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炎黄春秋 » 对柏杨《史纲》的六个不服


2004-6-17 21:31 佩剑公主
1. 柏杨将秦始皇说成是一个完美无缺的君主。 柏杨只提了嬴政的优秀之处,而秦的暴政严刑,繁重的赋役,滥用民力大量修建华丽宫室,墓地,这些事情柏杨就不提。柏杨不说嬴政的一句坏话,嬴政寻求长生不老药,柏杨说“赢政大帝也有他不能超越时代的愚昧行动”;对秦王朝很快瓦解的原因,柏杨这样说“然而,专制政体最大的缺点之一是,统治阶级多半一代不如一代。任何英明的君主都无法保证他的继承人跟他一样的有能力有热诚去治理国家。”, 将责任全部推到了二世身上。对于焚书这件事他也说的很暧味,柏杨的意思似乎只在说赢政仅仅只烧了儒家的书,他就不提一提被烧了个精光的各国的史书。
 
  
2.“王莽的社会改革是伟大的措施”(第十四章) 
无论从对当时社会的巨大破坏,还是他的改革政策对后世没有留下影响来看,怎称得上“伟大”??
王莽改制是试图按照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来改变汉制。纸上谈兵,完全脱离实际的政策也能称为伟大?

3. “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 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第十四章) 
那么,依柏杨的此种说法,原始社会时早就实行共产主义制度了。而且历代农民起义所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更是社会主义了。
王莽是按照儒家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来实行复古,那么看来在会主义的各种制度也早在中国古籍中记录在案了。柏杨给王莽的经济政策用了个骇人听闻的名称“实行计划经济”,而实际上人家原名叫“五均六莞”,六莞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改动而已,看来首行计划经济的是汉武帝喽。
照柏杨的此种说法,不仅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在古中国找到幻影,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怕是现代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或是罗伯特·诺齐克,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都能从古中国的儒家典籍中找到,嘻嘻。


4.“谢安也从没有找过任何人商量如何准备。像一只把头埋在沙堆里的鸵鸟,谢安只把头埋在宰相府里,不敢向现实张望。然而,他跟其他颟顸人物有一点不同,他有空前的好运气。”(第十七章)

柏杨一下子把谢安以天上扔到了地下,将谢安贬低成了宋朝的贾似道,应该给我们列举出点史据看看吧?
  
5.“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十九世纪为止,可怜兮兮的只有六位: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王猛是其中之一。”(第十七章)
我发现柏杨评选的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没有什么恶行或劣迹。
还有一点是柏杨不选皇帝是伟大的政治家,这一点其实也是基于上一点的,因为当了皇帝的肯定会有劣迹和恶行,比如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比如发动劳民伤财的侵略战争。
柏杨先生评选伟大政治家实际上首先是在“举孝廉”。
柏杨先生是书生气十足的书生,坐在温暖书房里的幻想着江湖的灿烂。

6.关于袁崇焕
柏杨文中很肯定的说朱由俭是受了反间计而大怒将袁崇焕处死的。
“袁崇焕从下狱到被杀,近一年的时间,即使有什么问题还调查不清楚了呢?”
因为袁擅杀毛文龙使朱由俭“骤闻,意殊骇”。崇祯为了巩固皇权,防止大臣结党,
并彻底摧毁东林党势力,从而借“反间计”杀了袁。
柏杨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现在非常主流的说法顺便提一下呢?既然他有闲心花笔墨在第四章讲苏妲己在民间的一种传说,既然他有闲心花笔墨在第二十章大骂武则天。

针对柏杨所著《中国人史纲》

2004-6-17 21:43 nononono
1至3点比较同意,柏杨是比较理想主义的,用历史来套他的观念。

4至5嘛,有点求全责备了。他本身也并不是什么科班历史专业的出身,把这本书当成学术性极强的历史书,没有必要吧。这只是一本历史的通俗读物而已,再加上点柏杨的个人观点。

