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18 20:24
ljm0915
历史统一趋势为什么是北到南,西到东
历史上的南北对峙时期如下:
三国时期——北方晋灭南方蜀吴
南北朝——北方隋灭南方陈
五代——北宋灭南唐
南宋——北方元灭南宋
全都是北方胜利,加上清兵入关,及美国内战,和解放战争。不论民族国家时间,北方统一南方几乎是历史定局。
历史上南北对持时有杰出统帅辈出,如诸葛亮,岳飞,刘裕,谢玄,祖逖,桓温,刘琨,姜维。都没能北伐成功,总是功亏一篑。当然也有朱元璋北伐的少数成功战例,但毕竟还算是半个特例,元朝没有定都北方。另外刘裕,蒋介石北伐成功也没用,最终功亏一篑,和岳飞诸葛亮北伐没什么区别。北方南下虽然屡遭重创,但仍阻止不了北方统一之势。
我认为跟地心引力有关。地心引力向着地心,所以北半球大势是朝下的,所以由北向南。在北半球地球使物体在运动时方向右偏,东征时有向南的趋势,所以大势由西到东。理论上讲,南半球应该是反过来,从北向南,从东到西的。而我们都是在北半球上,当然符合此定律。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ljm0915 于 2011-6-1 17:58 编辑 [/i]][/color]
2009-8-18 20:29
三种不同的红色
谁说没有成功的?那朱元璋是咋回事情?
2009-8-18 20:44
火狐天下
蒋介石算不
2009-8-18 21:02
XM8
LZ不妨统计一下南方北伐一共多少次,成功了多少次,失败了多少次,北方南下一共多少次,成功了多少次
2009-8-18 23:16
MOD锤
主要原因是人力物力的资源问题,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完全南移是在两宋元明时期,在这之前南方无论是人口,还是经济都远逊于北方,北伐的难度是相当大的: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2009-8-18 23:39
KYOKO
退一万步说,现在南方经济不比北方差吧,要北伐还是完蛋
2009-8-19 08:27
MOD锤
同意楼上,中国一直有北方人强壮于南方人的说法(限于古代的兵员素质),所以北伐的难度再次加大: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victory:
2009-8-19 08:38
马岱
其实南伐也是失败的多,胜利的就那么几次
1、魏晋灭蜀吴;2、隋灭陈;3、北宋灭南唐;4、元灭南宋;5、清灭南明。
在这些胜利的战例中,也是非常艰难,都是花费时间很久,历经好几代人,中间还有无数次的失败。
2009-8-19 08:52
崔浩
一般不叫南伐,叫南征的比较多!
2009-8-19 09:20
tiger1970
大明洪武天子誓师北伐,所向无前,逐蒙古主北走,光复中华。
民国国民政府誓师北伐,以数万之众、两省之地(两广)三路出击,三年时间歼敌数十万,克服华中华东,收取西南西北。
-------------------------------------------
商灭夏,西征;周灭商,东征;秦灭六国,东征;楚灭秦,西征;汉灭楚,东征;
汉灭新,北伐和西征;晋灭吴,伐东南;
隋灭陈,南征;唐灭诸侯,东征;宋灭诸侯,四面打;
元灭宋,南征;明灭元,北伐;大顺灭明,东征;清灭南明,南征;
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北伐。
上述成功的大征伐15次,西征3次,东征5次,南征3次,北伐3次,伐东南1次,四面打1次。
所以南征、北伐成功率相同,反倒是从西向东的成功率高。
2009-8-19 09:32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马岱[/i] 于 2009-8-19 08:38 发表
其实南伐也是失败的多,胜利的就那么几次
1、魏晋灭蜀吴;2、隋灭陈;3、北宋灭南唐;4、元灭南宋;5、清灭南明。
在这些胜利的战例中,也是非常艰难,都是花费时间很久,历经好几代人,中间还有无数次的失败。 [/quote]
一般而言,都把四川划归北方地区,所以魏灭蜀汉,不算是北伐南。
晋灭吴、隋灭陈,皆是先占有四川,然后顺江而下,所谓“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是也。这是西伐东。
南方政权北伐常败,第一是政治原因,江南政权一旦偏安,则往往丧失进取心。所谓“南朝天子爱风流,尽收江山不到头”是也。例如祖逖、刘裕、岳飞等。
第二是将帅不得其人,譬如刘宋元嘉年间王玄谟北伐,再如南宋隆兴年间的张浚北伐、开禧年间的韩侂胄北伐等。
第三是物资转运困,后勤不济。南方少骡马,军粮转运多靠水运,而一旦过淮河,河道减少,军粮供给就很困难,从而造成北伐失败。譬如东晋桓温北伐,起先本想因粮于敌,但苻健坚壁清野,桓温遂不得不退兵。
第四是南方经济不如北方。在相当长的历史时间中,南方的开发都大大落后于北方,其人口、资源和中原相比都差很多。
第五,才是南方兵员素质不如北方,而且甚少骑兵。
2009-8-19 09:33
congwanshui
老虎兄功课做的足!
