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22 12:34
草树先生
东西方需要阴阳和合
---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在公元前三百多年前提出了四因论——本因、物因、动因、极因。
--- 老子(李聃dan,中国哲学家)早在亚氏之前两百年前(公元前五百多年),也提出了四因论——生因、本因、物因、动因(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器成之)。
--- 我们可以对比发现,东西方四因论唯一显著不同的是【生因】和【极因】。
---【生因】——道,是老子《道德经》的核心哲学思想。它指的是万物潜在本因(本体、本质)形成过程的规律和法则。它是世界自然生态和人类社会生生不息、和谐健康发展的最高法则,是自为因果和保持每个生命个体圆满无缺的无形力量。
--- 在西方世界,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所有西方哲学家,直至今天,也还没有对【生因】作出过系统的哲学研究。
--- 【极因】——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之后(形而上学)》中的指的【极因】是事物所造成的后果或者当初创造这一事物之目的最终所产生的意义或价值。
--- 显然,意义或价值的追究首先需要确立评价的主体(被评价方为客体)。
--- 作为在没有【生因】——“道”的生态和谐认识体系的情况下,评价事物价值的主体显然是不由自主的以人类自身的主观欲望、意识和经验为标准的。
--- 主观欲望的发展具有无限性,而意识和经验始终也具有局限性,这就必然导致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对立和斗争。
--- 为了满足主观欲望和斗争发展的无限需要,大量人为构想出来的本体和人造物得到了无节制的发明、创造和发展。这便是西方社会自宗教势力推出政治势力之后首先是机械科学,然后是化学,再后来是电子、数字科学得到突飞猛进的根本原因。
--- 然而在中国,尽管在有史以来从未有过压制科学技术发展的宗教势力或其它信仰,但经过几千年来的发展,我国的科学发展水平却无法与西方只有近三百年来的发展成就和速度相提并论。
--- 当代绝大部分文化学者均相信,东西方创造力和科学技术发展历史水平的差异与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差异具有重要关系,还有不少人认为与道家文化具有重要关系。
--- 在我看来,东西方的差异是自然之“道”用来和谐地球文明的需要而创造的互补关系。他们之间永远都是既对立又互补,既矛盾又协调的关系。
--- 所以,对于东方人来说,根据全球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通过适度的引进、合作和自我发展等方式,尽可能的使国家的科学技术水平与西方先进国家保持一致,以此适应世界形势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 而对于西方人来说,如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能够实现造福全人类的目的——即在提高人类物质文明水平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导致人类冲突行为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为与不为的智慧则需要向东方的“道”哲学学习。
[作者:草树先生,E-mail:[email]a13725218091@163.com[/email]]
2009-10-3 22:40
时间轴空转
只看过一些20世纪的西方思想著作,后来发现有很多经典的思想我们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感觉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在兜一个不得不兜的大圈子。
读过一篇叫 中国学 的文章,里面说到中西文化会不断互相吸取,但西方文化无法代替中国文化,而中国文化也无法取代西方文化,两文化将继续不断发展前进。
发现很多人都是先学西方文化,后看中国文化,我就是,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啊。
2009-10-4 08:42
我意天下
谁攻谁受
2009-10-4 09:14
cjjtxdl
听不懂呀:qoo+
2009-10-4 16:03
七七白菜
[quote]原帖由 [i]时间轴空转[/i] 于 2009-10-3 22:40 发表
只看过一些20世纪的西方思想著作,后来发现有很多经典的思想我们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感觉现在很多中国人都在兜一个不得不兜的大圈子。
读过一篇叫 中国学 的文章,里面说到中西文化会不断互相吸取, ... [/quote]
没办法的事,西方文化现在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
现在中国文化的研究除了专业化的领域(极少部分)就是吃饱喝足之余的兴趣爱好了..
期待以后能有所改观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