2004-6-17 22:04 凝雪幻
又不是真的做史,当个题目而已

2004-6-17 22:11 yingzheng
我觉得第一点没什么
要知道骂秦始皇的人毕竟是多数,难得有个赞扬的,"珍惜动物"应该保护啊
呵呵

至于后几点,我秦后的历史就很少看了
不好说什么

2004-6-17 22:14 大树将军
柏杨不过是一知半解。

2004-6-17 23:48 秋孤寒
我比较赞同nono的看法,柏杨先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史,这在他的《白话资治通鉴》里表现得十分明显,可以将“城不浸者三版”说成三块板子,而对司马光则是逮着机会就来段“柏杨曰”,大力鞭挞,他的书更多的是要阐述他的思想主张。

不过话说回来,这恐怕也是他的历史哲学观,要的不是考证,而是阐述。其实他的书也有不少观点很是新颖,有借鉴意义,比如关于历史时期的划分。

2004-6-18 00:37 wndblack
我觉得那个家伙写的有些是无期嘛黑的,真不知道他脑子怎么了?

2004-6-18 08:33 tty1
对蒙古也是吹捧备至,铁木真成了千古一帝。花剌子模被屠是因为擅杀商人;金朝被亡国是因为他虐待蒙古;南宋被灭是因为背盟。总之蒙古是无辜的,都是别人不对,别人死是因为该死。

2004-6-18 09:30 小至
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 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第十四章) 
那么,依柏杨的此种说法,原始社会时早就实行共产主义制度了。而且历代农民起义所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更是社会主义了。
王莽是按照儒家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来实行复古,那么看来在会主义的各种制度也早在中国古籍中记录在案了。柏杨给王莽的经济政策用了个骇人听闻的名称“实行计划经济”,而实际上人家原名叫“五均六莞”,六莞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改动而已,看来首行计划经济的是汉武帝喽。
照柏杨的此种说法,不仅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在古中国找到幻影,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怕是现代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或是罗伯特·诺齐克,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都能从古中国的儒家典籍中找到,嘻嘻。

这一点,不同意,不一定任何先进的改革措施都对当时的社会有推进作用,王安石变法就是如此。

2004-6-18 10:18 nononono
再说,计划经济有什么好的?放哪个时代都该狠批,而不是狂捧。

在古代发现了现代的魔鬼,就不是魔鬼了吗?P!

这一点要狂顶MM一把。

2004-6-18 12:49 紫冠道人
沒看過他的書,哪裡有呀?

2004-6-18 14:49 曹仲德
柏杨说王莽的社会改革是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更多的是指均田的设想(恢复井田)吧,“六莞”只是最末的一部分罢了。

王莽是个彻头彻尾的书生,实行的政策也是书生之见,他在幻想着实行井田把地权平均分配,抑制兼并,却并没有确实的措施把地产从豪强所有者手里收回来,汉武帝就利害得多,解决方式就是杀杀杀,用酷吏对付大地主,谁兼并杀谁,用算缗告缗的赋税手段对付大商人,中产以上破家无数。虽然很残酷,毕竟凿实抑制了文景放任自流经济政策带来的严重问题。

这就是汉武帝是政治家,而王莽只是书生的区别所在。

后世儒生称王莽为大奸臣,但对于其经济措施却难言舍弃,从东汉到宋朝,恢复井田的措施常常作为解决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被提出来,直到南宋的朱熹还视为不刊之论,这充分说明,书生们的思想是相通的。

2004-6-18 15:09 泡泡飞龙
[color=blue]再说,计划经济有什么好的?放哪个时代都该狠批,而不是狂捧[/color]

罗斯福新政等西方国家的经济运作中,也有宏观调控等计划经济的影子。
是不是也该狠批??  

