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4-26 11:59
allanzjp
求教程朱理学的功与过和对朱熹的评价
本人读史料不多,但印象中对程朱理学并无一丝好感,因为它的灭绝人性,并导致女同胞在数百年间所经历的悲惨历史,因而对朱熹本人也是没有好感的,还不幸看过一些关于朱熹伪君子的文章,因而对其更加没有好感。
但最近有所关注后发现历史和现在对朱熹评价相当高,后来看了一些文章后发现此人也真的是一个清检有为的好官和一个博学且渊的学者大儒。
所以我现在很疑惑,到底该怎么评价他和程朱理学呢。
希望列为大才能帮我解一解惑吧....
2009-4-26 13:31
张建昭
任何哲学思想,若是没有一定合理成分及时代价值,又怎能成为主流思想?
人有时代局限,社会、科技、哲学思想也是一样。
楼主既然已经看到了两方面说法了,说明已经能够比较全面地看问题了,所以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了,不妨自己先说说。
至于到底“应该”怎么评价,这东西本来就是因人而异的。角度不同、价值观不同、对事实的掌握程度不同、再加上一些没来由的好恶问题,想做到公正评价一个人、一件事,是很难的。
2009-4-26 19:51
笑天下
楼主的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朱熹的所宣扬的思想还是有不少高尚的地方的,能称“子”学问当然不差。
不过,朱子自己的人品确实很猥琐,这也是事实。
2009-4-27 16:43
wwwind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教化天下想法有的。
用高标准的道德准则要求人人一起遵守,就成了非人的追求。
被政治力量利用有的。成了政治砸黑砖的最好武器!
2009-8-20 13:48
coldwolf
朱熹的地位我感觉有点类似黑格尔,黑格尔可以说是西方近代理性主义的集大成者,朱熹则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不过朱熹的思想在当时还并不受统治者欢迎,好像他给皇帝当老师的时候总是板着脸,不停地讲“正心诚意”,皇帝很不喜欢听;理学到了集大成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要走小坡路了,所以当时就出现了心学的代表——陆九渊与之分庭抗礼,陆九渊悟性很高,又善于辩论,好几次都把朱熹辩的很难堪。
2009-8-20 15:38
马岱
“一个博学且渊的学者大儒”简直是废话,一个才能平庸的人能整理出一套学说吗。
2009-8-23 18:08
乌鹊南飞3
功过皆黄土。理学派正因为做不到言行统一,才需要提倡“灭人欲”。
2009-8-23 22:04
zeloti
虽说是两分法,可至今对朱熹及其的理学学说嗤之以鼻为多
2009-8-24 13:42
崔浩
说他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不为过。
孔子、孟子、剩下一个就是朱子了。
我想没有比这个更能体现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
2009-8-24 14:03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24 13:42 发表
说他是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也不为过。
孔子、孟子、剩下一个就是朱子了。
我想没有比这个更能体现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了。 [/quote]
地位歸地位,地位更多表現的是政治的影響。
中國的思想家,至少要列明這幾位,老子、孔子、墨子、莊子、孟子、韓非子、董仲舒、鄭玄、王弼、惠能、程頤、程顥、張載、陸九淵、朱熹、王陽明、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
2009-8-24 18:28
崔浩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9-8-24 14:03 发表
地位歸地位,地位更多表現的是政治的影響。
中國的思想家,至少要列明這幾位,老子、孔子、墨子、莊子、孟子、韓非子、董仲舒、鄭玄、王弼、惠能、程頤、程顥、張載、陸九淵、朱熹、王陽明、顧炎武、黃宗羲 ... [/quote]
成就和影响能赶上他的我想也就孔孟,老子还能算一个。其他的影响跟朱熹还是有差距的。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最主流的还是理学。像什么墨子、玄学的那些儿人就露个脸儿子,影响不是太大。
2009-8-24 19:28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24 18:28 发表
成就和影响能赶上他的我想也就孔孟,老子还能算一个。其他的影响跟朱熹还是有差距的。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最主流的还是理学。像什么墨子、玄学的那些儿人就露个脸儿子,影响不是太大。 [/quote]
战国大体上是儒墨二分天下的格局,墨家为侠士宗,从韩非《五蠹》倡议禁儒墨到贾生《过秦论》仲尼墨翟相提并论,这个影响还算小么。汉末道教兴起之前,黄老之说乃“帝王南面之术”,信众比不上墨家。
2009-8-24 19:36
崔浩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09-8-24 19:28 发表
战国大体上是儒墨二分天下的格局,墨家为侠士宗,从韩非《五蠹》倡议禁儒墨到贾生《过秦论》仲尼墨翟相提并论,这个影响还算小么。汉末道教兴起之前,黄老之说乃“帝王南面之术”,信众比不上墨家。 [/quote]
说影响当然是从兴起开始直到现在为止,墨家留给现代人的东西就更少了。
难道黑社会的巨子算一个?
