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战国四名将可以排座序吗?


2009-11-4 20:08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arlover[/i] 于 2009-11-4 19:54 发表
孙吴白韩  4字足以说明问题  事实上白起的那次屠杀和冉闵的屠杀有相似之处  以当时的世界观来看 秦赵可以说就是2个民族的人 已经属于非我族类了 [/quote]
:titter:真乃奇谈。

且不必说春秋战国是中国民族大融合时期,就连真正非我族类的楚人,这时都已经被完全接纳到华夏民族中来了,何况是秦赵?

就说秦、赵,如果他们是两个民族,那真不知道您是怎么理解民族这两个字的。

秦、赵本同一个祖先,商末时有飞廉、恶来,即秦、赵之祖。飞廉生季胜,之后传五世,即为造父,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受封于赵,是为赵氏,世代仕于晋,春秋末年,三家分晋,赵氏列为诸侯。

飞廉又生恶来,其后代有非子,居于犬丘,为周孝王牧马,受封于秦,是为秦氏,东周初年,助平王东迁有功,列为诸侯。

所以,秦赵本兄弟,是一家人,怎么到您嘴里就变出非我族类了?:titter:

2009-11-4 20:16 arlover
回复 #61 三种不同的红色 的帖子

民族大融合? 笑话  战国在持续几百年 今日之欧洲就是结果    长期的分裂直接导致货币,文字区分只会越来越大 什么民族大融合 简直是废话 所谓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都是有前提的    所以始皇的地位永远高于其他帝王 就是因为他结束了你所谓的"民族大融合的时代"   秦赵本是2国  连年交兵不断 互相仇恨之深说是非我族类绝不为过  以后世是世界观而观前史 可笑之极

2009-11-4 20:31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arlover[/i] 于 2009-11-4 20:16 发表
民族大融合? 笑话  战国在持续几百年 今日之欧洲就是结果    长期的分裂直接导致货币,文字区分只会越来越大 什么民族大融合 简直是废话 所谓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都是有前提的    所以始皇的地位永远高于其他帝王  ... [/quote]

劝你多读读书。家和民族是两个概念。

楚国在春秋初年,自称“我蛮夷也”,到春秋末年则以中华自居,吴越在春秋中期尚断发文身,不知车骑,到战国时已然和华夏泯然无界。

请问,这不是民族大融合是什么?象你这样光拍脑袋是不行的。

说什么非我族类,您知不知道商鞅是哪国人?范雎是哪国人?李斯是哪国人?吕不韦是哪国人?这些不是您族类的人跑秦国干什么去了?

2009-11-10 09:53 破仙
个人觉得齐田单也十一很厉害的角色~力挽狂澜啊!

2009-11-26 21:18 lh11926
乐毅举五万乘之国破一万乘之国,也不算得十分本事。未必在起翦颇牧之上。

信陵君善养士,而士亦乐为之死,这是他的长处,可要说到用兵,基本上还挨不到。

孙吴虽然齐名,可这个孙乃是吴孙子,非齐孙子

2009-11-28 12:47 zq2008g
1,白起 主要战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魏于华阳斩首13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2万。攻韩于陉城斩首5万。
评价:千古第一杀神,他不排第一谁排?

2,李牧 主要战绩:设奇阵,用两翼包抄战法出其不意包抄匈奴军,一举歼灭匈奴骑兵10余万人。接连又灭掉蟾褴,攻破东胡,降服林胡,单于落荒而逃完,全清除了北方的忧患。并力战秦国大将王翦,相其抗衡。
评价:以当时赵国的军队抗衡秦国,李牧的实力大大强过了王翦

3,田单  主要战绩: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评价:在被占领70座城之后还能反败为胜,这等实力当之无愧

4,廉颇  主要战绩: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评价:因将相和实在太过著名,总感觉廉颇有夸大的嫌疑

5,王翦  主要战绩: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与其子王贲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有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翦父子所灭。
评价:秦国后期实力不知道有N强了,灭灭小国家不算什么

6,孙武  主要战绩:孙武与伍子胥佐阖闾大举攻楚,5战5胜,占领了楚的国都郢城,几灭亡楚国。
评价:孙武最牛B的地方就是千古流传的孙子兵法了,打仗方面真没看出什么来,不过至少比只能坐在轮椅上指挥的孙膑要强上N百倍了