北方统一后由于人口和经济比南方更强,所以南方胜过北方更难些,而且北方还有强大的骑兵部队,但是北伐依然有能成功,这个跟当时的政治也有很大关系,同样,南方社会政治没有出现问题时,北方一样赢不了!
其实,北伐成功可以加上唐灭高句丽,诸匈奴;宋灭北汉;西汉攻匈奴;东汉灭匈奴;当南方政权掌握了骑兵利器后,打北方成功的几率也大增加。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congwanshui 于 2009-8-19 09:40 编辑 [/i]][/color]
2009-8-19 09:34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8-19 09:20 发表
大明洪武天子誓师北伐,所向无前,逐蒙古主北走,光复中华。
民国国民政府誓师北伐,以数万之众、两省之地(两广)三路出击,三年时间歼敌数十万,克服华中华东,收取西南西北。
--------------------------- ... [/quote]
汉灭新。。。算做北伐。。。
是说虎兄是按照刘玄从新野出兵,去打宛和长安么?
但如果按照刘秀平定诸侯实力看,他的根据地在河北。
2009-8-19 09:35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火狐天下[/i] 于 2009-8-18 20:44 发表
蒋介石算不 [/quote]
蒋介石北伐因为孙大炮挂了以后的内讧,半途而废,最后被共产党又是从北打到南的
2009-8-19 09:37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再一次轮回[/i] 于 2009-8-19 09:35 发表
蒋介石北伐因为孙大炮挂了以后的内讧,半途而废,最后被共产党又是从北打到南的 [/quote]
说成是蒋介石北伐,颇为不当。。。蒋介石是利用北伐上位的。北伐的功劳还是该算在孙中山头上。
2009-8-19 09:44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9-8-19 09:34 发表
汉灭新。。。算做北伐。。。
是说虎兄是按照刘玄从新野出兵,去打宛和长安么?
但如果按照刘秀平定诸侯实力看,他的根据地在河北。 [/quote]
是的,我是这样算的。单从光武看,基本属于西征。
2009-8-19 09:45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9-8-19 09:34 发表
汉灭新。。。算做北伐。。。
是说虎兄是按照刘玄从新野出兵,去打宛和长安么?
但如果按照刘秀平定诸侯实力看,他的根据地在河北。 [/quote]
即使地理上稍靠南,当时的几个势力都算北方,西汉末年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基本还没开发的蛮荒之地,哪里有什么政治势力和武装
2009-8-19 09:53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9-8-19 09:37 发表
说成是蒋介石北伐,颇为不当。。。蒋介石是利用北伐上位的。北伐的功劳还是该算在孙中山头上。 [/quote]
国民政府大举北伐时孙先生已经去世。
记得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是汪精卫,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是蒋中正。
2009-8-19 09:57
三种不同的红色
本版不谈论1840年后内容,请楼上几位注意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三种不同的红色 于 2009-8-19 10:06 编辑 [/i]][/color]
2009-8-19 10:07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再一次轮回[/i] 于 2009-8-19 09:45 发表
即使地理上稍靠南,当时的几个势力都算北方,西汉末年南方大部分地区是基本还没开发的蛮荒之地,哪里有什么政治势力和武装 [/quote]
好吧,从南方被开发后,可以勉强和北方势均力敌开始。
这是从啥时候开始的?是从晋。这个大家都公认吧?
算大规模的作战----一是双方均占有南方或者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出倾国大军,二是战线有大幅度变动,三是以消灭对方而非削弱对方为目的----所以“元嘉北伐”“宋灭南唐”这种小动作就不算啦......
宋刘裕北伐,北伐失败。
前秦南征,南征失败。
隋灭陈,南征成功。
金完颜亮南征,南征失败。
元灭南宋,南征成功。
明驱逐蒙古,北伐成功。
清灭南明,南征成功。
民国建立后准备组建北伐军,并与张勋战于江苏,胜利。而冯国璋的南征军仅和武汉方面打成上风平,最终清朝灭亡。北伐成功。
特例是民国国民政府北伐,当时只有两省,兵力绝对劣势,结果三年之内北伐成功......
