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三国史话 » (转)刘备集团夺川鲜为人知的战役---江阳之战


2009-7-26 21:19 gty618
(转)刘备集团夺川鲜为人知的战役---江阳之战

"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 "----<<三国志>>
这是<<三国志>>中一句不起眼的话,不会怎么让人注意和重视.但却是刘备在夺四川时,很关键的一仗!陈寿记史,往往简略.这是他的优点,也是个缺点.让人看史容易明白,也常常不能完全了解.象后来的街亭大战,也不过二十个字左右就说了.过程怎样?意义如何?少有记载.江阳之战也是如此.
江阳,古地名,就是现在的泸州市.泸州现市区就叫江阳区.在古时,它是川南重镇.是成都南方的坚固大门.江阳是一座山城,据史书记载,它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陆路可走.可谓易守难攻.(<<张献忠传论>>)后明末大西军就与明军在此激战.
我现居成都,又多次去过泸州.对这些地方地理较熟.只要从泸州出发,向成都走,就是一马平川,成都就无险可守.所以,泸州的存在,是成都存亡的关键.
见<<三国志>>所记可知,江阳是赵云独立指挥军队打下的,如何打下?不得而知.但江阳的地理优势,要攻占一定不是那么容易!打下江阳,成都的南部大门就打开了.刘璋就危在旦夕了!!
因此,江阳之战的意义实不亚于雒城之战.(雒城之战是砸成都的北大门).由于雒城之战时间较长,又出了凤雏战死这样的大事.所以广为人知.江阳之战就被忽略了!
    赵云实在是才华出众,功不可磨!!

2009-7-26 22:40 马儿快快跑
真牛……连个战字都没有,居然能看出一场恶战,小生佩服。

2009-7-27 10:57 恨地无环
《黄权传》:“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江阳是不是“望风景附”了还不好说,就急着和雒城之战比了?

2009-7-28 12:30 香港李飞
季然名畿,巴西阆中人也。刘璋时为汉昌长。县有賨人,种类刚猛,昔高祖以定关中。巴西太守庞羲以天下扰乱,郡宜有武卫,颇招合部曲。有谗于璋,说羲欲叛者,璋阴疑之。羲闻,甚惧,将谋自守,遣畿子郁宣旨,索兵自助。畿报曰:“郡合部曲,本不为叛,虽有交构,要在尽诚;若必以惧,遂怀异志,非畿之所闻。”并敕郁曰:“我受州恩,当为州牧尽节。汝为郡吏,当为太守效力,不得以吾故有异志也。”羲使人告畿曰:“尔子在郡,不从太守,家将及祸!”畿曰:“昔乐羊为将,饮子之羹,非父子无恩,大义然也。
  今虽复羹子,吾必饮之。”羲知畿必不为己,厚陈谢于璋以致无咎。璋闻之,迁畿江阳太守。先主领益州牧,辟为从事祭酒。后随先主征吴,遇大军败绩,溯江而还,或告之曰:“后追已至,解船轻去,乃可以免。”畿曰:“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季汉辅臣赞》

我很努力的看, 也看不出这个江阳太守如何苦守, 才最终寡不敌众而降。:doubt:

2009-7-28 17:26 gty618
我从三国吧转来的,没能力考证,只是想让云蜜高兴高兴。结果一个都不见

回4楼

[b]敕郁曰:“我受州恩,当为州牧尽节。汝为郡吏,当为太守效力,不得以吾故有异志也。”
畿曰:“昔乐羊为将,饮子之羹,非父子无恩,大义然也。
  今虽复羹子,吾必饮之。”
畿曰:“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况从天子而见危哉!”追人遂及畿船,畿身执戟战,敌船有覆者。众大至,共击之,乃死。[b]



  这三句反而证明了江阳是场死战。望风景附是不太可能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gty618 于 2009-7-28 17:45 编辑 [/i]][/color]

2009-8-6 01:04 奉天翔龙
我的看法“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是阳江,犍为二郡是望风景附,更证明赵云是智勇双全的将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将帅用兵艺术最高境界

2009-8-6 10:23 romadream
看来云蜜还是少啊,不过很支持大家求解的态度....

2009-8-6 10:42 romadream
我研究了半天,可能有点死战的意思

程畿是江阳太守,三国志里的评价应该说是很有忠义的。没有道理望风而逃啊?