苏联、中国的前期发展,国家经济基础的奠定,也是依靠了计划经济的有效运作。
计划经济对国家长远发展是不适应的,并不代表它是完全一无是处的。
拜托不要动不动就是“万恶”的计划经济。  

To 楼主:
柏杨纯粹是从杂文的角度来回顾中国历史,并不是真的在写史。

何况,这本书的成书年代很早,现在很多史学家达成的观点,在他写书的时候还连影子都没有呢。总不能要他未卜先知吧?  

至于说他什么只是会凭空幻想的书生,那只能说,建议你去多了解一下柏老的生平。

人家可是曾经因为针砭时弊受过台湾统治层的迫害,坐过牢,打断过腿的人。
和只会幻想谈天的书生有很大的区别。

2004-6-18 15:25 首席屠宰官
[quote]原帖由[i]泡泡飞龙[/i]于2004-06-18, 15:09:23发表
[color=blue]再说,计划经济有什么好的?放哪个时代都该狠批,而不是狂捧[/color]

罗斯福新政等西方国家的经济运作中,也有宏观调控等计划经济的影子。
是不是也该狠批??  

苏联、中国的前期发展,国家经济基础的奠定,也是依靠了计划经济的有效运作。
计划经济对国家长远发展是不适应的,并不代表它是完全一无是处的。
拜托不要动不动就是“万恶”的计划经济。  

[/quote]
呵呵,泡泡不太熟悉四不先生阿  

他就是经济自由主义派,对凯恩斯主义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行动深恶痛绝

2004-6-18 18:52 凝雪幻
[quote]柏杨纯粹是从杂文的角度来回顾中国历史,并不是真的在写史。[/quote]

2005-8-17 14:33 songye999
柏杨是小孩子的眼光,看问题只看一侧,可笑。周易中的《风地观》一卦说:“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就是说,像小孩一样观看事物的行为,在小百姓身上无所谓,在大人物身上出现,就会犯大错。

2005-8-17 17:35 zoe
「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这句话很有道理,在此谨记下了  

历史事迹的成因可能如同攀藤纠葛似的复杂,的确需要多方面探讨才能得以理解.因此从周易的这句话更可以看出古人的智慧.

2005-8-17 17:37 songye999
古人有很多智慧在书里,多看就相当于多活了XXXX年

2005-8-18 10:07 在爱中沉沦
没有想到这里的人这么看不起书生,重男轻女看不起女儿也就罢了,可是妇女自己也看不起女儿,就太可恨了。

2005-8-18 12:28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4-06-18, 18:52:37发表

        [/quote]
那他应该取名《杂文歪批中国历史》,不应该起《中国人史纲》这样的名字来误导不明底细的人

2005-8-18 14:22 songye999
楼上说的好

2005-8-18 18:36 旁观者
将就着看吧,很多人都不想看古文的……不顺眼的地方要么捂着鼻子翻过去。自己心里明白就行了。

2005-8-18 19:13 冰祁步
历史本来就是一百个的眼里会有一百种看法
这与每个所处的阶级、成长的环境、看事物的眼界等等复杂的因素有关

当然也有一点不可否认
作为一个不是真正的史学家
是很难把问题看得很全面的
但是敢于提出自己的个人见解

就对这一点
我还是很佩服的

2005-8-18 22:17 实干司马
柏杨给我们的教训,就是不要盲目轻信什么专家之类的论断,要先了解历史,再对那些专家的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2005-8-19 06:51 秦楚荒夕
从楼主所列来看,柏杨先生此书有些片面、主观。

2005-8-19 08:39 风云天下
柏杨一生也比较坎坷,思想很是特立独行,对现代和古代都有自己的看法.他写的书虽多,但主要以杂文为主,并且谈看法的较多,不能当作历史书来看.况且他的历史观未必正确.

上面论到王莽,在下觉得其实王莽是好心办坏事,他曾经体察过下层的疾苦,所以想为百姓做些事,可惜政策有些脱离了现实,并且一改再改,结果反而加重了百姓的苦难,让人反对他,实在是有些可惜.王安石好像也差不多吧.