2009-8-24 20:20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24 19:36 发表
说影响当然是从兴起开始直到现在为止,墨家留给现代人的东西就更少了。
难道黑社会的巨子算一个? [/quote]
说老实话,墨子在今日的地位比几百年前高多了,再无“非主流”之议。儒家留给现代人的只剩几本经典,其他还有什么?更不要说看得懂的人还不多,与墨经不过五十步与百步而已。
2009-8-24 20:24
崔浩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09-8-24 20:20 发表
说老实话,墨子在今日的地位比几百年前高多了,再无“非主流”之议。儒家留给现代人的只剩几本经典,其他还有什么?更不要说看得懂的人还不多,与墨经不过五十步与百步而已。 [/quote]
理学的思想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言行举止,这个不仅仅是基本破书。
看看咱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行事,对一些儿道德观念的看法。有那个能脱离理学的束缚。所以我们才说要反帝反封建,其实反的那些儿封建礼教什么的,不就是理学吗?
生死是小,失节事大!
:angry:
而相比于墨家的那些儿东西,其实我觉得很多和西方的一些儿思想很相近,特别是他在逻辑上的一些儿东西要比儒家更多一些儿。
而我们这个社会观念的影响真的少之又少。墨子基本上也很多人当兵书看待。
[color=Silver][[i] 本帖最后由 崔浩 于 2009-8-24 20:26 编辑 [/i]][/color]
2009-8-24 20:33
乌鹊南飞3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24 20:24 发表
理学的思想早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言行举止,这个不仅仅是基本破书。
看看咱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行事,对一些儿道德观念的看法。有那个能脱离理学的束缚。所以我们才说要反帝反封建,其实反的那些儿 ... [/quote]
:ph34r:这位朋友还是先把朱熹的书找出来看看吧,二程就免了,有兴趣的话《墨经》也可以翻翻。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你自己说的话,比较好
2009-8-24 20:54
崔浩
[quote]原帖由 [i]乌鹊南飞3[/i] 于 2009-8-24 20:33 发表
:ph34r:这位朋友还是先把朱熹的书找出来看看吧,二程就免了,有兴趣的话《墨经》也可以翻翻。然后再回过头来看看你自己说的话,比较好 [/quote]
知道那句是老程的,本来他们就是理学一派没啥。毕竟理学大成的是朱熹!
墨子,看看里面的思想,对后人有影响的又有多少。所以我才说他一般都当守城的兵书看的。:victory:
2009-8-25 19:58
黑翼
在我看来,朱熹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中国这千年的控制民众思想的黑暗时代。
2009-8-26 12:45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黑翼[/i] 于 2009-8-25 19:58 发表
在我看来,朱熹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中国这千年的控制民众思想的黑暗时代。 [/quote]
又是一个不恨杀人者恨杀人者拿的刀的人。
2009-8-26 13:24
黑翼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9-8-26 12:45 发表
又是一个不恨杀人者恨杀人者拿的刀的人。 [/quote]
又是一个被阶级斗争完全洗脑了的人。
2009-8-26 13:26
悼红狐
[quote]原帖由 [i]黑翼[/i] 于 2009-8-26 13:24 发表
又是一个被阶级斗争完全洗脑了的人。 [/quote]
莫非暑假党还在出没?