而且他自己也说了:“吾在军,未曾为敌走”,应该是从来没有不战而退吧?

同时,我也疑问这点,他如果死战了,怎么没有挂?后来还不是投降了?应该是这样的,战是战过了,后来不敌而降,死战就不至于了。

2009-8-6 11:54 香港李飞
上任前和夷陵战败后程畿之言证明了江阳之战甚么事?
最多也就说明这忠义之士不大可能望风而降罢了。不降就必定恶战? 也不知有多少险关因守将军事上的无能很快就被攻下之例。
重复一次, 程畿是忠义之士, 但他的军事能力, 谁知道?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09-8-6 11:56 编辑 [/i]][/color]

2009-8-6 15:25 gty618
[quote]原帖由 [i]香港李飞[/i] 于 2009-8-6 11:54 发表
上任前和夷陵战败后程畿之言证明了江阳之战甚么事?
最多也就说明这忠义之士不大可能望风而降罢了。不降就必定恶战? 也不知有多少险关因守将军事上的无能很快就被攻下之例。
重复一次, 程畿是忠义之士, 但他的 ... [/quote]

江阳是一座山城,据史书记载,它三面环水,只有一条陆路可走.可谓易守难攻。

要想守城就那么几招,除非不但守城还要破敌,更何况是如此地形。军事能力一般体现在野战。

江阳之战有两个可能:一是,赵云扎扎实实的打了一场攻坚战。程畿被俘,刘璋投降后,他也降了。
                    二是,程畿要坚守,手下人怂了,绑了了他投降了。

2009-8-6 19:40 香港李飞
也不知有多少[color=red]险关[/color]因守将军事上的无能很快就被攻下之例。
你是否沒看到我说的重点字眼? 忠义之士据守险关就一定需经恶战才能让敌军攻破, 有这样的逻辑的吗? 古今中外大有战例可以用来否定的。
反问逆索: 若真的是恶战后攻破如此要地, 陈寿正文沒记录, 连《云別传》也不大书特书?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09-8-6 19:45 编辑 [/i]][/color]

2009-8-7 10:28 wellesly
看完整個帖, 總結LZ想表達3個字, 趙雲牛
首先,我想說, LZ喜歡趙雲我一點不反感
我覺得每個成名將領都其有過人之處
但有時候太勉強的找點事情去放大,去誇獎
容許我粗俗點, 這叫"自慰"帖, 反徒惹人厭

2009-8-7 17:09 gty618
回楼上的,我是喜欢赵云,但是我也看过三国志

我还不至于为了喜欢赵云编造些东西,这个文章是我转来的,只是讨论下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你的话没什么建设性

2009-8-7 17:19 gty618
[quote]原帖由 [i]香港李飞[/i] 于 2009-8-6 19:40 发表
也不知有多少险关因守将军事上的无能很快就被攻下之例。
你是否沒看到我说的重点字眼? 忠义之士据守险关就一定需经恶战才能让敌军攻破, 有这样的逻辑的吗? 古今中外大有战例可以用来否定的。
反问逆索: 若真的 ... [/quote]


我不想强词夺理,只是讨论一下。

一个有勇气(军事能力不考量,不怕死的人勇气总是有吧)的守将,己方势力频临瓦解,各处望风投降,破敌(主动出击免了)肯定是无望,敌军也不可能退兵,那么只剩死守一条路成全自己的忠心。

除了我说的两个可能,请你举一个例子说出第3个可能。

2009-8-7 18:11 天|°很灰
:titter:难道就不能望风景附??
更重要的是凭什么认定这太守就必须在江阳?就不能跑去支援成都?

2009-8-8 11:25 香港李飞
[quote]原帖由 [i]gty618[/i] 于 2009-8-7 17:19 发表



我不想强词夺理,只是讨论一下。

一个有勇气(军事能力不考量,不怕死的人勇气总是有吧)的守将,己方势力频临瓦解,各处望风投降,破敌(主动出击免了)肯定是无望,敌军也不可能退兵,那么只剩死守一 ... [/quote]
远的不讲, 下邳是怎样的坚城, 翻翻《元和郡县志》这类书藉就一清二楚。
曹操破刘备后, 擒关羽于下邳花了多少时间, 有怎样的恶战?
完全无兴趣讨论赵云取江阳时发生了甚么事, 只知道作者的逻辑压根经不起实战的推敲, 以上。
若拿出甚么更实则的证据才继续, 否则打住。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香港李飞 于 2009-8-8 11:27 编辑 [/i]][/color]