7,乐毅  主要战绩:指挥燕赵联军,连克齐国七十余城的不凡业绩,举五万乘之兵破万乘之国。
评价:五万人才能灭一万人.............(不过貌似他智商挺高的----朱哥亮如是说)

8,吴起  主要战绩:周威烈王十四年,齐国进攻鲁国,吴起杀妻(齐人)求将,大破齐兵。然终被鲁穆公猜疑,闻魏文侯下诏求贤,遂奔魏任将,击秦,拔其五城。
评价:同孙武,主要还是厉害在政治兵法上面

另:孙膑属于军师流,信陵君属于政客,故不做评价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zq2008g 于 2009-11-28 12:48 编辑 [/i]][/color]

2009-12-24 09:20 fasmine326
其实在项少龙之前就有名叫商*的城管,名叫吴*的游戏公会会长,名叫孙*的纵火犯,名叫孔*的高考落榜生。。。。无数的能人异士,无数的YY家,通过某些手段到达过战国。。。。白起 李牧 王翦 廉颇。。。。能人之所不能的**。。。

2009-12-24 10:09 如棋人生
白起最强!
话说正是他每战必屠,才把周边诸多强大的敌对国打成弱小的敌对国(特别是赵国),所以他死了以后,秦国依然强大.
而李牧和廉薄就没有这等霸气和战略眼光,
再说每战必胜李牧还可作到,但必大胜就要勉强了,还能抓几十万俘虏更作不到,就不要说全杀掉了.

2009-12-24 12:29 lzy0274
基本没有可比性,实力受国力影响太大。
秦国国力不是一般的强大,士兵自商鞅变法后那打仗不是一般的强悍,即使没有白起之类的人,秦国灭六国也只是时间问题。
四大名将的起跑线并不相同,很难比较。
就好像你拿美国的麦克阿瑟和中国的彭德怀比一样,很难客观评出谁更猛。

2010-2-10 13:01 Chaos36
白起 李牧 王翦 廉颇 个人看法

2010-2-10 15:28 KYOKO
对,起跑线不一样

你让我车马炮三子,最后我一子未损全歼你全军,能说我强于你吗?

2010-2-18 18:14 akapheal
回复 #14 luke19821001 的帖子

战争是不讲所谓“阴谋诡计”的,只要能战胜对手就算是为将者的本事,离间本就是兵家常用的计谋,何况“上兵伐谋”,被别人暗算了也只能怪自己政治敏感性差了!

2010-2-20 21:42 kylin1980
白起 李牧 王翦 廉颇
赵括咋没有呢,他应该比廉颇厉害吧。当时赵国主帅是廉颇,秦国是王什么(忘了,不是王翦),一听赵国换赵括为主帅,立即把主帅换成白起并且保密不让赵国人知道,如此重视,赵括应该很厉害。赵括是被纸上谈兵的成语坑了。

2010-2-22 10:28 wwwg
王翦 白起 李牧  廉颇

2010-2-22 10:30 waltfgg
起, 牧,颇,翦。武安君第一

2010-3-14 15:05 佛山黄师傅
回复 #1 Jigsaw 的帖子

我个人感觉战国四大名将没必要去排名次。战神白起、王翦、廉颇、李牧四人虽然被公认为战国四将,但他们各有千秋,也各有缺陷,没法按一定标准排列名次。战国时,魏将庞涓、齐将田忌(孙膑就姑且不论)、燕将乐毅、齐将田单、赵将赵奢、楚将项燕也算是同时期的名将了,并不比以上四将差到哪去。

2010-3-14 15:15 yunzhongxue
各有特长,很难排。所谓文无第二,武无第一,不同的情况用不同的将军,结局是未必一样的

2010-3-22 15:29 恶魔巫师
起翦颇牧是千字文出来的么?所以基本还是看国家实力。秦赵是战国后期的最强国了,好将也得有好兵,不是仅仅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么简单。
光讲打仗白起排第一也没什么疑问,拔城如山,杀人似水,自己也遭了恶报。和邓艾差不多,料人明矣,苦不自知,不是出将入相的材料。王翦那老小子可机灵多了。
廉颇是厚道人。李牧不容易,所以打仗还是靠经验积累,不靠纸上谈兵。
这四个都是百战得名,没什么著作流传。果然是“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啊。

