曹爽一党全部清除干净,手段干净利落,雷厉风行。不仅如此,原曹爽党所持的政事,全数转到自己宗族、亲信等自己一党的人手上。还把自己儿子一下子就提到比公的卫将军之位。

没杀皇后,没对皇上不敬,就不能干不忠之事?没说过一些敷衍的话就是因为儿子有过受的牵连?这是谁告诉你的?

他小儿子称帝之后说他老子创业之初都干了什么事情(知道什么是创业?当忠臣是创业?当忠臣会有创新朝大业的意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11-24 20:21 编辑 [/i]][/color]

2009-11-25 11:33 天宫公主
回复 #30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就《三国志》记载的那些被司马懿杀死的"名族",有谁是被冤杀的?曹爽?何宴?...那丁奉杀孙琳又当怎讲?

2009-11-25 16:48 吃饭猛喷罗大傻
关键曹芳没有密旨诛杀曹爽,也没有害曹爽的意思。而孙亮、孙休都是铁了心要收拾孙峻兄弟。
司马懿未得天子公开或者私下准奏,就谋害曹爽,简直目无君上。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吃饭猛喷罗大傻 于 2009-11-25 16:50 编辑 [/i]][/color]

2009-11-25 18:0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天宫公主[/i] 于 2009-11-25 11:33 发表
就《三国志》记载的那些被司马懿杀死的"名族",有谁是被冤杀的?曹爽?何宴?...那丁奉杀孙琳又当怎讲? [/quote]
如果你已经默认司马懿擅自诛杀曹氏一宗族全族人而不上报,不进行庭审,而没有任何僭越。

那么已经不用说,为人臣者,就算获九赐,被与假节钺也不过是有对2千石一下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司马懿僭越斩曹爽宗族,灭曹爽一党。然后提拔其子为比公之卫将军。你一点都不觉得有问题么?哪个冤死?哪个不冤死?

就三国志?三国志敢记载司马懿干的其他事么?

2009-11-25 18:33 yinjijun102
前期司马懿可谓魏国忠臣,在曹丕,曹睿年代确实为国尽忠,但曹睿死了以后他的性质开始逐渐变了,楼上很多人说他省钱没做对不起魏国的事,我想不是他不想,而是那是还没那个实力吧,他是在诛杀曹爽几年后就死了,他如果那时候就废皇帝称王,估计很快会引起天下终于曹魏的人士反击,他和曹操不同,曹操是自己拉的队伍,天子是他奉迎的,手下大部分是他的人,而司马只是猪杀了曹爽一党,而那些终于曹魏的人还没死绝,人心还在曹魏那边,就算司马师也没称王,凡事都是有个进度的,政治不同儿戏,走错一步满盘皆输。

2009-12-1 16:05 逍遥飞将
《晋书 帝纪第一》记载:“六月,帝寝疾,梦贾逵、王凌为祟,甚恶之。”司马懿杀了王凌,梦见他作祟很正常。可是贾逵是刚直的忠于魏的人,与司马没有过节,为什么会梦见贾逵为祟?做亏心事疑心生暗鬼的嫌疑很大

2009-12-5 12:22 青龙白虎
司马懿当官本来就是被曹操威胁拉出来的。。。。至于和曹丕好,那是为了作挡箭牌,对付CC的。曹睿这小子还可以,但是我想说,曹真是很忙的。。司马又长寿,和贾诩差不多。不属于忠臣哈。

2010-1-8 18:53 casey76
司马篡权之际,当时的朝野为何这么快就认同了新政权,还是他们对曹魏的认同度本就不够强?

2010-1-10 01:36 superzz_0
[quote]原帖由 [i]casey76[/i] 于 2010-1-8 18:53 发表
司马篡权之际,当时的朝野为何这么快就认同了新政权,还是他们对曹魏的认同度本就不够强? [/quote]
在中央的曹爽一党被一网打尽了。其他要么骑墙派,要么司马派。

2010-1-26 14:34 汉之征南de
我认为司马懿生前就有不臣之心的可能性较大。

一方面,不臣的显著特征是为后代谋。司马懿对儿子的扶植,对比诸葛亮死后儿子仅是一个地方太守,区别很明显。

第二,司马懿亲手架空了曹氏政权。古代忠有尽节,今天看称为愚忠,臣子即使被打压也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例如魏代汉时那些被闲置或杀死的汉臣。司马被闲置却谋划架空,按古代为臣之节,是以为不臣。

第三,司马懿生前肯定干过不臣的事。他被曹爽闲置起来好几年,加了个太尉的虚衔,一朝突然起事却能控制兵权,说明闲置的时候不是默默无闻的,而是背地里做了串联之事,三国志不得明说而已。换个话说,闲置好几年的人突然很有力量地爆发,那他绝不是干闲着。

