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6-15 10:22
MOD狂
:Plz肯定是玩了定大的吕布传
2009-6-15 10:33
心怀蜀汉
孙权稍畏之,在这里我更可以认为是“顾虑”。因为以孙权的兵力,地盘,实在没有畏惧刘备的必要。
先说四郡,燕京晓林都已经发帖讨论过了,刘备的确没有管辖四郡的权力,关张诸葛等都没有任太守的记录,只有诸葛亮曾经调三郡物资以充军实,我感觉“征四郡”前加个“代”字更符合当时的情况。此时刘备把刘倚的招牌打出来,的确获得了一部分荆州人士的投靠,当然刘备自身的名望也很重要,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显然不是冲着刘倚,一个刘倚能给他们安身立命之所?显然是刘备数年在荆州打下的基础,以及军败后依然照顾刘表后人,但谁主谁从,是个人都明白。
本帖的目的主要讨论刘倚的死是否是刘备下的手,需要证明两点:1,时机成熟。即此时杀刘倚有助于刘备的统治; 2,刘备会下手。即刘备的为人。
先把第二点提前来讨论,刘备是枭雄不假,但刘备最大的名声是仁德,纵观他的所作所为,除了用诈力取刘璋外,几乎没有对不起别人的事(除非你认为是刘备对不起吕布),刘备一生除了早期是对付黄巾军,一直是在对抗曹操,他难道吃饱了撑的?无非是心中的正义以及受汉献帝的嘱托才这样做的,否则为什么不早点扩充地盘,而是脱离曹操后马上领徐州联络袁绍对付曹操,之后又在汝南骚扰,再往后逃到新野一呆就是数年(好像是七年),直到获得诸葛后才知道要对付曹操,就得有人有地盘,即使如此,依然有不攻襄阳,带十万众日行十数里的记载。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死前能说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就知道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了。刘备是不是伪君子,从他的一生就可以看出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无论他是怎么想的,他都无愧于一个真正的君子。现年头,人们往往推己及人,认为自己做不成君子的,别人这样做一定是在装B,是伪君子,实在是让人感叹世风日下。刘备诸葛亮完美君臣的典范,千年少有,现在拿来批也就不奇怪了。
话说第一点,此时杀刘倚有何必要?杀了就可以自领荆州牧?可惜,地盘还得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孙权老窝里借,而且日益壮大的实力和名声反而让周瑜忌惮献上软禁刘备的计谋,可惜孙权担心周瑜自立所以未采用,实在是刘备之幸。刘倚死后再无荆州人士大量投靠的记载,这是好事?刘倚死后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让孙权周瑜忌惮,这是好事? 纵观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没发现刘倚挂掉对刘备有利的,何况刘备手下可没什么名医,人家刘倚也是有江夏战士万余的,亲信难道都给刘备收买了?年纪轻轻地挂掉,一点流言都没有?你当世人都是傻子?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心怀蜀汉 于 2009-6-15 10:45 编辑 [/i]][/color]
2009-6-15 23:36
暂时发言马甲
如果搞得太晚了,刘琦的情况人人皆知了,那时天下人都会唾骂,刘备政治上失分太多,不妥;
-----------------------------
表了刘琦当荆州刺史,以其名义收编南四郡,还没人人皆知??
你的嘴巴吹牛是牛B的。说得好像刚表了一个人当荆州刺史,然后由刚刚收编了四郡后就突然“奇怪”的死掉了就不会让人怀疑?不会让人唾骂??政治上不会失分?
你拿什么忽悠呢。
刘备刚得南四郡,刘琦就离奇的死了,还死得不明不白(按某人说法),孙权还敢跟这号人合作?还会听从鲁肃的建议借他南郡玩?孙权还会“以收天下英雄”的想法来对待刘备?孙权是不是挨某人踢脑袋了?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6-15 23:38 编辑 [/i]][/color]
2009-6-16 01:39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心怀蜀汉[/i] 于 2009-6-15 10:33 发表
孙权稍畏之,在这里我更可以认为是“顾虑”。因为以孙权的兵力,地盘,实在没有畏惧刘备的必要。
先说四郡,燕京晓林都已经发帖讨论过了,刘备的确没有管辖四郡的权力,关张诸葛等都没有任太守的记录,只有诸 ... [/quote]
南四郡刚投降,太守没立即换掉没不正常吧,关张诸葛没有出任太守的记录?