2010-3-24 08:13 漫步莱茵
[quote]原帖由 [i]Jigsaw[/i] 于 2009-8-12 22:37 发表
近期复习王立群老师的秦始皇,这里还是佩服一下王立群老师讲课方式的逻辑性,很喜欢,扯远了!王立群老师说到战国的四名将是:秦国的白起和王翦以及赵国的廉颇和李牧,原因是秦国的2位的功绩大家都很清楚了,白 ... [/quote]

有一点我不是很懂哈。
战国究竟应该从什么时候算起?跟据我的理解,一直是认为从三家分晋开始算。
那么,从三家分晋开始算的话,为何能说战国“四名将”是他们四个呢?论成就,论战功,论对后世的影响力,吴起不应该靠前排吗?

2010-3-24 08:59 三种不同的红色
回复 #79 漫步莱茵 的帖子

无论怎么算,吴起都是战国的。

所谓起翦颇牧,顶多只能算是战国末年四名将。

否则哪怕不算吴起,其他的如乐毅等人的才能、战功,也是不在这四人之下的。

2010-3-24 13:48 KYOKO
“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公元前475年究竟出了什么重要事件,大家都把它作为一个历史时期的分界时间? 《史记•六国年表序》:“田常杀简公而相齐,诸侯晏然弗讨,海内争于战功矣。三国终之而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又说:“秦既得志,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月日,其文略不具。然战国之权变,亦有可颇采着……余于是因《秦记》、踵《春秋》之后,起周元王,表六国时事,讫二世。” 上述所引的第一段话,说的是如下历史事件: 公元前481年,齐国大夫田常杀死国君齐简公,取得齐国大权,天下无人来管。所以晋国的“篡臣贼子”们在夺取晋国权利的道路上越来越肆无忌惮,终于由六卿分权逐渐演化为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卿灭智氏瓜分其地,三分国权。晋国国君名存实亡,以至于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终于取得周天子的承认,立为诸侯而各其国。田氏也终于于公元前386年得周天子承认,立为诸侯,沿用齐国国号。 这两件事发生的时间段是公元前481年到前386年,那么,他为何把春秋战国的分界选在前476年和前475年之间呢?司马迁是这样说的:他是在天下史籍被秦始皇烧光的情况下,凭秦国的有年而无月无日的历史记载,继《春秋》所记历史的时间之后,选择周元王元年(前475年)作为开始来记叙“六国时事”的。 那就是为了叙述方便了,因为“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天子开始,事情又总有其不同;周元王是一朝天子(《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周敬王之死的时间即是公元纪年的公元前476年;《史记•六国年表》载,敬王之子于次年继位,即周元王),从他的朝代记起,便于陈述史实。 社会制度没有大的改变

=================
已经忘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划分的。

2010-3-24 14:07 三种不同的红色
[quote]原帖由 [i]KYOKO[/i] 于 2010-3-24 13:48 发表
已经忘了,中国的历史教科书是如何划分的。[/quote]

目前公认的分界,是三家分晋,也就是公元前453年。

2010-3-24 21:02 漫步莱茵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10-3-24 08:59 发表
无论怎么算,吴起都是战国的。

所谓起翦颇牧,顶多只能算是战国末年四名将。

否则哪怕不算吴起,其他的如乐毅等人的才能、战功,也是不在这四人之下的。 [/quote]

收到,多谢指教~~~~~~~~~~:hz1021:

2010-3-29 23:02 张洋
论军事:李牧(牧用赵卒,大破林胡,收地千里《吊古战场文》,把卫霍都比下去了)、白起、王翦、廉颇(根据史记的记载,廉颇可拿得出手的战役并不是太多,不及李牧,甚至也不比赵奢强,不知道为什么给他和蔺相如单独列传)
论政治:王翦绝对优势,其他都不及格