2009-8-8 14:52 gty618
[quote]原帖由 [i]香港李飞[/i] 于 2009-8-8 11:25 发表

远的不讲, 下邳是怎样的坚城, 翻翻《元和郡县志》这类书藉就一清二楚。
曹操破刘备后, 擒关羽于下邳花了多少时间, 有怎样的恶战?
完全无兴趣讨论赵云取江阳时发生了甚么事, 只知道作者的逻辑压根经不起实战 ... [/quote]


下邳的地形和江阳一样吗?江阳防守只有一个方向

2009-8-10 12:38 香港李飞
哦, 那找个只有一条路能通往的天险天柱山做例子咯:
灊中有天柱山,高峻二十余里,道险狭,步径裁通,兰等壁其上。辽欲进,诸将曰:“兵少道险,难用深入。”《张辽传》

按《通鉴考异》所引时人繁钦的《征天山赋》, 曹操建安十四年十二月遣张辽攻天柱山, 同月曹操就封赏有功的张辽及引兵还, 所以张辽军大约半个月就讨斩陈兰和梅成军。
据《刘馥传》记录, 陈兰等势力有众数万的, 那陈兰军基本也达到万人级。

你认为半个月就讨定的叛乱, 恶战见于哪里? 张辽军难道是伤亡慘重吗?

2009-8-10 14:35 gty618
回复 #18 香港李飞 的帖子

其实原文的意思是想表达赵云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

没错有很多险关因守将军事上的无能很快就被攻下,但是这些例子里,有哪个攻击方的将领是无能的?

你既然举了天柱山的例子,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赵云也有不弱于张辽的能力?

2009-8-10 15:16 恨地无环
回复 #19 gty618 的帖子

现在最简单的问题是,没有任何证据表面江阳不是“望风景附”的。
城门并不是捏在程畿手里的。
冯礼、审荣、邓贤、全怿、丹阳兵等等,城中兵将背叛主将开门纳敌的例子比比皆是。

黄权的闭城坚守有记载,江州、德阳张飞和蜀军的交战有记载,程畿有没有和赵云所部对抗,没有记载。

既然没有记载,那无非是个猜测,单单作个猜测,也没有什么,但是要在这个猜测上再作发挥拔高,就太虚了,过头了。

2009-8-10 17:22 人中吕,鬼中羽
分遣云从外水[color=Blue]上[/color]江阳


应该是不战而下江阳。


当然,所谓“欲颂之德何患无辞”,可以借这个吹一把:子龙不战而屈敌一城,可见,子龙乃武将之中“善之善者”也。

前番,史料提到子龙“空营”退了一小股(数百人)曹军,云粉就理解为子龙“空营”退了曹操本人所督的(数万)大军。

今番,史料中说“郡县望风景附”刘玄德,云粉自然也可以理解为子龙不战而屈敌一城。

2009-8-10 17:25 崔浩
赵云,赵云,我爱你就像老鼠爱大米!:unsur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崔浩 于 2009-8-10 17:29 编辑 [/i]][/color]

2009-8-10 18:24 天|°很灰
[quote]原帖由 [i]gty618[/i] 于 2009-8-10 14:35 发表
其实原文的意思是想表达赵云也有很强的军事能力

没错有很多险关因守将军事上的无能很快就被攻下,但是这些例子里,有哪个攻击方的将领是无能的?

你既然举了天柱山的例子,那么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赵云也有 ... [/quote]

如果你能举证江阳拥兵数万,或者是程畿所在的江阳等同陈兰等数万兵马的实力
从这例子的对比能看出赵云有张辽的实力自然是没有问题的

2009-8-11 01:24 gty618
回复 #20 恨地无环 的帖子

我在10楼已经提出了2个可能。

史书没有记载,此战有很大的可能就是:程畿要坚守,手下人怂了,绑了他投降了。

当然也不能排除攻坚,至于为什么没有记载也可以理解成赵云的不喜炫耀的个性。从三国志看,赵云似乎就不是什么强势的人,有一种很内敛的勇!
从他劝谏刘备可以看得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凡此类人,有野心者都愿用但不会大用。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gty618 于 2009-8-11 01:27 编辑 [/i]][/color]

2009-8-16 15:45 liduxing
赵云每一仗都是智勇双全的完美无暇的~要不是刘备笨 赵云早就统一宇宙了~:qP+

2009-8-17 09:01 恨地无环
回复 #24 gty618 的帖子

你说“不喜炫耀”的意思是赵云故意隐功不报?

