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8-11 14:36
gunan123
大体赞同,不过也认为郭嘉似乎要排前一些,难道只是因为死的早?鲁肃也不认为只是一个谋臣
2010-8-11 19:51
可爱小马驹
不是因為死的早,而是因為本事小
2010-8-12 17:34
裁决者
:emot04:
荀彧的确不可多得,挖人才的功夫,个人认为在三国无出其右。可惜没看清现状仍忠于汉,于是激怒曹操。
三国志及裴注这样叙述其死因:
[color=Red]魏书:太祖军至濡须,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color]
[color=Lime]献帝春秋曰:彧卒於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color]
[color=Blue]魏氏春秋曰: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color]
:emot11:魏书写得这么含糊估计是故意要故意回避其死因。
而陈宫十分只可惜,吕布既英勇无比又有小聪明[color=Red]百骑破张燕万余[/color]、袁绍想办法要杀他也杀不掉[color=Red]【英雄记曰:外言当遣,内欲杀布。明日当发,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夜半兵起,乱斫布床被,谓为已死。】[/color],同时袁绍知道吕布还活着却闭门不出也反衬了吕布实在不好对付[color=Red]明日,绍讯问,知布尚在,乃闭城门。布遂引去。[/color]
这样的诸侯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做事缺乏远虑,对自己太过自信,而吕布还懂点笔墨[color=Red]【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大见亲待。】[/color] ,陈宫就更加难应付了。
2010-8-12 22:46
candy3389216
一点看法
楼主的排名,在下不敢苟同,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名臣武将数不胜数,灭蜀汉的邓艾、袭杀关羽的吕蒙、一战成名的陆逊等等,不知楼主如何定位(算不算谋臣?)如果楼主是说只出谋不上战场统兵的人才算谋士,那我个人觉得楼主对谋士的定义有些片面了,所谓谋者:运筹帷幄于帐中,决胜千里于战场,十万甲兵隐于胸,对战场的变化了如指掌,善用谋计克敌制胜,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谋者。楼主片面的理解而有这十人的排名,不觉得太草率吗?个人觉得三国时期论大谋者,不外乎3人,郭嘉、荀彧、司马懿。楼主也许以为不然,建议忘了《三国演义》,看看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也有人说了诸葛亮为什么不是,呵呵,这也是有事实可说的,穷兵黩武,连战皆北,掏空了蜀汉,耗尽了民力,这种人能为谋者吗?
2010-8-12 23:11
暂时发言马甲
楼上的当真看完三国志再来评价不迟。
2010-8-12 23:18
candy3389216
看完了,楼上的,说到三国的正史,你比我知道的多不了!建议看文言文的,别看白话翻译了的,有出入!!
2010-8-12 23:22
裁决者
:emot41:插句话,第一次第二次都可以有机会,而之后的北伐纯粹就是穷兵黩武了。
2010-8-12 23:28
可爱小马驹
窮兵在何處?
2010-8-13 00:10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candy3389216[/i] 于 2010-8-12 23:18 发表
看完了,楼上的,说到三国的正史,你比我知道的多不了!建议看文言文的,别看白话翻译了的,有出入!! [/quote]
我从来不看白话翻译的,谢谢你关注,看完了能得出“穷兵黩武,连战皆北,掏空了蜀汉,耗尽了民力,这种人能为谋者吗?”
这几个字以及“真正大谋者只有郭、荀、司马”这句话的,我只能说这看得太厉害了。
自刘备死后,诸葛亮把顷危之国,6年间,做到国以富饶,治水治民练兵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是不知道你从三国志哪里或者三国志哪片注解里看出“掏空了蜀汉,耗尽了民力”这句话。
而郭嘉,只有一个平袁定辽东的大致方略,可真正克敌用谋者,是荀攸、是程昱、是刘哗这一干人等。就凭你看完文言文还得出郭嘉是三大谋略之一,我就十分佩服了,更不用说看三国志还能看出司马懿是另外一位大谋者,借问句,三国志里司马懿有什么谋略大作?定辽东公孙氏?还是破孟达?这等水平诸葛亮三路定南中也一样有过。
荀彧基本上就是诸葛亮在刘备或者的时候所扮演的角色。诸葛亮连谋者都算不上,荀彧我不知道他哪根毛评得上三大谋之一了。
2010-8-13 00:1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裁决者[/i] 于 2010-8-12 23:22 发表
:emot41:插句话,第一次第二次都可以有机会,而之后的北伐纯粹就是穷兵黩武了。 [/quote]
插一句,第三次北伐时怎么穷兵黩武的……
再插一句,第四次第五次北伐一次只打了一季度就撤兵,一次用三年准备并且于敌境聚民屯田又是怎么穷兵来玩的。
蜀国是运粮多艰险,而非国内粮食产量供给有问题。
2010-8-13 02:03
toushion
这个诸葛既然不入选,荀彧,鲁肃是不是也该考虑拿出来?