共作战9次,北伐成功3次,失败1次,南征成功3次,失败2次。
(刚看见楼上提示,不过已经发了,就不修改啦,以后注意......别扣我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8-19 10:08 编辑 [/i]][/color]
2009-8-19 10:15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8-19 10:07 发表
好吧,从南方被开发后,可以勉强和北方势均力敌开始。
这是从啥时候开始的?是从晋。这个大家都公认吧?
算大规模的作战----一是双方均占有南方或者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出倾国大军,二是战线有大幅度变动,三是 ... [/quote]
刘裕伐南燕还是成功了的~
2009-8-19 10:21
congwanshui
南怎么算,仅限长江以南,那还有什么地盘和人口?!
要我算,宋灭汉等也应该算上!
2009-8-19 10:29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9-8-19 10:21 发表
南怎么算,仅限长江以南,那还有什么地盘和人口?!
要我算,宋灭汉等也应该算上! [/quote]
南北自然以秦岭、淮河为界
2009-8-19 10:40
congwanshui
江淮之间,平地居多,骑兵有优势,相持阶段南方政权能实际控制的比较少,所以实际的人力物力均不能跟北方相比。
清灭南明,此南明已不算一个统一的政权了,而且力量已被闯王摧毁,此战意义不大!
2009-8-19 10:40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9-8-19 10:21 发表
南怎么算,仅限长江以南,那还有什么地盘和人口?!
要我算,宋灭汉等也应该算上! [/quote]
宋灭北汉肯定不算,宋的核心地区要是算南方,那北方除了长城以北就没多大面积了,赵匡胤是涿州人生于洛阳军阀背景,势力范围也是洛阳开封一带,这里肯定算北方势力了,甚至中国的历史观念中四川都是北方
2009-8-19 10:43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tiger1970[/i] 于 2009-8-19 10:07 发表
好吧,从南方被开发后,可以勉强和北方势均力敌开始。
这是从啥时候开始的?是从晋。这个大家都公认吧?
算大规模的作战----一是双方均占有南方或者北方大部分地区并出倾国大军,二是战线有大幅度变动,三是 ... [/quote]
金南征是失败的,但金把北宋打成了南宋,在这次南北对决中如果说是南方政权胜了就无语了,胜的被打跑那么远?
2009-8-19 12:00
ljm0915
驱逐匈奴高丽蒙古就不算吧!只是守御边疆罢了。我说的是指入侵战,在中国境内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ljm0915 于 2009-8-19 12:04 编辑 [/i]][/color]
2009-8-19 12:09
congwanshui
呵呵,轮回的观点似乎有问题,北宋算北地政权,北宋灭北汉不算的话,金灭北宋也不应当算,但是金打南宋确实是输了!
2009-8-19 12:11
congwanshui
古高句丽,匈奴都算的上是中国政权。
2009-8-19 12:38
KYOKO
回复 #29 congwanshui 的帖子
不这么认为,照你这么说,元以前的蒙古成吉思汗时期就算中国了?
2009-8-19 12:38
阿巽
太平天国北伐
2009-8-19 13:02
congwanshui
高句丽的主体在中国东北,匈奴主体在中国内蒙及西北地带,况其民族主体除西迁的外已中华民族一部分(且多数应该为汉族)。
2009-8-19 13:27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阿巽[/i] 于 2009-8-19 12:38 发表
太平天国北伐 [/quote]
长毛算匪军不算政府,北伐也是被全灭
2009-8-19 13:37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9-8-19 12:09 发表
呵呵,轮回的观点似乎有问题,北宋算北地政权,北宋灭北汉不算的话,金灭北宋也不应当算,但是金打南宋确实是输了! [/quote]
金是灭了契丹之后的侵略军,可以不算。北宋的核心地区是洛阳,开封,汴梁,大名,都在黄河附近,大名都已经是黄河以北N远了,乾祐三年(950)十一月,枢密使郭威于邺都(今河北大名东北)起兵,郭威就代表了北宋势力的崛起,再怎么说也不能算南方势力吧,北汉是鞑子政权残留,当然更靠北了
2009-8-19 13:39
再一次轮回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9-8-19 12:11 发表
古高句丽,匈奴都算的上是中国政权。 [/quote]
古匈奴算的上本地人,只是被赶跑了。高句丽的形成是各种东胡势力比较复杂,有本地的有外来入侵者又被打跑的
2009-8-19 14:56
郎月秋霜
长毛北伐 真是可惜了~~
2009-8-19 15:30
tiger1970
[quote]原帖由 [i]再一次轮回[/i] 于 2009-8-19 10:43 发表
金南征是失败的,但金把北宋打成了南宋,在这次南北对决中如果说是南方政权胜了就无语了,胜的被打跑那么远? [/quote]
金打北宋不算。
为啥?是因为金没达到比较大的成果。
金先后两次打北宋。
第一次,金基本没有得到土地,只是把燕山府给控制啦。在宋妥协之后,金返回了出发地。严格地算,这只是一场一般的战争。
第二次,金仅获得河东土地。河南地交张邦昌建立伪楚,金并未对楚进行严密控制。而伪楚立即取消,归附康王建立的南宋政权。
也就是说,南宋建立时,其实际控制的土地与北宋相比,仅仅缺少河东一块,其余全在自己手里。
就这点战果,只能算战争胜利,怎能算“南征成功”(我前面说了这个“南征成功”的三个含义)?