2009-8-25 23:10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8-10 17:22 发表
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应该是不战而下江阳。


当然,所谓“欲颂之德何患无辞”,可以借这个吹一把:子龙不战而屈敌一城,可见,子龙乃武将之中“善之善者”也。

前番,史料提到子龙“空营”退了一小股 ... [/quote]

先主传只写了白帝,江州,江阳三处,说明了此三处皆是重镇,劳驾打听一下,江阳是谁打的来着?
一个重镇能不战而定岂不更牛?

史料提到子龙“空营”退了一小股(数百人)曹军  
这就奇怪了,裴注和资治通鉴都有堕汉水中死者“甚多"的记载,你又从哪冒出来数百人这么准确的数字?难道出自你自编自写的新三国志?:lol: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奉天翔龙 于 2009-8-26 12:45 编辑 [/i]][/color]

2009-8-26 09:09 刘小弟
确实楼主是不错的,可以流意这样一句不起眼的话,试问在此多位有谁流意过呢,这已是楼主的过人之处,别说是什么云别传没有大事记载,别说人家无中生有,说不定经楼主一提,这个问题可能是以后的论题也不一定呢,问题是人发现的,只是这一句话以前没有人流意看吧了

2009-8-26 09:13 天下奇痒
曾轶可刚在超女比赛的时候,听到她的歌声大跌眼镜,想这样的声音都敢来比赛,勇气可嘉,对其的印象就觉得是个唱得不怎么样的创作歌手。

后来各路人马出来大赞其歌声如何如何美妙,如何如何特色,赞美的话水平低劣,牵强附会,生生把一个唱歌跑调的人形容成人间天籁。遂日益恶之,不久,网上流行“铁血史泰龙”。

2009-8-26 09:18 恨地无环
回复 #28 刘小弟 的帖子

老兄你先看看帖子还好?
LZ是转帖的。

俺承认俺不是读史意识流,所以没有“流意”,一切以史料为本,哪能随便“流意”。

2009-8-26 14:46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5 23:10 发表


先主传只写了白帝,江州,江阳三处,说明了此三处皆是重镇,劳驾打听一下,江阳是谁打的来着?
一个重镇能不战而定岂不更牛?

史料提到子龙“空营”退了一小股(数百人)曹军  
这就奇怪了,裴注和资治通鉴 ... [/quote]
所谓的重镇跟重兵丝毫关系都没有。

看刘备在失去荆州后的兵力部署,都是围绕江州,永安布置重军,没江阳啥事就可以知道。江阳再险要,在刘璋刘备争霸时期,不算什么举足轻重的据点。

2009-8-26 14:53 吴元叹
一、如果是恶战,即使陈寿没记载,其他的史料多少也应该涉及。既然我们完全没发现这方面的记载,从史学角度而言,可以认为这里并未发生大规模战争。
二、没发生大规模战争而论,那么其他可能不外乎一战而溃败、望风而降、以及刘备军直接穿城路过这三种情况,从地理位置及文中口气来看,则三的情况可以排除。
三、既然史书中用的字是定江阳,则多半是打过仗的。那么,最大的可能性是程畿曾经出城迎敌,结果一战而败,江阳被夺,而自己逃的不知所踪。然后……解放了……
四、能够在诸葛亮之外独领一军,本身就证明了赵云的统军实力。但是由于缺乏有力的统率战绩,所以赵云在统率方面的评价总不会很高。即使加上江阳的胜利,还是一样,因为对方根本就不是什么名将,而且在总体战局上,并没有起什么重大作用。

2009-8-27 08:39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6 14:46 发表

所谓的重镇跟重兵丝毫关系都没有。

看刘备在失去荆州后的兵力部署,都是围绕江州,永安布置重军,没江阳啥事就可以知道。江阳再险要,在刘璋刘备争霸时期,不算什么举足轻重的据点。 [/quote]


赵云张飞诸葛亮数道平定的郡县不少,先主传为何只提定白帝、江州、江阳?这三处不是主要据点那是啥?