2005-8-19 08:46 songye999
是,在下也觉得王莽是可惜了,所谓“志大才疏,反误大志”。

2005-8-20 11:19 绝世天骄
其实王莽这个人还是很了不起的,要不是他过于迷信,过于理想化,他应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2005-8-20 19:19 songye999
........楼上认为政治家是什么样的算伟大?汗.....王莽再高尚,他的政治能力也....不怎么样啊,何谈伟大?

2005-8-21 14:30 失忆
柏杨  的书且做杂文看吧
总不枯燥吧   总知道他书的是谁吧
哪个作者没个人观点  几何读物没有

2005-8-22 11:02 绝世天骄
[quote]原帖由[i]songye999[/i]于2005-08-20, 19:19:05发表
........楼上认为政治家是什么样的算伟大?汗.....王莽再高尚,他的政治能力也....不怎么样啊,何谈伟大 [/quote]
同是搞改革,邓小平成功了,那他就是伟大的政治家

2005-8-22 14:12 bruse0101
这书偶有一套。。。把它作我历史扫盲书还是很不错的。。。具体细节当然只能批判的去看了

2005-8-23 01:18 六韬五略
[QUOTE]看看楼主写的文章。
最近在WOW没空来论坛看帖,不过就搂主写的第二点就能看出,看书看一半的人,往往嘴巴上都是告诉别人,他看书看的才是完整的。

[QUOTE]王莽的新政府成立后,即实施一连串下列的新社会政策:
    一 土地国有:私人不准买卖,恢复一千二百年以前已废除了的古代井田制度。八
口以下的家庭,耕地不得超过九百亩,超过了的土地,一律没收,或由地主直接分给他
的邻居或家属。
    二 耕地重新分配:没有土地的农夫(佃农),由政府分给土地。以一对夫妇一百
亩为原则,不满一百亩的,由政府补足。
    三 冻结奴隶制度:虽没有马上废止,但禁止所有奴隶婢女继续买卖,以限制奴隶
的范围和数目不再扩大,使它最后自然消灭。
    四 强迫劳动:凡无业游民,每人每年罚布帛一匹,无力缴纳的,由政府强迫他劳
役,在劳役期间,由政府供给衣食。
    五 实行专卖制度:酒专卖,盐专卖,铁器专卖,由中央政府统一发行货币(从前
任何富豪,都可制造银钱,新政府收回这种授权)。山上水中的天然资源,都为国家所
有,由政府开采。
    六 建立贷款制度:人民因祭祀或丧葬的需要,可向政府贷款,不收利息。但为了
经营农商事业而贷款,则政府收取纯利十分之一的本息。
    七 实行计划经济:由政府控制物价,防止商人操纵市场,以消除贫富不均。食粮
布帛之类日用品,在供过于求时,由政府照成本收买。求过于供时,政府即行卖出,以
阻止物价上涨。
    八 征收所得税:一切工商业,包括渔猎、卜卦、医生、旅馆,以及妇女们家庭养
蚕织布,从前都自由经营,现在新政府都课征纯利十分之一的所得税。政府用这项收入
作为贷款或平抑物价的资金。[/QUOTE]