2009-8-27 15:26
江中月
[quote]原帖由 [i]黑翼[/i] 于 2009-8-25 19:58 发表
在我看来,朱熹对中国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启了中国这千年的控制民众思想的黑暗时代。 [/quote]
唉 宋明时期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是中国最高峰,就恰恰出现在所谓的黑暗时代,只不过明期党争太甚,皇帝玩弄权术,导致国内民变频出,让满清钻了空子,才有了后来300年奴化统治,让我华夏文明倒推,沦落到后来几乎亡国的边缘,若不是如此,如今这世界上哪有欧美作威作福的事。
2009-8-27 15:38
平生最爱周公瑾
[quote]原帖由 [i]笑天下[/i] 于 2009-4-26 19:51 发表
楼主的两种说法并不矛盾。朱熹的所宣扬的思想还是有不少高尚的地方的,能称“子”学问当然不差。
不过,朱子自己的人品确实很猥琐,这也是事实。 [/quote]
朱子人品猥琐。。。哪里来的论断呢?
2009-8-27 15:42
平生最爱周公瑾
人类对于世界的认知总是不断向前的,评价历史人物,还是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比较好。
当是时,朱陆理学争鸣,都是进步的表现。
就拿“存天理,灭人欲”而言,后来的统治者都是灭了他人的人欲,而没有灭自己的人欲,为祸苍生的并非朱子,而是为自己统治利益肆意断章取义的统治者。
2009-8-27 18:42
崔浩
[quote]原帖由 [i]悼红狐[/i] 于 2009-8-26 13:26 发表
莫非暑假党还在出没? [/quote]
这个有人身攻击的嫌疑啊。
如果不是暑假档却被人指责人暑假党是不是有过分了?
2009-8-28 10:25
黑翼
[quote]原帖由 [i]江中月[/i] 于 2009-8-27 15:26 发表
唉 宋明时期的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是中国最高峰,就恰恰出现在所谓的黑暗时代,只不过明期党争太甚,皇帝玩弄权术,导致国内民变频出,让满清钻了空子,才有了后来300年奴化统治,让我华夏文明倒推,沦落到后来 ... [/quote]
我说的黑暗时代,和社会经济都没太大关系,是指的控制民众思想啊.
自宋朝理学兴盛之后,中国人的思想从此禁锢,倒是厚黑学有了燎原之势,在女真人的奴才中大行其道,遗毒至今.
谁还记得孔子的血性?
现在,仍然是一个被洗脑的年代,黑暗时代还没过去呢.
2009-8-28 10:26
黑翼
[quote]原帖由 [i]崔浩[/i] 于 2009-8-27 18:42 发表
这个有人身攻击的嫌疑啊。
如果不是暑假档却被人指责人暑假党是不是有过分了? [/quote]
我都不理他,你理他干什么.
2009-8-28 10:40
showzhuge
理学评价这么高主要还是官方一直在推广吧,我更喜欢心学的东西,虽然表面看起来很唯心但是其实本质似乎更加先进。另外,我认为先秦时期之后第一思想家非王阳明莫属。
2009-8-28 18:50
黑翼
[quote]原帖由 [i]平生最爱周公瑾[/i] 于 2009-8-27 15:38 发表
朱子人品猥琐。。。哪里来的论断呢? [/quote]
[size=5][color=Red][b]转一篇网文过来看看,也不必太过认真,一笑而已。[/b][/color][/size]
说起严蕊可能很多人不熟悉,但是和严蕊有牵连的却是一个是非常出名的人物.他就是大学问家理学家朱熹.严蕊是南宋时期浙江台州军营里的一个妓女,色艺具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声名远扬.有这样的名气就一定会被人想着,于是朱熹就来了.
当时的浙江闹灾荒,皇帝让朱熹去做放粮赈灾的事儿.朱熹一听有这么好差事按奈不住心中的高兴,早早地就准备着去上任.严蕊的名声早已传到朝野,那首<如梦令>已是让朱熹心痒数年,朝思暮想也要见一见这个才女."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大多秀才们听闻有才华有美色的女子都会有一种想念,严蕊呢,就是当时的明星,比现在的超女还要火。朱熹也是严蕊的粉丝,喜欢赶个时尚,做个追星一族.
