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春秋文化论坛 » 衣食住行 »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2009-5-18 14:20 小女秦怜月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size=4]        周六组织爬山,一直说是爬山的。组织的人在前面带路,说前面有片林,到那里合个影吧。于是跟着到山脚下,局目望去,几近窒息。
        ——绿树白石间,山溪流淌旁,整整齐齐的五座高塔。那是我神往已久,却一直没有机会亲眼看看的法华寺。
        我想,这是我与法华寺的缘分。
        我很喜欢中国传统的建筑,那是一种宁静的美,不张扬个性,不特立独行,不故作神秘,然而,却能让心底里流出一汩清泉。记得我第一次感受到这种美,是在一次迟到的时候。一边诅咒堵车,一边焦急看表的我,抬头看见高楼大厦中静静矗立着的天宁寺塔,霎那间,心底里的急躁被一种平缓的感觉慢慢包围。然而天宁寺塔毕竟是在现代楼宇之中,在所谓代表先进文化的后现代主义和所谓与国际接轨的西方建筑的包围禁锢中,而法华寺的塔林,则在最东方的氛围里慢慢出现在我的面前。
        于是,我愣住了。接着,是感动。再接着,是从内而外的自在和放松。
        我告诉自己,这才是我家族传下来的东西,是老爷爷为庇护儿孙所留下来的东西,是我们每一个人血液里流淌着的东西。
        塔林其实只是法华寺的遗址,原寺在金代就有,明宣德年重修,正统年完工,500年后毁于战火。史书上说明代法华寺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然而现场看遗址,各个殿堂面积其实都不大,但是房间确实不少。我想起所谓寺庙里的主持,之所以又称“方丈”,是因为其所住的禅室是所有禅室中最大的,但也不过方一丈而已。而当年往来穿梭于各个禅室厅堂的沙弥、法师们,日子则更加艰苦了。但是,在青山绿水之中,远离尘嚣,面朝太阳的方向,劈柴、做饭、耕种、洗衣、读书、悟道……春暖花开,夏虫鸣月,秋风洒金,冬雪飘玉。而500年后每天在办公室里不识四季的我,即使窗外就有在泥土中缓缓开放的野花,却无暇看上一眼。正是“似这般姹紫嫣红开遍,却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和僧人们,不知道哪一个更加艰苦,哪一个更加苍白。
        我走到碑林的最北边,坐在500年前正殿的台阶上。左手边是重修法华寺的石碑,明朝赫赫有名的“三杨”之一:杨溥写的文章。杨溥字弘济,建文年就考中了进士,可是一直不是很得志,永乐年间还因为太子失势而下狱,直到太子即位成为明仁宗才从牢里出来。但是虽然杨溥和仁宗有这样一层关系在,却依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宣宗即位才得以入阁。可能是因为一直的打击,杨溥性格谨慎,据说在身居高位之后,入朝时也只是低头贴墙边走路,不敢大摇大摆地进宫,这和另外“二杨”——杨士奇和杨荣有鲜明的对比。而且,杨溥是唯一一个在政治上几乎毫无建树的人,王振正是在他掌权期间乱政,最终导致了“土木堡之变”。
        看看碑文,讲述了法华寺的重修历程,尤其提到明英宗特意赐名为“法华禅寺”。落款是“正统二年”,看年号应该是英宗复辟之后的事情了。于是又想到明英宗,经历了繁花似锦的宫廷生活、意气澎湃的出征、丢盔弃甲的战败、颜面尽失的俘虏生活、骨肉相残的囚禁,最终重新登上了皇帝的宝座。经历了兴衰荣辱,大起大落的心理历程后,来到银山脚下,看着绿树荫荫,山溪潺潺,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感受。摸摸石刻,把脸贴在上面,似乎能听到钟声,听到僧人的诵经声,听到石匠锤击石碑的声音,听到军队厮杀的声音。转眼500年,地位、权势、金钱、爱情、浮名……这些都那么诱惑,又都那么虚幻和短暂。纵然“势顷朝,谁人不敬?九卿称晚辈,宰相为私衙。”,最终也不过是“古今将相今何在,黄土一杯草没了”于是,石碑在告诉我,无声地告诉我:“过去了,都过去了……”
        在佛寺,不由想起禅。传说神秀写偈子:“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寺庙里打杂的小僧慧能却不以为然地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方丈看后叹为观止,因为慧能明白菩提和明镜均是虚幻。而今,我坐在寺庙的台阶上,面前是一片空旷的大地。高僧大德、宝刹佛像、佛钟经文……这些都已经无影无踪。再过500年,可能连面前的佛塔也荡然无存。可见慧能所言极是,世上一切皆非永恒,500年间一切烟消云散,留下来的只有绿水蓝天。
        真正的永恒不在利益和权势,真正的禅也不在佛经法相。它在山上的野果中,溪水的凉爽中,草地的蒲公英中,天边的彩云中。[/size]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小女秦怜月 于 2009-5-18 18:07 编辑 [/i]][/color]

2009-5-18 15:11 绛橙子
秦同学一篇文章倒写的淡然从容,味道却十足。从风景转历史,进而论及人生感悟,转的还是比较自然的。

小小纠错一个:三杨之一的是“杨溥”,不是杨浦。:)

2009-5-18 18:05 小女秦怜月
错别字……我马上改……

2009-5-20 12:11 梓庭君
局目望去:P

虽然文字思绪的转换还略有凝滞,但仍难掩全篇优雅深远的内涵。很好的一篇游记。
加精了。:unsure:

2009-6-16 11:49 太平清领道人
很好的游记,有景,有情,有悟~

法华寺在北京哪个区?门头沟么?

2009-6-17 12:33 小女秦怜月
昌平
搜“银山塔林”就能找到
现在旅游指南称的“法华寺”是另外一个地方。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