2009-8-27 10:38 lionhill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6 01:04 发表
我的看法“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是阳江,犍为二郡是望风景附,更证明赵云是智勇双全的将才,“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将帅用兵艺术最高境界 [/quote]

同意

2009-8-27 11:5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7 08:39 发表



赵云张飞诸葛亮数道平定的郡县不少,先主传为何只提定白帝、江州、江阳?这三处不是主要据点那是啥? [/quote]
简单的,因为赵云被分遣出去了,独立成一路入川军啊。难不成还忽略这独立的一路军队不成?
我不过是说跟所谓的坚城重兵没关系,可没说这不是重要据点。

陈仓重要不重要?但是魏国什么时候才正式增兵增物质去加强陈仓的军备?谁说重要据点就一定重兵坚城来着?

当时的情况,刘璋是请刘备来去讨伐张鲁的,两国是以盟军状态共存的,刘璋东面的防线必定没那么充分,刘备突然翻脸并且诏荆州将领领军入川,刘璋才派人率兵前去抵挡,本身就说明了原有的武装力量不足以坚守。所以江阳在刘璋的部队被张飞诸葛亮所破的情况下,就没有太多的反抗能力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8-27 11:55 编辑 [/i]][/color]

2009-8-27 12:30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7 11:51 发表

简单的,因为赵云被分遣出去了,独立成一路入川军啊。难不成还忽略这独立的一路军队不成?
我不过是说跟所谓的坚城重兵没关系,可没说这不是重要据点。

陈仓重要不重要?但是魏国什么时候才正式增兵增物质 ... [/quote]

笑话,诸葛亮张飞啥时候到了阳江了,史料拿出来看看
重要据点不用多少人守,例如陈仓就千人把守,诸葛亮数万人打下了吗?

2009-8-27 14:01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7 12:30 发表


笑话,诸葛亮张飞啥时候到了阳江了,史料拿出来看看
重要据点不用多少人守,例如陈仓就千人把守,诸葛亮数万人打下了吗? [/quote]
我说的是刘璋派来的援军被揍飞了之后,江阳就没什么力量抵抗了,什么时候说他两到江阳了?看不懂人话?

陈仓能挺住诸葛亮的攻打,不在于有多少人,而是提前9个月做战斗准备,这样的情况下,1个月内也让郝昭打到连城内棺材板都拆出来当作战物质的份上。
有本事你找出江阳有提早做好了充实的坚守作战准备来瞧瞧呗,陈仓能打到那份上是有增强过军事准备的好吧。同样的例子还有合肥新城,这些都是原有基础上修建过,并且增强过军备,江阳有这记载么?

你要想江阳有陈仓那种等级,那就拜托你拿证据出来证明。而不是在这YY。

2009-8-27 16:06 romadream
说真的,江阳应该不是那么夸张的城塞吧?如果真的那么易守难攻,天然屏障,军事要地,也不至于多家史书上都没有提这些吧?不能靠自己的分析来说江州就是什么大战吧?我刚才说的这些地方令我对这个江阳之战的激烈程度很为怀疑。如果是有陈仓那种程度的?会被那么多史官如此大意的忘记吗?

2009-8-27 17:25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5 23:10 发表

先主传只写了白帝,江州,江阳三处,说明了此三处皆是重镇,劳驾打听一下,江阳是谁打的来着?
一个重镇能不战而定岂不更牛?

史料提到子龙“空营”退了一小股(数百人)曹军  
这就奇怪了,裴注和资治通鉴都有堕汉水中死者“甚多"的记载,你又从哪冒出来数百人这么准确的数字?难道出自你自编自写的新三国志?[/quote]

如果“郡县望风景附”中包括了江阳,赵云只是进兵占领江阳——定江阳——的话,则“不战而定”的人是刘备而不是赵云。

史料: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里面没有用“克”,所以,不能排除江阳就是“望风景附”的郡县之一。

至于后面的“甚多”,和什么“大众”一样,都是指相对的数量。其实,堕汉水如果有十人以上或几十人,就能说“甚多”。你想,好好地撤军,又没发现格斗,乱到自己堕汉水,有一个人就很奇怪了,还居然有十人以上甚至几十人,自然可以说是“甚多”。

2009-8-28 08:24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7 14:01 发表

我说的是刘璋派来的援军被揍飞了之后,江阳就没什么力量抵抗了,什么时候说他两到江阳了?看不懂人话?

