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8-13 20:15
q7532159
出句:世如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人生岂无恋?休曰何处惹尘埃。
出句:世如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人生岂无恋?休曰何处惹尘埃。
2009-8-13 20:23
凉珠
[quote]原帖由 [i]q7532159[/i] 于 2009-8-13 20:15 发表
出句:世如荆棘,心不动,人不妄动。人生岂无恋?休曰何处惹尘埃。 [/quote]
纯建议,仅供参考,觉我言重可无视,凉某可奉上一声道歉:
[size=3]学对联,建议还从基本功开始,从五言/七言单句开始,休要以多、杂句式唬人。
想表达复杂的思想啥的,要不,你可写诗作词。:wub:[/size]
又,“何处惹尘埃”这成了抄袭,:mellow:
2009-8-13 20:42
q7532159
[quote]原帖由 [i]凉珠[/i] 于 2009-8-13 20:23 发表
纯建议,仅供参考,觉我言重可无视,凉某可奉上一声道歉:
学对联,建议还从基本功开始,从五言/七言单句开始,休要以多、杂句式唬人。
想表达复杂的思想啥的,要不,你可写诗作词。:wub:
又,“ ... [/quote]
兄台说笑了,我并不是不懂平仄,而是我认为不能局限于平仄。最早的对联: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平仄问题也有吧,但为什么也能流传至今呢?
再者,这联是一禅句,“何处惹尘埃”只是引用
2009-8-13 20:57
凉珠
[size=3][size=2][quote]原帖由 [i]q7532159[/i] 于 2009-8-13 20:42 发表
兄台说笑了,我并不是不懂平仄,而是我认为不能局限于平仄。最早的对联:新年纳馀庆;佳节号长春。 平仄问题也有吧,但为什么也能流传至今呢?
再者,这联是一禅句,“何处惹尘埃”只是引用 [/quote][/size]
[/size][size=2]只是引用...呵呵.......[/size]
[size=2][/size]
[size=2]"新年[color=red]纳[/color][color=blue]馀[/color]庆 平平[b]仄平[/b]仄[/size]
[size=2] 佳节[color=red]号[/color][color=blue]长[/color]春" 仄仄[b]仄平[/b]平[/size]
[size=2][/size]
[size=2]这句,属变格."年/节"中,"节"按古音入声为仄,无误.[/size]
[size=2]另,你的句子好象还不能和此对相比吧,有了这种风骨,[b]稍[/b]出律也是可不究的(或者,那叫好对,而不一定是[b]工对[/b]!).[/size]
[size=2][/size]
[size=3][/size]
[size=2]以下引用双七社版面置顶的格律之别格部分(七言),轩辕对联版,其它论坛对联版都有大把的资料,可供兄台参考.[/size]
[color=blue]2、别格二式:
C.
平平平仄仄平仄
仄仄仄平平仄平
D.
仄仄平平仄平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color]
2009-8-22 09:12
Z_Artemis
忽然想到,冠子的爷爷奶奶居住的中学教师宿舍,每年春节都会在单元门外贴春联,今年把每个仔细都看过,竟然没有一个出律的,而且全用古音。不禁感叹,知识分子到底还是硬扎。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