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
先主既定江南,以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新亭侯,后转在南郡。
刘备有任命过太守,只是南四郡郡守没有撤换罢了。燕某人那种“没换太守”就是没管辖权利的逻辑就少晒了。没管辖权还能调动赋税?都能从郡里管辖赋税了,没管辖权这种逻辑只怕……
2009-6-16 21:45
三国赤壁周郎
回复 #126 暂时发言马甲 的帖子
襄阳太守、宜都太守是南四郡的太守:doubt:
2009-6-16 22:16
暂时发言马甲
回复 #127 三国赤壁周郎 的帖子
孙权的部下周瑜能随便任命襄阳太守,宜都太守??
----“刘备有任命过太守,只是南四郡郡守没有撤换罢了。”
说过的话还得装看不见我就没意见了。对南四郡的所有权是体现在刘备对江南的赋税有管辖的权力。
2009-6-18 10:16
那里的我
:mellow::wink::time::ohmy::doubt::funk::shy:
2009-6-22 12:49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心怀蜀汉[/i] 于 2009-6-15 10:33 发表
孙权稍畏之,在这里我更可以认为是“顾虑”。因为以孙权的兵力,地盘,实在没有畏惧刘备的必要。
先说四郡,燕京晓林都已经发帖讨论过了,刘备的确没有管辖四郡的权力,关张诸葛等都没有任太守的记录,只有诸 ... [/quote]
孙权稍畏之,在这里我更可以认为是“顾虑”。因为以孙权的兵力,地盘,实在没有畏惧刘备的必要。
--------------------------------------
你扣这种字眼,有个鸟意思啊?如果你不愿意老老实实地讨论三国史话,只想着显摆自己还不是一脑袋浆湖,靠扣字眼效果其实正相反。
============================================
先说四郡,燕京晓林都已经发帖讨论过了,刘备的确没有管辖四郡的权力,关张诸葛等都没有任太守的记录,只有诸葛亮曾经调三郡物资以充军实,我感觉“征四郡”前加个“代”字更符合当时的情况。此时刘备把刘倚的招牌打出来,的确获得了一部分荆州人士的投靠,当然刘备自身的名望也很重要,庐江雷绪率部曲数万口稽颡显然不是冲着刘倚,一个刘倚能给他们安身立命之所?显然是刘备数年在荆州打下的基础,以及军败后依然照顾刘表后人,但谁主谁从,是个人都明白。
-----------------------
对,四郡到手之前,刘琦对刘备的作用是很大的。
===============================================
本帖的目的主要讨论刘倚的死是否是刘备下的手,需要证明两点:1,时机成熟。即此时杀刘倚有助于刘备的统治; 2,刘备会下手。即刘备的为人。
先把第二点提前来讨论,刘备是枭雄不假,但刘备最大的名声是仁德,纵观他的所作所为,除了用诈力取刘璋外,几乎没有对不起别人的事(除非你认为是刘备对不起吕布),刘备一生除了早期是对付黄巾军,一直是在对抗曹操,他难道吃饱了撑的?无非是心中的正义以及受汉献帝的嘱托才这样做的,否则为什么不早点扩充地盘,而是脱离曹操后马上领徐州联络袁绍对付曹操,之后又在汝南骚扰,再往后逃到新野一呆就是数年(好像是七年),直到获得诸葛后才知道要对付曹操,就得有人有地盘,即使如此,依然有不攻襄阳,带十万众日行十数里的记载。俗话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死前能说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就知道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了。刘备是不是伪君子,从他的一生就可以看出来,我一直认为,一个人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无论他是怎么想的,他都无愧于一个真正的君子。现年头,人们往往推己及人,认为自己做不成君子的,别人这样做一定是在装B,是伪君子,实在是让人感叹世风日下。刘备诸葛亮完美君臣的典范,千年少有,现在拿来批也就不奇怪了。
--------------------------------------------
整个蜀粉的内部言论。这种内部言论,还是不要拿出来了!
