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9-4 13:49
徐道难
明崇祯帝南下情况如何?
当李自成的大军进逼明都城的时候,有大臣劝崇祯南下,后来也有一些人认为可以这样。请问,崇祯是铁了心就想与都城同存亡,还是认为南下根本不靠谱?
如果南下,情况会将如何?
2009-9-4 14:08
美人赠我金错刀
崇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本来就在南京设计了一套朝廷的备份,崇祯非要玩格式化,系统崩溃怪得了谁?
2009-9-4 14:15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美人赠我金错刀[/i] 于 2009-9-4 14:08 发表
崇祯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本来就在南京设计了一套朝廷的备份,崇祯非要玩格式化,系统崩溃怪得了谁? [/quote]
崇祯也想走,甚至一度就要走了,不敢跟大臣商量罢了:lol:
2009-9-4 14:24
美人赠我金错刀
崇祯还一度想和满清议和专心对付李闯,谁道走漏了风声被大臣们顶了回去,最后两线作战一齐玩完。
大概就是因为秦桧落下的名声太差,后世谁都不敢再提“议和”二字~~
2009-9-4 14:25
tiger1970
如果威宗南下,北方则一定出现混乱。
当时,陕西是李自成的,山西刚攻占,刘芳亮所部由河南直入直隶。这种情况下,唯一的出路就是走天津出海,在山东半岛补给后扬帆南下,直至南京。
而李自成所部号称20万,从山海关之战的战斗力看,实力很弱。因此,如果吴三桂仍留山海关的话,他依然会引清兵入关;如果吴三桂护驾,则清兵必可击破山海关入关。
这样,北方会陷入极度混乱,清兵入关后的情景将如期上演。
而威宗如能到达南京,并带来他的班底,南明将不会出现激烈的争夺帝位的活动。但威宗必须仍依靠江南四镇和左良玉来进行作战。对于清兵的迅速进击,江南四镇的内讧依然不会停止,刘泽清依然会投降,左良玉也不可能入援----他是很怕威宗处理他的,他不会离开湖广,而会和李自成交战......在这种情况下,威宗有可能依靠黄得功守住长江,但总体来说可能性很小,如守不住,威宗只好继续南下杭州......
这其实就是南明开篇的重演。
因此,历史是难以改变的。只要走上了这个轨道,就只能走下去。
2009-9-4 14:31
伟君子
假如崇祯在,江南四镇不过小头目,怎么可能封伯,
若能适当收集北方游民守住淮河流域和武昌(似乎襄阳已经在李自成手中了),自然还有得一拼,不会像南明那么差:angry2:
不过历史重演,李自成避清军而南下,自然又是麻烦事,
2009-9-4 15:03
tiger1970
1、在威宗北方武力已经丧失的情况下,四镇封伯是很正常的事;
2、收集北方游民就免了吧,北方老百姓让明朝欺负的不轻,还去给你守淮河?明朝那些官,“文官要钱不怕死,武官怕死又要钱”。
2009-9-4 15:10
KYOKO
从结果来推导,当然是南下:ph34r:
2009-9-4 15:31
马岱
如果崇祯帝南下,那么李自成灭明的任务就未结束。李自成不一定要去打吴三桂,而吴三桂也不一定要投降满清。北方呈混乱局势,最后极可能演变为当年金国与南宋对峙的局面。
不过如果满清的政权交界还是延续顺治-康熙这条轨迹的话,满清还是可以夺取江山。努尔哈赤的子孙比阿骨打的子孙强,背后又没蒙古人牵制。
2009-9-4 15:38
tiger1970
如果威宗南下,吴三桂没有护驾,则必然在南北夹缝之中。
威宗南下----只要威宗还在,吴三桂是不会投降李自成的。不降李,则必然降清。他最大可能仍是采取“借兵”的借口和李自成作战。
如果李自成招降吴三桂,他也不会停下对明官的拷掠。这是因为闯军很大一部分人是来进京发财的,李自成也必须获得大量的战利品维持战争----陕西、河南战乱之后,不足以养兵。而拷掠只要存在,吴三桂就将始终犹疑。
2009-9-4 16:12
zidaneluo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9-4 15:38 发表
如果威宗南下,吴三桂没有护驾,则必然在南北夹缝之中。
威宗南下----只要威宗还在,吴三桂是不会投降李自成的。不降李,则必然降清。他最大可能仍是采取“借兵”的借口和李自成作战。
如果李自成招降吴三桂, ... [/quote]
所以有观点认为,吴三桂其实是可以争取的,可惜南明小朝廷太不争气,逼着吴一条道走到黑,所以后来吴三桂抓住永历皇帝时,表现出的恨意也并不仅是向清朝表明立场,也是发自内心:lol:
2009-9-4 16:17
congwanshui
阿骨打的力量比后来满清的力量强的多(无论是人口还是兵力)。
崇祯没死的话,吴三桂投降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而且闯王控制的区域很小,明朝尚有可为。
明朝统治了近300年,民间还是不愿当亡国奴的,若吴三桂不降清,则清兵入关的可能性比较小,我倒觉得吴三桂可能降大顺政权,原因是崇祯不死,李自成等不敢乱来,需要笼络明朝官员,对局势把握可能更好些。
清兵毕竟力量不够强大,中原稍微稳定一点,他们的作为不大!