朱熹上任一路上没关心别的事,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去见严蕊,在路上风言风语地听到严蕊和台州知府唐与正有染.这让他大发醋意,一到台州就先拿唐与正的错.也正该唐与正倒霉,朱熹到来他小子却有事不在.朱熹说刚好,长官来了你竟然不迎接!摘了你的大印,停职检查吧.
踢掉唐与正这块绊脚石后朱熹马上招来严蕊侍奉。酒也陪了,歌也唱了,舞蹈也欣赏了,朱熹说:上床吧。严蕊却是一脸的拒绝。奴家是守法公民,按照法律官妓不能为官员私侍枕席。朱熹大为恼怒,唐与正那小子不就是个小白脸吗?象我这样有大学问的知名人士你不相陪让我这张老脸往哪儿搁啊?你严蕊和唐与正那种关系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了。朱熹妒火中烧,把严蕊下了大狱,安上一个有伤风化的罪名。
朱熹心想:给你点苦头吃吃,一个娇嫩的小娘们我还摆平不了你?谁知那严蕊却是一个极其刚烈的女子,任凭你百般蹂躏她拒不承认和唐与正有那种暧昧关系。朱熹见硬的不成就来软的,托人引诱道:只要你招供就放你出去,解除你的妓女身份从良回家。唐与正那小子已经丢官回家了,你跟她没有一点前途。朱熹可是大名人,连皇上都向他学习,可是当今的大圣人,你若跟了朱圣人那脸上极是大大的有光啊。谁知严蕊也不吃这一套,说:我虽然出身卑微,但是也得有做人的准则和骨气,让我昧着良心去陷害一个没有过错的士大夫我死也不干!朱熹恼羞成怒,下令用荆条抽打,把一个娇滴滴的小美人打得几欲险死。
本来这有伤风化的鸡毛蒜皮小事是不应该朱熹管的,可是这位大圣人非要想从这上边做点文章。没想到他抓了个烫手的山药,台州严蕊的粉丝们一拨一拨地往衙门里闹,有的学子不远千里跑到台州游行示威要政府还严蕊清白,打倒朱圣人。
朱熹此时已经是门徒千万,声名在外,虽然下不了台,也不能损了威名。他连夜把严蕊转移到绍兴衙门,那绍兴的头儿正是朱熹一手提拔上来的,一见是老师的事不敢怠慢。严蕊一到就接连几审,致使一代佳人又吃了不少苦头。
事儿越闹越大,有人向皇上打小报告说朱熹为了罗织罪名竟然亲自赤膊上阵用荆条抽打一个柔弱的女子。皇上不得不出面管管,把宰相招进宫里问:这个朱熹和唐与正到底是怎么回事?朱熹也是的,让他去放粮赈灾,不忠于职守却管那狗拿耗子的闲事。宰相偷偷一笑说:也就是两个秀才争风吃醋的事,唐与正和朱熹的学说相抵触,想那朱熹也有打击报复的成分。皇上说:朱熹岁数大了,脑袋一时想不开,给他点面子,调他到别处任官,唐与正的知府先不让他当了,缓一缓再用此人。
皇上发了话,朱熹心里一百个不愿意没辙,调令下来他再三推却也扭不过皇上,灰溜溜地跑到湖南上任去了。
朱熹一走,接替他的是岳飞的后人岳霖。一到台州就先办严蕊的案子,把严蕊提出大牢说:早闻你是才女,你在大堂上填首词看看。严蕊不加思索随口吟出一首《卜算子》:
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也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岳霖看后大为感动,既然人家把自己当做救星那就得有所表现,英雄的后人做事说一不二,立刻宣判:严蕊无罪释放,准予从良。就这么简单,一段公案了结。至今浙江一带的学子不认同朱熹,他的学生浙江籍的很少。严蕊也因一首催人泪下的卜算子流传千古。
2009-8-29 00:17
江城子
回复 #29 黑翼 的帖子
娶尼姑,玩儿扒灰。
理学家嘛,向来都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sleep:
2009-8-29 01:54
humi100