刘备对得起吕布?我看除了极个别刘粉,天下没人会这样看。
刘备对不起的人多了去了,象之前公孙瓒、袁绍、曹操,更前的督邮等很多人,还有之后的孙权、刘璋。而此阶段,刘备正在对不起刘表,刘琦。
刘备杀刘琦,对外宣布“琦病死”,说明刘备很会作奸,这与他之后对刘璋的奸诈是一脉相承的,也与他之前对N人的奸诈也是一脉相承的。
==================================================
话说第一点,此时杀刘倚有何必要?杀了就可以自领荆州牧?可惜,地盘还得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去孙权老窝里借,而且日益壮大的实力和名声反而让周瑜忌惮献上软禁刘备的计谋,可惜孙权担心周瑜自立所以未采用,实在是刘备之幸。刘倚死后再无荆州人士大量投靠的记载,这是好事?刘倚死后群下推刘备为荆州牧让孙权周瑜忌惮,这是好事? 纵观后来发生的所有事,没发现刘倚挂掉对刘备有利的,何况刘备手下可没什么名医,人家刘倚也是有江夏战士万余的,亲信难道都给刘备收买了?年纪轻轻地挂掉,一点流言都没有?你当世人都是傻子?
------------------------------------------------
史料记载:
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
可见,确实刘琦一死,刘备就自领了荆州牧了。
至于冒着生命危险之类的,毕竟还是获得了成功。如果不杀刘琦,连冒险都没法冒去。
另外,按你那套逻辑,刘备回家编草席去,对刘备是最有利的,这样,周瑜就不忌惮了。
至于刘琦死后再无荆州人士大量投靠的记载,其实正好说明刘琦的作用已经发挥怠尽,没多少油水了。从“有大用”转为“无用”及“有害”了。
流言当然会有的,不过,刘备既然要作奸了,当然也就有心理准备,也是盘算好了利远大于弊才这样干的。
2009-6-22 12:55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6-15 23:36 发表
如果搞得太晚了,刘琦的情况人人皆知了,那时天下人都会唾骂,刘备政治上失分太多,不妥;
-----------------------------
表了刘琦当荆州刺史,以其名义收编南四郡,还没人人皆知??
你的嘴巴吹牛是牛B的 ... [/quote]
如果搞得太晚了,刘琦的情况人人皆知了,那时天下人都会唾骂,刘备政治上失分太多,不妥;
-----------------------------
表了刘琦当荆州刺史,以其名义收编南四郡,还没人人皆知??
------------------
那时只是人人皆知其名,但是,还没有人人都见其实。
如果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突然一下子“病死了”,岂不更让人疑心吗?两害相权取其轻,刘备懂得很啊,刘备是名奸、大奸,这方面你就少替他操心了。
=============================================
你的嘴巴吹牛是牛B的。说得好像刚表了一个人当荆州刺史,然后由刚刚收编了四郡后就突然“奇怪”的死掉了就不会让人怀疑?不会让人唾骂??政治上不会失分?
--------------------------
政治上当然要丢分,但是,与他取得的利益相比,得远远大于失。
===================================================
你拿什么忽悠呢。
刘备刚得南四郡,刘琦就离奇的死了,还死得不明不白(按某人说法),孙权还敢跟这号人合作?还会听从鲁肃的建议借他南郡玩?孙权还会“以收天下英雄”的想法来对待刘备?孙权是不是挨某人踢脑袋了?
------------------------------
孙权不和刘备合作,难道找火星人合作?
另外,刘备虽奸,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所以,袁绍、曹操、孙权都要对刘备加以利用 。
2009-6-22 13:14
congwanshui
楼上似乎毫无逻辑,基本就是:我说是,那就是!
哪还辩什么?! 编呗!
2009-6-22 13:24
暂时发言马甲
那时只是人人皆知其名,但是,还没有人人都见其实。
如果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突然一下子“病死了”,岂不更让人疑心吗?两害相权取其轻,刘备懂得很啊,刘备是名奸、大奸,这方面你就少替他操心了。
----------------------------------------------------------------------------
请出示大家之前不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就你知道的证据。未见其实??你当刘琦呆夏口跟孙权隔江那么久孙权还只知其名??荆州之人还只知其名?
笑话了,刘琦不病死怎么妨碍刘备呢?你也没给出任何依据就在这YY刘备非把刘琦放倒不可呢。
政治上当然要丢分,但是,与他取得的利益相比,得远远大于失。
----------------------------------------------------------------------------
不搞掉刘琦刘备取不到益州??你这算逻辑吗?
孙权不和刘备合作,难道找火星人合作?