多一句:可见高宗全无心肝......
当然,另一个原因是所谓南北,是指秦淮为边界分开的。那时的金根本没能控制这个地区的主要部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tiger1970 于 2009-8-19 15:34 编辑 [/i]][/color]
2009-8-19 15:43
congwanshui
我的意思是既然金灭北宋算的话,那北宋灭北汉肯定要算了!
2009-8-19 18:59
ljm0915
[quote]原帖由 [i]congwanshui[/i] 于 2009-8-19 12:09 发表
呵呵,轮回的观点似乎有问题,北宋算北地政权,北宋灭北汉不算的话,金灭北宋也不应当算,但是金打南宋确实是输了! [/quote]
我说的是北伐没成功过,没说南征必胜,南征有许多次,被南方以少胜多。
2009-8-19 19:04
congwanshui
前面坛友的回帖你都没看吗?!
2009-8-19 19:10
ljm0915
看看三国演义就知道了,诸葛亮的六出祁山还有姜维的九伐中原已经基本上集结了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北伐失败战例了。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当然也集结了岳飞祖逖桓温谢玄等北伐名将于一身。失败不是粮草不接济,就是皇上猜忌,宠信奸佞,命令撤兵。版主英明,1840年后不算,1840后人都读过三国演义了,读过三国演义就不会重蹈覆辙了,当然不算了。
2009-8-19 19:34
ljm0915
中国南北对抗时有:
三国时期——北方晋灭南方蜀吴
南北朝——北方隋灭南方陈
五代——北宋灭南唐
南宋——北方元灭南宋
全都是北方胜利:victory:
2009-8-19 19:54
火狐天下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9-8-19 09:37 发表
说成是蒋介石北伐,颇为不当。。。蒋介石是利用北伐上位的。北伐的功劳还是该算在孙中山头上。 [/quote]
北伐还没正式开始,孙大炮就挂了吧
2009-8-19 20:08
congwanshui
朱元璋北伐不算了?! 什么叫全部?! 楼主你不用看帖的吗?
2009-8-19 20:31
吴越春秋
应该说是定都北方的政权才能一统天下。
朱元璋是半个例外。
2009-8-19 20:55
ljm0915
朱元璋真实令我非常意外!