2010-1-27 09:57 396540862
我觉得曹操或曹丕时代,司马懿无兵权,没有机会,所以是忠的~~~~~换句话说曹操有能力~他就老实~主上如果没能力~自然就起了逆心

2010-1-28 10:26 无敌马孟起
[quote]原帖由 [i]时间轴空转[/i] 于 2009-10-21 20:55 发表
我觉得司马懿是忠于曹操而不是忠于魏国。 [/quote]
应该说忠于曹丕才对

2010-2-3 18:13 凤雏′庞统
司马懿表面上没做过不忠魏国的事,可是心理想什么就不清楚,呵呵:hz1026:

2010-2-10 20:28 七擒孟获
曹爽他爹曹真只是曹操养子,本姓秦,以曹爽当日之势也难保不会篡位。除之不能算谋叛魏氏,司马懿在世时也就跟霍光差不多,掌握大权不等于不忠,张居正不也那样?况且司马懿对曹芳也甚为恭敬无悖逆之举,其子孙不忠就能推得父祖不忠么?至于老狐狸家康属于忍者类型,外样基本都不会忠于主家的。

2010-2-11 11:4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七擒孟获[/i] 于 2010-2-10 20:28 发表
曹爽他爹曹真只是曹操养子,本姓秦,以曹爽当日之势也难保不会篡位。除之不能算谋叛魏氏,司马懿在世时也就跟霍光差不多,掌握大权不等于不忠,张居正不也那样?况且司马懿对曹芳也甚为恭敬无悖逆之举,其子孙不 ... [/quote]
忠臣会僭越?忠臣会不经老顶审批直接把政敌一党全部煮熟了?忠臣会煮熟了政敌一党后立马把自己儿子丢到仅次于自己的位置上?:hz1027:

2010-2-11 11:49 平生最爱周公瑾
司马懿也许忠于曹操、曹丕、曹叡等个人,但一定不忠于魏国

2010-2-11 13:34 七擒孟获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10-2-11 11:45 发表

忠臣会僭越?忠臣会不经老顶审批直接把政敌一党全部煮熟了?忠臣会煮熟了政敌一党后立马把自己儿子丢到仅次于自己的位置上?:hz1027: [/quote]
终司马懿一代儹越过么?高平陵之变司马有郭太后旨意,算不算老大审批了?提拔儿子只是有私心而已,怕死后政敌反攻倒算,再说司马师也就一个乡侯,算三把手?司马氏独掌朝纲是师昭二人N次政治清洗后的结果。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七擒孟获 于 2010-2-11 13:39 编辑 [/i]][/color]

2010-3-12 19:19 付昭霄
忠于晋国是肯定的。哈哈。曹操不死,差不多能统一天下。

2010-3-13 14:3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七擒孟获[/i] 于 2010-2-11 13:34 发表
终司马懿一代儹越过么?高平陵之变司马有郭太后旨意,算不算老大审批了?提拔儿子只是有私心而已,怕死后政敌反攻倒算,再说司马师也就一个乡侯,算三把手?司马氏独掌朝纲是师昭二人N次政治清洗后的结果。 [/quote]
就算郭太后,后宫什么时候有权议政?谁才是皇帝?

郭太后旨意处死曹爽并把曹爽一系列官员完全清算?

司马氏独掌朝纲之始是你清楚还是司马昭本人清楚?

"殷基通语曰:司马懿诛曹爽,祎设甲乙论平其是非。

甲以为曹爽兄弟凡品庸人,苟以宗子枝属,得蒙顾命之任,而骄奢僭逸,交非其人,私树朋党,谋以乱国。懿奋诛讨,一朝殄尽,此所以称其任,副士民之望也。

乙以为懿感曹仲付己不一,岂爽与相干?事势不专,以此阴成疵瑕。初无忠告侃尔之训,一朝屠戮,搀其不意,岂大人经国笃本之事乎!若爽信有谋主之心,大逆已构,而发兵之日,更以芳委爽兄弟。懿父子从后闭门举兵,蹙而向芳,必无悉宁,忠臣为君深虑之谓乎?以此推之,爽无大恶明矣。若懿以爽奢僭,废之刑之可也,灭其尺口,被以不义,绝子丹血食,及何晏子魏之亲甥,亦与同戮,为僭滥不当矣。"

郭太后如果是有意旨要诛除曹爽整党,何故世人皆说是司马懿除的?