2010-4-6 15:34 88187469
信陵君、吴起、孙膑 白起 个人观点   比价喜欢白起

2010-4-8 21:00 天下奇才
一句话,时也,运也,命也,进前四甲的人都不能在战场上真正战胜对手,白起对廉颇就是很好的例子,最后都是看君主,能不能用他们,跟了好主子你就有用武之地,站错队伍,就是杯具

2010-4-17 15:00 user805
个人认为
王翦应该排第一,因为他不仅有军事头脑,也很有政治眼光
李牧第二,因为他能在赵国弱势的情况下用主动的姿态战胜秦国
白起第三,因为他卓越的进攻意识是当时无与伦比的
廉颇老将军排最后,因为在对抗秦国时他采取的是守势,虽说无可厚非,但比起其他三位来还是欠了点

2010-4-24 20:58 墨情
王翦 白起 李牧 王贲

2010-4-24 22:06 吃饭猛喷罗大傻
孙膑应该不算将,白起最终并没有帮秦昭襄王获得什么实际性的地盘,秦昭襄王始终未能打出函谷关,比起王翦差远了。

2010-4-26 16:50 yr12345
说到第一应该是吴起吧,既能算生又能算死,其他人比不上啊。被各位看不上无非就是杀妻求将和仕主太多。其实辩证的看这个问题,吴起到了N个国家,而每次到一个国家就能击败其他国家的军队,而无败绩,可谓是将战争艺术发挥到极致。而白起长期在秦国为将,对秦国军队和士兵了如指掌,就这一点比吴起差了一筹。因此吴起是挖坑狂人白起之流无法望其项背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yr12345 于 2010-4-26 17:11 编辑 [/i]][/color]

2010-4-26 21:13 phoenixdaizy
吴起的地位低下,通过杀妻才能求将。~
真正战斗白起占优势。

吴起和孙子治军很厉害。

2010-5-2 21:10 时空侠客
吳起是全才啊,不是白起能比的,但是下場都不好。。。。或許應為是品德問題,他哥倆一般不被後人所仰慕供過於一身:hz1020::hz1020:   
孫吳齊名     就不拿他們不了  個人還是認為白起 王翦 李牧 廉頗

2010-5-3 20:01 xiaoyuzi96
像这样的讨论如果扯到品行,要用道德来加以衡量,还扯到什么民族问题,是不正确的,也是很危险的,观点也更加不客观。以后每谈到一个历史人物岂非都要拟个是非功过,道德标准来牵扯,却是好笑。

2010-5-3 22:27 lflgh
白起 李牧 王翦 廉颇 我赞同。下楼继续

2010-5-21 21:25 lmozhly
[quote]原帖由 [i]冒险王[/i] 于 2009-8-13 10:50 发表

逻辑返了
白起攻战无不胜是因为秦国的原因,所以白起挂了,秦国还是老大
李牧亡而赵亡,所以李牧即便从感觉上与白起有差距,那也只是因为先天条件的问题。 [/quote]
到李牧的时候赵国连带齐楚已经没法跟秦国抗衡了,李牧亡而赵亡的说法恐怕有些片面吧

2010-6-5 16:16 fgjkghk
就算李牧不死 赵国也必亡 白起的理念远超其他人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从综合国力上看 秦齐楚是一个档次 都是万乘大国 所以乐毅的战果远胜李牧
因为燕和齐的差距 大于秦和赵的差距 有本事李牧也打到咸阳去

2010-6-5 18:49 sdwdsssxx
个人觉得李牧最强,其他随便

2010-6-5 19:02 sdwdsssxx
[quote]原帖由 [i]fgjkghk[/i] 于 2010-6-5 16:16 发表
就算李牧不死 赵国也必亡 白起的理念远超其他人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从综合国力上看 秦齐楚是一个档次 都是万乘大国 所以乐毅的战果远胜李牧
因为燕和齐的差距 大于秦和赵的差距 有本事李牧也打到咸阳去 [/quote]
齐是重礼仪的国家,战斗力不强.怎能跟秦相提并论.