陈仓能挺住诸葛亮的攻打,不在于有多少人,而是提前9个月做战斗准备,这样的情况下,1个月内也让郝昭 ... [/quote]

白帝江州和阳江都是一语带过,阳江没有抵抗力量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想YY也得有个谱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奉天翔龙 于 2009-8-28 08:36 编辑 [/i]][/color]

2009-8-28 08:34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8-27 17:25 发表


如果“郡县望风景附”中包括了江阳,赵云只是进兵占领江阳——定江阳——的话,则“不战而定”的人是刘备而不是赵云。

史料: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

里面没有用“克”,所以,不能排除江阳就是“望风景附 ... [/quote]


华阳国志和资治通鉴明确表明阳江被就是赵云平定,你想否定则需拿出更有力的证据,别光凭自己臆想,史区不是幻想区
汉水亦同

2009-8-28 08:45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romadream[/i] 于 2009-8-27 16:06 发表
说真的,江阳应该不是那么夸张的城塞吧?如果真的那么易守难攻,天然屏障,军事要地,也不至于多家史书上都没有提这些吧?不能靠自己的分析来说江州就是什么大战吧?我刚才说的这些地方令我对这个江阳之战的激烈 ... [/quote]

前面已经有人证明,阳江是不战而定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靠的啥?一是自身有实力,二是谋略,缺一不可

2009-8-28 09:10 恨地无环
:titter:怎么又冒出阳江来了?赵云穿越到广东去了?

2009-8-28 09:1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8 08:24 发表


白帝江州和阳江都是一语带过,阳江没有抵抗力量你是从哪看出来的?想YY也得有个谱吧 [/quote]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白帝城还真没什么像样的抵抗,飞“所战在克”就可以看出来,但至少张飞还是破了对方太守的。
最后进德阳时,刘璋还派遣了部队来跟张飞开打。

赵云仅以江阳一地凭什么跟张飞诸葛亮比来着?

什么地方看出江阳跟陈仓一样?想YY也有个谱吧。

2009-8-28 11:48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8 09:15 发表

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
白帝城还真没什么像样的抵抗,飞“所战在克”就可以看出来,但至少张飞还是破了对方太守的。
最后进德阳时,刘璋还派遣了部队来跟张飞开打。

赵云仅以江阳一地凭什 ... [/quote]

白帝,江州,阳江三处重镇,正因为阳江无象样抵抗,证明赵云所过之处望风而降,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等谋略是张飞不具备的,诸葛亮更别提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奉天翔龙 于 2009-8-28 11:57 编辑 [/i]][/color]

2009-8-28 12:49 romadream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8 15:48 发表


白帝,江州,阳江三处重镇,正因为阳江无象样抵抗,证明赵云所过之处望风而降,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等谋略是张飞不具备的,诸葛亮更别提了 [/quote]

确实,孙子兵法里是那么说的,但是你就拿那么一个例子就说赵云谋略超群也有些过了。你让羸弱之兵和虎狼之旅打,他们能不不降吗?这个后期蜀魏对抗差距太大,没有比较性吧?

2009-8-28 12:53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8 11:48 发表


白帝,江州,阳江三处重镇,正因为阳江无象样抵抗,证明赵云所过之处望风而降,孙子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等谋略是张飞不具备的,诸葛亮更别提了 [/quote]
笑,诸葛亮指派赵云收江阳的谋略才是赵云所不具备的。一切都是诸葛亮安排好的,赵云不过是个摆设。要比YY?还诸葛亮更别提?