另外,刘备虽奸,也有很大的利用价值,所以,袁绍、曹操、孙权都要对刘备加以利用 。
----------------------------------------------------------------------------
笑,孙权起初可是想“收天下英雄”收了刘备的。刘备到孙权那求督荆州之时,周瑜还上书指出收服刘备不现实,还不如将其软禁。刘琦真“不明不白”死了,孙权居然还不听周瑜的建议软禁刘备??孙权果然爱挨某人踢脑袋了。
2009-6-22 13:42
congwanshui
跟他有什么好辩的,以他的逻辑推出:刘备对不起吕布,吕布对刘备有大恩;
就这个, 也不用说什么了!
2009-6-23 23:14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6-22 13:24 发表
那时只是人人皆知其名,但是,还没有人人都见其实。
如果时间长了,大家都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突然一下子“病死了”,岂不更让人疑心吗?两害相权取其轻,刘备懂得很啊,刘备是名奸、大奸,这方面你就少替他 ... [/quote]
请出示大家之前不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就你知道的证据。未见其实??你当刘琦呆夏口跟孙权隔江那么久孙权还只知其名??荆州之人还只知其名?
笑话了,刘琦不病死怎么妨碍刘备呢?你也没给出任何依据就在这YY刘备非把刘琦放倒不可呢。
--------------------------------------------
时间越长,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的人就越多,刘琦“病死”的消息就越多的人怀疑。
刘琦不病死,刘备直接就干上荆州牧了?
==============================================
不搞掉刘琦刘备取不到益州??你这算逻辑吗?
---------------------------
搞掉刘琦,刘备才能自立。不搞掉刘琦,荆州就是刘琦的。
========================================
笑,孙权起初可是想“收天下英雄”收了刘备的。刘备到孙权那求督荆州之时,周瑜还上书指出收服刘备不现实,还不如将其软禁。刘琦真“不明不白”死了,孙权居然还不听周瑜的建议软禁刘备??孙权果然爱挨某人踢脑袋了。
----------------------------------------
对啊,孙权就是不听周瑜的,不然的话,也就软禁了。周瑜为什么把刘备比喻成恶虎?没准也就是对刘琦之死周瑜也有自己的看法。
至于孙权不听周瑜的话,那是孙权的事,孙权有孙权的考虑,你能代替孙权的想法?刘琦被刘备做了,孙权就一定会软禁刘备?那刘备以前做过这么多缺德事,不也没见孙权对刘备怎么样吧一。
2009-6-24 10:18
心怀蜀汉
“时间越长,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的人就越多,刘琦“病死”的消息就越多的人怀疑。”
天啊,您真是轩辕一活宝,刘倚活了二十多年,原来只要尽快灾了就没有人知道刘倚是“壮小伙”了
2009-6-24 21:37
暂时发言马甲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6-23 23:14 发表
请出示大家之前不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就你知道的证据。未见其实??你当刘琦呆夏口跟孙权隔江那么久孙权还只知其名??荆州之人还只知其名?
笑话了,刘琦不病死怎么妨碍刘备呢?你也没给出任何依据就在 ... [/quote]
那是,我不能对孙权的决定有一点疑问,你却能代替刘备发表他的想法,他的行动,这是多么伟大的判断纳~
刘备干了那么多坏事?周瑜这么敌视刘备尚未能举出一件刘备干的坏事,只能说他有雄心,你说刘备干坏事就干坏事?你以为你是谁?当然,周瑜孙权跟你所看到的不是同一件历史,当然不知道刘备干的坏事,只道其是“天下英雄”,“雄心万丈,必不屈于人下”,哪个你看到得吕布揣飞刘备,刘备还得对吕布感恩戴德,刘备被打跑,联合曹操报仇就是恩将仇报,刘备过襄阳不攻,为了民众宁愿冒下不能顺利到达江陵被曹操追上的危险,却是裹挟刘综及荆州吏民这么牛B呢?