2010-6-10 12:31 杆神
个人见解,排名是:
李牧,白起,王翦,廉颇
赵国没了李牧就完了,没了廉颇无伤大雅。
白起战绩是很牛,但也得考虑当时秦国的国力是多么强盛。。。
王翦功勋卓著,但说起战绩大多是以强势兵力压垮敌人,跟前2位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廉颇强在防守上,进攻方面并不是强项。。。

2010-6-18 15:56 wwq911
[quote]原帖由 [i]杆神[/i] 于 2010-6-10 12:31 发表
个人见解,排名是:
李牧,白起,王翦,廉颇
赵国没了李牧就完了,没了廉颇无伤大雅。
白起战绩是很牛,但也得考虑当时秦国的国力是多么强盛。。。
王翦功勋卓著,但说起战绩大多是以强势兵力压垮敌人,跟前 ... [/quote]

1、赵国当时有李牧也是死路一条,面对王翦,李牧惯用的防守反击无效,只能死守不出,虽然拖住了王翦,但秦军只需第二路人马即可拿下邯郸。
2、李牧最为著名的就是歼灭匈奴,为了此战,李牧韬光养晦数年之久,用以麻痹匈奴,并动用超过20万的军队实施了歼灭战(比起白起10万左右全歼魏韩精锐24万,高下立判),而且当时的匈奴也谈不上草原狼([color=Red]当是之时,东胡彊而月氏盛。[/color]匈奴单于曰头曼,头曼不胜秦,北徙)。
3、说白起牛是因为秦军强大的,很好,想过为什么阏与之战,秦将胡阳会败?邯郸之战,王陵、王龁接连败北,郑安平更是全军投降!白起死后,秦军更是被打到退缩函谷关,不敢出为止!([color=Red]难道他们带的不是秦军?[/color])

战国四名将之首,毫无疑问是白起,要不是他身为“暴秦之将”,一生征伐又多杀戮,中国第一名将舍我其谁!(就算如此,古代提及名将也必言“韩白”)

2010-6-18 16:22 yuciy
前几天看史记,被白起这段震惊了:

白起者,郿人也。善用兵,事秦昭王。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是岁,穰侯相秦,举任鄙以为汉中守。其明年,白起为左更,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干河。明年,白起为大良造。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明年,起与客卿错攻垣城,【拔之】。后五年,白起攻赵,【拔光狼城】。后七年,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其明年,攻楚,【拔郢,烧夷陵】,遂东至竟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其卒二万人于河中】。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 四十五年,【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

再后面的记载就是长平之战了。

简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廉颇、李牧、王翦,在史记里面都没有这样的彪悍记载。

2010-6-19 14:34 游戏爱好者
如果 是 按照 杀人 总数, 白起肯定 第一。
如 按照 战绩, 也是 白起 第一。

美国打 伊拉克需要 名将么?
投资 100万每年 获利50万  和 投资 1000万 每年 获利 50万是 两码事。

所以 名将 是 在 有限资源 的情况 下 , 取得相对 最杰出 的战绩。

因此 , 李牧,白起,廉颇 ,王翦

2011-3-6 22:41 临川介甫
吴起出将入相文武双全,牛

2011-7-21 22:36 無當飛軍
平起平坐

2011-7-24 16:06 杭州
个人比较看好李牧,白,王二将很大程度上是靠秦的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军力,他们也比较幸运,碰到的对手军事能力比较弱,尤其是白起,试问如果指挥赵军的仍然是廉颇而不是赵括,白起能取得这么辉煌的战果吗???而王翦是考了六十万大军才灭了楚国的,事实上是靠秦的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军力采取胜的。

2011-8-25 17:32 刘过字改之
[quote]原帖由 [i]zq2008g[/i] 于 2009-11-28 12:47 发表
1,白起 主要战绩:伊阙之战斩杀韩魏联军24万,攻破楚都,烧其祖庙,共歼灭35万楚军,攻赵先后歼灭赵军60万(含长平之战)。攻魏于华阳斩首13万。与赵将贾偃战沉卒2万。攻韩于陉城斩首5万。
评价:千古第一杀神,他 ... [/quote]
五万乘就是五万的兵?万乘之国就是只有一万的兵?太搞笑了吧,楼上的你是唱相声的?万乘之国是代指强国的意思,其次是千乘之国.........万乘关一万的兵何干?乐毅投弱国燕国克东方第一强国齐国,换成你的意思反倒是颜国强盛而齐国弱小?!无语掉