2010-9-22 14:45
mickeylove
其實東吳張昭亦是人材一個。
2010-9-22 21:50
崔浩
[quote]原帖由 [i]candy3389216[/i] 于 2010-8-12 22:46 发表
楼主的排名,在下不敢苟同,纵观整个三国时期,名臣武将数不胜数,灭蜀汉的邓艾、袭杀关羽的吕蒙、一战成名的陆逊等等,不知楼主如何定位(算不算谋臣?)如果楼主是说只出谋不上战场统兵的人才算谋士,那我个人 ... [/quote]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难道有那么难于兼容?呵呵,我一般都是夸平台的,不过这贴明显是以三国志为基础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地方是忽悠:hz1022:
2010-9-22 23:14
泽琰玉飞儿
觉得楼主对郭嘉的评价似乎低了些
曹操赤壁之战后有说:若奉孝在,绝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2010-9-30 18:57
無冕之皇
樓主的排名實在不敢苟同,且宜樓主所言,诸葛亮,陆逊,军政皆优,入相出将,国之栋梁,本身已经远远超越了谋士的范畴,不入排名,那麽樓主所列的魯肅,二荀,又是怎麽入榜的?再者,樓主說,“司马懿,周瑜,军事奇才,指挥调度,统筹军队,军事才是其主业,非谋士也,就算较起真来,两 人虽善谋,但较之专业顶级谋士,恐落下风.不入排名. ”周瑜姑且不論,司馬懿謀囯的能力,比樓主所列各謀臣為謀一城一池的得失又如何?
再來看看,樓主所列的十大謀臣中的幾個,陳宮台,識人不明是其一,被陳登玩弄于股掌是其二,宮台能上榜,置陳登何?
郭嘉,真應了樓主自認是嘉黑,只將奉孝置於第九,而樓主將郭嘉排在如此末位的原因之一竟然是“而天生奇才的郭奉孝在207年早逝,年仅38,郭嘉的夭折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的发挥和我对他的排名”,我就很好奇爲何同樣是英年早逝,而且實際上幾乎一無所為的龐統能被樓主排在第六,難道就因爲龐統號風雛麽?
想想被樓主遺忘了的謀臣們吧,劉燁,田丰等人,比陳宮何?
想到一個很被遺忘的大謀臣——戲志才!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东祖长离 于 2010-9-30 22:45 编辑 [/i]][/color]
2010-10-1 10:30
shuogao
[quote]原帖由 [i]zeloti[/i] 于 2010-4-20 23:10 发表
陈宫煽动张邈背叛曹操的话,可间接让人对陈宫的背叛意图略知一二
史书上明确写吕布军中有人指证陈宫作为主谋背叛吕布想投袁术,陈宫还脸红,只不过吕布没追究而已:hz1019::hz1019:
事实证明,陈宫就是墙头草 ... [/quote]
所谓墙头草不过是我们这些后人硬把自己的见解加到古人的身上。设想你如果是陈宫会怎样判断问题?你又知道谁会统一天下?根本没人知道,从一而终,并帮助主公一统天下的说白了就是上对了船,乱世中能称霸一方的都不是泛泛之辈,能洞悉天机的又真有其人吗?
2010-12-27 21:19
骑马射箭
如楼主所云”文和乱武,深沉大智“,窃以为贾诩应该排名第一,另第二应是鲁肃,其余我看就无所谓了。
2010-12-28 13:30
一聖劍,取萬首
若論謀臣,魏之二荀、賈詡、程昱、郭嘉、劉曄,蜀之諸葛、龐統、法正,吳之魯肅,袁氏之田豐、菹授
2011-3-18 21:22
左手佛右手魔
荀文若第一没问题 诸葛孔明军事也很强
郭奉孝是善于奇计 但高度是没法和前两者相比的 所以郭奉孝的评价不宜过高
2011-3-20 19:12
dragon09
排名只是浮雲 因為每人心目中都有不同排名
爭論是沒有意義的
2011-3-27 02:00
算無遺策的賈詡
第一应该是贾诩、
董卓之乱末期是贾诩让东汉政权真正颜面扫地
官渡之战是贾诩在曹操危难的时候投降并不被看好的曹操
赤壁之战前贾诩劝不冒进,主角不是很听话(不听导演的当然要出事)、
魏国夺嫡之争也是贾诩给曹丕出的计策
导演最后活到77岁,戏演了一部又一部、主角也换了很多,
但导演还是导演。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