2009-9-4 16:30
tiger1970
李自成“乱来”不是他本人决定的,而是他的实际情况决定的。
从李自成和刘宗敏的对话看(就是皇帝由你做,发财大家发那几句----大意),李自成并不能完全控制他的军队。
因此,拷掠不能避免,吴三桂的疑惧同样不可避免。
从抗清情况看,明朝人对“亡国”无所谓----因为没有啥大规模的反抗;但不能容忍“亡天下”----这就是一旦“剃发令”下达后引起的大规模反抗的重要原因。
2009-9-4 17:52
恨地无环
回复 #13 tiger1970 的帖子
清兵入关后,有一个说辞是为崇祯报仇。
如果崇祯自己跑了,那这个说辞就不成立,当然也可以说是帮明朝剿贼,但力度就小多了。
2009-9-4 19:30
XM8
按计划崇祯自己是不会南下的,太子南下倒是有可能。
2009-9-4 21:21
阿巽
性格决定命运,崇祯死要面子又刚愎自用,南下基本是不可能的——而且南下的路差不多也被堵死了
2009-9-5 01:59
黑传说
南下对崇祯结果不会好,丢了首都的皇帝,影响力会被大幅度削弱——即使是唐玄宗。
如果崇祯能死守北京,但太子南下成功,那么即使北京最后不守,对后面战局也会大大有利。到时太子以报仇名义北上,对明来说,会有个最好的结局,可以重现中兴局面。
如果南下成功,可能又是一个中唐,崇祯去位,北方大乱,南方相对平静,明还是有得拼,但再也恢复不过来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黑传说 于 2009-9-5 02:02 编辑 [/i]][/color]
2009-9-8 08:08
慕容燕然
四镇封伯是因为四镇有拥立之功。南明局势坏就坏在史可法的优柔寡断,让马士英抢先勾结四镇上。若崇祯还在,四镇则无拥立之功,有可能升官但绝不至尾大不掉。
吴三桂始终是个变数,而沈廷阳那里可以组织起一支二万人的水军,足以保卫长江。朝廷也绝不可能以“借虏平寇”为国策,坐等灭亡。
2009-9-8 09:12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慕容燕然[/i] 于 2009-9-8 08:08 发表
四镇封伯是因为四镇有拥立之功。南明局势坏就坏在史可法的优柔寡断,让马士英抢先勾结四镇上。若崇祯还在,四镇则无拥立之功,有可能升官但绝不至尾大不掉。
吴三桂始终是个变数,而沈廷阳那里可以组织起一支二 ... [/quote]
四镇尾大不掉不是因为封伯,而是因为有兵。
2009-9-8 23:05
慕容燕然
四镇尾大不掉是因为“定策之功”而不是有兵,有兵的不仅只有四镇。
2009-9-9 00:37
伟君子
还有左良玉,看不惯四镇,居然带兵要清君侧。
左良玉要清君侧,有种说法是他要避李自成的军队。因为李自成到了襄阳后要避清军,就拔军南下找左良玉。真觉得这些龟孙子只能欺负下自己人。、
假如崇祯或太子到了南方,如何解决与李自成的关系,将会是个很大的问题,以明朝的牛B态度,肯定是引虏平寇,那样的话,李自成南逃,会形成李自成为前锋,清军垫后的形势,南明还是比较危险,不过还有一拼就是了。
2009-9-11 09:39
叔梁纥
八旗铁骑+关宁铁骑 足以打趴下崇祯东拼西凑的兵马。明军的精锐都丢在关外了,拿什么跟清兵抗衡?
2009-9-11 13:29
黑传说
[quote]原帖由 [i]叔梁纥[/i] 于 2009-9-11 09:39 发表
八旗铁骑+关宁铁骑 足以打趴下崇祯东拼西凑的兵马。明军的精锐都丢在关外了,拿什么跟清兵抗衡? [/quote]
明的精锐都是钱堆出来的,缺少江南这个钱仓,还能干吗?只能抢劫,那么北方会更加民怨沸腾,李自成会因此加强。而南方却可以把钱用来征兵,征兵可以降低失业率,可以减少矛盾,还是有得拼。
2009-9-18 10:50
旁边看风景
当时的江南对明朝的认同感很强的,如果崇祯南下,加上南京本来就有的一套朝廷行政系统,最后搞成一个南北对峙不是不可能.
2009-9-18 11:44
宇文骁
:-_-::-_-::-_-:當時南方明朝的勢力其實還是挺大的,真南下的話還真難說
2009-9-19 13:03
雲中
崇祯这号主,就算逃到南京,也不过为明朝多延几年命而已
2009-9-19 14:42
zeloti
崇祯南下,在南京建立新政权;吴三桂很可能不投降满清,而成为名义上接受南京领导,实际割据一方的悍将
朝廷对左良玉会尽量安抚收编,左良玉同吴三桂一样,为名义上接受南京领导,实际割据一方的悍将
北方很混乱,很可能出现明、大顺、大西、满清并立的情况
2009-9-21 14:59
平生最爱周公瑾
崇祯南下是不足矣改变命运的~
崇祯在北京死社稷,太子提前南下,重新组阁倒是有可能仿南宋的。
2009-9-21 15:21
云中野鹤
崇祯南下,大明存活率0%,但比弘光多撑个一两年没问题
太子南下,大明存活率0%+,比崇祯的优势在于他的能力未知,一切皆有可能;比弘光的优势在于正统
2009-9-21 15:28
天宫公主
西晋转东晋,西晋皇帝挂了。
北宋转南送,北宋皇帝关禁闭了。
明能否成功转南明,和崇祯死不死其实没什么关系。
2009-9-21 15:54
云中野鹤
晋宋与明情形还是不一样吧
史可法不是王导,注定南明成不了东晋
弘光不是赵构(北宋皇室成员大部分被掳北上,赵构在帝位继承上远较弘光轻松),南明也没多大可能成为南宋。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