总结性的王莽改革,大家看看这样的改革向什么?计划经济都出来了,社会主义啊。还有专卖,分地劳动,土改啊。

他所王莽伟大,是说在当时条件下,能想出这样的法子改革的人,绝无仅有。

不知道你如果在2百年前,想到这个法子在写本书,楼主也应该成为一个奇才,伟大的奇才,可惜生在现在,什么也想不到,挑个错,还挑不清楚。

[QUOTE]“我们可发现王莽所从事的是一个惊天动地的全面社会改革,十九世纪才兴起的社会主义,早在一世纪时的 中国,就有了构想和实践”(第十四章) 
那么,依柏杨的此种说法,原始社会时早就实行共产主义制度了。而且历代农民起义所实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就更是社会主义了。
王莽是按照儒家古籍中所记各种制度来实行复古,那么看来在会主义的各种制度也早在中国古籍中记录在案了。柏杨给王莽的经济政策用了个骇人听闻的名称“实行计划经济”,而实际上人家原名叫“五均六莞”,六莞多继承于汉武帝的经济政策,稍加改动而已,看来首行计划经济的是汉武帝喽。
照柏杨的此种说法,不仅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在古中国找到幻影,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怕是现代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或是罗伯特·诺齐克,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都能从古中国的儒家典籍中找到,嘻嘻。
  楼主没上过初中的思想政治课吧,根据马克思的理论,我们人类在原始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均分”,都是因为生产力使然。而原始社会的均分,多是因为生存压力所致的一种自然现象,而共产主义的均分,则是一种人类的有意识的一种经济手段。

至于他们的之间的不同,也是后世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发现,而且通过总结得出的结论。王莽在那样的年代能想到用人类的强制手段来实现一定的均分,也是不易啊。

[QUOTE]照柏杨的此种说法,不仅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制度能在古中国找到幻影,卢梭的《社会契约论》,那怕是现代政治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或是罗伯特·诺齐克, 哈耶克的经济思想都能从古中国的儒家典籍中找到,嘻嘻。[/QUOTE]
楼主上高中的时候,没上过政治吧,难道没学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不知道事物具有普遍联系?
人那么多,大家的思维也想得多,偶尔想到一块去了,有一样的观点有什么好奇怪的?
楼主饿了,说饿,要吃饭。古代人也同样知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荒。

[QUOTE]关于袁崇焕
柏杨文中很肯定的说朱由俭是受了反间计而大怒将袁崇焕处死的。
“袁崇焕从下狱到被杀,近一年的时间,即使有什么问题还调查不清楚了呢?”
因为袁擅杀毛文龙使朱由俭“骤闻,意殊骇”。崇祯为了巩固皇权,防止大臣结党,
并彻底摧毁东林党势力,从而借“反间计”杀了袁。
柏杨为什么就不能把这种现在非常主流的说法顺便提一下呢?既然他有闲心花笔墨在第四章讲苏妲己在民间的一种传说,既然他有闲心花笔墨在第二十章大骂武则天。[/QUOTE]

你也看到了,这是最新非常的主流说法,麻烦你看书看看序言,就知道书是怎么写的?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在来谈主流。

书是要你看的,不是叫你断章取义的,这个论坛的某些人,如恒大之流,历来只看一半,看一半也就算了,也不认真判断书的内容和意思,根据作者所处环境,所受思想的影响写出的书,做客观评价。最爱,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写书写的有新颖观念的叫什么,叫出风头,做SHOW。

2005-8-23 01:22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8-18, 12:28:54发表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4-06-18, 18:52:37发表

       [/quote]
那他应该取名《杂文歪批中国历史》,不应该起《中国人史纲》这样的名字来误导不明底细的人  [/quote]

杂文,歪批,太符合你了,特别是歪批两字,形容你的帖子就太贴切了。

2005-8-23 01:25 六韬五略
[quote].“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到十九世纪为止,可怜兮兮的只有六位:管仲、公孙鞅、诸葛亮、王猛、王安石、张居正。王猛是其中之一。”(第十七章)
[color=red]我发现柏杨评选的这六个人的共同点是没有什么恶行或劣迹[/color]。
还有一点是柏杨不选皇帝是伟大的政治家,这一点其实也是基于上一点的,因为当了皇帝的肯定会有劣迹和恶行,比如选天下美女以充后宫,比如发动劳民伤财的侵略战争。
柏杨先生评选伟大政治家实际上首先是在“举孝廉”。
柏杨先生是书生气十足的书生,坐在温暖书房里的幻想着江湖的]灿烂。[/quote]

你也没什么恶性和劣行啊,可是拿你横比竖比也比上那六位啊。

孝廉你也够孝廉啊,可惜你还是比不上那六位啊。

不理解,温暖的书房是说哪?