张飞诸葛亮所战在克,一路入川的声威下,才让赵云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资本。这不是什么赵云谋略。而是张飞诸葛亮威猛。赵云那叫狐假虎威

另外,更神奇的是白帝同样也没说怎么又像样的抵抗。结果呢?就是江阳不战而屈人之兵,白帝就是张飞诸葛亮更别提的收下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8-28 13:05 编辑 [/i]][/color]

2009-8-28 12:55 暂时发言马甲
正如潘璋,马忠最后获关羽父子不是因为他两比吕蒙牛B多少,而是吕蒙,陆逊已经把关羽军势给瓦解了。

用云粉的逻辑,看来潘璋,马忠远比吕蒙,陆逊牛B了去。

2009-8-28 13:44 恨地无环
回复 #45 奉天翔龙 的帖子

“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

“巴西功曹龚谌迎飞。”

2009-8-29 08:04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8 12:53 发表

笑,诸葛亮指派赵云收江阳的谋略才是赵云所不具备的。一切都是诸葛亮安排好的,赵云不过是个摆设。要比YY?还诸葛亮更别提?

张飞诸葛亮所战在克,一路入川的声威下,才让赵云有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资本 ... [/quote]

笑话,诸葛亮当时不过内政官,主管后勤,刘备从未让其直接参与军事行动,至于张飞,“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与赵云的一路敌皆望风而降成为鲜明对比,为什么?有谋和无谋的区别

2009-8-29 08:06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8 12:55 发表
正如潘璋,马忠最后获关羽父子不是因为他两比吕蒙牛B多少,而是吕蒙,陆逊已经把关羽军势给瓦解了。

用云粉的逻辑,看来潘璋,马忠远比吕蒙,陆逊牛B了去。 [/quote]

定白帝和江州赵云都参与,还平定了另一处重镇阳江,马忠定了啥地方?江陵还是公安?

2009-8-29 08:14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恨地无环[/i] 于 2009-8-28 13:44 发表
“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

“巴西功曹龚谌迎飞。” [/quote]

刘备是“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故郡县望风景附,其他张飞赵云诸葛亮无此声望,要想不战而屈人之兵,需要谋略

各郡县张飞基本都是靠武力夺取,当然也不排出有个别人主动投降,张飞传: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

2009-8-29 09:09 romadream
从别人那里找了一个回答,感觉一定程度上还挺有见解的,虽然语言上最后说的过了一些,张飞和赵云差距也不是他比喻的那样,但是有一些分析还是比较客观的,大家来看看

“分遣赵云从外水定江阳、犍为,飞定巴西、(一说亮攻)德阳。

因为这句话,很多云迷将赵云的功劳提到与张飞并列。
甚至有人将犍为进行一番“历史考证”,证明其为“兵家必争之地”,“军事重镇”等等。
更有甚者,以江阳、犍为而罗织出“赵云连克九城”的说词。

我觉得根本没有必要去研究犍为在历史的长河中是否战略要冲,也没有必要去研究赵云是否真的连克九城。
要看的内容其实很简单,拿张地图来一看便知。
赵云所夺的地方究竟有多重要?难度到底有多大?功劳到底有多少?

飞定巴西,(亮)攻德阳,这两地均在成都东面
而江阳、犍为则在南面和西面
从三国演义地图上可以看出
张飞、诸葛亮(率赵云)从别从陆路和水路打向江州,张飞先打下巴郡(江州),诸葛亮从水路来会师,然后张飞向巴西进军,诸葛亮北上德阳。
此时派赵云从外水(岷江)打向犍为,当然,路上也包括一些原江阳的地区,但此时已经属于江阳的残部了。

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出,主攻手乃是张飞,凡攻坚克难,都是张飞完成的,副攻手是诸葛亮,相对于张飞来说,诸葛亮承担的任务比张飞容易得多。而赵云,基本上就是打扫战场的。
刘璋为对付刘备从东面打过来,防御的重点必然放在东面,还有东北面拒刘备。西南面应该基本上属于空虚。兼且稍微有点抵抗力的江阳已经被攻克,此时派赵云朝西北,根本就是打扫战场的。


还有人在为赵云鸣不平说,益州既定时,对张飞的封赏多少多少,对赵云的封赏没有看到,应该也要和张飞一样多。
真是可笑,大牌球星和清理场地的人员,工资难道一样多?”

地图在这里
[img]http://yls.znsczx.com/mzyd/sgyy/sgyy.gif[/img]

2009-8-29 11:20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9 08:06 发表


定白帝和江州赵云都参与,还平定了另一处重镇阳江,马忠定了啥地方?江陵还是公安? [/quote]
江州赵云都参与这真是个大笑话……


赵云参与了白帝侵攻就跟张飞,诸葛亮功劳一样了?