2009-8-19 21:27
三国赤壁周郎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2009-8-19 21:39
zidaneluo
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种说法,我曾在天涯见过一个最为独特的见解,下面摘引过来:
[quote]作者:谁是谁非任评说 日期:2008-4-30 13:57:27
四、 为什么中国南征比北伐容易得多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中国历史上南征取得的胜利比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
我们学政治经济学,总讲经济的决定因素,但是一发展到了具体的事件,就往往以主观来决定了,具体的战术,往往决定的是暂时的成败,经济的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可以招招领先,但是也在经济上奈何不了司马懿,而且诸葛亮进行的也是北伐。
决定这个成败的关键在于古代的作战半径问题,我们设想一下,在古代一头牛拉着自己吃的草和赶车人的粮食,能够走多远,这个距离除以二就是一般情况下的作战半径,超过这个半径粮草就供应不上了。
没有粮草的供应,是难以作战的,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也是屡屡输在这个粮草的供应上。而中国实际的情况是南方粮草丰富,人口密集,粮草的很大一部分可以在作战地就地解决,但是北伐就不同,北方寒冷的冬天是很容易进行坚壁清野的,这样一来南征与北伐在经济上的压力绝对是不对等的。
为了增加作战的半径,古代也有一定的解决方法,首先是建立逐级的传送体系,比如是一人作战,一人从一级的粮库送粮草,然后再二人把粮草从二级的粮库送到一级粮库,再四人把粮草从三级粮库送到二级粮库,依次类推。这种方法在汉武帝的时代使用,结果是一个作战人员需要十四个运送粮草的人员,取得对于匈奴的胜利付出了三代人的积蓄和全国一半的人口,这样的战争是否该打在今天把这个背景说出来是要探讨是否该应当的。
还有就是提高自己控制区域的粮食运输能力,古时一般的做法是修建运河,但是这样的过程耗费巨大,时间太长,也容易在徭役上激发民变。
再者提高作战半径的方法就是送粮的人把粮食送到后变成作战人员不返回,同时杀牛也作为军粮。这样的做法的问题是造成作战人员雪崩式的增加,同时一旦不能快速取胜后果就不堪设想。采取这样的方案的就是隋炀帝,他多次征伐高丽就是采取这样的方法,以至于作战人员迅速增加到根本不必要的百万大军,一旦不能速胜,结果就是饿死于道,基本没有生还。隋朝的灭亡根本原因就在于此,至于隋炀帝的荒淫无耻是后来唐朝人写的隋史,夸张地成分极大。
最后的做法为文明社会所不接受,却是行之有效,那就是吃人肉。以前的霍去病干过,后来的成吉思汗还有以此为乐的四犬,朱元璋能够北伐取胜也干过,元人陶宗仪所著的《南村辍耕录》里说,“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人肉曰‘想肉’,食之而使人想也。“淮右之军”即朱元璋之军,所以朱元璋的北伐胜利也是有不为人道的事情,那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也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这样吃人肉是很难被伦理所接受的,但是即使是这样,也是比其他方式要容易,所以他产生了很多成功者,但是他们成功后是不会提及这个成功原因的。
所以要提高这样的作战半径,在古代所能够采取的办法都是代价巨大的,基本上很困难,所以受作战半径的限制,北伐也使很困难的。
最后提到北伐的供应,实际上在国际上也是如此,俄罗斯在这方面就占尽便宜,多个国家征伐俄罗斯也是失败在经济供应上,只有蒙古取得了胜利,那个胜利也使建筑在吃人肉的基础上的。
所以综上所述南征容易北伐难是有深刻的经济原因的,绝对不是巧合。[/quote]
2009-8-19 21:4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9-8-19 21:27 发表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quote]
东打西,光武可算一例,五胡中刘曜也算吧。
中国地势,西高而东低,由东向西进攻是仰攻,天然地就不利于进攻方。
光武崛起河北,然后底定关中,再扫清陇右,然后平定四川。这个顺序,貌似是独一份,很少有人能够复制。
对于光武来说,偶一直觉得“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莽汉之际,那些割据者一个比一个差劲,基本上都是土财主级别的,只有隗嚣和公孙述两人,算是有点才具。
光武拿下关中,那是因为赤眉先把关中祸害了。拿下陇右,那是窦融、梁统归顺,东西夹击。拿下四川,实在是公孙述太过无能。
其实隗嚣和公孙述真不算是什么人物,可就一个隗嚣结连把所谓28将一个个打飞。真是令人惨不忍睹啊。:titter:
至于刘曜拿下长安,实在不足论。西晋时期的长安,本身就已经极其破败,再加上西晋当时已经马上就要烟消云散,这种仗没什么可说的。
2009-8-19 21:48
XM8
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中国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应该是南宋以后了,在这之前北方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
前面已经有朋友做了不完全统计,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南征比北伐容易得多”,南下成功次数更多,只不过是因为南下的总次数多而已。
之所以南下次数更多,一方面是北方的人口更多,自然实力更强大,另一方面,南方的政权那么是南渡的落魄户,那么就是落魄户的延续,没有多少一统天下的志向,偶尔就算有,也会被一两次失败消磨掉。
2009-8-19 21:53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09-8-19 21:48 发表