另外,司马师爵位虽然是“乡侯”,其职务确实比公的卫将军。算不算三把手,这可不见得是你说不是就不是。起码,卫将军司马师已经跟随司马懿一同进入政治中心这就是司马懿给司马家留的后路,此举事忠魏,还是私心。私养死士又是何心,我就不多说了。

2010-3-13 21:19 吃饭猛喷罗大傻
司马懿虽非忠魏,然司马当政总好过曹爽,只是苦了曹家天子。

2010-3-24 09:24 漫步莱茵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9-9-28 23:21 发表
司马懿时期貌似司马家已经压在皇帝头上了吧,还叫忠于魏国? [/quote]

貌似秦孝公死的时候商鞅也是一手遮天来着。那么商鞅也不忠于秦国了?

2010-3-24 09:26 漫步莱茵
[quote]原帖由 [i]无敌马孟起[/i] 于 2010-1-28 10:26 发表

应该说忠于曹丕才对 [/quote]

就算是也应该是曹叡吧?

2010-4-10 19:57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西方面军 的帖子

可能开始时司马懿还是忠心于曹魏的,但随着权利的进一步扩大,司马懿的野心也日益膨胀,最终有了取代曹魏的想法,最后由孙子司马炎实现了他的愿望。

2010-4-10 20:09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漫步莱茵[/i] 于 2010-3-24 09:24 发表


貌似秦孝公死的时候商鞅也是一手遮天来着。那么商鞅也不忠于秦国了? [/quote]
商某的权利还没大到可以随意铲除异己吧。司马仲达却可以。

2010-4-10 22:36 zeloti
[quote]原帖由 [i]casey76[/i] 于 2010-1-8 18:53 发表
司马篡权之际,当时的朝野为何这么快就认同了新政权,还是他们对曹魏的认同度本就不够强? [/quote]
曹操是靠自己奋斗才取得的地位,曹氏并非名门望族,司马氏是名门望族,朝廷都是名门望族把持,比较认同司马氏绝对有道理

2010-4-11 16:37 phoenixdaizy
曹操算旺祖了,老爸是太尉,虽然是买来的,家资巨亿。

谁说没有反对的,反对的都在几次诛杀中杀光了。尤其是对付曹爽的时候。

2010-4-11 17:45 fisheraul
诛夷名族,宠树同己,不能说明不忠。和绅也干过这事,但绝对忠诚。

2010-4-12 12:40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fisheraul[/i] 于 2010-4-11 17:45 发表
诛夷名族,宠树同己,不能说明不忠。和绅也干过这事,但绝对忠诚。 [/quote]
和诛杀别人~~~需要通过圣裁的。

司马,莫名其妙一个太后诏,就把当今大司马和皇帝一起捉回来了。

2010-4-12 12:50 naniwa
应该说在曹三世及之前,司马老儿在行为上是忠于魏国的,思想上就不清楚了,之后嘛,思想上行为上都不忠了


曹老大虽然是宦官之后,但家族资产地位还是很不错的,有实际的东西,至少比刘备这个皇族的空头支票强多了

2010-4-15 13:22 phoenixdaizy
[quote]原帖由 [i]naniwa[/i] 于 2010-4-12 12:50 发表
应该说在曹三世及之前,司马老儿在行为上是忠于魏国的,思想上就不清楚了,之后嘛,思想上行为上都不忠了


曹老大虽然是宦官之后,但家族资产地位还是很不错的,有实际的东西,至少比刘备这个皇族的空头支票 ... [/quote]

易中天个曹操粉丝颠倒黑白啊。

刘备就算是真的皇族,也是出了N代了,天下这样皇族比比皆是,比如刘晔。不值钱了。家境贫寒。要不是公孙瓒的老头子接济他读书,连读书的钱都没有。不知道为什么易中天以为刘备那样的家庭算作商人。充其量一个摆地摊的。

曹老大家资很丰厚,虽然是宦官之后,但是经过几代的积累。交流很光阔的,前期用人直接从夏侯曹的族内提拔就有不少了。刘备最开始不知名,最后投奔发小公孙。在帮助公孙救援陶谦之后意外捡了个便宜。估计袁绍,曹操集团应该吧他当成公孙培植的代理才对。

刘备的实力当时进攻袁术并不明智,结果一出老家就被造反了。

2010-4-16 14:51 user805
应该这样说把,当曹操还在的时候,曹操的个人能力以及气魄是完全压住司马懿的,那么即使司马懿这时候有谋逆的想法,也不敢丝毫的表露出来;曹丕的个人能力以及气魄也差不了他老爸多少,所以那时候司马懿也是几乎默默无闻;到了曹睿的时候,司马懿才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而到了后面的曹魏皇帝一代不如一代,而司马氏的声望和实力有越来越壮大,于是乎司马懿有谋逆之心是偶然,司马昭架空皇帝是必然,司马炎篡魏是命中注定~~~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司马懿忠于魏国吗?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