2011-9-7 16:01 yanghan1974
我认为综合考虑战功,理论贡献,人品,知名度等,战国四大名将是:王翦,乐毅、吴起、孙膑。

2011-9-22 00:03 黑传说
李牧廉颇和司马错比起来,实在太逊色了吧?
司马错发飙的时候是秦惠文王时期,当时秦的国力可没后来昭襄那么强,因此也更能显出其真正实力。

2011-9-28 01:12 中庸
[quote]原帖由 [i]三种不同的红色[/i] 于 2009-8-14 09:57 发表


偶喜欢李牧,是高中时读苏洵《六国论》,里面有一句“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偶当时就想:“这个李牧咋这么牛B呢?”从那以后就喜爱上了李牧。 [/quote]
我喜欢李牧是因为高中文言文考试,节选的正好是廉颇蔺相如列传结尾。后来关注一下,NB的不得了。

另外十分同意XM8童鞋那个看法,李牧、白起、王翦、廉颇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人们都只关注这些名将了,其实下面的士兵我觉得一样重要,毕竟他们才是战争的执行者。
看看廉颇后来去楚国的感叹就知道没好兵,在NB的将领也白搭。从这几个人的经历看,李牧是比较善于挖掘士兵潜力的,其他人我觉得要逊色一些,廉颇就不说了,王翦在攻击楚国前提出了苛刻的条件,一方面说明了他对战争精于计算,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这哥们儿在应对劣势时候是没有把握的,而且战争有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有些天然的条件上的不足,比如说赵的国力是不及秦国的,而王翦如果在赵,它还会要求这样的条件,或者没有呢?他的战绩会是怎样的?

2011-9-28 01:20 中庸
[quote]原帖由 [i]lmozhly[/i] 于 2010-5-21 21:25 发表

到李牧的时候赵国连带齐楚已经没法跟秦国抗衡了,李牧亡而赵亡的说法恐怕有些片面吧 [/quote]
但有李牧在的时候,秦国牛逼吼吼的来了两次,结果都被李牧打跑了,最后耍阴招把李牧搞下去后,立马OK。从这个角度还不能体现李牧的价值?别提什么大势所趋,大势所趋的话,那每个人还都活不过150岁呢,都是要死的,讲这些没必要

2011-9-30 20:25 hysxk
白起简直是战神,用兵无所不能,奇袭、急袭、水攻、强攻、包围什么都能用,料敌合变,出奇无穷。
李牧要加分,毕竟面对外敌。与王翦有过直接交锋,个人认为在军事上稍占上风。
王翦战术天分不太好说,但战绩摆在那里
廉颇水分最大,论白起王翦的秦军比六国军强体现不出水平毕竟是后人设想,但廉颇到了楚国觉得楚军弱于赵军确实明载的。
白>李>王>廉

2011-11-3 22:22 考拉大人
名将排序贴看多了,越看越郁闷。个人的时机不同、对手不同、国力不同,根本没法比。名将还是一个级别一个级别的划分比较好,一个个的排,神仙也排不出令多数人信服的顺序,全都是个人观点。

2011-12-17 21:35 13595399078
回复 #16 lzy0274 的帖子

那个时代赵国刚经过胡服骑射,军事实力与秦国并不大。赵括也不是个白痴,输了还干掉秦军近半军队。说他是白痴,给你四十个人,一个月都吃不包,看他们会不会反。

2011-12-17 21:36 13595399078
回复 #107 yanghan1974 的帖子

吴起,杀妻求将 人品也好?

2011-12-21 17:06 stephalosar
廉颇守有余而攻不足,白起根本不怕廉颇攻,但是怕他守而不攻,所以要用反间诱赵换下廉颇

最讽刺的莫过于是赵括先发现李牧,后又由平原君赵胜擢拔

2012-1-3 14:23 hey3636
排名是可以的,不过都是个人的排名!!!

2012-1-3 14:24 hey3636
既然白起这么厉害,如果时光倒流,让鼎盛时期的白起和项羽对决,结果会如何?

2012-3-30 12:27 真龙城飞将
将战,无非天时。地利,人和!遇到昏庸的君主!神将也要仰天大呼:生不逢时也!:hz1017:

页: 1 [2]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