其他就不扯了,你给不出一个历史依据,你的推论就连可能性都不存在。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暂时发言马甲 于 2009-6-24 21:45 编辑 [/i]][/color]
2009-6-25 11:13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心怀蜀汉[/i] 于 2009-6-24 10:18 发表
“时间越长,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的人就越多,刘琦“病死”的消息就越多的人怀疑。”
天啊,您真是轩辕一活宝,刘倚活了二十多年,原来只要尽快灾了就没有人知道刘倚是“壮小伙”了 [/quote]
活宝到确实有一个。
能发明如下等式的,说他不活宝,哪个相信啊,哈 哈哈。
时间越长,知道刘琦是个壮小伙的人就越多,刘琦“病死”的消息就越多的人怀疑=刘倚活了二十多年,只要尽快灾了就没有人知道刘倚是“壮小伙”了
2009-6-25 11:15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暂时发言马甲[/i] 于 2009-6-24 21:37 发表
那是,我不能对孙权的决定有一点疑问,你却能代替刘备发表他的想法,他的行动,这是多么伟大的判断纳~
刘备干了那么多坏事?周瑜这么敌视刘备尚未能举出一件刘备干的坏事,只能说他有雄心,你说刘备干坏事 ... [/quote]
刘琦之死,我前面早就说了,史料中已经无法查明真相。
但是,刘琦之死,受益的是刘备。
而且,刘琦是在被刘备掌握之后死的。
所以,尽管史料缺乏,也不能否认刘琦完全是有可能被刘备做掉后宣布“病死”的。
最后,“如果刘琦被刘备做了,孙权就一定会软禁刘备”的逻辑,真是太强大了,呵呵。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人中吕,鬼中羽 于 2009-6-25 11:17 编辑 [/i]][/color]
2009-6-25 15:10
心怀蜀汉
好笑,刘倚之死,受益的可不是刘备?这里分明受损失的是刘备!
原因如下:
1,扶持刘倚,就会有忠于刘表的人来投靠,史载刘备驻油江口时,荆州人士纷纷来投,而刘倚挂掉后就没有投靠的记录了。这点可以通过前后对比说明刘倚能吸引忠刘表人士;而不是像你说的没人投靠正好说明刘倚利用价值没了,所以你的逻辑思维向来都让人无语。
2,有刘倚在,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子代父接任“荆州刺史”,在舆论上过得去。刘倚未挂前,孙权都没有去干涉,不能说孙权就认可了,但也说明孙权拿这点没法子,刘倚的旗子还是很有用的。
3,刘倚病死后,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但名终究不顺,所以刘备必须得到孙权的认可,同时讨一块地来发展。
4,刘倚病死时,刘备还是很弱小,连自己的地盘都谈不上有,怎么能那么快丢掉旗子?
2009-6-25 22:10
姬凌云
人中吕,鬼中羽 .
说的好啊。
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东西,你也YY得出来。
大义凛然的说什么。
史书记载刘琦病死的,刘琦就真的是病死的?
*********
一句话你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刘琦是被刘备毒死了。
你就是在这里扯谈,污蔑,和个人淫意。
历史不是你个人淫意出来的。
请拿出确切的证据出来。
你看你写了这么多的帖子,没有一贴是又历史依据的。
都是个人的个人淫意。
2009-6-25 22:13
姬凌云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6-25 11:15 发表
刘琦之死,我前面早就说了,史料中已经无法查明真相。
但是,刘琦之死,受益的是刘备。
而且,刘琦是在被刘备掌握之后死的。
所以,尽管史料缺乏,也不能否认刘琦完全是有可能被刘备做掉后宣布“病 ... [/quote]
不用和他说了。
你看他说的。
一点历史依据也没有,都是个人个人淫意。
说什么害死刘琦,刘备有好处。
我还说曹操淫乱宫廷呢。
原因是什么,他好色。
这不是扯淡吗。
没有历史依据也在这里乱说。
2009-6-25 22:14
姬凌云
三国史话。
是以史说话。
个人淫意有什么好说的
2009-6-25 22:15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心怀蜀汉[/i] 于 2009-6-25 15:10 发表
好笑,刘倚之死,受益的可不是刘备?这里分明受损失的是刘备!