平定公安和江陵马忠,潘章没参与??潘章也定临沮擒关羽父子,都督等呢,比起吕子蒙来说,功劳大大D~ 哈哈哈哈
权征关羽,璋与硃然断羽走道,到临沮,住夹石。璋部下司马马忠禽羽,并羽子平、都督赵累等。权即分宜都(至)、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

2009-8-29 11:27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9 08:04 发表


笑话,诸葛亮当时不过内政官,主管后勤,刘备从未让其直接参与军事行动,至于张飞,“飞所过战克,与先主会于成都”与赵云的一路敌皆望风而降成为鲜明对比,为什么?有谋和无谋的区别 [/quote]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color=Red][b]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b][/color],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1 军事中郎将并非什么“内政官”
2 诸葛亮受任后督三郡。比起你那姓赵的只在别传里担当了一个桂阳太守牛B多了。管得也不仅仅只是什么“内政后勤”。
3 一个内政官凭什么分遣赵云从外水上江阳去的?

张飞所过皆克是事实,同时也有望风而降的地方,赵云什么时候一路敌皆望风而降??哪里记载的?YY的?望风景附的是描述哪的?
----璋不听,竟遣使迎先主,出权为广汉长。及先主袭取益州,将帅分下郡县,郡县望风景附,权闭城坚守,须刘璋稽服,乃诣降先主。

突然刘先主的威风被挪去赵云脑袋上了…… 云粉,你也太牛气了啊

一直说“重镇”,拿不出证据,又改为说“赵云不战而屈人之兵”,殊不知这效果这威势是刘备造,张飞造成的。说成全是赵云的功劳。麻烦查清楚历史上描述这段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望风景附是谁整的再说话去吧。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8-29 11:34 编辑 [/i]][/color]

2009-8-29 11:39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9 11:20 发表

江州赵云都参与这真是个大笑话……


赵云参与了白帝侵攻就跟张飞,诸葛亮功劳一样了?

平定公安和江陵马忠,潘章没参与??潘章也定临沮擒关羽父子,都督等呢,比起吕子蒙来说,功劳大大D~ 哈哈哈哈
... [/quote]

同样张飞参与了定白帝就和赵云功劳一样了?
马忠什么时候参与平定公安江陵了??哪本书上说过?

2009-8-29 11:42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9 11:27 发表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1 军事中郎将并非什么“内政官”
2 诸葛亮受任后督三郡。比起你那姓赵的只在别传里担当了一个桂阳太守牛B多了。管得也不 ... [/quote]

刘备在时,诸葛亮一直就是做内政后勤工作的,刘备让他参与了哪场重要战争??

你要说赵云的功劳是张飞造成的,有啥证据?我也可以说张飞的功劳是赵云造成的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奉天翔龙 于 2009-8-29 11:45 编辑 [/i]][/color]

2009-8-29 11:45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9 11:39 发表


同样张飞参与了定白帝就和赵云功劳一样了?
马忠什么时候参与平定公安江陵了??哪本书上说过? [/quote]
赵云什么时候参与平定白帝,江州的?哪本书上说过?

笑,张飞除了定白帝还一路所过皆克。原来还比不过只是参与到白帝的赵云功劳,真是天下最有才的笑话啊。

2009-8-29 11:46 奉天翔龙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8-29 11:45 发表

赵云什么时候参与平定白帝,江州的?哪本书上说过?

笑,张飞除了定白帝还一路所过皆克。原来还比不过只是参与到白帝的赵云功劳,真是天下最有才的笑话啊。 [/quote]

赵云一路不战而屈人之兵,比张飞武力夺取强多了

2009-8-29 11:4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奉天翔龙[/i] 于 2009-8-29 11:42 发表


刘备在时,诸葛亮一直就是做内政后勤工作的,刘备让他参与了哪场重要战争?? [/quote]
赵云又参加了哪场重要战争?

先主还以云持重-----特掌内事呢~ 这才叫典型的后勤工作。

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
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
亮与关羽镇荆州
使关羽屯江陵,张飞屯秭归,诸葛亮据南郡,备自住孱陵。

哪一个石说诸葛亮一直做内政后勤?在阻止孙权东进的部署上,刘备,关羽,张飞和诸葛亮一同各据一地,诸葛亮难道是去搞内政后勤去的?真是笑话。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