严蕊的事情,二刻拍案惊奇上的小说,不能做真的事情吧。
2009-8-29 11:28
黑翼
[quote]原帖由 [i]humi100[/i] 于 2009-8-29 01:54 发表
严蕊的事情,二刻拍案惊奇上的小说,不能做真的事情吧。 [/quote]
三国演义也是小说,可你不能否认刘备是历史人物。
再看看这篇吧:
朱熹的《朱子大全》卷十九《按唐仲友第四状》一文中记载:“五月十六日筵会,仲友亲戚高宣教撰曲一首名《卜算子》,后一段云:‘去又如何去,住又如何住。但得山花插满头,休问奴归处。’”倒底是高宣教还是严蕊的作品,朱熹的孤证能成立吗?关于严蕊的冤案及其词《卜算子》,比朱熹早生七年,晚死二年的著名学者洪迈在其《夷坚支志庚卷第十》里讲得十分清楚,确认《卜算子》这首词为严蕊所作。应该说洪迈所言更为可信。那么朱熹的论点又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宋代另一名学者周密在其著作《齐东野语》巻十七《朱唐交奏本末》一文中作了详尽表述。
朱熹因严蕊冤案被免去节度使官职,但不久后被提升为监司,这官职相当于现在的国家监察部长,权力相当大。著名学者吕祖谦与唐仲友两人出现不和,照理说朱熹有责任劝两人和好。但是朱熹依仗自已是监司,认为报唐仲友一箭之仇的好机会到了,他佔在吕祖谦一边,有意压制唐仲友。朱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除了严蕊冤案使其免职外,还有一广原因就是唐仲友恃才瞧不起朱熹,宋光宗年代的进士陈亮则认为朱熹各方面都苟所为,与唐仲友的才能不差上下。陈亮到台州旅遊,常逛妓院。有一次他请求唐仲友帮忙,劝说一位妓女与他一起逃离台州。当唐仲友把陈亮的要求转告这位妓女时,这位妓女却怒气沖天。从这以后,陈亮再到妓院时,这位妓女再也没有以前那样对他好了。陈亮怀疑妓女对他不好是唐仲友在其中作梗。他迫不及待去见朱熹,挑拨朱、唐之间业已存在的紧张关系。朱熹问陈亮:“唐仲友这小子近来说了我一些什么?”陈亮却无事生非回答:“唐仲友讥笑你连字都认不清楚,怎么当上监司的!”朱熹把陈亮的话信以为真,对唐仲友更是耿耿于怀。朱熹到台州去,正逢唐仲友因公外出,未前来迎接,朱熹更认为陈亮的话可信,于是写奏章状告唐仲友。状子中言明《卜算子》一词为唐仲友的亲戚高宣教所作,严蕊只不过是在五月十六日的宴会上唱唱而已。朱熹所言道出了人物、时间、地点,而且是向皇帝写的状子,似乎不敢犯欺君之罪。其实,朱熹是想为自已开脫罪责,达到翻案目的,并驾祸于唐仲友。唐仲友是位刚正不阿的人,他也向皇帝写了状子。反驳朱熹的言论。当时,唐仲友有位乡友王淮在皇帝手下当轴心人物,他将朱、唐二人的状子都呈上给皇帝。皇帝问王淮谁是谁非,王淮模棱两可对皇帝说:“这只是他们俩人想争做臣子而已。”皇帝也没有追问这件事,于是朱、唐二人相互告状一事就这样不了了之。
宋代洪迈的《夷坚志》、周密的《齐东野语》、邵桂子的《雪舟脞语》等著作所载,均认为《卜算子》一词为严蕊所作。特别是洪迈的《夷坚志》的记载,可谓铁证。再从《卜算子》与严蕊另两首词《如令梦》和《鹊仙桥》来看,词的风格与韵味如出一辙。综上所述,朱熹的孤证是不能成立的,《卜算子》一词为严蕊所作无疑。
2009-8-29 11:31
黑翼
[quote]原帖由 [i]江城子[/i] 于 2009-8-29 00:17 发表
娶尼姑,玩儿扒灰。
理学家嘛,向来都是严于律人,宽于待己的:sleep: [/quote]
这是沈继祖弹劾朱熹的十罪中的两条。。。。。。朱熹后面的认罪表居然承认了,真是笑死人了。
页:
[1]
Powered by Discuz! Archiver 5.0.0
© 2001-2006 Comsenz Inc.