原因如下:
1,扶持刘倚,就会有忠于刘表的人来投靠,史载刘备驻油江口时,荆州人士纷纷来投,而刘倚挂掉后就没有投靠的记录了。这点可以通过前后对比说明刘倚能吸引忠刘表人士;而不是像你说的没人投靠正好说明刘倚利用价值没了,所以你的逻辑思维向来都让人无语。
2,有刘倚在,可以获得政治上的好处,子代父接任“荆州刺史”,在舆论上过得去。刘倚未挂前,孙权都没有去干涉,不能说孙权就认可了,但也说明孙权拿这点没法子,刘倚的旗子还是很有用的。
3,刘倚病死后,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但名终究不顺,所以刘备必须得到孙权的认可,同时讨一块地来发展。
4,刘倚病死时,刘备还是很弱小,连自己的地盘都谈不上有,怎么能那么快丢掉旗子? ... [/quote]
其实,你讲的这几点,前面全部都讨论过了。不过,看你在蜀粉里面,还算是愿意讲点道理的,那我就再讲一次。
1,荆州人士纷纷来投了这么多日子,这荆州人士的数目,也不是无穷无尽,总有个限吧。
对这个问题,你是本末倒置了:并非刘倚挂掉后就没有投靠的记录了;而是,在没有投靠记录后,刘琦就挂了。或者说,在刘琦的作用已经不大的时候,刘琦就挂掉了。
2,子代父接任“荆州刺史”确实很有政治好处,所以,刘备就利用了。然后,刘琦再死掉,把位子留给刘备,那就更是好上加好了。实况也正是这样,刘琦先被刘备表为“荆州刺史”,然后,充分利用了之后,刘琦“病”死,刘备就自领荆州牧了。刘琦真会死,不早不晚刚刚好。
刘琦死后,刘备自领荆州牧,孙权也没有去干涉,不能说孙权就认可了,但至少说明这时刘琦死得很恰到好处。
3,刘备一点也没觉得名终究不顺,相反,他还居然去问孙权讨要荆州。仿佛在说:过去刘琦小子管荆州,他无德无能无才,不能给他土地,现在荆州由我来管了,我的地方不够啊,把荆州土地都交给我吧!
4,刘表死时,刘备确实还很弱小,后来用了刘琦,刘备强大了,刘备得到了南四郡,又得了很多人的归顺,又有本钱讨要南郡了,于是刘琦的存在变得多余了:
——荆州人士该投的已经投来了;
——南四郡也已经到手了;
刘琦的进一步存在,谁能看出还有个啥鸟用呢?
至少,刘备是看不出刘琦还有进一步存在的必要。既然如此,刘琦要是在这个时候正好“病死”了该多好啊……
光当一声,天随人愿……
史曰“刘备崛起了”
2009-6-25 22:18
姬凌云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6-25 22:15 发表
其实,你讲的这几点,前面全部都讨论过了。不过,看你在蜀粉里面,还算是愿意讲点道理的,那我就再讲一次。
1,荆州人士纷纷来投了这么多日子,这荆州人士的数目,也不是无穷无尽,总有个限吧。
对这个 ... [/quote]
说来说去,还是个人的淫意,没有任何的历史依据。
2009-6-25 22:27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姬凌云[/i] 于 2009-6-25 22:10 发表
人中吕,鬼中羽 .
说的好啊。
历史上没有记载的东西,你也YY得出来。
大义凛然的说什么。
史书记载刘琦病死的,刘琦就真的是病死的?
*********
一句话你拿不出确切的证据来证明刘琦是被刘备毒死了。
你 ... [/quote]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我们这里是在讨论刘琦被刘备害死的可能性。
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性很大。
但是,大家也不会因此就要求修改史书,要史家们以后统统要写成“刘备害死了刘琦”,呵呵。
2009-6-25 22:36
人中吕,鬼中羽
[quote]原帖由 [i]姬凌云[/i] 于 2009-6-25 22:18 发表
说来说去,还是个人的淫意,没有任何的历史依据。 [/quote]
如果有一个看上去很巧合的事情发生,你是认为这确实仅仅只是巧合,还是由人为安排的呢?
你肯定会对此加以一番分析,才会得出自己的判断。
这种分析,或者用你的话叫作“个人的淫意”,还是有点必要的。
2009-6-25 23:15
大地の怒
其实这个可能性也是你自己YY出来。。。你说的那些基本上不引用史料的
2009-6-26 00:40
无忌
:titter:刘备杀刘琦,对外宣布“琦病死”,说明刘备很会作奸
什么逻辑??因为刘备杀了刘琦,对外宣布“琦病死,所以刘备很会作奸?
因为刘备很会作奸,所以才会杀刘琦??这逻辑??????