之所以南下次数更多,一方面是北方的人口更多,自然实力更强大,另一方面,南方的政权那么是南渡的落魄户,那么就是落魄户的延续,没有多少一统天下的志向,偶尔就算有,也会被一两次失败消磨掉。[/quote]
这句话说得对,偶前面也说过,北伐难以成功,政治问题是最大的问题。
正所谓“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2009-8-19 22:00
zidaneluo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9-8-19 21:27 发表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quote]
我国的河流基本都是自西向东流,所以由西打到东那是顺流而下,显然有利得多。
2009-8-19 22:01
Jaguar
[quote]原帖由 [i]三国赤壁周郎[/i] 于 2009-8-19 21:27 发表
我想知道西征有多少成功例子,武王伐纣、秦灭六国、刘邦东征、北周灭北齐、李世民灭王世充等都是由西打到东,进而统一天下,不知有没有由东打到西统一天下的例子。 [/quote]
楚怀王心建政后,刘、项在淮河流域起兵,分别北上和西进,结束了秦政权,义帝政权也随之成为秦亡汉兴之间短暂的统一中央政权(天下共戴义帝)。
2009-8-19 22:07
三种不同的红色
如果说“东打西”是专指攻占关中的话,那显然是有特殊原因的。
关中四塞之国,东面的出口只有两个,一个是潼关(函谷关),一个是蒲津,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
战国时,六国大军只能望函谷关而兴叹,岂是无因。
2009-8-19 22:08
Jaguar
所谓金“灭”北宋是个伪命题。南北宋自是一个宋,实际控制区域的减少,首都的沦陷和被动迁移,不能认为南北宋就是两个政权。
比方说,日本侵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以及武汉以东的广大区域,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但我们不能说,日本灭了东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建立了西民国(重庆国民政府)。
所谓北宋、南宋,是后人对宋朝(汴京)和宋朝(临安)两个时期的称呼,而不是两个朝代的划分。如果说北宋“被灭亡”,那么南宋就是“新建”的,南宋的开国皇帝是赵构。拜托,这么说会贻笑大方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Jaguar 于 2009-8-19 22:12 编辑 [/i]][/color]
2009-8-19 22:21
zidaneluo
[quote]原帖由 [i]XM8[/i] 于 2009-8-19 21:48 发表
这个观点根本站不住脚,中国经济中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应该是南宋以后了,在这之前北方人口更多,经济更发达。
... [/quote]
事实上,我并不看中作者这个观点是否正确,他的论证也并不严密,我欣赏的是他独特的思维角度与方式,并能够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例如,从明北伐的路线看,大部分都与河流平行(见下图)。沿着河道进军,可以保障军资供应通道的畅通,避免被蒙古人的骑兵切断——明军在水上的相对优势,那是毋庸置疑的。从这个角度看,兴修运河的忽必烈实在是帮了朱元璋一个大忙:lol:
[img]http://www.xycq.net/attachments/2009/08/40739_200908192205111.jpg[/img]
2009-8-19 23:13
吴越春秋
[quote]原帖由 [i]Jaguar[/i] 于 2009-8-19 22:08 发表
所谓金“灭”北宋是个伪命题。南北宋自是一个宋,实际控制区域的减少,首都的沦陷和被动迁移,不能认为南北宋就是两个政权。
比方说,日本侵略军攻占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以及武汉以东的广大区域,国民政府迁 ... [/quote]
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和国民政府被人连锅端了还是不同的吧?
南宋和东晋比较像。
2009-8-19 23:22
KYOKO
朱元璋灭元花了多少年,真正能称为明是赶走顺帝以后了吧,以前应该是吴王,他的军队只能称吴军
2009-8-19 23:58
藏陋网友
东打西:孟德起兵于中原,而后得北方大定,也算一特例。(四战之地能得北方天下,难有复制)
2009-8-20 00:14
zidaneluo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09-8-19 23:22 发表
朱元璋灭元花了多少年,真正能称为明是赶走顺帝以后了吧,以前应该是吴王,他的军队只能称吴军 [/quote]
(吴元年冬十月)甲子,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帅师二十五万,由淮入河,北取中原。……洪武元年春正月乙亥,祀天地于南郊,即皇帝位。定有天下之号曰明,建元洪武。……(洪武元年二月)癸丑,常遇春克东昌,山东平。……(四月)戊申,徐达、常遇春大破元兵于洛水北,遂围河南。梁王阿鲁温降,河南平。……丙寅,冯胜克潼关,李思齐、张思道遁。……(七月)丙寅,克通州,元帝趋上都。……(八月)庚午,徐达入元都。……(洪武二年正月)庚申,常遇春取大同。……(八月)癸未,徐达克庆阳,斩张良臣,陕西平。是月,命儒臣纂礼书。九月辛丑,召徐达、汤和还,冯胜留总军事。(《明史·太祖本纪》)
一句话,北伐起兵虽在称帝之前,但主要战斗均发生在后两年即洪武年间,因此严格称之明北伐是没有问题的。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