难道你觉得绿岛是温暖的书房?

2005-8-23 05:15 气流
提醒楼上的: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针对对手本人,不然有“人参公鸡”的嫌疑。

2005-8-23 16:51 桓大司马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8-23, 1:22:06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8-18, 12:28:54发表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4-06-18, 18:52:37发表

       [/quote]
那他应该取名《杂文歪批中国历史》,不应该起《中国人史纲》这样的名字来误导不明底细的人  [/quote]

杂文,歪批,太符合你了,特别是歪批两字,形容你的帖子就太贴切了。 [/quote]
都跟你说了柏杨书里有哪些地方是扯谈,你就是不肯去调查,怪谁?
真好笑

2005-8-23 17:58 golrenbob
柏杨的文章写得确实不错,杂文、历史等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而且文笔幽默流畅,值得一看,《皇帝之死》、《皇后之死》、《西窗随笔》啊,等等,不一而足,看他的书也是挺享受的,观点正确与否那是见仁见智的东东啦,当成闲书来看非常好。顺便再推荐一位,高阳先生,他的书也很棒。

2005-8-23 21:08 zoe
高阳先生的小说确实不错.我看过他写的关于胡雪严的系列作品,除了把他经营事业与广结人脉的手法写的很精采以外,也描写了清末的社会与官场百态,挺好看的.

2005-8-24 18:24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气流[/i]于2005-08-23, 5:15:37发表
提醒楼上的: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要针对对手本人,不然有“人参公鸡”的嫌疑。 [/quote]
一定注意一定注意。
我这也是看这一个白衣前辈爱好这样,以为这是允许的。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2005-8-24 18:33 六韬五略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8-23, 16:51:04发表
[quote]原帖由[i]六韬五略[/i]于2005-08-23, 1:22:06发表
[quote]原帖由[i]桓大司马[/i]于2005-08-18, 12:28:54发表
[quote]原帖由[i]凝雪幻[/i]于2004-06-18, 18:52:37发表

       [/quote]
那他应该取名《杂文歪批中国历史》,不应该起《中国人史纲》这样的名字来误导不明底细的人  [/quote]

杂文,歪批,太符合你了,特别是歪批两字,形容你的帖子就太贴切了。 [/quote]
都跟你说了柏杨书里有哪些地方是扯谈,你就是不肯去调查,怪谁?
真好笑 [/quote]
每天写书出书的人一堆。
对什么历史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并写在书上。
而他们对看法的来源不过都是古人写的书。
大家都靠这个来进行研究,看法自然不同。
有主流有不同的意见。
你不接受不同的意见就不接受,拿其他人的看法来反驳某个人的看法,这行为本身很搞笑。
竟然不同意看法,就不用看人家写的书。

你有什么看法,你也可以写本书出来。
可惜,在论坛里,有见过韦孝宽,燕林晓京等人对历史研究问题的高见。


他们写的不过是他们研究的看法,也不见他们有贬低其他人对这问题的看法。

至于歪批,比较适合你,因为人无完人,要想找漏洞批评,那简直太容易。

就是没漏洞,抬杠还是简单的。

2005-8-25 13:47 桓大司马
笑,我说的是他哪里基本历史知识出错,谁有功夫跟你讨论什么看法

2005-8-25 13:53 ironsov
我算明白《苍之涛》的论调从何而来了!

2005-8-28 14:12 凌云茶
就凭他*写一本丑陋的*中国人,就*需要全党全国动员去批判,*这副不批倒柏杨亡党亡国就*在眼前的模样,他就是一个有可取*之处的人.

2005-8-29 17:18 落花雨林
名曰《...史纲》,却加入大量个人观点。确有误导之嫌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