刘备为什么很会作奸呢?因为他杀了刘琦。。
那刘备为什么杀刘琦呢?因为他很会作奸。。
这个依据很强大。。。
刘备对得起吕布?我看除了极个别刘粉,天下没人会这样看。
刘备对不起的人多了去了,象之前公孙瓒、袁绍、曹操,更前的督邮等很多人,还有之后的孙权、刘璋。而此阶段,刘备正在对不起刘表,刘琦。
刘备对不起吕布?除了个别刘黑,天下没人会这样看。。
刘备好心收留吕布,吕布恩将仇报夺了刘备徐州,然后刘备忍辱负重最后报仇又怎么对不起吕布了?
刘备对不起谁了?督邮也算上??强悍。。刘备前期资本基本就是汉室宗亲与好名声,试问,若刘备对不起公孙瓒、袁绍他又怎么会有好名声呢?曹操为汉贼,刘备为汉室宗亲?天生的敌人又何来对不起呢?
除了刘璋,刘备谁都对得起。。
刘备杀刘琦有好处还是坏处?这一点不妨借鉴演义。。
演义东吴讨荆州,刘备第一次以刘琦为挡箭牌,东吾拿他没办法,因为有刘琦在一天,刘备都能名正言顺掌管荆州,刘琦一死,刘备对东吴只能哭了。。。
当然,这只是演义,不是历史,但是也能够说明刘琦对刘备的作用。
2009-6-26 08:19
大多数人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6-25 22:27 发表
你说的也有一定道理。
我们这里是在讨论刘琦被刘备害死的可能性。
经过分析,认为可能性很大。
但是,大家也不会因此就要求修改史书,要史家们以后统统要写成“刘备害死了刘琦”,呵呵。 [/quote]
曹丕嫉恨曹操想立曹植,又和曹操侍妾私通,所以将曹操害死。可能性也很大。
曹叡嫉恨曹丕赐死甄氏,所以将曹丕害死。可能性也很大。
诸葛恪等为了让孙亮早点上台,所以将孙权害死。可能性也很大。
其他还有孙策谋杀孙坚、孙权谋杀孙策、诸葛亮谋杀刘备、刘禅谋杀诸葛亮、司马师谋杀司马懿、司马昭谋杀司马师之类的,请自行添加……
2009-6-26 09:11
心怀蜀汉
一个最简单的逻辑,如果按人鬼的分析,刘备害死刘倚的可能性如此之大,怎么当时就没有一点怀疑的声音?别以为古人是傻瓜,人家比我们会抓机会得多。
按你的逻辑,刘倚还真是烂,手下江夏战士上万,说给人做了就给人做了,一点风声都没。不过刘备其实也挺不错的,第一次投毒就神不知鬼不觉的,说不定刘表的还跟他有关呢,诸葛的隆中对不是让刘备跨有荆益吗?从这点看刘备是肯定有嫌疑的,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史书写成刘表是刘备害死的,但起码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根据刘备非常可能害死了刘表,刘倚,说明下毒手段很好很强大,鉴于刘备跟曹操也混过,说不定曹操的头风也是刘备下的毒造成的,他们不是还品酒论英雄吗?
既然有可能刘备连头风的毒都能酿制,那么袁绍小儿子的病来得如此是时候也就不奇怪了吧..........
大家可以继续往下YY一切得可能性
2009-7-17 09:40
lzy0274
[quote]原帖由 [i]人中吕,鬼中羽[/i] 于 2009-5-22 18:15 发表
史书一句“病死”,就能否定得了刘琦不是刘备害死的?
刘备指使人投毒,让刘琦得毒病身亡,史书作者在没有掌握刘备投毒的证据情况下,不照样只能写“病死”?
何况刘备害死了刘琦的话,官方怎么也会毁灭刘琦 ... [/quote]
如果刘琦是被刘备害死的,司马家肯定会秉公执书的,他可没有义务为老刘备翻案!
刘备虽有害琦之心,却没有害琦的时机,他还要借着刘琦拉珑荆襄之士,他保护还来不及,又怎么会指使人投毒这么垃圾。
2010-1-19 20:16
護衛騎兵
人有旦夕祸福 刘琦短命说不定还真与刘备无关 说是刘备害死的 证据不足卅
2010-2-1 11:03
付昭霄
也是病故。但是什么病不知道。:emot43:
2010-2-3 18:12
凤雏′庞统
应该病死,战死是没可能的。。
页:
1
2
[3]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